出處:唐朝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節選: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譯文: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忘卻了迴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
千呼萬喚才緩緩地走出來,懷裡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元和十年六月(815年),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譁,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對殺人犯應嚴懲的主張,有“擅越職分”之嫌;白居易還經常寫寓言詩,冒犯朝中高官,被降為江州司馬。
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於變相發配。這一事件對白居易產生了重大影響,是白居易思想轉變的轉折點。從那時起,早期的戰鬥精神逐漸消退,消極情緒逐漸增強。元朝十一年秋(公元816年),白居易被降為江州司馬二年。
在循陽江頭送客,偶遇一位年少因藝技紅極一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心情抑鬱,結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出處:唐朝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節選: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譯文: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清脆聲;忘卻了迴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尋著聲源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沒有動靜。
千呼萬喚才緩緩地走出來,懷裡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面。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元和十年六月(815年),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譁,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對殺人犯應嚴懲的主張,有“擅越職分”之嫌;白居易還經常寫寓言詩,冒犯朝中高官,被降為江州司馬。
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於變相發配。這一事件對白居易產生了重大影響,是白居易思想轉變的轉折點。從那時起,早期的戰鬥精神逐漸消退,消極情緒逐漸增強。元朝十一年秋(公元816年),白居易被降為江州司馬二年。
在循陽江頭送客,偶遇一位年少因藝技紅極一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心情抑鬱,結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