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史為鑑
-
2 # 七追風
我來說一個吧:唐僧的三個徒弟以前都吃過人肉。
沙僧吃人是板上釘釘的。他自己說了:“沒奈何,飢寒難忍。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
要是按照沙僧這種說法,從蟠桃宴結束,到唐僧來到這裡,大約500年的時間,兩三天吃一個人,算一算這沙僧已經吃了多少人?更何況,沙僧還吃掉了9個疑似唐僧前世的取經人,把那骷髏當成項鍊,口味確實很重。
再看看豬八戒,他也絕對是吃夠了人肉的。看他自己對觀音說的話:“……我本是天河裡天蓬元帥……不期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裡,變得這般模樣。是我咬殺母豬,可死群彘,在此處佔了山場,吃人度日。”
豬八戒是殺死了母豬,幹掉了其他“兄弟姐妹”,然後一直靠著“吃人度日”。
觀音讓他去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豬八戒還說:“去也,去也!還不如捉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家娘……”
看來吃人都吃上癮了。
“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
雖然唐僧認為猴子一直吃素,不會吃人的,但是唐僧一路上推測沒幾回正確的,很可能是他的一廂情願。
-
3 # 看電影的廚子
話說,《西遊記》關於時間的設定還是很有意思的,書中的總結就是“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你要是順著這個思路來,事情就有意思了。
唐僧取經一共走了多少年呢?原著第100回的時候,唐僧自己說了:
總記菩薩之言,有十萬八千里之遠,途中未曾記數。只知經過了一十四遍寒暑……那個通關文牒上也寫了,離開的時候是“貞觀一十三年”,回來的時候是“貞觀二十七年”。
可見,這一路走了14年,天上呢?就過了14天,兩個星期而已。
門衛:哎呦,大聖你來了!昨天不是剛來過嘛!
門衛:大聖,上午不是來了一趟了?咋了,啥東西拉在這裡了?
門衛:看到沒,這猴子又來了,指不定是來蹭吃蹭喝的……
天上的神仙們也是夠忙活的,這兩個星期沒別的事兒了,天天在一起嘮嗑。
“聽說了沒,昨天那誰又被查了,說是園子裡的坐騎下去鬧事了!”
“上午猴子又來了,嘰嘰喳喳的鬧了一通,沒聽清說的啥,是不是誰又要倒黴了?”
“趕緊回家看看自己的手下有沒有走丟,剛才看到猴子又上來了!”
“咱要不要主動去幫幫忙,這麼鬧下去,咱們可都得被揪出點事兒來。”
……
這兩個星期,是天庭最熱鬧的時間,也是最“仙心惶惶”的時間。
回覆列表
太多了,隨便舉兩個例子。
捲簾大將沙和尚的故事沙僧之前是天庭的捲簾大將,後來因為打碎琉璃盞,而被玉帝罰到流沙河。
沙僧在流沙河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呢?
沙僧自己曾經說到: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沒奈何,飢寒難忍,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
沙僧只因為打碎了一個杯子,玉帝就要殺人,幸虧赤腳大仙求情,才得以活命。
但是沙僧在流沙河每七天被飛劍穿刺百餘回,被刺了幾百年,這幾百年沒有吃喝只能去附近吃人,甚至連取經人都吃了九位之多。
獅駝國的故事西遊記中獅駝國的故事可以說是濃墨重彩的一出好戲,原本以為三個普通妖怪最後竟然引出瞭如來佛祖才得以解決。
但是這個故事裡有兩點細思極恐。
1,五百年前獅駝國已經滅亡了
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裡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里遠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乾淨,因此上奪了他的江山,如今盡是些妖怪。這三個妖怪五百年前竟然公然滅亡了一國,而且把滿城百姓吃個精光。
這三個妖怪分別是,獅子,大象和大鵬,大家也都知道,他們的後臺分別是文殊,普賢二位菩薩以及如來佛祖。
那大家可以想一想,佛教三名扛把子的坐騎,故意放出去幾百年,吃乾淨了一整個國家的人民,最後犯事了也只是讓菩薩領回去了事。這樣是慈悲為懷的佛教嗎?
2,唐僧的過關文牒
西遊記最後一回裡,唐僧向唐太宗交付過關文牒。
書中寫道:
將通關文牒取上來對主公繳納。太宗看見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梁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獅駝國印、比丘國印、滅法國印;又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覽畢收了。獅駝國的國王和百姓五百年前就被妖怪吃完了,師徒四人也是屢經波折,最後如來出面才得以解決。最後這個大印是誰來給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