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應該跟她怎麼玩才能算不浪費時間?
3
回覆列表
  • 1 # 貴州小會

    其次,要想讓自己做一舉兩得的事,也是可以的,就是自己的空間比較少了,我一個人帶孩子,要想做什麼事情,都是要不揹著孩子做,要不孩子睡覺了再去做,時間真的很少,但是也很充實。

    空閒時間,一家人也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出去玩,回來都精疲力盡了,給孩子洗個澡,又是一天,也不會浪費時間的。

  • 2 # 綠風

    陪伴一歲半的寶寶玩耍可以有很多種,想要不浪費時間的玩法就要從科學育兒角度去考慮具體的內容。

    一、可以從身體鍛鍊入手

    一歲半寶寶對顏色有了認知,雖然還不能說得很準確,但是顏色比較鮮明的紅色、藍色等基本都可以認識了,家長可以把顏色鮮明的玩具擺在一端,發出指令讓寶寶爬行過去拿紅色積木回來給媽媽。為了激發寶寶運動的興趣,家長可以在一邊陪他一起爬著玩,和寶寶一起比賽,增強親子互動性。

    二、智力開發潛移默化

    小寶Bora到這個世界,他是一張白紙,而世界對他來說則是萬千之謎。我們家長都喜歡教小寶寶學知識,喜歡攀比:誰家的孩子和我們孩子一樣大,看人家的都會數到十啦,我們家的怎麼就知道吃,教什麼都不肯學!小寶寶學習這個未知世界裡的知識不需要過多著急,語言發育、思維發育都有個體的不同,只要咱的娃體檢正常,那麼娃學會他年齡段的知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有意識的開發寶寶智力發育,沒有一日成才的,潛移默化地在適合他年齡的遊戲裡教一教,重複教,慢慢地讓寶寶吸收消納即可。

    建議玩的智力開發遊戲有認圖形、顏色、動植物名字等;不建議有數數、識字等揠苗助長行為。

    三、繪本閱讀培養情商

    繪本閱讀是每一個有小寶寶的家庭都要必備的功課之一。

    家長要注意的是,繪本內容選擇上要符合寶寶的年齡段,文字描述和圖形要讓寶寶可以理解的程度,閱讀的時候要聲情並茂,比如讀到老鼠叫聲,可以吱吱地做出模仿,並鼓勵寶寶學一下。家長與寶寶互動性越好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寶寶情商越高,因為寶寶對家長的認可,可以延續到成長路上的未來。

  • 3 # 如逸婉君

    這個問題真是好難回答呀……

    一歲半的寶寶,是最粘媽媽的時候,怎麼玩都不過分呀。

    留出家庭玩樂空間

    如果害怕浪費時間,就單獨給孩子一個玩樂場所,比如他喜歡什麼玩具,讓孩子學會獨處,可以根據時間來劃分,比如媽媽去廚房5分鐘,馬上回來,給孩子一個很短的時間概念,漸漸的加長時間,10分鐘。這樣,讓寶寶的獨處時間越來越長。

    帶著寶寶去大型的遊樂場所

    有很多親子游樂場,每次一個小時,半個小時,不貴,而且寶寶還能運動,家長也能跟著玩一玩,兩個小時下來,寶寶也該累的休息了,這個時候一起回家,寶寶睡覺休息,大人也能做點其他的事情,算不算是一舉兩得呢?

    如果是社群活動

    家長也一定要看好孩子,給孩子一些玩具道具,比如小汽車小車什麼的,孩子騎在上面,和院子裡的寶寶們一起玩耍。

  • 4 # 孤獨行者Noodle

    不請自來,談談我的看法。

    對一歲半的寶寶而言,只要是無時不刻地用心陪伴,都應該不算是浪費時間。

    只要我們陪孩子時把手機放下,陪他哭陪她笑,抱抱,親親,舉舉高,碎碎念……就不辜負這美好時光。

    至於玩的東西,比如拉大鋸扯大鋸,玩個積木,玩個皮球,玩個破紙團,唱個兒歌,甚至唱個紅燈記……可以玩的東西太多了。就看大人有沒有心了。

    跟孩子一起的時光是最可珍惜的,孩子轉眼就會長大,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永遠也長不大的自閉症譜系孩子才是最珍貴的,他們永遠會是一個純真的孩子。

    退一萬步講,即使把生命浪費在這上面,我也心甘情願!

  • 5 # 週末好書推薦

    總的來說,跟一歲半的寶寶玩耍是痛並快樂著。話說一歲半的寶寶其實正是好玩的時候,當然也是最累人的時候,因為剛學會走路,喜歡滿地的跑,但又不知道注意安全,所以,家長總是要緊緊跟著,因此,這段時間應該是痛並快樂著。

    和一歲半的寶寶玩耍其實是門兒學問,具體原因可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多給寶寶放兒歌聽。寶寶正在學說話,對聲音很敏感,對聲音的記憶力也很強,所以,在此時間段多給孩子放兒歌,對培養孩子的語言發育很有幫助。

    第二點,多用語言和寶寶交流。寶寶喜歡呀呀學語,你不和寶寶交流,寶寶對語言系統就不敏感,說話發單就會變慢,所以,多和寶寶用聲音語言交流,幫助寶寶標準發音。

    第三點,多陪寶寶一起動手玩簡單的玩具。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和寶寶一起玩玩具可以全方位的鍛鍊寶寶身材和大腦發育,把孩子的興趣引導到家長不累的狀態下,陪孩子還是很幸福的。

    其實最重要的是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大帶著都不累!

  • 6 # 子非濘

    一歲半的寶寶,正是好動又好奇的時候

    這個時候,一直看寶寶玩,自己會有“荒廢時間”的感覺,其實媽媽可以帶著寶寶一塊玩,寓教於樂。

    1 健身,帶寶寶一起健身,在家鋪個瑜伽墊就可以了,不僅可以讓媽媽恢復身材,增強抵抗力,寶寶也會有樣學樣,過程很歡樂。

    我家寶寶,我現在一說我要做運動,她就很興奮要參與。

    2 媽媽可以一邊教寶寶唱兒歌,念古詩,一邊騎車帶她出去各處轉轉,騎車時慢速,看看春日時光,寶寶會跟著念。

    3 媽媽肯定是要做家務的,這時候不妨派點小活兒,給寶寶找點事做,不要怕寶寶越幫越亂,寶寶很樂意幫媽媽幹活的,頂多一會兒再收拾吧

    4 步行,帶寶寶在家的附近採春,教她認識植物和飛禽,碰到小朋友,小夥伴一起玩。

    5媽媽如果自己看書,可以給寶寶繪本,教寶寶,時間長了,形成習慣,你看你的書,她看她的,要不就給她紙筆讓他自己塗塗畫畫。

    以上,是我自己帶寶寶時,會做的事情。

    其實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像孩子一樣快樂。是我最大的感受。

  • 7 # 小鬼當家辣媽有招

    一歲半寶寶也就是出生18個月的寶寶,此時的寶寶不僅能自己走路,也已長了好幾顆乳牙了。這個時期的寶寶,不管是生理上、還是飲食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他們總是愛“搗亂”,但也是最惹人愛的時候。此時,父母可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陪陪寶寶玩耍。

    特點:喜歡把東西集中在一起,常常是一次拿很多東西遊戲:揉紙巾 如果寶寶喜歡從盒子裡抽取紙巾,就隨他去吧!看著他把紙巾揉成一團,再看著他將其展開,花幾分錢就能有一個可以訓練寶寶感官能力的好玩物,何樂而不為呢?你也可以把小玩具藏在紙巾下面讓他找,不過,當寶寶找到的時候,一定要大加讚賞哦!特點:能夠自如地向前走,甚至跑上幾步遊戲:爬“圈” 媽媽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圍著你爬。這是最省錢的“運動場”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協調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遊戲:越過障礙 把沙發墊、枕頭或靠枕放在地板上,和寶寶一起爬過去,繞過去,看看誰更快。切記要讓寶寶多贏幾次,這樣他才會更有積極性哦。特點:寶寶喜歡自言自語遊戲:共同分享 帶寶寶外出散步時,不時跟他說你所看到的東西——“看,那是一隻小狗!”、“好大的一棵樹啊!”、“寶貝,聽到鈴聲了嗎?”……最大限度地賦予寶寶擴充詞彙的機會。還可以讓寶寶聽一些優美動聽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樂的薰陶下,有助於孩子數學的學習。特點:能叫出一些東西的名稱,並指出方向遊戲:感覺差異 把兩幅較為相似的畫放在距離寶寶8—12寸的地方,比如,其中一幅畫中有棵樹,而另一幅中沒有,寶寶一定會兩眼骨碌碌地轉,去尋找其中的不同。這對寶寶今後的識字和閱讀能力大有幫助。特點:寶寶對陌生人感興趣,還能指出其他人。遊戲:家庭影集 將家人和親朋好友的照片製作成影集,經常翻翻,有助於寶寶增進記憶。當奶奶來電話時,不妨讓寶寶一邊聽電話,一邊看著照片上奶奶慈祥的面孔。特點:寶寶的注意力時間還很短,大概6分鐘左右遊戲:照鏡子 讓寶寶對著鏡子看自己。他會覺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個可愛的小朋友,會非常願意衝著“他”擺手和微笑。特點:能夠分辨出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遊戲:與食物親密接觸 為寶寶準備一些小零食——青豆、麵包片或蘋果片,訓練他的抓捏功夫,探索手眼協調能力。特點:能夠分辨出物體的形狀,能夠把不同形狀的積木插到不同的插孔中游戲:玩積木買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積木陪孩子一起玩耍!

  • 8 # 蜜桃姐姐

    不同於12個月左右寶寶玩的遊戲,等寶寶到了一歲半之後,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玩的遊戲會更注重肢體和思維發展,各方面的協調性都有了要求。比如以下的幾個遊戲,就可以鍛鍊到。

    1.茶話會

    在Sunny明媚的日子,取一套兒童大小的塑膠茶具,並帶上一個大塑膠碗與水。爸爸媽媽假裝自己“來喝茶”,讓孩子把茶壺灌滿,倒茶。不過,不要期待會有一次美好的體驗,可能寶寶會給家長留下“爛攤子”,最後需要打掃什麼的。但這個有趣的遊戲會挑戰寶寶的協調性,倒茶對手的穩定性和靈活性也有不低的要求,而且他也會發現水的性質,會思考,為什麼水總是向下流動,而不是上升呢?好奇心提升的同時,也是思維發散的時刻。

    2.積木搭搭樂

    這需要寶寶集中注意力了,所以最好是在他感到精神的時候玩。使用積木製作簡單的圖案,比如一行三個,或者“兩個上,兩個下”,以形成一個正方形。告訴他如何使用其他積木塊來複制你的圖案。然後複製他提出的任何模式。將物體分類成形狀有助於幼兒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滾滾樂

    球是幼兒喜愛的玩具。彈力球是最好的戶外遊戲道具,泡沫球在室內玩較好。不過當他使用這些球具時,爸爸媽媽要密切注視,因為一些好奇的蹣跚學步的孩子喜歡常常味道,而這些球類玩具的材質或者上面的細菌,對孩子可能不友好。

    和孩子一起開始玩的最好的球類遊戲是一個簡單的“捉”遊戲。兩個人坐在地上,兩腿分開,腳趾接觸。然後你可以把球滾到對方身上,也不會讓球出界。這過程可以建立寶寶的手臂肌肉力量和手眼協調能力。

  • 9 # 唯媽養娃

    而且明明有那麼多玩具,為什麼她不能自己安靜的玩玩具,非要我陪著玩呢?

    我有時候會很煩躁,一點也不想陪她玩,也不知道陪她玩什麼。

    但我清晰的知道,我這種心理是不對的,在孩子要求我陪她玩的時候,我不應該拒絕,我應該放下手機,靜心陪孩子玩。

    在她自己玩耍的時候,我也不應該打擾她,要讓她學會獨處。

    我總結了自己的想法,覺得要陪孩子更好玩耍,有三個要點:

    1、有心

    其實,孩子很敏感的,家長陪伴他們玩耍的時候,有沒有用心,他們一下子就會知道。

    陪孩子玩耍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用心,無論是陪那個年齡段的孩子玩耍都一樣,都要用心,用心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同時,也是為了孩子安全著想。

    陪孩子玩耍的時候,因為父母的不用心,孩子出事的新聞還少嗎?

    所以,用心陪伴孩子玩耍最重要。

    2、有愛

    有些家長陪孩子玩耍的時候,經常會發脾氣或者對孩子生氣。

    因為孩子玩耍沒有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或者孩子不按照指定的規矩來。

    其實,我覺得這些都無可厚非,玩耍重在玩,開心就好,不要顧及太多。

    有些家長,總想讓孩子在玩耍中學點什麼,帶著功利性的陪孩子玩,孩子會感覺到的。

    玩就是玩,不要摻雜太多外在的東西,孩子玩的開心快樂最重要。

    3、有陪伴

    如何陪孩子有效玩耍?

    除了如何有效,還有一個重點“陪”。

    陪著不等於陪伴,陪孩子玩耍的時候,你一直看手機或者忙碌自己的事情,那不是陪伴,那僅僅是陪著。

    曾有教育專家指出,即使家長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子女,但如果缺乏有效的溝通,會造成的精神上的失陪,具體表現為親情淡漠、缺乏信任、難以溝通。而長期隱形失陪的人群(尤其是兒童)則容易出現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礙等現象。

    所以,家長們陪伴孩子玩耍的時候,一定要是真正的陪伴,而不是單純的陪著。

    而且這個陪伴要是動態的,不要是單一枯燥的陪伴。要讓孩子覺得有趣有意思又好玩。

  • 10 # 睿爸育兒

    對於這個問題深有感觸,記得睿睿還小的是時候,有一天晚飯過後,我上班忙碌了累一天,想葛優躺,在沙發刷會兒手機,以解困乏。這時,睿睿跑過來奶聲奶氣地說:“爸爸,爸爸…,陪我玩會兒象棋吧。”(備註:那時根本不會下棋,只是玩玩吃小大小的遊戲)。

    因抵擋不住他的奶聲奶氣,連忙答應:“好的,好的。”可是,陪他玩時,邊陪玩邊刷手機。由於這種有一搭沒一搭的陪他,但是玩了一會兒,睿睿突然一把推開象棋,生氣地說道:“你總是玩手機,不好好陪我玩,不玩了。”扭頭就走,尷尬地留下我一個。

    這時讓我陷入沉思,的確孩子雖小,但別欺負他不懂,其實他們是能感受到你的參與程度和用心程度的。

    那麼,如何做到有效陪孩子玩耍呢?

    首先,需要全身心投入,不能走神想心思,更不能邊玩手機邊陪他玩耍,時刻記住陪著不等於陪伴。

    其次,陪孩子玩耍時,請忘記自己家長的身份,成人的身段,要把自己完全當做孩子,陪他瘋,陪他癲,這種用情地陪伴,孩子能深深感受你對他的愛。

    最後,其實用心全神貫注陪孩子玩耍,也是照顧孩子安全的需要,否則一不留神,悲劇可能釀成了。這樣的話,一疏忽,成千古恨,後悔都來不及。

  • 11 # 清淺造物

    我來說說我的經驗,孩子在一歲三個月左右開始走穩路,那會我是全職帶孩子還要買菜做飯做家務,孩子一歲半開始是可以一邊玩耍一邊教他數數,學唐詩,認顏色,認水果蔬菜的。

    我每天的安排是早上起床後做早餐,吃完飯我讓孩子在我邊上玩會玩具,我根快速的把衣服,碗都洗了,然後背個雙肩包裡面放的是孩子的水杯,褲子,小毛巾,玩具,步行十來分鐘去超市買菜,在超市先帶他到水果和蔬菜的區域轉一圈,讓他坐在購物車裡,跟他講每種水果,蔬菜的名稱,顏色,還有價格表上的價格,每天逛超市的時間是一個多小時,在這樣每天看蔬菜水果的過程裡他學會了顏色,水果蔬菜的名稱,還有數字,那會可以從1-20的數字都認識,有時候在路上我教他唐詩,一般是頭天教的第二天就會背了。那時候的孩子記憶力特別好。一般是十點左右到家,然後我們一人一個小凳子摘菜,也讓他參與,不管做的好不好都誇他。平時在家裡玩遊戲,在安全的範圍裡隨便他怎麼玩。下午有空會下樓找同齡人一起玩,主要是讓他學會怎麼跟小朋友相處,那會他老喜歡找比他大的孩子玩但是大的不願意跟他玩,覺得他太小。但是小的想跟他問,他看不上小的。有時也帶他去菜園裡去拔菜,帶大戶外去認識各種果樹和植物。再戶外可以任由他玩土,玩沙,玩草。不扼殺他的探索的慾望,回家後馬上洗手換衣服,孩子對一切都是充滿好奇的,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都儘可能的滿足他。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是特別重要的。我常見到孩子身邊跟著奶奶,孩子出去玩不可以玩沙,不可以玩土,有的甚至更誇張不可以跑步,擔心孩子出汗,但是我想帶孩子出來不就是為了讓他們玩的盡興嗎?如果這不能,那也不能還玩什麼呢?

  • 12 # 88年寶媽在老家

    我家兒子一歲半了,我們在農村,條件有限,沒有那麼多精力跟時間做什麼這鍛鍊那開發的,我就是單純的覺得,只要專心的陪著他就好,哪怕只是在路邊摘野花撿石子,他也很開心!

  • 13 # 越南黎高仁一滴水而已

    ☞買幾個會飛的氣球 ,給寶寶的雙腳 綁起來 一邊一個氣球 。等好戲看 。

    ☞ 兩個手指 走來走去走到寶寶身上。配音搞笑:說幾句可愛給寶寶聽。 肯定會大笑的 。

  • 14 # 青年人民群眾

    個人帶孩子理念,一是運動,二是聊天。

    我自己本身比較喜歡運動,娃一歲開始會走路,13個月走得很好甚至可以小小跑。我們住在重慶,爬坡下坎的是家常便飯。我喜歡推著推車、帶上兒子、帶上吃的喝的出來徒步,遇到他覺得好玩的東方就下來玩盡興,累了餓了就洗洗手坐在推車上吃點水果,再走走停停地玩,一直玩到餓了要吃飯或者困了要睡覺再回家。我偏向野外,地點經常變,很少帶他去人群聚集的商場。

    說話就是閒聊天,沒有刻意教過他什麼,也沒有買過什麼詞彙卡片。就是在外面玩看見什麼都告訴他。後來變成他指一樣東西,我就告訴他這是什麼,長這樣這樣,有什麼功能,七七八八都跟他說。就好像他什麼都能聽懂似的跟他說話。

  • 15 # 林靜記錄生活

    我把我帶女兒的過程教給那些寶媽,我女兒現在十四歲了都是我一個人帶到現在,一歲多的寶寶可以教會她認識平常生活物體,還有顏色,教她說話,怎樣乖乖的吃飯,大小便要知道說,就是這些簡單的生活常識!

  • 16 # 我是季風

    寶寶不喜歡玩具,可能是玩具不適合他。對寶Bora說,最好的玩具其實是父母,因此,多陪伴他,多跟他遊戲,我們就能發揮任何玩具發揮不了的作用,協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實際上,遊戲不需要預設,根據寶寶的喜好與臨時出現的一些狀況靈活融入就好。對寶Bora說,一切的一切,簡單到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是遊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皮鞋能用開水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