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一隻胖胖的型男

    榴蓮糖

    第一次吃是同事結婚去泰國玩帶回來的榴蓮糖,吃了第一顆,我說這糖怎麼是臭的,(之前從來沒聽說過)同事笑著說可能是壞了吧,又給我拿了一個,我一吃還是臭的。(辦公室的同事都笑的前仰後合)

    從那以後一聞那個榴蓮味就噁心,去超市水果那裡看到過切開的,離老遠就聞那個味,把我給燻死了。

    我感覺我這輩子都不會吃榴蓮!

    那味道簡直了

  • 2 # 健康極客阿七

    個人感覺吃過最奇葩的食物是蟲甬

    食物原材料的收集本身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在果樹根部纏繞膠帶,等到晚上去樹下收集就好

    清理食物的過程內心就有一些掙扎,因為本人非常恐懼昆蟲。為此還專門翻閱了心理學書籍,得知人類的情緒由激素主導,恐懼和噁心的激素給到人類的反應比較類似,所以人類會給很多不夠成威脅的噁心事物產生恐懼。

    食材清理後開始用酒瓶和煎鍋烹調,過程比較簡單,出鍋後加入椒鹽即可。

    看到自己的成品後,入口成了第二個頭疼點,因為被安利說味道很贊鼓起勇氣食用了一隻,口感口味都很好之後就沒停下來過。

    相比鯡魚罐頭的強烈生理刺激,個人感覺還是蟲甬這類挑戰心智的食物更加奇葩一些。

  • 3 # 阿旺998

    記得以前有個同學北京的,每到中秋就跟我們說∶真想喝一碗衚衕的豆汁,看他陶醉的樣子,深深的記在我的腦海裡了。長大了終於有機會來了吸一口霧霾賽過神仙的北京城,打聽到最正宗的豆汁小店按耐激動的心情大喊一聲:“來一碗豆汁兒!”

    豆汁兒不是豆漿,也不是豆腐腦,充滿好奇的你千萬不要用前半輩子接觸過的任何帶‘豆’字的飲品去類比它,它的美,絕對會讓你哇的一聲x出來。

    服務員高喊一句:“這位貴客,豆汁兒來了您吶!”一隻搪瓷破口碗帶著老北京鄉土氣息,盛著黑黑綠綠的豆汁呈現在你的面前。

    你雖心有猛虎,可是細嗅豆汁,竟想起了姥姥家以前養豬時候剩下的泔水。心中的猛虎也變成了病貓。一面想嚐鮮,一面又被這地溝般的味道卻步。糾結之際,喝了一口。只想對我那北京同學說一聲‘我去你大爺的’

  • 4 # 78商機APP

    不知道有沒有人吃過辣條冰淇凌?我吃過一次就愛上了。辣條單吃太油太辣,配上冰淇凌涼涼的甜甜的,雖然有人可能覺得搭配有些奇怪,但是口味真是極好的。

    這種不可思議的搭配,簡直是發現了新大陸。現在有專門賣辣條口味的冰激凌,辣條和冰淇凌交纏在一起的口感,妙不可言。

    感興趣的話,可以多嘗試一下不同口味的冰激凌和辣條的搭配,其實辣條搭配泡麵、麵包、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簡直是百搭。

    不過這個熱量比較高,妹子們還是要少吃哦。

  • 5 # 快樂專車

    鮮桔肉丸。這道菜也是我們食堂的阿姨做的,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食堂阿姨做不到的。這是一道桔子和丸子的混合體,酸度是對它最好的描述,我吃了第一口,覺得我整個牙都不好了,太酸了。一咬丸子,那酸汁會濺的你滿嘴都是,牙都會因此而顫抖。

    我覺得胃口不怎麼好的同學,可以去吃,絕對吃過了,胃口就打開了。比吃山楂都管用。

    還有一道是在我去上海玩的時候,在一個景點旁邊的一家快餐店裡吃的菜。

    它的名字叫葡萄玉米,聽它的名字就知道它是葡萄和玉米的結合體,晶瑩剔透的葡萄和黃黃的玉米,給人一種視覺的衝擊。覺得很好奇,在問了服務員之後,我毫不打頓的點了這道菜,想要品嚐一波。這道菜不像我上面我說的那倆個難吃。

  • 6 # 營養老爸說營養

    從小在海邊長大,就跟大家聊聊海里的奇葩美食吧!圖中的東西大家認出來沒有?這東西長得有點“不近人情”。

    它大約15~25釐米長,一碰就滋水,很多人品嚐之後卻欲罷不能。這種海鮮自古以來作為天然味精,乾燥後磨粉撒在菜裡面比味精還鮮!

    這就是海腸子,剪掉兩頭之後,大量的水流出來後,就成了這樣。

    用蒜苗、韭菜或尖椒爆炒最好吃。含有優質蛋白和豐富的微量元素,

    這種螺大家見過嗎?它不是海螺,是寄居蟹,只是這種寄居蟹太大了,大到什麼程度呢?

    寄居蟹自己的殼不會隨著自身成長,所以它需要不斷的找海螺的空殼來換“房子”,所以叫寄居蟹,但它長太大了再需要換房子時,卻發現根本找不到更大的海螺殼,就只能光著身子裸奔了,所以被我們海邊的人稱之為“海怪”,但肉質非常鮮美,像螃蟹的味道。

    上圖可能很多人認出來了,海膽是一種名貴海鮮。其實,我們小時候這東西根本不值錢,退潮趕海的時候多得是,怕扎手都不愛撿。海膽黃鮮的一塌糊塗,用來做湯非常美味,島華人居然直接生吃,還挺貴的!這是海洋裡最漂亮的“花”~~海葵。海葵很柔軟,眾多觸角中藏著嘴,漂亮的觸角舞動著吸引小魚小蝦或浮游生物,抓住後就直接塞進嘴裡吃了。我小時候,海邊淺水的礁石縫裡面多得是海葵,挖出來放在玻璃罐頭瓶中和小魚小蝦一起養著玩兒,養死了就一起燉湯。

    上圖是什麼?海燕嗎?NO!這是會飛的魚,網傳的六眼飛魚現實中也只有兩隻眼睛。飛魚又叫燕魚,兩個胸鰭進化成非常寬特別長的“翅膀”。在印度電影《少年π 奇遇記》中海上忽然成群結隊飛來的就是這種飛魚。飛魚肉用來包餃子比鮁魚餃子還好吃。這一看就像小龍蝦,但這是海中天然的“盾牌手”~~夾板蝦!兩隻蝦鉗一個特別寬大,一個非常細小。大的鉗子負責抵擋敵人來侵,小的像一把利劍不斷的扎刺。但這種夾板蝦的確很好吃,肉質鮮嫩異常,一般用來拍點麵粉炸酥了,蘸著椒鹽吃!

    這是什麼?這是煙臺漁民捕獲的一條大狼牙鱔,這傢伙是海里面非常兇猛的一種鱔魚,比帶魚還生猛。狼牙鱔嘴裡長滿了狼一樣的獠牙,但肉質卻異常鮮美。

    狼牙鱔剁成塊之後紅燒最好吃,而且含有珍貴的歐米伽3脂肪酸,之前都是剖開之後醃成鹹魚。

    大家有空到了煙臺或者威海,一定要嘗一嘗!

    上圖很多人看出來了,這不是木耳嗎?您只猜對了一半,它是海木耳,沒錯居然是海里長的木耳。它是一種藻類,焯燙之後用生抽、陳醋和芥末一起涼拌非常好吃!

    這是樹葉子?柏樹的葉子?NO!

    這是石花菜,也是海里面的藻類,一種你吃過的海洋植物,因為用它提煉出來的瓊脂是用來做布丁、酸奶、甜品常用的食物新增劑,新鮮的石花菜洗乾淨了涼拌或做湯也特別好吃!

    海星是大海里比較奇葩的棘皮動物,但是和同是棘皮動物的海參卻截然不同,而且它是骨頭長在體表的。海星可以吃的部分是內腔裡面的籽,和螃蟹籽不同的是它的籽是黑灰色的,雖然味道不如蝦籽和魚籽,但也富含蛋白質、卵磷脂、鋅硒等重要的營養素,海星一般只能煮或蒸著吃,搭配蘸料最好 。

    海洋是人類最大的牧場,陸地上有的海中基本都有,而且種類和營養更豐富!

  • 7 # 王紅順

    要說吃過最奇葩的食物,我記憶中還沒有,但吃過印象最深刻的食物“知了猴,蟬,知了龜”我們魯西北這邊稱之為“知了龜”就是吃它。都二十年了,每當想起那感覺還是歷歷在目。

    記得小時候每年暑假期間,每天白天寫完額定的暑假作業,吃完晚飯大概七八點左右,和幾個小夥伴左手拿著罐頭瓶(因為剛捉到的知了龜沒有脫殼前端的“鉗子”夾手,夾過的都知道那感覺)右手拿著手電筒,傍晚是知了龜出洞的時候,去小樹林裡撿拾知了龜,每走一棵樹下都要在樹底下開啟手電找一圈,看到就撿起放罐頭瓶裡,照完樹底照樹身或往上照,有的爬挺老高的,就用竹竿或小木棍撥下來,有的用竹竿夠不著就得大顯身手親自爬上去也得把它弄下來,大晚上也不敢跑太遠,那時候也多,一小時左右能撿七八十,多的有時一百多呢,有時候倆小夥伴就因為一個知了龜能打起來,誰也撿不著。

    撿到九點左右就陸續回家了。

    回到家交給老媽,老媽先用鹽水泡起來,泡一晚上,第二天用油炸一下,就可以吃了,那時農村家裡窮也不放什麼調料,炸至金黃就可以吃了,吃之前先把外皮剝掉,只吃裡面的肉,特別好吃,那種味道現在只能回味了。

    接下來說一下為啥記憶深刻了,是去姥姥家,是一早去的所以就把昨天晚上撿的知了猴也帶去了,舅舅是廚師所以和我家的做法不一樣,好像是裹上什麼東西后再炸的,好吃自然是不用說啦,是帶著皮吃的。依稀記得那天吃的好滿足,吃完飯倆小時後我的面板開始起疙瘩,還特別的癢,全身都這樣,那酸爽依然記憶猶新啊,別人都沒事就我自己,去看大夫才知道是過敏,打針吃藥,好長時間才好。後來才知道知了殼還是一種藥材呢,這事都快二十年了是我吃過的東西印象最深刻的了。

    沒吃過的朋友最好是吃之前先把殼去掉只吃裡面的肉,不要帶殼直接吃,有的朋友就容易過敏

    我的真是經歷就分享到這吧

  • 8 # 華海影視工作室

    從小在海邊長大,就跟大家聊聊海里的奇葩美食吧!圖中的東西大家認出來沒有?這東西長得有點“不近人情”。

    它大約15~25釐米長,一碰就滋水,很多人品嚐之後卻欲罷不能。這種海鮮自古以來作為天然味精,乾燥後磨粉撒在菜裡面比味精還鮮!

    這就是海腸子,剪掉兩頭之後,大量的水流出來後,就成了這樣。

    用蒜苗、韭菜或尖椒爆炒最好吃。含有優質蛋白和豐富的微量元素,

    這種螺大家見過嗎?它不是海螺,是寄居蟹,只是這種寄居蟹太大了,大到什麼程度呢?

    寄居蟹自己的殼不會隨著自身成長,所以它需要不斷的找海螺的空殼來換“房子”,所以叫寄居蟹,但它長太大了再需要換房子時,卻發現根本找不到更大的海螺殼,就只能光著身子裸奔了,所以被我們海邊的人稱之為“海怪”,但肉質非常鮮美,像螃蟹的味道。

    上圖可能很多人認出來了,海膽是一種名貴海鮮。其實,我們小時候這東西根本不值錢,退潮趕海的時候多得是,怕扎手都不愛撿。海膽黃鮮的一塌糊塗,用來做湯非常美味,島華人居然直接生吃,還挺貴的!

    這是海洋裡最漂亮的“花”~~海葵。海葵很柔軟,眾多觸角中藏著嘴,漂亮的觸角舞動著吸引小魚小蝦或浮游生物,抓住後就直接塞進嘴裡吃了。我小時候,海邊淺水的礁石縫裡面多得是海葵,挖出來放在玻璃罐頭瓶中和小魚小蝦一起養著玩兒,養死了就一起燉湯。

    上圖是什麼?海燕嗎?NO!這是會飛的魚,網傳的六眼飛魚現實中也只有兩隻眼睛。飛魚又叫燕魚,兩個胸鰭進化成非常寬特別長的“翅膀”。

    在印度電影《少年π 奇遇記》中海上忽然成群結隊飛來的就是這種飛魚。飛魚肉用來包餃子比鮁魚餃子還好吃。

    這一看就像小龍蝦,但這是海中天然的“盾牌手”~~夾板蝦!兩隻蝦鉗一個特別寬大,一個非常細小。大的鉗子負責抵擋敵人來侵,小的像一把利劍不斷的扎刺。但這種夾板蝦的確很好吃,肉質鮮嫩異常,一般用來拍點麵粉炸酥了,蘸著椒鹽吃!

    這是什麼?這是煙臺漁民捕獲的一條大狼牙鱔,這傢伙是海里面非常兇猛的一種鱔魚,比帶魚還生猛。狼牙鱔嘴裡長滿了狼一樣的獠牙,但肉質卻異常鮮美。

    狼牙鱔剁成塊之後紅燒最好吃,而且含有珍貴的歐米伽3脂肪酸,之前都是剖開之後醃成鹹魚。

    大家有空到了煙臺或者威海,一定要嘗一嘗!

    上圖很多人看出來了,這不是木耳嗎?您只猜對了一半,它是海木耳,沒錯居然是海里長的木耳。它是一種藻類,焯燙之後用生抽、陳醋和芥末一起涼拌非常好吃!

    這是樹葉子?柏樹的葉子?NO!

    這是石花菜,也是海里面的藻類,一種你吃過的海洋植物,因為用它提煉出來的瓊脂是用來做布丁、酸奶、甜品常用的食物新增劑,新鮮的石花菜洗乾淨了涼拌或做湯也特別好吃!

    海星是大海里比較奇葩的棘皮動物,但是和同是棘皮動物的海參卻截然不同,而且它是骨頭長在體表的。海星可以吃的部分是內腔裡面的籽,和螃蟹籽不同的是它的籽是黑灰色的,雖然味道不如蝦籽和魚籽,但也富含蛋白質、卵磷脂、鋅硒等重要的營養素,海星一般只能煮或蒸著吃,搭配蘸料最好 。

    海洋是人類最大的牧場,陸地上有的海中基本都有,而且種類和營養更豐富

  • 9 # 南山之光

    燒烤可以說是一大特色美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過我呢常吃的都是家禽類肉串,蔬菜,豆製品居多,今天說的“五毒”燒烤相信大部分人沒吃過!

    圖為烤蠍子

    圖為烤蜘蛛

    圖為烤蝗蟲,據說營養價值很高

    圖為烤小強,這個想想都沒食慾。

    圖為烤蜈蚣

  • 10 # 奮鬥在製造業的英勇者

    我認為自己非常有必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因為自己之前在外出差的時候就遇到過一次,當時好像是大家一起說聚餐什麼的,大家想著也沒什麼事就去了,結果去了才知道,聚餐吃的東西只有一個東西,也就是他們當地的特色美食蜘蛛。這是人工養的一些蜘蛛。

    個頭非常的大,而且吃的部分就是蜘蛛背後的那一坨,當時自己第一次見覺得的非常的奇葩,甚至是自己當時有點想吐,但是看到她們吃的很有味道的樣子,自己也不好說什麼。但是這件事從現在想起,也是非常的令我覺得不能接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珍愛生命,感恩生活的作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