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除了畫素,決定拍照好壞的硬體指標還有那些?為甚麼高畫素的手機拍照很難趕超相機?
4
回覆列表
  • 1 # 鋒潮評測

    手機攝像頭由許多部件組成,因此影響畫質的因素很多,比如鏡頭的材質和結構、光圈型別、ISP晶片(Image Signal Processing "圖形訊號處理")、軟體影象演算法以及CMOS感測器。

    手機攝像頭的主要組成部分

    相機的畫素唯一能決定的是其所拍圖片的解析度,而圖片的解析度越高,只代表了圖片的尺寸越大,並不能說明圖片越清晰。

    鏡頭由幾片透鏡組成,光線訊號透過時,鏡片們會層層過濾雜光(紅外線等),所以,鏡頭片數越多,成像就越真實。

    我們知道鏡頭有兩個重要的引數:光圈和焦距。

    光圈控制通光量和景深,是容易理解的部分。

    焦距是從鏡頭的中心點到感測器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間的距離。根據成像原理,鏡頭的焦距決定了該鏡頭拍攝的物體在感測器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比如在拍攝同一物體時,焦距越長,就能拍到該物體越大的影像,所謂遠大近小。

    感測器是攝像頭組成的核心,現在主要是CMOS感測器,CCD因為工藝複雜在手機上很少見。相機感測器中的畫素點(即最小感光單位)數量既是我們所認為的畫素,在這裡最小感光元件的大小就是我們所說的單個畫素的尺寸才是決定畫質的核心因素。

    理論上,相同畫素數量,感測器尺寸越大,單個畫素尺寸越大,感光效能越好,捕捉的光子(圖形訊號)越多,信噪比越低,成像效果自然也越出色。專業相機的單個畫素尺寸為4.0微米,而幾天前釋出的紅米Note5 1.4微米單位像素面積就是一個大賣點,可想而知,感測器尺寸有多重要。

    ISP晶片的主要作用是對前端影象感測器輸出的訊號做後期處理,最終得出經過線性糾正、噪點去除、壞點修補、顏色插值、白平衡校正、曝光校正等處理後的結果。ISP晶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手機相機最終的成像質量,通常它對影象質量的改善空間可達10%-15%。ISP晶片也可以實現人臉識別、自動場景識別等功能。

    通常ISP晶片和手機處理器都是在一起的,所以我們看到驍龍835的介紹是這樣的:

    Spectra 180雙ISP

    ISP晶片對感測器輸入的電流訊號進行處理後,首先會生成未經加工的原始影象,而軟體演算法則類似與我們所做的“PS”,對影象的色彩、色調、對比度、噪點等進行最佳化。

    軟體演算法就看各家的性格和功力了,比如vivo、華為都偏愛鮮豔風格,而谷歌蘋果喜歡真實自然的,但我們知道大佬還是谷歌和蘋果兩位。

    哦,對了,補光燈一般的作用通常是補光和去除雜光,還原真實光線。

  • 2 # 話說攝影

    1、首先,我們來理解一下什麼是畫素?我們把一張照片放大進行觀察,會發現圖片是由許多個小方塊構成的,這些小點就是構成影象的最小單位“畫素”,每個畫素點不同的明暗程度和色彩變化就構成了整幅數碼影象。

    相機標識的多少萬畫素,就是指感光元件上的畫素數量,也就是感光元件上的光敏元件的數目,比如全畫幅相機有3000萬的畫素,全畫幅相機感光元件的大小是24*36mm。也就是說在24*36mm的感光元件上分佈著3000萬個光敏感光元件,成像的時候,每個光敏元件都會讀取照射在它上面光訊號的資訊,轉換成電引數值,形成電子的影像。所以,畫素越高,成本越大。

    2、但是,畫素不是決定畫質的唯一因素,影響畫質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影象感測器,相機的感光元件大小遠大於手機的感光元件大小,如上圖所示,相機的感光元件質量也遠好於手機的感光元件質量,相機和手機同樣是2000萬的畫素情況下,2000萬個畫素點平均分佈在24*36mm的影象感測器上和分佈在5.8*4.3mm的影象感測器上,在24*36mm影象感測器上,每個畫素點的間隔較大,在5.8*4.3mm影象感測器上,每個畫素點的間隔較小,間隔越小,受光面積就越小,獲取的光訊號變化資訊越少,表現在電引數值上就是電訊號的解析力下降,表現在影象上,就是清晰度和銳度的下降,所以,並不是說畫素越高越好,應該說畫素數量和影象感測器大小以及質量搭配越合理越好。

    3、現在手機拍照成像越來越好,一部分是靠畫素,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演算法的最佳化,比如對於一個畫素點的資訊,透過手機廠商的演算法最佳化,最佳化成四個畫素點,從而增強畫面的細節感。而單反相機更依賴於直接對畫素訊號的解析,所以,單反的畫質更真實。

    4、其實還有一個影響畫質的關鍵因素,那就是鏡頭,單反相機一般的鏡頭售價就可以買一部手機了,更別說那上萬的高質量鏡頭,高效能的鏡頭的解像力對於畫質的提升是巨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有能力卻是不肯借錢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