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白璧關”
孝義白璧關位於山西省孝義市城西,與汾陽交界,為太原盆地向南的一個隘口,是中國歷史上的知名隘口關城,歷來是兵家爭奪之地。在白璧關的周邊,有很多村子如關西、糧營、教場嶺、南營、仁義、吐京等,這些村子向上追溯,都是和軍事相關的地名。
北朝時,“白璧關”始終是控防西山胡人東出南下的重要關防隘口。這裡流傳的最有名的一個傳說就是與初唐大將尉遲敬德相關,傳說“尉遲恭白璧關舉義降唐”、“白璧關三鞭換兩鐧”。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先是李世民收了另一股軍閥劉武周麾下大將尉遲恭,然後李世民很信任尉遲恭,派他駐守白璧關,防禦劉武周部隊侵襲。清雍正《山西通志·關隘》孝義縣:“白璧關,西二十里,唐尉遲恭戍守於此。”由此證明,尉遲恭當年確實在孝義白璧關駐守過。
第二、“大孝堡”
大孝堡鄉位於山西孝義市東部平川,該名字“大孝堡”的由來,又與唐太宗李世民有關。相傳,在唐太宗時,因為天下有兩個地方叫“永安”,一個在四川,一個在山西,即現在的孝義。於是,李世民就問大臣,看看要修改其中一個。於是有大臣向唐太宗上奏,在山西永安境內,有一個叫做鄭興的人,其母久病不愈,鄭興服侍床前,從不解衣,不離母親半步。母親想吃肉丸湯,鄭興因無錢買肉,於是割下自己的肉煮湯奉母。此事傳開後,人人都為鄭興的孝道所感動。“割股奉親,乃世乏奇事!”。唐太宗聽聞鄭興孝行,於是將“永安”改為“孝義”,鄭興居住的村莊,改為“大孝堡”。
第一、“白璧關”
孝義白璧關位於山西省孝義市城西,與汾陽交界,為太原盆地向南的一個隘口,是中國歷史上的知名隘口關城,歷來是兵家爭奪之地。在白璧關的周邊,有很多村子如關西、糧營、教場嶺、南營、仁義、吐京等,這些村子向上追溯,都是和軍事相關的地名。
北朝時,“白璧關”始終是控防西山胡人東出南下的重要關防隘口。這裡流傳的最有名的一個傳說就是與初唐大將尉遲敬德相關,傳說“尉遲恭白璧關舉義降唐”、“白璧關三鞭換兩鐧”。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先是李世民收了另一股軍閥劉武周麾下大將尉遲恭,然後李世民很信任尉遲恭,派他駐守白璧關,防禦劉武周部隊侵襲。清雍正《山西通志·關隘》孝義縣:“白璧關,西二十里,唐尉遲恭戍守於此。”由此證明,尉遲恭當年確實在孝義白璧關駐守過。
第二、“大孝堡”
大孝堡鄉位於山西孝義市東部平川,該名字“大孝堡”的由來,又與唐太宗李世民有關。相傳,在唐太宗時,因為天下有兩個地方叫“永安”,一個在四川,一個在山西,即現在的孝義。於是,李世民就問大臣,看看要修改其中一個。於是有大臣向唐太宗上奏,在山西永安境內,有一個叫做鄭興的人,其母久病不愈,鄭興服侍床前,從不解衣,不離母親半步。母親想吃肉丸湯,鄭興因無錢買肉,於是割下自己的肉煮湯奉母。此事傳開後,人人都為鄭興的孝道所感動。“割股奉親,乃世乏奇事!”。唐太宗聽聞鄭興孝行,於是將“永安”改為“孝義”,鄭興居住的村莊,改為“大孝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