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87430387627

    英國作家P.吉卜林著名的短篇小說向讀者展現了一個人與野獸共處的令人稱奇的故事。一群狼從一隻兇殘的老虎那裡救下一個男孩並餵養他,人們稱他為狼孩。後來他成為一個美男子、大力士和“熱帶叢林的主宰”。古羅馬關於羅馬締造者孿生兄弟羅慕洛和穆斯的傳說同樣講述了一隻母狼搭救並哺養他們的故事。還有關於人猿泰山的多集電影也值得提起,他是在熱帶叢林中猴子的陪伴下長大的。這些作品的根據是什麼?純粹是杜撰,還是確有其事呢?

    其實,確實有令人信服、證據確鑿的材料來證明野獸哺養小孩的事情。狼、熊、老虎、猴子、豬都曾充當過哺養者。這類悲劇性的事件多發生在鄉村地區,那裡的生活方式不允許大人們時時刻刻地照料自己的小孩兒。經常是在小孩兒丟失之後,父母卻還懵懵懂懂的。

    其中人們最常提到的一件事發生在東方印度一個叫米德納普爾的村莊裡。1920年秋天,在一個狼窩附近人們跟蹤發現了兩個小女孩,並把她們捕獲。一個女孩大約一歲半,另一個大概八歲。根據觀察判斷,成齡狼像照料自己的後代一樣照料了她們。姐妹倆能夠靈巧地用四肢行走,像狼一樣長號,有抓撓的習慣。她們被送進了孤兒院,年齡小的女孩在那裡很快就死去了,年齡大的那個活到了16歲。她逐漸學會了像人一樣站立和行走。她甚至習慣了人類的食物,但她僅能學會三十多個單詞。

    1972年印度北方的一所孤兒院來了一個由母熊撫養的3歲的孩子。這個小男孩後來與人生活了大約14年,但在許多方面他還保留了野獸生活的習慣——十分警覺,對學習沒有特別的興趣。

    前不久人們在烏干達的熱帶森林中發現了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他的養父母是黃狒狒。儘管人們想方設法,但他仍是彎曲著腿奔跑,不穿衣服,只吃生水果、蔬菜和草。醫生們推測,這個孩子是在嬰兒時期落入熱帶叢林中的,他對人類社會充滿了敵意。

    對孩子們在幼年不幸落入動物群中的事例進行的大量研究使科學家們作出了不妙的結論。重新教育這些孩子、使他們養成人類生存的習慣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說小說裡狼孩的故事情節是按照文明道德的高階法則來演繹的話,那麼在實際生活中一切都要複雜得多。早在17世紀著名的瑞典科學家卡爾·林耐就對動物世界的分類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他的分類法構成了現代生物學的基礎。他的著作中關於人的那一章專門闢出一節,題名為“理性和野性共存的人”。

    現代的研究者們把那些在森林和熱帶叢林動物之間開始自己生活的孩子們列入所謂的第三文明。他們認為,狼孩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但也還不算野獸。他們的生理條件使他們不能敏捷和迅速地逃離危險、不能找到足夠的食物、不能去爭取獸群的領袖地位。當然,他們可以具有敏銳的嗅覺,他們的聲帶能夠發出吼叫聲和長號聲,他們之中有些人的眼睛甚至會在黑暗裡發光。但是他們也不會完全採取野獸們的生活方式。在與人的交往之中,有時經過與他們多年持久、耐心的工作之後,他們就像心理學家所說的那樣,能夠獲得“初步的人的面目”。但是目前還沒有聽說這種人能夠重返正常人的生活的個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二十萬能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