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人反覆無常,變心變得太快。
(1)李最早投奔捻軍。
李昭壽,早年即為地痞流氓,是蹲監獄的慣犯,1853年,李昭壽和薛之元參加捻軍,舉起了反清大旗。
(2)降清又叛清。
1854年左右,李昭壽和清軍道員何桂珍激戰,投降何桂珍,加入清軍之後,李昭壽仍然縱容士兵燒殺掠奪,何桂珍為他奏請官職,安徽巡撫福姬不準,並且密令殺掉李昭壽。
此密令被李昭壽截獲,李昭壽便假裝宴請何桂珍等四十七人,將其全部殺光,然後投降了太平天國。
(3)投太平天國又叛變。
此時的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翼王出走,人心惶惶,李昭壽聯絡捻軍,使其加入太平天國,壯大聲勢,李昭壽在此事上是有功勞的。
但是李昭壽流氓吸氣不改,且縱容士兵吃鴉片(此是太平天國最大忌諱之一),軍隊紀律極差,陳玉成很看不起李昭壽,但是李秀成比較愛才,待部下比較寬容,因此李昭壽看到自己升官無望之後,帶兵叛逃,投降清軍,李秀成未加以攔阻。
1859年,李昭壽帶4萬人降清,清廷賜名李進忠,李昭壽又勸昔日兄弟薛之元投降。
(4)對昔日兄弟毫不留情,來一個殺一個。
李昭壽和薛之元是一起起事的兄弟,在薛之元部下譁變的時候,薛之元躲在李昭壽家裡,被李昭壽殺之,其後捻軍幾個首領投奔他,都被他殺掉邀功。
(5)被曾國藩奪權。
李昭壽此人如此反覆,哪個陣營都不敢放心對他,此人能量驚人,短短時間裡,就聚集六七萬人,霸佔兩淮地區鹽場,自給自足,清廷深感為患。
清廷採取幾個措施解權:
①讓其參加剿滅苗霈林等軍事行動,消耗他的實力;
②劃歸曾國藩統屬,天京城一陷落,讓諸多人彈劾李昭壽,李昭壽軍被解散。
(6)被處死。
此後李昭壽去揚州變賣房產,和太平天國叛將陳國瑞結下了深仇,二人互相毆打,李昭壽被解除職務,此後又在安徽開設賭場,毆打貢生,安徽巡撫裕祿一封奏摺,斬了李昭壽。
因為這個人反覆無常,變心變得太快。
(1)李最早投奔捻軍。
李昭壽,早年即為地痞流氓,是蹲監獄的慣犯,1853年,李昭壽和薛之元參加捻軍,舉起了反清大旗。
(2)降清又叛清。
1854年左右,李昭壽和清軍道員何桂珍激戰,投降何桂珍,加入清軍之後,李昭壽仍然縱容士兵燒殺掠奪,何桂珍為他奏請官職,安徽巡撫福姬不準,並且密令殺掉李昭壽。
此密令被李昭壽截獲,李昭壽便假裝宴請何桂珍等四十七人,將其全部殺光,然後投降了太平天國。
(3)投太平天國又叛變。
此時的太平天國,天京事變,翼王出走,人心惶惶,李昭壽聯絡捻軍,使其加入太平天國,壯大聲勢,李昭壽在此事上是有功勞的。
但是李昭壽流氓吸氣不改,且縱容士兵吃鴉片(此是太平天國最大忌諱之一),軍隊紀律極差,陳玉成很看不起李昭壽,但是李秀成比較愛才,待部下比較寬容,因此李昭壽看到自己升官無望之後,帶兵叛逃,投降清軍,李秀成未加以攔阻。
1859年,李昭壽帶4萬人降清,清廷賜名李進忠,李昭壽又勸昔日兄弟薛之元投降。
(4)對昔日兄弟毫不留情,來一個殺一個。
李昭壽和薛之元是一起起事的兄弟,在薛之元部下譁變的時候,薛之元躲在李昭壽家裡,被李昭壽殺之,其後捻軍幾個首領投奔他,都被他殺掉邀功。
(5)被曾國藩奪權。
李昭壽此人如此反覆,哪個陣營都不敢放心對他,此人能量驚人,短短時間裡,就聚集六七萬人,霸佔兩淮地區鹽場,自給自足,清廷深感為患。
清廷採取幾個措施解權:
①讓其參加剿滅苗霈林等軍事行動,消耗他的實力;
②劃歸曾國藩統屬,天京城一陷落,讓諸多人彈劾李昭壽,李昭壽軍被解散。
(6)被處死。
此後李昭壽去揚州變賣房產,和太平天國叛將陳國瑞結下了深仇,二人互相毆打,李昭壽被解除職務,此後又在安徽開設賭場,毆打貢生,安徽巡撫裕祿一封奏摺,斬了李昭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