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29335765427

    土壤鹽漬化就是土壤鹽鹼化沒有區別。

    土壤鹽漬化和次生鹽漬化的區別:

    1、定義不同

    土壤鹽漬化:土壤鹽漬化(soil salinization)是指土壤底層或地下水的鹽分隨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後,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中的過程。是指易溶性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的現象或過程,也稱鹽鹼化。

    次生鹽漬化:次生鹽漬化(secondary salinization) 亦稱“土壤次生鹽鹼化”。由於不合理的人為措施而引起耕作土壤鹽漬化的過程。

    2、分佈範圍不同

    土壤鹽漬化:中國也是鹽漬土分佈廣泛的國家,編制中國鹽漬土分佈圖時粗略計算,中國的鹽漬土面積約為1億ha,其中現代鹽漬土約佔37%,殘積鹽漬土約佔45%.潛在鹽漬土約佔18%。

    中國鹽漬土分佈於遼、吉、黑、冀、魯、豫、 晉、新、陝、甘、寧、青、蘇、浙、皖、閩、粵、內蒙古及西藏等19個省區。

    按自然地理條件及土壤形成過程,劃分為濱海溼潤—半溼潤海浸鹽漬區、東北半溼潤—半乾旱草原—草甸鹽漬區、黃淮海半溼潤—半乾旱旱作草甸鹽漬區、甘新漠境鹽漬區、青海極漠境鹽漬區及西藏高寒漠境鹽漬區等8個分割槽,用於指導生產實踐。

    次生鹽漬化:主要發生在蒸發作用強烈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

    3、改良方法不同

    土壤鹽漬化:化學改良措施,是透過施用化學改良劑及礦質化肥改良鹽漬土的方法。常用的化學改良劑有有機或無機肥料·礦質化肥、亞硫酸鈣·脫硫石膏·磷石膏·硫酸亞鐵·高聚物改良劑及土壤綜合改良劑等。

    生物改良措施,植物地上生長部分具有遮蔽作用,能夠降低土壤水分蒸發,減弱地表積鹽速度植物吸收鹽分能降低土壤鹽含量植物根系穿插土壤中能改變土壤物理性質,促進土壤脫鹽且植物根系的生化作用還能改善土壤養分及化學性質,抑制土壤鹽鹼化的發生。

    綜合改良措施,物理措施成效快,但工程量大,成本較高,不具有長久性,而且受水資源的限制,不易推廣化學措施見效快,但若使用不當,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且施用改良劑後需要大量的水沖洗,應用起來較困難且經濟成本昂貴生物措施能減少土壤鹽分,但不能完全解決鹽漬化問題。

    次生鹽漬化:健全灌排系統、控制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治自流渠灌區土壤次生鹽漬化的關鍵。在建設大型自流灌溉工程時,需要同時考慮灌溉系統和排水系統,

    特別是在潛在鹽漬化地區,支級和鬥級以下灌溉系統應與排水系統配套,保證排水通暢,控制田間地下水位在臨界深度以下,從而做到有灌有排,不旱不澇不鹹。

    提高灌溉效率。控制地下水位,制定切實可行的灌溉計劃和灌溉制度,提高灌溉效率,縮短輸水時間,減少滲漏,避免地下水位上升。積極採用先進的灌溉技術(如噴灌、滴灌等)和農業節水措施,做到既高產又節水,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減少對地下水的補給。

    減少和防止渠道滲漏,一般採用混凝土、磚石、黏土或塑膠、瀝青等防護材料護面或用壓實、人工掛淤等方法,減少渠道的滲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律保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