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翼使用者8929331307907

    釋義:可以和他談的話但沒有與他談,這是錯失了人才;不可與他談及卻與他談了,這是說錯了話。聰明的人不錯過人才,也不說錯話。出處:出自春秋時期孔子的《論語》。原文節選: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白話譯文:孔子說:“可以和他談的話但沒有與他談,這是錯失了人才;不可與他談及卻與他談了,這是說錯了話。聰明的人不錯過人才,也不說錯話。”孔子說:“智者喜愛水,仁者喜愛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 智者快樂,仁者長壽。”孔子說:“仁德真的離我們很遙遠嗎?我想具有仁德,仁德自然就會到來了。”更深層的理解是: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擴充套件資料:賞析:孔子提到了兩個概念,一個是“失人",一個是“失言"。孔子認為,應該給某人說的話,卻沒有給他說,就是對不起這個人,是失人:而不該給某人說的話,卻給他說了,這是看錯了聽話物件,是失言。不論是失人還是失言,都牽涉到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看清說話的物件。該說話時不說就會失人。南齊蕭子良是齊武帝蕭賾之次子,賢良多才。當時,他的哥哥蕭長懋為太子。齊武帝崇尚節儉,痛恨奢侈腐化,可是太子蕭長懋卻性喜奢麗,所居宮殿皆雕飾精美,亭臺樓閣極盡華麗。又喜歡設計製造珍奇之物,曾用孔雀毛做衣裘,鑲金飾玉,光彩奪目。蕭子良與太子關係很好,對太子所為心知肚明,但沒有告訴父皇。後來,有人把太子行跡報告齊武帝,齊武帝非常生氣,怒責太子,並遷怒蕭子良。太子死後,蕭子良本是眾望所歸的嗣君人選,但齊武帝因其失人而放棄,最終把皇位傳給皇太孫蕭昭業,蕭子良最後鬱鬱而終。歷史上,敢於直諫的大亞不在少數。很多情況下,這些人沒有遇到明君,卻仍然堅持直諫,其下場是被殺或遭貶。比如關龍逄進諫被夏桀所殺,比干進諫被紂王剖心,韓愈反對迎佛骨被貶,他們都是犯了失言的錯。沒有看清說話的物件,而落得如此下場。所以說話已經成為一種藝術,不僅要看場合、看時機,也要看物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示波器在自動觸發模式下能測的最低頻率是多少,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