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iao你太可愛了

    柿子樹的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一、柿蒂蟲,又名柿實蛾,是柿樹主要害蟲之一。此蟲一年發生兩代,以成熟幼蟲在粗皮縫隙和根頸結繭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中旬進入羽化盛期,6月上旬至7月初代幼蟲為害幼果;7月中、下旬是初代成蟲羽化盛期,8月初到9月第二代幼蟲開始為 害。在溼度較高的柿園,樹皮下結繭的幼蟲可被白僵菌寄生。

    防治方法:

    1.刮樹皮:冬季刮除枝幹上的老粗皮,消滅越冬幼蟲。要求把樹幹、主枝及分杈處的粗皮刮淨,一次刮徹底,可以數年不刮。

    2.摘蟲果:在幼蟲為害期,將被害果實連同柿蒂一起摘下,集中處理。第二代為害時,果已接近成熟,摘下的蟲果可以加工利用。摘蟲果要及時、徹底,每年連摘2-3次。

    3.藥劑防治:成蟲發生盛期噴布40%樂果,或90%敵百蟲、50%敵敵畏、50%馬拉松等各1000倍液噴霧,防治1-2次,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柿綿蚧,又名柿毛氈蚧。以若蟲和雌成蟲為害果實和新梢,影響柿子的產量和品質。一年發生四代,在3-4年生枝的皮層裂縫或樹幹的粗皮縫隙、幹柿蒂上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離開越冬場所爬到嫩芽、新梢、葉柄、葉背等處吸食汁液,以後在柿蒂和果實表面固著為害。一年中各代若蟲出現盛期分別為:初代6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中、下旬。各代發生不整齊,互相交錯,但基本上是每月發生一代,前二代主要為害葉及1-2年生小枝,後兩代主要為害柿果。

    防治方法:

    1.越冬期防治:早春柿樹發芽前,噴布一次5度石硫合劑或5%柴油乳劑,防治越冬若蟲 .

    2.出蟄期防治:使用40%樂果1500倍液或50%敵敵畏1000倍液周密噴布在柿樹周圍,效果良好。

    柿子樹的病蟲害及防治措施

    三、草履蚧,又名草鞋介殼蟲。是雜食性害蟲,可為害柿、核桃、蘋果、梨、桃、板栗等果樹,以及多種林木。被害樹發芽推遲,樹勢衰弱,枝梢枯萎,嚴重時甚至死亡。此蟲一年發生一代,以卵在樹根附近的土縫中成堆越冬,在3月上、中旬大量上樹,以4月份為害最烈。4月下旬爬到粗皮縫、柿洞、根部土縫中產卵,5月底至6月初產卵完即死。以卵越夏和越冬。

    防治方法:

    1.樹幹塗粘蟲油:若蟲開始上樹前,在離地面2、3尺的樹幹上塗抹一圈2-3寸寬的粘蟲油,應注意保持油的粘度。

    2.藥劑防治:如若蟲已上樹,可於3月下旬噴布50%馬拉松或40%樂果800倍液防治。

    四、柿炭疽病,此病主要為害柿果和新梢。病菌主要以菌絲潛伏在病枝或病果內越冬。每年的6月下旬開始發病,7、8月兩季為發病盛期,一直為害到9-10月間。

    防治方法:

    1.發芽前剪除樹體上的病枝、乾果,集中燒燬。

    2.早春發芽前噴一次5度石硫合劑。

    3.夏季開始發病時,噴波爾多液(1:5:400),7-8月間,再噴2-3次。也 可用65%代森鋅800倍。

  • 2 # 洛曦2011

    1、柿角斑病、圓斑病

    角斑病為害葉片和果蒂,病菌在其上越冬,第二年借雨水傳播浸染,造成早期落葉和落果。葉片被害正面出現黃綠色暈斑,不規則,斑內葉脈變黑,約10日後病斑變淺黑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顆粒狀點,背面變淡黃色,以後逐漸加深呈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發生到定型大約需要30天,在柿蒂上由四角尖端向內擴充套件。角斑嚴重時,可造成大量落果,病蒂殘留在枝上。

    綜合防治這兩種病害的方法,首先做好秋冬季清園工作:徹底清除病葉、病蒂,消滅越冬病源,冬季和早春清除落葉和枝條上的病蒂,減少浸染病源。

    其次,在花後2O天左右病菌開始傳播前噴甲基託布津或者甲基硫菌靈預防,發病時候用三唑類復配製劑如戊唑醇嘧菌酯來治療。但是柿葉對銅離子比較敏感,若使用波爾多液宜用石灰多量式波爾多液,以防藥害。另外需要加強管理,疏除過密枝,增強通風透光性,注意排水降低溼度,減少發病。

    2、柿炭疽病

    果實發病初期果面上出現深褐色或黑褐色斑點,病斑逐漸擴為圓形凹陷狀,中部密生黑色顆粒狀小點併成輪紋狀排列,即分生孢子盤;遇雨或高溼時從孢子盤上溢位粉紅色孢子團,此時果肉變為黑色硬塊。新梢染病初期呈黑色小圓點,中部下陷變褐縱裂,病斑長達10~20mm,染病新梢易折斷或枯死。葉片發病多在葉柄或葉脈上,初期為黃褐色,後期變為黑色,呈不規則長條狀。此病病原主要在枝梢病斑中越冬,也可在病果、葉痕和芽中越冬。初夏產生分孢子,借風雨和昆蟲傳播,病菌從傷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自傷口侵入的潛育期3~6天,直接侵入的其潛育期6~10天。多於6月份發病,雨季為發病盛期。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梢、病葉,集中深埋或燒掉。②噴藥防治:發芽前噴石硫合劑進行預防。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上旬各噴1次多量式300倍的多菌靈、代森鋅進行預防。或者用三唑類的復配製劑如戊唑醇嘧菌酯等來達到治療效果。

  • 3 # 農人小湯

    ①疥蟲:作為柿子樹主要的害蟲之一,疥蟲是最令種植者頭疼的一件事,這種蟲害出現的主要症狀就是附著在果實的表面,將整個果實給沾滿,隨後逐漸的擴散到整個果樹。夏季是它的高發期,嚴重期主要是九月與十月這兩個月份,主要食用果實內部的枝葉。蟲害的初期主要是附著在枝葉或者果實上一些白色卵狀物,密度也是相對的較小。後期可以將整個果實給完全沾滿。因此當蟲害剛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將發病的地方給剪除,然後使用蠟疥靈進行噴灑防治。

    ②柿蒂蟲,這是一種很難被發現的蟲害。由於在幼蟲的初期它就會鑽入柿蒂,最終進入到果實中,所以說很難被發現。一般來說八九月份是這種蟲害的高發期,主要對果實帶來危害。當發現柿子上出現蠟黃的情況,還有就是與周圍正常生長的柿子有很大的差異時,果實也會經常的掉落,柿蒂部位出現發黑的情況,這時基本上已經斷定是出現了柿蒂蟲了。對於這種病害的出現,我們主要還是做好前期的預防,比方說將出現老皮的地方給及時的清除,因為這些部位是最有可能出現蟲害的地方。當發現有蟲害出現時要使用螟硫磷進行噴灑。

    ③柿小葉蟬,這是一種發病較為頻繁的蟲害,每年的五六月份是發病的主要時間。這種害蟲相對上面的兩種是比較容易發現的,可是因為柿子樹還是相對的較高,我們還是要做好仔細觀察。這種蟲害主要出現在背光的地方和靠近枝葉脈絡部位。具有很強的移動性,並且具有飛行的能力,很難將其捕捉。一旦發生後,唯一的辦法就是噴灑農藥,主要使用氯氰菊酯來進行防治。

  • 4 # 鄉村的夏天

    1. 柿角斑病

     發病症狀。該病為害柿葉和柿蒂。初發病時,葉面出現不規則的多角形褐色至黑色斑點,後期病斑上密生黑色絨狀小粒點,嚴重時多數病斑相互融合,佈滿大半個葉片,以致葉片枯萎脫落。

     防治方法。一是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二是冬季徹底摘除樹上殘存的柿蒂並清掃落葉,清除病源,這樣可基本消滅該病害。三是6月中旬噴藥防治,可選用1∶2~5∶600波爾多液,每5~7天1次,連噴2~3次,防治效果甚好。

      2. 柿圓斑病

      發病症狀。此病為害柿葉和柿蒂。最初在葉正面出現黃褐色小斑點,邊緣顏色較淺,後逐漸擴大成圓形褐色病斑。隨著葉片變紅,病斑周圍出現綠色或黃色暈圈,嚴重時葉片迅速變紅脫落;連陰雨天發病迅速,10~15天便落葉。

      防治方法。一是清掃落葉,集中燒燬,消滅越冬病原菌。二是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三是在6月中旬噴布1次1∶2~5∶600波爾多液。

      3. 柿炭疽病

      發病症狀。該病主要為害果實和枝條,葉片上極少發生。果實主要在近蒂處發病,果實染病後果面出現針頭大小深褐色或黑色斑點,後逐漸擴大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遇雨或溼度大時,其上有粉紅色至黑灰色黏狀物(分生孢子團)著生。病斑下的果肉成黑色硬塊,被害果實容易軟化脫落或發酵變黑變質。

      防治方法。一是休眠期或生長期發現病枝、病果要隨時剪除、收集、燒燬,消滅病原菌。二是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三是嚴格選擇苗木和接穗,防止病害傳播,定植前用1∶3∶80波爾多液或20%石灰乳劑浸苗10分鐘消毒。

      4. 柿蒂蟲

      ①發病症狀:柿蒂蟲又名柿實蛾、柿食心蟲,俗稱柿烘蟲。以幼蟲蛀食柿果,造成柿子提早軟化脫落。為害嚴重時能造成柿子絕產。

      ②防治方法。一是冬季或早春刮除樹幹上的粗皮或翹皮,刮皮前在地面先鋪上塑膠薄膜,刮至剛露出新皮為準,將刮下來的碎皮收集起來,同時將樹上遺留的柿蒂摘掉,清掃地面的殘枝、落葉、柿蒂等與碎皮一起集中燒燬,以消滅越冬幼蟲;摘除蟲果深埋。二是幼蟲脫果越冬前,在樹幹上綁草把,引誘幼蟲越冬,而後解下燒燬。三是藥劑防治,越冬代成蟲羽化初期,清除樹冠下雜草後,在樹冠下地面撒敵馬粉毒殺越冬幼蟲、蛹及剛羽化的成蟲。在5月中旬及7月中旬2代成蟲盛發期或卵孵化期,噴樂果、敵百蟲、馬拉硫磷、殺滅菊酯等,每隔10~15天噴1次,共噴2~3次,毒殺成蟲、卵及初孵化的幼蟲,均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滄縣兩名13歲的女孩不慎落水,在眾多好心人的合力救助下,兩個年輕的生命被從死神手裡奪了回來,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