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若1029
-
2 # 陰月留晴
第一種方法,你必須有超越原生家庭的努力,就脫離這種心理創傷,和家裡人和解,第二種,我們的生命中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去到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慢慢地在經歷一些事情,與自己和解,不在對他人苛刻,談一場簡單的戀愛,是溫暖的,慢慢地治癒自己的傷口。
-
3 # 心理七點半
總的來說,原生家庭的傷害會對一個人今後的生活和工作產生巨大的影響,一,自身性格會產生扭曲,比如邊緣人格,比如自卑。二,與同事相處的人際關係出問題,處的不長久總是鬧矛盾。三,家庭的矛盾總是處理不好。總之,一但原生家庭的傷害過大就需要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做諮詢,需要專業的指導才能夠緩解或者徹底擺脫原生家庭的傷害。
-
4 # 張德岐聊心理
個人覺得誇大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的對家庭,對生活的態度受到了父母的影響,讓我們最初習慣性的用我們從父母那學到的方式來應對,但當我們逐漸的接觸到不同的人,我們不停的嘗試的過程中,趨利避害形成我們自己的處事方式。過於誇大原生家庭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
5 # huangsu1213
這樣原生家庭出來的孩子對婚姻不信任應該是很難避免的了,其次還有可能自卑,經常可能會用指責別人的方式來掩飾自己,還是要學會多觀察自己用感恩的心去接納父母,接納過去的自己。
-
6 # nasa8741
認為是創傷,是長大後的認知世界你給你自己找的答案。沒有所謂的所謂的創傷,都是給自己找的藉口,都是因為他們我才這樣。自己選擇的路自己去承擔吧。
-
7 # 漫思談心
自卑。父親母親的肆意打罵侮辱和責難,對於一個孩童的心理髮展非常不利,這樣的孩子對於自己的影響力,對於自己的需求,多的傾向於採取一種壓抑的狀態,而不是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沒有安全感。時時刻刻擔心別人侵害打罵自己,這時候往往有一種迫害妄想症。總是患得患失,覺得自己身上缺少了點兒什麼。
親密關係恐懼。對於很多人,發現他們對自己好,自己卻並不敢接納他們。因為總是覺得自己不配陷入到自我否定和羞辱慚愧當中。
只是希望題主能夠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些,然後更加的積極向上。加油!
-
8 # 三磅宇宙
家庭出現問題,一般是父母之間出現了問題,如父母雙方關係不和諧,或出軌或離異,或生重病,當然也包括孩子出了狀況等等情況導致了家庭危機出現。這個時候家庭裡面的成員是不穩定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是緊張,一點風吹草動就可能引爆家庭戰爭和家庭破裂。
-
9 # 大哥毒雞湯
從小就羨慕家庭和睦的孩子,小時候父母基本上天天打架,打的老狠的那種。住院,自殺,離家出走家常便飯。我老家是農村,沒有路燈,晚上伸手不見五指,我最怕黑,可是父母都是晚上10~12點打架,我有的時候睡著被吵醒,鞋都不敢穿哭著赤著腳,跑去爺爺家,喊他們來拉架,童年的每個夜晚都是哭溼了枕頭入睡。每次父母打架,我都反覆的思考同樣一個問題:人活著為什麼?因為家裡的原因,在村子裡小朋友都不和我玩,常常被人揍的哭著回家,父母吵完架,每次都冷戰,我從來都不敢說話,總幻想著有一天能逃離這個家……,現在我和弟弟都成家了,但是我們的脾氣都是比較急躁的那種,有時候還很偏激 。尤其是我從小到大最怕跟男性打交道。
-
10 # 聽楊說
沒有百分之一百完美的原生家庭,就好像沒有百分百完美的人。我們每一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就會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有優點,有缺點。會膽小,會急躁,會懦弱。只要是相對正常的家庭,就不會給你造成多大的心理創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時刻保持向上的狀態。不斷學習,不斷覺知,我們才會不斷成長,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
11 # 生活來點心理學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你的一生,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癒。
從弗洛伊德關於人格與本能理論提到了原生家庭對個人人格形成的影響,潛意識折射出來的世界觀,也和一個人幼年時期的經歷密不可分。
童年的經歷也是一個人人格塑造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沒有得到足夠的來自家庭雙親的愛,就沒有得到所需要的感情連結,這種情感匱乏會伴隨一生。長大以後往往性格上沒安全感、悲觀焦慮、不懂得拒絕,在進入戀愛這樣的親密關係之後,會表現的更加徹底。
如果從小在嚴重的缺愛、家庭負面影響極端的環境中成長,產生的是不可逆的心理創傷,應激反應造成大腦前額葉的真實創傷,這種情況就不僅會被灰色記憶伴隨一生;很容易在成年後重複這些行為,比如家庭中有人酗酒、家暴,這樣的小孩長大以後就有更大機率會出現這些行為,或者更容易被這樣的人吸引進入戀愛關係,就容易愛上渣男渣女,或者有一些受虐傾向。
輕微一些的影響也是在生活中、人際交往中的方方面面都表現得更加敏感、悲觀消極,影響到形成正常健康的人際關係,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普通人習以為常的社交和人際上的小事,卻可能是他們永遠學不會做不好的。
長大成人以後,在社會連結中就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1、親密關係
2、社交關係
在和別人交往時,缺愛的人更容易對於別人的一點點給予表示出過度示好;凡事往壞處想,習慣性的消極解釋風格,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總擔心自己在公共場合表現不好,過度自我意識,在面對心儀的物件說不出一句話,在夢寐以求的工作面試時支支吾吾。任何情況下都在自責,把負面的不好的事物都歸於自己身上,預設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總覺得需要付出更多去討好別人,無法在社交中建立起健康的人際連結。 往往形成一些不健康的人格:依賴型人格、強迫型人格、迴避型人格、討好型人格、衝動型人格、邊緣型人格等,甚至焦慮症、抑鬱症
如何改善
從實際角度來說,這種影響無法透過自己完全改變,但是也有很多方法可降低負面影響,同時這些創傷帶來的也不完全是負面的,研究證明了每個人都有自愈能力,而且能從逆境習得特殊的優勢,不一樣的經歷也塑造了特殊的你,以及一些與眾不同的長處,那些經歷過的挫折點、痛楚感,會給你更深刻、敏銳的能力,對於複雜的環境和關係的適應能力也更強,這就是負面經歷帶給你的附加禮物,你會比那些沒有相同經歷的人顯得更特殊一些。
1、正視自己以及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只能在他們的認知和能力範圍內去照顧你,對於無知無意識、以及一些無法控制的因素也不是他們所希望的,過分苛責家庭和父母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苛責,痛苦的還是你自己。
2、接受現狀,過去無法追溯,在無法強求的時候要學會面對現實,造成的創傷也是不可逆的,心疼自己和感到委屈的時候,學者自己愛自己多一些。
4、客觀看待,你要知道,過去的經歷已經過去,而且是你生命中短短的一部分,你接下去要走的路更長,你的過去不能改變,可你的未來是你自己選擇和塑造的,你即使站在一片廢墟上,也能建立起自己的明亮溫暖的房子,裡面有真正愛你和你喜歡的人。
回覆列表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積極的影響讓孩子成為一個樂觀向上的人。消極的影響會伴隨孩子的一生,甚至會毀掉一個孩子。但我們真的無法修復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嗎?事實是很難,但不代表沒有可能。首先我們要在心裡上不要刻意躲避,而是正視它的存在。有的人把小時候的痛轉化為對父母的恨,帶著仇恨生活一輩子,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正確的做法是,我們和它和平共處,瞭解小時候的創傷 ,分析背後形成的原因,再尋找補救措施。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彌補傷害,最可靠的辦法是讀書、旅遊、接觸大自然,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二點是結合自己的經歷,儘可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原生家庭環境,避免下一代遭遇同樣的處境。這點意義重大,因為我們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