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不全」這個說辭大多被用在“唱歌”上,當我們聽一個人唱歌走音的時候,我們一般會說他唱歌五音不全。所以大家會發現,我們生活中說一個人五音不全的時候,其實大多是形容一個人的“演唱”,而非“樂感”,卻忽略了這個人可能節奏感還不錯。而即便是一個學鋼琴多年的少年,他未必就樂感好,他未必就能唱好一首歌。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已經很多了,大家看網上很多寫樂評的樂評人,你讓他去唱歌,說不準他還不如一個路人唱得好。可能他們只是懂一些音樂理論而已,正所謂廚師會做菜,但品菜還需美食家。之所以說音樂是藝術,是因為音樂可以用邏輯去解釋,但有時候卻又只能心領神會,無法言表。此外,題主問:
「五音不全」這個說辭大多被用在“唱歌”上,當我們聽一個人唱歌走音的時候,我們一般會說他唱歌五音不全。所以大家會發現,我們生活中說一個人五音不全的時候,其實大多是形容一個人的“演唱”,而非“樂感”,卻忽略了這個人可能節奏感還不錯。而即便是一個學鋼琴多年的少年,他未必就樂感好,他未必就能唱好一首歌。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已經很多了,大家看網上很多寫樂評的樂評人,你讓他去唱歌,說不準他還不如一個路人唱得好。可能他們只是懂一些音樂理論而已,正所謂廚師會做菜,但品菜還需美食家。之所以說音樂是藝術,是因為音樂可以用邏輯去解釋,但有時候卻又只能心領神會,無法言表。此外,題主問:
有樂感是一種什麼感覺?我大致從我個人的角度說一下我的感受:1、對音色的敏感度較高,比如樂器音色、人聲音色,以及它們之間的差異;2、對音準的敏感度較高,普通的走音是完全可以用耳朵聽出來的;3、對節奏的敏感度較高,比如可以判斷歌曲節拍,感受到節拍的變化等;4、對力度的敏感度較高,準確的說是可以感受聲音力度強弱的變化等;5、對藝術的敏感度較高,這裡主要體現在對音樂的感知與聯想,比如氛圍、情感等。當然還有很多更細微的地方,比如可以判斷一個歌手的演唱發聲、氣息、吐字、音樂理解程度、情感詮釋程度,等等。對了,還有一個最常見的「絕對音感」遊戲 “滾鍵盤猜音”。這個所謂的音感,是說我們對聲音的敏感程度,但如果只單純的討論音感,是無法完全衡量一個人的整體樂感能力。最後還有一個可以體現你樂感能力的“技能”,說它是扒譜吧?可能不太準確,我大致形容一下,比如我在聽一首歌的時候,我的腦海裡浮現的是這首歌的譜子,可能歌曲裡的歌手正在唱副歌部分,我可以幾乎同步的唱出譜子。我舉個例子:讓一個有樂感能力的人和無樂感的人聽同一首陳奕迅的《兄妹》有樂感的人可以聽的更細,可以透過自己的樂感能力拆解這首歌,把這首歌透過大腦拆解成許多部分,然後細細品味。比如有樂感的人可以僅憑聽覺扒出這首歌的譜子、推斷出這首歌用了什麼樂器、是什麼Key、旋律和絃、音準節奏有無瑕疵等。而最終,有樂感的人可以給這一首歌下一個“藝術結論”,類似樂評或影評,來透過自身的感受判斷出一首歌的藝術層級。但音樂恰恰是理性和感性相互交融的,這是它最奇妙的一點。而無樂感的人,可能僅僅是聽歌曲表面,覺得陳奕迅唱的很好,覺得旋律很好聽,覺得很燃很嗨,但不具備更深度的拆解能力和理解透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