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身處資訊爆炸時代,“謠言”四起,你聽過哪些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呢?一起來分享吧!
5
回覆列表
  • 1 # 湘好2

    關於食品安全只聽信權威機構的客觀調查,其中有關肯德基食材速成雞的餵養,有違生物生長的機理,可以認為是不健康食材,怕吃。

  • 2 # baby82219

    謠言:牛奶中的IGF-1和酪蛋白會導致癌症

    真相:人體本身也含有IGF-1,一袋220毫升的牛奶中所含的IGF-1只有約539納克,一個成年人每天自己產生的IGF-1約1000萬納克,是一袋牛奶含量的約18552.88倍。

    謠言: 喝酸奶能長壽是諾貝爾獎得主梅契尼科夫為了撈錢而捏造的百年謊言

    真相:有專門的籽瓜品種和專門的取籽機,人工吐籽是跟不上食品工業化程序的。

    謠言:街邊廉價的烤鴨用的是激素催生鴨

    真相:其實價格便宜是因為品種改良後成本降低了,是最佳化育種和優良飼料的功勞,打激素不合法,同時也不划算。

    謠言:筷子和案板用久了會滋生各種黴菌,輕者可能導致腹瀉、嘔吐,重者得癌

    真相:不是所有黴菌都致病,“黃麴黴”更喜歡大米、小麥、玉米、花生,所以生榨油等食物更容易發現黃麴黴毒素的身影。而案板和筷子只要正常清洗使用,就無須過於擔心。

    謠言: 喝咖啡對身體不好,會導致癌症

    真相: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名單中,咖啡被從2B類致癌挪到了3類致癌,就說明了科學家們並沒有找到咖啡致癌的證據。

    謠言:木耳泡的時間過多就是毒藥,食用後會殞命

    真相:中毒和食物本身沒有關係,而是儲存和處理不當。

  • 3 # 會亮的生活

    《謠言止於智者》以下言論均為謠言,有的是絡上言論,新聞上的,言論和鄉下老人家的說法

    一:白米飯是“垃圾食品”**

    2018年,一篇為“白米飯垃圾食品**”的文章在網路上瘋傳。文章稱:米飯幾乎不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只有澱粉和糖,是典型的高糖、高熱量、低蛋白的垃圾食品!

    真相:先不說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否認了“垃圾食品”一詞,**算是單憑升糖指數高、含糖量高**認定白米飯是垃圾食品顯然是狹隘且不可取的。另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也不是單憑吃米飯吃出來的,主要還是由於營養過剩、營養失衡、運動不足等原因導致了糖代謝功能失調才會發生。

    **二:隔夜水致癌不能喝

    說法:燒開的水儲存過久,不僅會被細菌感染,還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一旦大量進入人體,**會使組織缺氧,出現噁心、嘔吐、頭痛、心慌等症狀,嚴重的還能使人缺氧致死。另外,亞硝酸鹽在人體內還能形成亞**,促發肝癌、胃癌等。

    真相:自然水中確實含有硝酸鹽,但透過水中的亞硝酸鹽致癌,還真不容易。一般人體對亞硝酸鹽的一次性安全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2毫克,如果你體重是50公斤,那麼一次性攝入10毫克亞硝酸鹽是安全的。根據供水部門的日常監控,水廠的出廠水中亞硝酸鹽含量一般低於0.05mg/L**一般不超過0.1mg/L,而城市網管中的含量一般在0.4-0.6mg/L。顯然,要一次性喝足10毫升的亞硝酸鹽,常人是辦不到的,所以隔夜水致癌的說法,不可信。

    **三:大蒜熗鍋會引發癌症

    說法:“大蒜熗鍋”這種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烹飪方式,其實非常不好。因為,在熗鍋的過程中,大蒜會產生一種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後得出“結論”大蒜熗鍋會引發癌症。

    真相:大蒜熗鍋確實會產生丙烯醯胺,但每1克的大蒜平均僅能生成0.2微克的丙烯醯胺。熗鍋時大蒜只是作為配料,一人份的菜中用幾克大蒜**足夠了,能產生的丙烯醯胺實在有限,根本不足以證明熗鍋把大蒜變為了“毒蒜”。

    另外,土豆油炸會產生丙烯醯胺,咖啡烘培會產生丙烯醯胺,澱粉烘烤也會產生丙烯醯胺。所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在加熱到120℃以上時,都有可能產生丙烯醯胺。而且,熗鍋是為了逼出大蒜的香味,烹飪時間比炸薯條短得多,大蒜熗鍋的使用量也很少,如果真介意丙烯醯胺這個事兒,那麼,比起大蒜熗鍋,更應該警惕炸薯條。

    **四:吃小龍蝦得“哈夫病”

    說法:小龍蝦生長在臭水溝,渾身都是寄生蟲,食用可能導致包括“橫紋肌溶解症”在內的多種疾病。

    真相:為了提高產量,現在的小龍蝦都是人工養殖,生活的地方可都是清潔水域,寄生蟲倒還真有。不過經過 60 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充分加熱,**能消滅寄生蟲。所以在食用小龍蝦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燒熟吃。

    **五:加熱的味精緻癌

    說法**鈉(味精)加熱到 120℃以上時,會產生焦**,會致癌。

    真相:味精的化學名是**鈉,是**與鈉離子的化合物,鈉離子**和食鹽一樣,而**是一種人體非必需的**。當把味精加熱到120℃後,其中的**鈉會轉變為焦**鈉,這個物質對人體同樣是無害的**的害處**是焦**鈉沒有鮮味,菜也變得沒那麼好吃了。

    **六:早上金蘋果,中午銀蘋果,晚上毒蘋果。

    說法:晚上到了,胃要休息。要是這時候再吃蘋果,會給腸胃消化造成負擔,對身體不好。

    真相:實際上,人只要吃進去東西,消化系統**會開始“工作”,只要消化系統本身是健康的**能充分吸收利用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只不過晚上活動量少,消化速度會比白天慢一些。也**說即便是晚上吃蘋果,同樣也能夠被機體消化吸收,除非你的消化功能有問題。

    **七:食鹽新增亞鐵**有劇毒

    說法:國內食鹽新增的“亞鐵**”堪比****”,也**是俗稱的**。因此吃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巨大影響。

    真相:亞鐵**是一種合法的食品新增劑。它是低毒物質,按照中國**標準的規定,食鹽中的抗結劑以亞鐵氰根計含量不得超過每公斤10毫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的評估資料,亞鐵**要造成人健康上負面效應,至少每天成年人要攝入1.5毫克。

    **八:吃醬油會變黑

    說法:醬油的顏色偏黑,食用醬油會讓我們的面板變黑。

    真相:經查證,文章中羅列的食品安全資訊,實為惡意篡改編造或是對舊聞翻炒的**,該**危言聳聽,以PS、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無中生有等方式製造**,惡意傳播已造成部分公眾恐慌。

    **十:鹼性食品更安全,酸鹼體質說流行

    說法:不同的食品會讓我們體內的酸鹼值變成“偏酸性”或“偏鹼性”,因此,可將食品分為酸性與鹼性。另外,由於我們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所以“當血液變酸性**會對身體有害”。

    真相:我們的身體,除血液接近中性外,基本是保持弱鹼性的。pH值一直保持在7.4,上下變動的範圍不超過7.35~7.45。身體的pH值如果發生較大變化的話,會引起各種機能障礙,而我們的身體會對酸鹼性進行調節。即使一直只吃被歸為“酸性食品”的食物,也不會讓體內環境變成酸性。雖然血液也有呈偏酸性的情況,但那絕不是食物的原因,而是由肺部或**發生病變導致的。

  • 4 # 戀雪剪輯

    (1)人造雞蛋,實際上是玩具廠生產的兒童玩具,成本價格超過真雞蛋,而且肉眼可分辨。

    (2)拔絲蛋糕裡新增棉花,影片中一大媽在水龍頭下搓洗買來的拔絲蛋糕,留下一團絮狀物,便斷定其是"棉花",經有關部門檢測,未發現蛋糕中含有非食品材料。

    (3)食物相生相剋的謠言就可以數出很多種類來,食品沒有相生相剋,只有劑量,過猶不及。

    (4)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致癌。微波是一種電磁波,不會使食物產生致癌物質,品牌的微波爐按照國家標準嚴格控制,微波不會輻射出來。

    (5)泡發木耳的時間不能過長,食用之後會中毒。實屬無稽之談。

    面對這類訊息,我們應冷靜對待,理性分析,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 5 # 明明愛西西

    現在科技發達,通訊也發達,每天都能看到很多食品爆出安全問題,比如常見的:

    1.羊肉串,都是用死豬肉或者老鼠肉做成的

    2.小籠包都是用淋巴肉做的,吃了致癌

    3.大米、粉絲都是用塑膠製成的

    4.魚類、蛙類都是用避孕藥養大的

    5.餐館的菜都是地溝油炒制而成的

    等等,舉不勝舉!所以華人的飯桌上的食品安全是我們每一個國民都應該關注的!

  • 6 # 謎一樣的男人

    緊急通知:有毒小龍蝦警告⚠️

    又到吃小龍蝦季節,如果你購買到大量鮮活龍蝦,或炒或煮,龍蝦全身變通紅,此即網路盛傳的“變色小龍蝦”,請不要恐慌,我來告訴你怎麼處理。

    1.放到鍋裡面保溫,放置它揮發。

    2.立刻致電與我,尤其是你和小龍蝦的準確位置。

    3.立刻購買解毒所用的新鮮煮花生250克,煮毛豆250克。羊肉串30串,一箱啤酒,一般常溫一般冰鎮。

    4.靜等我上門處理,如果著急,可以過來接我。

    這個算不算謠言…

  • 7 # 沫寶優選

    說到關於食品安全的謠言那可就太多了,今天只說其中影響最廣泛的一個謠言,關於味精這個我們常用的調味品。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關於味精的負面印象,比如說味精緻癌?加熱味精對人體有害?吃味精導致脫髮?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味精的那些謠言。

    味精是什麼?

    早在上個世紀初,日本有個叫池田菊苗的教授發現海帶湯蒸發後會留下一種棕色晶體,而這些晶體,嚐起來有一種難以描述但又非常美味的感覺。池田教授將這種味道稱為“鮮味”。繼而他為這種特殊晶體提煉方法申請了專利,並取名為“味之素”。沒過多長時間就傳入中國並改名叫“味精”。

    味精的原料是什麼?

    最初的味精是從海帶裡面提煉出來的,但是後來人們發現以麵筋或大豆粕為原料透過酸水解的方法也可以生產味精,後來一直沿用了近半個世紀。隨著科學的進步及生物技術的發展,味精的生產也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在1970年左右中國味精廠都採用以糧食為原料,透過微生物發酵、提取、精製而得到符合我們國家標準的味精。

    味精真的致癌嗎?

    首先說不會致癌。

    味精的學名叫穀氨酸鈉,並不是化學合成品,它是氨基酸的一種,在我們身體中也是存在的。很多人不敢吃味精改吃雞精了,其實我們常說的雞精並不是什麼雞肉濃縮製成的,只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了食用鹽、呈味核苷酸二鈉等物質後製成的。說白了還是味精。

    到現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證實味精是致癌物,所以味精根本就不會致癌。早在198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委員會就宣佈取消了對味精的食用限量,並再次確認味精是一種安全可靠的食品新增劑。

    味精加熱之後對人體有害嗎?

    味精加熱後對人體無害。

    有傳言說“味精平時不會致癌,但是當味精加熱到120度時,就會有致癌性”。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味精也就是穀氨酸鈉在加熱之後的確會發生變化,會由穀氨酸鈉轉變成焦穀氨酸鈉,這兩者對於人體來說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有鮮味,一個沒有鮮味。焦穀氨酸鈉並沒有致癌性,不建議炒菜時提早放入味精,只是為了保證味精的鮮味而已,和致癌那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

    味精會導致脫髮嗎?

    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脫髮的因素有很多種,溢脂性脫髮,遺傳性脫髮,精神壓力大等等都會導致脫髮。但是現在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表明味精可以導致脫髮,所以味精會導致脫髮的這個說法根本不成立。

    味精是一種安全的食品調味料,大家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大家也知道鹽吃多了不利於血壓的控制,而且會加劇人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味精也屬於高鈉食品,也就是說味精裡面含有大量的鹽,所以即便味精是一種安全的調味品,但我們依然要適量新增。

  • 8 # 冰戀川

    針對食品造謠惑眾最多的,最廣泛沒過於政府批准的轉基因作物了。他們無知的詆譭轉基因作物的同時,也讓草甘膦農藥躺槍,草甘膦農藥不光轉基因作物在用,傳統作物也在用,拿草甘膦農藥詆譭轉基因作物毫無道理。更有甚者借轉基因作物攻擊雜交水稻之父袁老。轉基因作物是全世界農業科技的產物,政府和科學家一直都在力挺和研發,目前美國佬已經走在領先位置,我們也應該加大發展才是。

  • 9 # 真話三農

    農業部曾經公佈了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十大謠言,現摘錄如下:

    一、香蕉浸泡有毒不明液體 。其實,浸泡的是保鮮劑。

    三、草莓空心是用了激素。其實,品種、水分和肥料供給都可能導致草莓空心。 草莓如果使用了膨大劑等“”激素”(實際是植物生長調節劑)會因細胞壁快速生長而變得嬌弱,輕輕觸碰就會出水,顏色不好,口感軟而不實。

    四、無籽葡萄是用避孕藥培育的,孩子吃了會絕育。其實,避孕藥對植物毫無作用,無籽葡萄主要是品種選育出來的。

    五、頂花帶刺的黃瓜是沾了“避孕藥”。其實,是使用氯吡脲藥液塗抹花柄,以提高生長率、增加產量。氯吡脲是國家允許使用的。

    六、蘑菇對鉛、汞等重金屬的富集能力強,會引起腎小管壞死。其實,現在市場上出售的蘑菇大部分是在含棉籽殼、麩皮等一些農林副產品所配製的培養基中生長的,它們接觸重金屬的機會就特別小,更談不上重金屬超標了。

    七、豬肉裡有鉤蟲、“水煮不爛、“油炸不熟”! 其實鉤蟲不可能生存在肌肉裡面,所謂的豬肉裡面長“鉤蟲”是實為肌肉組織。

    八、“速生雞”是激素催大的。其實,“速生雞”的出現和現代良種選育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先進的飼養技術同樣功不可沒。

    九、螃蟹注水。其實,注水後螃蟹吐黃沫很快死亡,增加重量、偽裝蟹膏等猜測均不成立。

    十、黃鱔又粗又大的,都是用避孕藥催肥的。其實,黃鱔養殖中新增避孕藥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會導致大量死亡。。

    國院食安委等10部門聯合釋出了《關於加強食品安全謠言防控和治理工作的通知》,強調謠言涉及的當事企業是闢謠的第一責任主體,各級相關單位要及時組織闢謠,嚴厲懲處謠言製造者和傳播者。

    謠言止於智者,科學是擊破謠言的強大武器,學習科學知識,不信謠不傳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立體倉庫貨架應該怎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