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20331464544

    海洋中的潮汐現象。是由月球與太陽的週期運動有關的漲落運動。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發生的週期性漲落現象。平均週期(即上一次高潮或低潮至下一次高潮或低潮的平均時間)為12小時25分。

    月球、太陽與地球的相對位置,對海潮的影響極大。例如,當月亮和太陽與地球成一條直線時,月亮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加在一起,引起不同尋常的海潮。這種海潮稱為大潮,陰曆每月初一、十五各發生一次。當月球和地球與太陽和地球這兩條連線成直角時,引潮就弱,潮差也小。潮差就是高潮時海水面與低潮時海水面的高度差。潮水很低。這種潮叫做小潮。由於月亮比太陽離地球近得多,因此、月亮對海潮的影響更大。故農諺中有“初一十五漲大潮,初八二十三到處見海灘”之說。

    潮汐現象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的週期性運動,習慣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漲落稱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動稱為潮流。是沿海地區的一種自然現象,古代稱白天的河海湧水為“潮”,晚上的稱為“汐”,合稱為“潮汐”。一般每日漲落兩次,也有漲落一次的。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的江河下游發生潮汐。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潮汐去還,誰所節度?”宋蘇轍《和子瞻雪浪齋》:“門前石岸立精鐵,潮汐洗盡莓苔昏。”明劉基《江行雜詩》之七:“坤靈不放厚地裂,應有潮汐通扶桑。”葉聖陶《窮愁》:“賭窟既破,全市喧傳,群來聚視博徒何如人,市囂乃如潮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個美甲大概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