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付賬款是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收勞務供應等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對應付賬款可採用以下方法進行審計:
(一)對應付賬款進行核對。
獲取或編制應付賬款明細表,進行復核,並且與會計報表數、總賬數,明細賬的合汁數進行核對,達到賬賬、賬表相符。
(二)根據被審單位實際情況,對應付賬款進行分析性複核。
1、對本期期未應付賬款餘額與上期期末餘額進行比較。
2、分析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要求被審計單位做出解釋,判斷被審計單位是否缺乏償債能力或利用應付賬款隱瞞利潤。
3、應付賬款對存貨和流動負債的比率,並與以前期間對比分析,評價應付賬款整體合理性。
(三)函證應付賬款。
進行函證時,審計人員應選擇較大金額的債權人以及那些在資產負債表日金額不大甚至為零,但為企業重要的供貨人的債權人作為函證物件。同應收賬款的函證一樣,審計人員必須對函證的過程進行控制,要求債權人直接回函。對未回函的,應再次函證。經過多次函證仍存在未回函的重大專案,審計人員應採用替代審計程式。比如:可以檢查決算日後應付賬款明細賬及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核實其是否已支付,同時檢查該筆債務的相關憑證資料,核實交易事項的真實性。
(四)查詢未入賬的應付款。
為了防止企業低估負債,審計人員應檢查被審計單位有無故意漏記應付賬款行為,例如:結合存貨的監盤,檢查被審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是否存在“貨到單未到”即有材料入庫憑證但未收到購貨發票的經濟業務;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後收到的購貨發票,注意購貨發票的日期,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後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生額的相應憑證,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
(五)檢查應付賬款是否存在借方餘額,若有應查明原因,必要時建議被審計單位作重分類調整。
(六)檢查是否存在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對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是否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專案,相關依據及審批手續是否完備。
(七)檢查帶有現金折扣的應付賬款。
企業若形成一筆帶有現金折扣的應付賬款應按發票上汜載的應付金額(不扣除折扣)記賬,待實際獲得現金折扣時再衝減財務費用專案。
(八)檢查被審單位與債權人進行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九)關注是否存在應付關聯方的賬款。
若有,應通過了解關聯方交易事專案的、價格和條件,檢查採購合同等方法確認該應付賬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透過向關聯方查詢及函證,以確認交易的真實性。
(十)檢查用非記賬本位幣結算的應付賬款。
主要檢查企業採用的折算匯率是否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或期初市場匯率摺合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所選摺合匯率前後期是否一致。
(十一)驗明應付賬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披露是否恰當。
一般來說,“應付賬款”專案應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科目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餘額的合計數填列。
應付賬款是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收勞務供應等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對應付賬款可採用以下方法進行審計:
(一)對應付賬款進行核對。
獲取或編制應付賬款明細表,進行復核,並且與會計報表數、總賬數,明細賬的合汁數進行核對,達到賬賬、賬表相符。
(二)根據被審單位實際情況,對應付賬款進行分析性複核。
1、對本期期未應付賬款餘額與上期期末餘額進行比較。
2、分析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要求被審計單位做出解釋,判斷被審計單位是否缺乏償債能力或利用應付賬款隱瞞利潤。
3、應付賬款對存貨和流動負債的比率,並與以前期間對比分析,評價應付賬款整體合理性。
(三)函證應付賬款。
進行函證時,審計人員應選擇較大金額的債權人以及那些在資產負債表日金額不大甚至為零,但為企業重要的供貨人的債權人作為函證物件。同應收賬款的函證一樣,審計人員必須對函證的過程進行控制,要求債權人直接回函。對未回函的,應再次函證。經過多次函證仍存在未回函的重大專案,審計人員應採用替代審計程式。比如:可以檢查決算日後應付賬款明細賬及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核實其是否已支付,同時檢查該筆債務的相關憑證資料,核實交易事項的真實性。
(四)查詢未入賬的應付款。
為了防止企業低估負債,審計人員應檢查被審計單位有無故意漏記應付賬款行為,例如:結合存貨的監盤,檢查被審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是否存在“貨到單未到”即有材料入庫憑證但未收到購貨發票的經濟業務;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後收到的購貨發票,注意購貨發票的日期,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後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生額的相應憑證,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正確。
(五)檢查應付賬款是否存在借方餘額,若有應查明原因,必要時建議被審計單位作重分類調整。
(六)檢查是否存在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對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是否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專案,相關依據及審批手續是否完備。
(七)檢查帶有現金折扣的應付賬款。
企業若形成一筆帶有現金折扣的應付賬款應按發票上汜載的應付金額(不扣除折扣)記賬,待實際獲得現金折扣時再衝減財務費用專案。
(八)檢查被審單位與債權人進行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九)關注是否存在應付關聯方的賬款。
若有,應通過了解關聯方交易事專案的、價格和條件,檢查採購合同等方法確認該應付賬款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透過向關聯方查詢及函證,以確認交易的真實性。
(十)檢查用非記賬本位幣結算的應付賬款。
主要檢查企業採用的折算匯率是否按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或期初市場匯率摺合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所選摺合匯率前後期是否一致。
(十一)驗明應付賬款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披露是否恰當。
一般來說,“應付賬款”專案應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科目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餘額的合計數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