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久中墓誌銘》翻譯如下:
張先生姓張氏,名持,字久中,一開始名為伯虎。慶曆三年,從曲江來,進入太學府。在這時候,天子正詔令學官每年推薦讀書人兩人,求學的有成百上千的人,只推舉你,恰逢太學府解散,沒有批覆。在這個時候,我大概還不認識你呢。二年後,路過我居住的臨川時,才認識你。
先生為人深沉大度,喜好氣節操守,重視交往遊歷,一時間是與你交往的人很多。而你特別稱道的人,是廣漢張賁,認為年輕可以接近並學習的,是莆陽陳惇。大概你的學問大多是張賁啟發的,而和陳惇以師友身份相處。凡是您與人交往,喜歡追究其中的得失,他的正義足夠用來使人品行端正,而他的行為正直不曾隨便停止改變。
至於他跟一般人交往,尤其溫和而莊端,不隨便與他們談論。和別人說話,必須根據其才智所到,不說他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先生的朋友們都害怕你的嚴厲,卻喜歡傾其所有與之相處。那些與先生一同遊覽各地山川的人,也對先生很敬愛卻從未有過失望的。
先生說道:“士人活在今天,沒有威望可以維持社會,只能遊覽於世間,應當這樣做。”在臨川,拿出他的文章,就與我談論古今治理天下是非的道理,一直到修身養性人生得失的關係,對他的觀點,我不能改變。後二年死在興國軍職任上,某月某日。
第二年,先生的弟弟來江南,儘管沒有能力,還是要將你的骨頭帶回。這時陳惇正以進士出身,阻止你的弟弟說:“我難道不想讓我的朋友落葉歸根嗎,到第二年我補任為吏時,我一定盡我能力讓他回家。”先生的弟弟才停下。
先生年紀不詳。祖輩不詳,父輩不詳。先生年幼的孤兒,被兄嫂撫養,先生曾說:“嫂子對我如同母親,能夠用對待婆婆的禮節侍奉我嫂子的女子,就可以做我的妻子了。”但最終也沒有了。你本來就很難結交,但不改變自己的喜好。而陳惇,和你交往最深的。
我曾看惇和您的相處,憂愁不得志遭遇挫折,沒有不共同分擔的,在他們內心難道有利益使他們這樣嗎,世上的交友之道被廢棄了很久了,就是他們有,或許不是這樣的。既然這樣,那麼久中的事蹟,難道有從世俗的教育中獲取錯誤的交友之道嗎?惇在某年某月某日回到您的喪葬地,而囑託我寫銘記。他說的是:
唉,久中,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孔子、孟子都是這樣,難道僅僅是你一人嗎?活著卻沒實現大志,上天本來就讓你這樣。這種事常發生在人身上,從這裡可以看到的。
一、《張久中墓誌銘》原文
君姓張氏,名持,字久中,初名伯虎。慶曆三年來自曲江,入太學。當是時,天子方詔學官歲獻士二人,學者以數百千人,獨獻君,會學散,不報。於是時,予蓋未嘗識君也。後二年,過予之所居臨川,始識之。
君為人深沉有大度,喜氣節,重交遊,一時所與之遊者甚眾。而君所尤稱者,廣漢張賁;以為年少可進以學者,莆陽陳惇。蓋君之學多賁發之,而於惇以師友自處也。凡君之與人交,喜窮盡其得失,其義足以正之,而其直未嘗苟止也。至其與眾人接,尤溫以莊,不妄與之言。與之言,必隨其材智所到,不病以其所不為。故君之友皆憚其嚴,而喜其相與之盡。眾人之得君遊者,亦皆喜愛而未嘗有失其意者。其語曰:“士生於今,勢不足以持世,而遊於其間,當如此也。”於臨川,出其文章,因與予言古今治亂是非之理,至於為心持身得失之際,於其義,餘不能損益也。後二年死於興國軍,某月某日也。
明年,其弟來江南,以力之不能,將獨負君之骨以歸。是時陳惇方以進士得出身,約君之弟曰:“吾忍不全歸吾友邪,明年吾得補為吏,力能以君之喪歸。”其弟乃止。
君年若干。祖某,考某。君幼孤,養於兄嫂,嘗曰:“嫂之於吾猶母也,婦能以姑之禮事吾嫂者,可以為吾婦矣。”然卒亦無也。君固難交,然不易其好。而陳惇者,與君交尤深也。予嘗視惇與君之相從,憂窮齟齬,無不共之,其中心豈有利然也。世之交友道廢久矣,其有之,或非此也。然則君之事,其有取於世教非邪?惇以某年某月某日歸君之喪葬地,而屬予銘。其辭曰:
嗚呼久中,不如其志。孔孟以然,何獨於子?生而不大,天固為之。其長在人,於此觀之。
二、作者介紹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張久中墓誌銘》翻譯如下:
張先生姓張氏,名持,字久中,一開始名為伯虎。慶曆三年,從曲江來,進入太學府。在這時候,天子正詔令學官每年推薦讀書人兩人,求學的有成百上千的人,只推舉你,恰逢太學府解散,沒有批覆。在這個時候,我大概還不認識你呢。二年後,路過我居住的臨川時,才認識你。
先生為人深沉大度,喜好氣節操守,重視交往遊歷,一時間是與你交往的人很多。而你特別稱道的人,是廣漢張賁,認為年輕可以接近並學習的,是莆陽陳惇。大概你的學問大多是張賁啟發的,而和陳惇以師友身份相處。凡是您與人交往,喜歡追究其中的得失,他的正義足夠用來使人品行端正,而他的行為正直不曾隨便停止改變。
至於他跟一般人交往,尤其溫和而莊端,不隨便與他們談論。和別人說話,必須根據其才智所到,不說他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先生的朋友們都害怕你的嚴厲,卻喜歡傾其所有與之相處。那些與先生一同遊覽各地山川的人,也對先生很敬愛卻從未有過失望的。
先生說道:“士人活在今天,沒有威望可以維持社會,只能遊覽於世間,應當這樣做。”在臨川,拿出他的文章,就與我談論古今治理天下是非的道理,一直到修身養性人生得失的關係,對他的觀點,我不能改變。後二年死在興國軍職任上,某月某日。
第二年,先生的弟弟來江南,儘管沒有能力,還是要將你的骨頭帶回。這時陳惇正以進士出身,阻止你的弟弟說:“我難道不想讓我的朋友落葉歸根嗎,到第二年我補任為吏時,我一定盡我能力讓他回家。”先生的弟弟才停下。
先生年紀不詳。祖輩不詳,父輩不詳。先生年幼的孤兒,被兄嫂撫養,先生曾說:“嫂子對我如同母親,能夠用對待婆婆的禮節侍奉我嫂子的女子,就可以做我的妻子了。”但最終也沒有了。你本來就很難結交,但不改變自己的喜好。而陳惇,和你交往最深的。
我曾看惇和您的相處,憂愁不得志遭遇挫折,沒有不共同分擔的,在他們內心難道有利益使他們這樣嗎,世上的交友之道被廢棄了很久了,就是他們有,或許不是這樣的。既然這樣,那麼久中的事蹟,難道有從世俗的教育中獲取錯誤的交友之道嗎?惇在某年某月某日回到您的喪葬地,而囑託我寫銘記。他說的是:
唉,久中,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孔子、孟子都是這樣,難道僅僅是你一人嗎?活著卻沒實現大志,上天本來就讓你這樣。這種事常發生在人身上,從這裡可以看到的。
一、《張久中墓誌銘》原文
君姓張氏,名持,字久中,初名伯虎。慶曆三年來自曲江,入太學。當是時,天子方詔學官歲獻士二人,學者以數百千人,獨獻君,會學散,不報。於是時,予蓋未嘗識君也。後二年,過予之所居臨川,始識之。
君為人深沉有大度,喜氣節,重交遊,一時所與之遊者甚眾。而君所尤稱者,廣漢張賁;以為年少可進以學者,莆陽陳惇。蓋君之學多賁發之,而於惇以師友自處也。凡君之與人交,喜窮盡其得失,其義足以正之,而其直未嘗苟止也。至其與眾人接,尤溫以莊,不妄與之言。與之言,必隨其材智所到,不病以其所不為。故君之友皆憚其嚴,而喜其相與之盡。眾人之得君遊者,亦皆喜愛而未嘗有失其意者。其語曰:“士生於今,勢不足以持世,而遊於其間,當如此也。”於臨川,出其文章,因與予言古今治亂是非之理,至於為心持身得失之際,於其義,餘不能損益也。後二年死於興國軍,某月某日也。
明年,其弟來江南,以力之不能,將獨負君之骨以歸。是時陳惇方以進士得出身,約君之弟曰:“吾忍不全歸吾友邪,明年吾得補為吏,力能以君之喪歸。”其弟乃止。
君年若干。祖某,考某。君幼孤,養於兄嫂,嘗曰:“嫂之於吾猶母也,婦能以姑之禮事吾嫂者,可以為吾婦矣。”然卒亦無也。君固難交,然不易其好。而陳惇者,與君交尤深也。予嘗視惇與君之相從,憂窮齟齬,無不共之,其中心豈有利然也。世之交友道廢久矣,其有之,或非此也。然則君之事,其有取於世教非邪?惇以某年某月某日歸君之喪葬地,而屬予銘。其辭曰:
嗚呼久中,不如其志。孔孟以然,何獨於子?生而不大,天固為之。其長在人,於此觀之。
二、作者介紹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