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三萬的三萬裡
-
2 # 青梅煮酒論高校
2017年教育部正式公佈了雙一流大學名單,這也標誌著985.211大學逐漸成為歷史,中國高等教育迎來了新時代!
此次雙一流名單的釋出我觀察到了如下幾個特徵:
一、原985高校全部進入一流大學行列,原211高校全部進入一流學科行列!這說明雙一流不是對985.211的推倒重來,而是對過去高等教育計劃的延續與發展,除了3所原985大學被降級為一流大學B類以外,其他大學基本不變!
二、加入了很多新面孔!尤其是一批中醫藥大學,例如天津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等一批中醫大學進入了國家一流學科計劃,說明了國家對中國傳統學科的繼承與發揚,在未來世界一流學科中,要帶有中國傳統醫學的影子!
此外如成都理工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天津工業大學等學科實力較強的行業特色大學,此次也被列入了世界一流學科計劃,也是對當年211計劃未涉及高校的補充,這也體現了此次高等教育計劃重新對許多大學進行了衡量與測評!
三、此次雙一流是輪動制的,這打破了很多高校一輩子躺在名校功勞簿上招生的做法!這樣激勵了很多未進入雙一流的大學繼續努力,雙一流的門不是一旦關上就不開的,而是靈活的!
個人認為此次“雙一流”計劃比之前的985.211計劃更加完善和透明,不僅為高校之間的晉升開闢了通道,也為考生和家長在高校之間進行選擇給出來指導!
-
3 # 城市文化觀察
雙一流A類高校2017年本科深造率排行榜
引子: 2018年一月份,全國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公佈了2017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其中深造率是各個學校重點關注的物件,深造是指在國內或國(境)外繼續深造,兩者的人數相加所佔當年畢業生的比率即為深造率。雙一流A類高校指的是原39所985高校中除去降入b類的西北農林,湖南大學和東北大學之外的所有大學。另外北師大、華東師大等學校的資料不包括免費師範生的資料。國防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未出資料。
一般情況下,頂尖高校,語言類高校和沿海城市的學校,出國率會高一些。同時雙一流大學的學生深造率要比一流學科大學的升學深造率高,經過統計我們發現,清華的總體深造率超80%,其中在國內的讀研人數超過50%,為國內升學第一名。而在復旦大學國外留學深造比例約佔分三之一,為海外升學第一名。蘭州大學,吉林大學,重慶大學,中南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5所雙一流A類大學留學率居倒數五名,很可能是受當地經濟條件的影響。
表一:以2018年校友會排名為序
校友會排名(2018)
學校
境內升學率
出國(境)深造率
總計
1
北京大學
44.31%
30.85%
75.16%
2
清華大學
53.70%
28.20%
81.90%
3
浙江大學
37.81%
24.16%
61.97%
4
復旦大學
34.35%
33.02%
67.37%
5
華人民大學
31.79%
31.92%
63.71%
6
上海交通大學
38.36%
28.06%
66.42%
7
武漢大學
40.22%
18.50%
58.72%
8
南京大學
40.03%
23.76%
63.79%
9
中山大學
31.70%
18.80%
50.50%
10
吉林大學
36.14%
6.24%
42.38%
11
華中科技大學
43.39%
14.50%
57.89%
12
四川大學
32.24%
11.17%
43.41%
13
天津大學
42.10%
12.88%
54.98%
14
南開大學
38.13%
20.85%
58.98%
15
西安交通大學
50.01%
14.25%
64.26%
1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5.10%
28.70%
73.80%
17
中南大學
37.09%
6.72%
43.81%
18
哈爾濱工業大學
50.20%
13.79%
63.99%
19
北京師範大學
43.23%
19.14%
62.37%
20
山東大學
38.42%
10.23%
48.65%
21
廈門大學
29.60%
16.40%
46.00%
22
東南大學
34.11%
15.58%
49.69%
23
同濟大學
33.69%
23.08%
56.77%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53.11%
20.51%
73.62%
25
大連理工大學
36.27%
11.37%
47.64%
26
華南理工大學
24.57%
11.51%
36.08%
28
華東師範大學
30.76%
16.00%
46.76%
29
北京理工大學
43.15%
21.86%
65.01%
30
西北工業大學
50.82%
7.31%
58.13%
31
重慶大學
29.88%
6.48%
36.36%
32
蘭州大學
37.00%
4.66%
41.66%
33
中國農業大學
41.06%
19.73%
60.79%
34
電子科技大學
44.87%
20.33%
65.20%
50
中國海洋大學
35.12%
9.63%
44.75%
表二:以2017年 境內升學率排名為序
校友會排名(2018)
學校
境內升學率
出國(境)深造率
總計
2
清華大學
53.70%
28.20%
81.90%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53.11%
20.51%
73.62%
30
西北工業大學
50.82%
7.31%
58.13%
18
哈爾濱工業大學
50.20%
13.79%
63.99%
15
西安交通大學
50.01%
14.25%
64.26%
1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5.10%
28.70%
73.80%
34
電子科技大學
44.87%
20.33%
65.20%
1
北京大學
44.31%
30.85%
75.16%
11
華中科技大學
43.39%
14.50%
57.89%
19
北京師範大學
43.23%
19.14%
62.37%
29
北京理工大學
43.15%
21.86%
65.01%
13
天津大學
42.10%
12.88%
54.98%
33
中國農業大學
41.06%
19.73%
60.79%
7
武漢大學
40.22%
18.50%
58.72%
8
南京大學
40.03%
23.76%
63.79%
20
山東大學
38.42%
10.23%
48.65%
6
上海交通大學
38.36%
28.06%
66.42%
14
南開大學
38.13%
20.85%
58.98%
3
浙江大學
37.81%
24.16%
61.97%
17
中南大學
37.09%
6.72%
43.81%
32
蘭州大學
37.00%
4.66%
41.66%
25
大連理工大學
36.27%
11.37%
47.64%
10
吉林大學
36.14%
6.24%
42.38%
50
中國海洋大學
35.12%
9.63%
44.75%
4
復旦大學
34.35%
33.02%
67.37%
22
東南大學
34.11%
15.58%
49.69%
23
同濟大學
33.69%
23.08%
56.77%
12
四川大學
32.24%
11.17%
43.41%
5
華人民大學
31.79%
31.92%
63.71%
9
中山大學
31.70%
18.80%
50.50%
28
華東師範大學
30.76%
16.00%
46.76%
31
重慶大學
29.88%
6.48%
36.36%
21
廈門大學
29.60%
16.40%
46.00%
26
華南理工大學
24.57%
11.51%
36.08%
回覆列表
整天折騰這些排名,選拔標準跟街頭開獎似的——解釋權歸主辦單位!就這種標準之下,還是不能全照標準來,還得各種照顧各種平衡各種講政治。所以也別說誰最委屈了,反正以後這類活動一定會弄到完全沒什麼公信力,然後爛大街的。我反倒看好江蘇大學、燕山大學等自己組建的四非院校聯盟,也不知是不是謠傳,是的話就太遺憾了。我覺得既然產業化,又非要搶政策利好、政策傾斜,這本身就不是建雙一流的態度,從學校方面說,還依靠等、靠、要。這態度就不對。從管理層來說,辦這種事,既然覺得必須講平衡,設定標準時就考慮進去,別老是弄的一碗水端不平的樣子,又想扶持弱弱勢地區高校,又捨不得京滬院校犧牲,那麼倒黴的當然是中不溜秋那些地區院校,但是誰才是最需要扶持的?難道不是這些中不溜秋的嗎?!京滬地區院校,教育資源都溢位來了,不缺扶持,進不了步也不是扶持的問題,吊車尾地區,那點扶持也起不了什麼作用,虧欠的東西多,缺乏積累,趕上了,漏一點給人家,真的作用不大。那麼看看,犧牲的全是最有能更進一步,多拉一把就能多進一步的,自己憋著一口氣,有意願,有能力追趕京滬的長三角高校,廣東福建高校,中部兩湖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