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周說三農

    2021年養雞飼料成本大幅增加,為什麼雞價還是上不去呢?

    雞和雞蛋從去年春節後持續走低,今年春節前曾經一度漲價,但是漲價也是曇花一現,雖然飼料漲價,生產成本增加,但是雞的消費量沒有明顯的增加,現在是市場經濟,物價是由市場確定,雞和雞蛋供大於求,價格持續走低,雞價還是上不去呢?

    我認為影響雞和雞蛋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一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去年春節後出現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造成旅遊業、工廠學校、餐飲業停工停產,雞產品的消費量大幅度減少,養雞業一蹶不振,市場上的雞和雞蛋供大於求,價格持續下降。雞和雞蛋消費量最大的是旅遊業和學校,每天早餐要消耗大量的雞蛋,由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去餐館吃飯的消費者都擔心新冠病毒肺炎疫病,消費者大量減少,雞的消費量隨著大量減少。今年新冠病毒肺炎疫苗已經研製成功並且預防注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將會提前得到控制,旅遊業能夠很快恢復,旅遊景點增加,旅遊者大量增加,雞和雞蛋的消費就可能很快復甦,養雞業就能夠快速得到恢復。

    二是養殖數量增加,2018年年底發生的非洲豬瘟疫病,牛、羊、雞作為替代品大量發展,價格是搭車漲了價,但是很快就下跌,肉雞和假土雞生長速度快,肉雞出殼40天左右就可以達到出欄體重,假土雞也就3個月左右就可以出欄。現在採用全價配合飼料餵雞,數量利用率高,也就是2公斤左右飼料就能夠產1公斤肉雞,生產成本低,利潤高,週轉快,規模養殖獲得規模效益,肉雞和假土雞養殖飼料增加,就使市場上的雞供大於求,價格就會持續下降。除了養殖的肉雞,每年淘汰的蛋雞數量也非常大。

    三是春節後進入雞和雞蛋的消費淡季,從去年春節後由於豬肉、牛肉、羊肉價格達到天價,超過消費者的承受能力,人們就轉為消費價格比較便宜的雞,長時期以雞肉為主要的肉食品,消費者已經吃厭了雞肉, 今年春節前豬肉價格持續下降,消費者就放棄消費雞肉,轉為消費豬肉,因為華人是以消費豬肉為主。所以今年春節購買雞的消費者比往年少,市場上的雞產品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價格持續下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巴克服務員總會說一句:“不滿意從新做一杯”,我每天喝,想知道重新做過的會更好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