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宏宏老師

    現在的家長啊,多數都在關心孩子的智商,學習成績如何?是否能考年級前十強;再者呀,節假日都不讓孩子安,胡亂強灌輸:白天學鋼琴,加美術,練舞蹈,晚上還要補家教——

    孩子這段時間玩了點,成績也退步了,家長就像瘋個樣,不是好教育,而是怒數落,再就上身打,怒吼像惡霸……一當孩子成績又上升,高興手舞加足蹈,又哄又是誇,獎勵好美食,還給獎金花……

    尊敬的家長呀,望子成龍鳳,無可指責再說啥,請讓孩兒自由成長吧,德智體全發展,才是最最的高尚!要想孩子成績好,多督促,勤鼓勵,再和老師誠交心,讓孩子們,茁壯成長結碩果,綻開才品雙絕豔紅花!

    假如啊,不注重孩子美德育,只希望他是大學霸,未來考上名校家,不愛祖國跑國外,也不孝順您,更不思念家,盡走下坡路,氣你沒有話……

    即使他成材,沒有品德未成人,到時悔恨早不該——小時看重他成績,不要人品和美德,屆時只好空悲哀!

  • 2 # 東東小哥

    個人認為孩子品德的培養重於能力培養,論語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就是說首先品行要過得關,要具備了基本素養以後,才可以踏入第二步,去學習文化知識。而基本品行最重要的是善良和誠實,我經常對孩子們講,做人要誠實,善良,樂於助人學習方面呢,怎麼說呢?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我經常給孩子說。只要你自己盡最大的可能努力就行。結果不要看的那麼重! ✍ 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評論,關注!

  • 3 # 山城大夏

    第一個人成長問題,第二健康問題,第三安全問題;

    一、個人成長問題:

    這個就分為幾類了,心智慧力、學習能力、交際能力、生活能力等。

    1、心智慧力需要父母去引導,不能一貫的遷就孩子,讓孩子一直處於襁褓之中,這樣的孩子是無法正常心智成長的;

    2、學習能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一定非得去教孩子學習,但一定要去關心孩子的學習,正確輔導他們。還有一個就是合理規劃孩子的學習時間,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各種學習班,但並不知道哪條路是孩子喜歡或有興趣的,甚至強迫孩子去按照父母的安排學習,這樣是極為不健康的。合理規劃學習時間,玩耍時間,合理報學習班,可以去挖掘孩子的興趣,去幫助他成長;

    3、交際能力,交際能力必須從小鍛鍊,父母可以以身作則,告知孩子正確的交際方法。一定不能讓孩子處於一個內向、自卑的個人環境裡面;

    4、生活能力,父母決不能遷就孩子,有些事情,需要讓孩子提前去嘗試做,比如洗碗,可以洗碗了給一定的獎勵,讓孩子知道生活是什麼樣的。

    二、健康問題

    這個是身體健康方面,不能有事兒沒事兒帶孩子去吃那些肯德基、漢堡包之類的東西,這類食品,會讓孩子快速發胖,高熱量食物攝入過多,對孩子非常不健康。還有很多辣條一類的垃圾食品,一定要杜絕。

    三、安全問題

    個人安全問題,非常重要。現在人販子、交通、火、水各方面,對孩子來說,都是很危險的。當父母的,一定要隨時注意孩子的去向,比如游泳,要正確的去游泳館教、學習,不能去河裡玩兒,不安全。

  • 4 # 清辭碎碎記

    分階段吧:

    0-1歲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有沒有和母乳啊,用了什麼尿不溼啊

    1-3歲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怎麼還不會走路啊?說話怎麼沒有隔壁小紅快啊?

    3-6歲家長最關心的是:上哪個幼兒園啊?幼兒園伙食怎麼樣啊?每天在幼兒園學到什麼了?有什麼課外班要報了?

    6-12歲家長最關心的是:作業完成了嗎?考試第幾名啊?隔壁小紅怎麼學習這麼好,你這麼差啊?考初中這樣的成績可不行啊!

    12-18歲家長最關心的是:這孩子怎麼不聽話了?學習怎麼原來越差了?在學校有沒有交壞朋友啊?有沒有早戀啊?

    但其實,我覺得家長關心的問題,其實都是家長自己的問題。

    當我們將這些問題投射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可能會發現:

    原來我們也曾經渴望獨立,但是被父母硬生生的壓斷了;我們也渴望自由,但是被父母折掉了翅膀。

    你的孩子遠比你想得要優秀,請相信他們!

  • 5 # 奶瓶爸爸和小九

    家長對孩子的關注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對孩子好的,另一類是滿足自己期望的。

    家長關注的哪些問題是對孩子好的

    ①健康問題。不論家長對孩子有多少期望和要求,孩子的健康永遠是父母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許,孩子開家長會你可以找理由讓別人代替。也許,因為經濟緊張你少給孩子報了2個培訓班。但是,一旦孩子身體出現了狀況,你總會第一時間趕到孩子身邊。不管經濟多麼緊張你都會竭盡全力為孩子治療。

    而健康問題又分為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身體健康被父母關注的更多一些,不過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父母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也開始關注孩子的精神健康問題。

    ②安全問題。除了健康就屬安全問題了,孩子平平安安長大,平平安安上學,平平安安工作是每一位做父母的所期望的。俗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管父母關注了孩子多少方面的問題,都是建立在健康和安全基礎上的。如果這兩方面不能被滿足,父母很難關注孩子其他方面的問題。

    家長關注的哪些問題更多的是滿足自己期望的

    ①學習成績。雖然監管孩子好好學習從長遠來講也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這畢竟是父母的期望,並不是孩子所期望的結果

    家長關注孩子的問題基本上就屬於這三大類。如果,細分的話每一類中都可以分出幾百個小問題來。比如:身高問題,疾病預防問題,燒傷問題,打架問題,英語口語問題等等。

  • 6 # 子牙說育兒

    回過頭來想一想,無論你的學歷多高,你在學校裡面學的那些知識,數理化、史地生等等,有哪些是真正應用在你的工作中,比例有多高?5%有沒有?這就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傳統教育往往是面向過去的,強調的是對現有知識的掌握,所以接受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們,很多人都無法適應現在的時代發展。

    好不容易熬過了自己的學生時代,開始工作,很快你就成家立業,擁有了自己的家庭,還迎來了自己的孩子,那麼作為一名家長,該關注孩子什麼呢?

    我認為是面向未來的教育方式。

    因為我沒有能力去預測15年20年之後會發生什麼,哪個專業會是熱門專業,透過預測再去教給孩子相應的知識,我相信你也沒有這個能力。

    我們需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去引導孩子主動對於動態的世界有探索能力,讓孩子在學校期間養成通用的學習能力,比如批判性思維能力(不人云亦云)、好奇心和求知慾(這個有多重要,作為家長的你肯定知道)、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夠解決問題方能體現價值)、與人溝通的能力(哪個行業哪個崗位,溝通能力都是剛需)、創新能力(萬眾創業時代)等等。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具備以上的能力,我相信無論未來是以一個什麼樣的姿態到來,孩子都能夠適應,突破現有時空的界限,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那麼問題來了,誰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面向未來的人才呢?

    父母。

    為什麼是父母?自己生的,自己養,自己教,天經地義。

    更大的問題來了,怎麼才可以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面向未來的人才呢?

    孩子的身體會一直長大,內在的心理也會長大,同樣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大腦發展。

    因為大腦是人的指揮中心,人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會經由大腦的決策判斷之後才去執行某個動作,所以培養孩子的大腦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0--6歲是大腦發育非常關鍵的時期。新生兒的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出生後大腦快速發育,3歲寶寶的腦容量達到成人的85%,5歲的孩子大腦可以長到成人的95%。所以家長要特別重視6歲以前的孩子大腦發育,這段時期孩子的成長經驗和獲得的教育,能夠影響他的一生。

    孩子的大腦發育,可以分成五個部分來進行培養,分別是: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創意腦。今天時間有限,我就跟你來分享一下如何科學培養孩子的智力腦。

    智力腦

    開發寶貝的右腦,可以提高他的智力嗎?

    不可以。

    我相信你一定聽過左腦和右腦的理論,可是關於右腦的試驗是怎麼回事,你真的去了解過嗎?最早做右腦實驗的是對一個因意外而腦裂的癲癇病人進行的試驗研究。做這個實驗的科學家斯佩裡自己說過:總的來說,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左右半腦認知的巨大差異,是一種容易失控的觀點。

    你家的孩子大腦是正常的,完整的,對吧。那麼孩子兩個大腦半球往往是一個整體進行緊密合作的,並不是分開的。

    開發右腦是怎麼回事?除了商家的宣傳招生之外,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價值。因為我想不到有哪個正常人的大腦是左腦和右腦分開工作的。

    那要如何開發智力腦?

    給孩子提供多樣性的學習機會,有條件的話帶孩子出去旅遊看看外面的世界,豐富的刺激可以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

    戶外活動也可以給到孩子鮮活的刺激來激發好奇心。好奇心本質上就是整合新資訊的能力,是大腦進化安排好了的學習機制。

    對於孩子來說,思維能力比單純獲取知識更重要。孩子透過對生活和大自然的觀察和互動,學到的知識要比從書本里學到的更加生動和深刻,也記得更牢固。

    幫助孩子提升理解能力,舉一反三就是說理解能力的重要性。理解需要學習的內容才是學習最重要的部分,這也是深度處理資訊的過程。相比之下記憶能力反而不是那麼重要,因為現在搜尋工具那麼強大,孩子根本沒有必要記住那麼多東西。與其讓孩子死記硬背,不如花時間精力去提升邏輯、分析等深度理解能力上。

    重視孩子的數學能力,數學自古以來就是基礎學科,在未來,孩子的數學能力也非常重要,而且數學能力強的孩子,識字能力也會更強。數字其實是一種抽象符號,在生活中家長要把抽象數字轉化成為具象的生活場景,用孩子身邊就有的、直觀的東西來教會孩子數學。這樣比單純讓孩子數數更加鮮活,孩子也更容易對數學感興趣。

    人的認知水平是有限的,透過刻意練習能夠讓大腦把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自動化,這樣就能夠給更高層次的思考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比如對於剛剛學會自己吃飯的孩子來說,如何用筷子夾菜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孩子需要非常專注才有機會夾菜吃飯,而對於成年人來說,你還需要思考怎麼用筷子這件事情嗎?在吃飯的時候,你可以邊吃飯邊聊天或者思考別的事情。不需要思考如何用筷子就給你節省了時間和空間,因為你在成長過程中花了大量的時間刻意練習用筷子,進而把用筷子吃飯變成了一種技能,內化到了你的大腦中,只要吃飯這個場景一出現,使用筷子就成為了你自動化的一個動作。這就是刻意練習的好處。

    對於一個處於學習狀態中的人來說,需要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有目標、有方法第在學習區進行刻意練習,才會進步和成長。一個人先學會爬,再學會走,最後學會跑跳,就是不斷突破自己舒適區學習的例子。

    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刻意練習呢?

    首先可以進行任務分解,把一個大任務分成多個小目標來練習。比如我們小時候背一篇文章的時候往往都會先背一句,再背一段,每個段落分開背熟了,最後再合起來背整篇文章。這就是運用了刻意練習的方法。

    其次是練習的時間安排,不要一味追求時間長度,可以設定總的練習時間,再把總練習時間也進行切分。如果是練習一個小時,那麼可以一分為二,練習25分鐘,休息5分鐘,再練習半個小時。現在很流行的番茄工作法就是利用大腦的機制來設計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

    最後是家長要給孩子進行反饋。大腦的學習機制是首先做出一個行為,然後再看這個行為產生的結果是否符合預期,如果符合就繼續,不符合就修正行為。在學校,孩子要參加各種考試,小測驗等等就是按照這個原理來的。給孩子反饋要及時,要具體,越具體越好。

  • 7 # 劇焦經典

    把孩子培養成人格健全、熱愛生活、有理想,有文化的新時期人才,也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嚴肅課題。下面我就如何教育孩子,和孩子真誠互動溝通方面談一下我個人的幾點粗淺體會。, 一、學會賞識。 賞識的概念就是站在一個新的角度認識並欣賞自己的孩子。其實所有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樣,人性最本質的渴求——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作為一個全新而獨立的個體來到這個嶄新的世界上,他需要在這個世界上學會自立,自強以及很多陌生的東西,與毛澤東、牛頓,愛因斯坦一樣,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天才,因為在他的生命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

  • 8 # 自在文竹

    這個問題回答其實在每一個孩子家長的心裡。首先看想將來怎麼發展,有什麼規劃,你就應該關注孩子的哪個方面。孩子的發展不能是一刀切,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但如果從宏觀角度講首先應該關注孩子的自我獨立的能力,要有獨立生活的意識,獨立解決問題的心裡準備。

  • 9 # 你的小名叫毛毛

    如今每家每戶孩子少了,甚至出現了很多獨生子女,所以現在人們普遍注重孩子的教育,健康等等一些問題了。而每個家長的願望無非就是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身體,好的性格以及好的學習成績,為的就是將來在社會中能以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人格去迎接更美好的未來。其實大多數的家長對孩子最關注的問題其實非常多,這些並沒有先後的順序,因為每一項都非常重要。

    第一,健康問題

    這點毋庸置疑,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體健康?如果孩子有病做父母的那種焦急的心情想必比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難受。在養娃的過程當中自然而然對於孩子健康方面非常的看重,比如說在飲食,運動以及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體現到父母對孩子健康的關注以及所做的努力。

    第二,學習成績

    現在大多數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了,幾乎家長們的願望都是想讓孩子將來考上一個好大學,即便不是北大清華,也要是985,211這樣的大學。因為作為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可以改變一個人命運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雖然上過好大學的人不一定都能夠成功,但是機率相對於其他人來說要高很多。所以家長們為了給孩子奔一個好的前程就會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甚至有些家長都出現了拔苗助長的現象。他們從幼兒時期就開始讓孩子涉足到知識教育的方面,比如說一些業餘學習班等等,甚至有一些孩子上學了之後平時還要去學這學那。不過這些可能會造成了孩子有一定的壓力,但是無奈現在的社會大趨勢好像就是變成了這個樣子,所以大多數的家長都不能夠做到超凡脫俗,而學習學習再學習也就成了家長對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關注的一個點。

    其實對於孩子的學習教育問題毛媽覺得,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可以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業餘課,而不是跟風的大家學什麼你家孩子也要學什麼,興趣愛好非常重要,如果孩子不喜歡,即便是花錢讓他學了這些業餘班也不一定起到什麼效果,反而會讓孩子更累。

    第三,心理健康

    稍微有點文化層次的家長應該對孩子的心理都非常的關注,可能是社會競爭壓力太大了,在加上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所以說往往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很大。尤其是一些脾氣比較暴躁的家長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會進行言語攻擊,甚至是打罵,而這樣的行為極有可能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很大的陰影,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自然會出現一些問題。他們可能會像父母一樣也很暴躁,也有可能會變得自卑,沒有自信,沉默寡言,甚至還可能出現厭世的傾向。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關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緒波動,與此同時一些文化層次較高的家長都會盡量的避免這些問題,平時儘量對孩子減少責罵和毆打,以引導教育為主,懂得誇讚孩子,並且在生活當中也會盡力的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環境,這樣自然,也就不會讓孩子在心理上出現什麼問題。

    第四,性格形成

    大多數的父母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的性格,能夠招人喜歡,雖然我們並不是為了討好其他人,但是孩子有個好的性格對於他們將來為人處事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所以父母也就更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性格的行程問題。好的家庭氛圍,好的教育方式,父母以身作則就會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性格,同時他們會變得自信,開朗有責任感。想必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性格吧!

    孩子在成長當中家長索要關注的問題非常的多,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兒童時期,青少年時期,成年之後都有家長需要關注的重點都不一樣,但是這些關心都是不能忽視的。樹再大它的根基還是在於樹根,所以說孩子的各方面教育,身體素質等問題一定要從小的時候就開始注重,家長對於這些方面都需要給予均衡的關注。

    可能這些說的並不全面,希望大家可以給予補充,以便能給更多的家長提供一些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債券指數基金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