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雅俗共賞就是我

    說下我自己使用這兩個APP的感受吧。嗶哩嗶哩裡的影片沒有廣告,我不用浪費我的時間去看我並不想看的廣告,嗶哩嗶哩的各個板塊分工明確,我很容易就能找到我感興趣的,並且它的題材也很廣泛,很LOW的影片比較少,尤其是紀錄片,有很多優秀的紀錄片、科普片,彈幕內容也比較專業,動漫方便更不用說了。它的每個板塊的內容都很專業,沒有一些很雜的東西。

    總結下來,網易雲的優勢主要是它的“每日推薦”的歌單真的都是深得我心,好像知道我喜歡什麼型別的歌曲一樣,推薦的歌曲百分之八十都是我很喜歡的,而且有的是比較小眾的,是以前我沒聽過的。網易雲的歌曲評論也很精彩,聽歌之餘還可以看看段子。網易雲上有很多獨立音樂人、民謠和地下歌手,很多歌曲並不是大眾主流風格,可是真的很好聽,只是還沒被大多數人發現而已。在李榮浩還沒有那麼火的時候,還沒有得獎以前,我就透過網易雲音樂發現了他的歌,很好聽,那時候歌曲的評論還不多,但是金子總會發光,沒多久李榮浩就很火了。還有陳粒的歌也是的。

  • 2 # 鍾濤說說說

    首先,死忠粉有這麼幾個特點,對產品絕對忠誠,十分認同產品的價值觀,願意為產品瘋狂打call,有強烈的的參與感、歸屬感和認同感。

    那麼,怎麼可以讓使用者成為死忠粉呢?

    一般來說,這離不開品牌的宣傳、產品的體驗、運營的溫度。

    拋開這幾點不說,我覺得有兩個點十分重要,一是使用者的轉移成本足夠高,二是能形成一種使用者信仰的亞文化。

    一、使用者的轉移成本足夠高

    有很多產品雖然坐擁大量的使用者,不過卻很難讓使用者保持忠誠,其主要原因就是使用者對產品的轉移成本太低,比方說“美圖秀秀”,雖然使用者眾多,不過很少聽說有什麼死忠粉,使用者經常會因為一些新的貼紙或功能就轉移到其他圖片處理工具上了。

    網易雲音樂和Bilibili早起都充分利用了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力的特定時期,將使用者生成的非授權內容作為自己的發展重點,而且主打免費、無廣告等特點,所以網上有人調侃說:

    其他網站都是:你不給錢就不讓你好好用!B站和網易是:大爺,您吃好喝好,有什麼不滿您直說,要是您願意給點小費就更好了

    這一方面就意味著使用者如果要轉移到其他平臺,需要忍受廣告或支付原來不用支付的會員費,另一方面根據《影響力》提到互惠原理,使用者在這邊得到了恩惠,會更願意反補或回饋平臺。所以即便網易雲音樂和Bilibili,只要收得不比其他的高,使用者可能也更願意在這邊付費,因為他們希望自己支援的平臺繼續辦下去。

    順便再說一嘴,網易雲音樂的音樂智慧推薦系統也是一個讓使用者不願離去的門檻,很多網友表示,因為長時間使用網易雲音樂,它已經比自己老媽更瞭解自己音樂品味了,每一首推薦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換一個平臺就意味著要重新投餵新的機器人讓他了解自己的品味,這也是一個不小的轉移成本。

    二、能形成一種使用者信仰的亞文化

    網易雲音樂精選244條樂評,編排成了一本書

    網易雲音樂5000條樂評紅遍地鐵

    嗶哩嗶哩的彈幕文化

    綜上所述,嗶哩嗶哩和網易雲音樂有大量的死忠粉,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品牌的宣傳、產品的體驗、運營的溫度做得足夠好,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產品轉移成本高,而且形成了一種使用者值得信仰的亞文化。

  • 3 # 陳靜Anna

    首先,說一個個人觀點,在網際網路這個環境裡並不存在絕對意義的死忠粉,網易雲音樂和嗶哩嗶哩有大量使用者願意在上面玩,在陌生人社交環境下輸出大量的優質內容,都是在滿足了核心需求的前提下發生的。也就是說,如果網易雲音樂不能提供使用者想聽的音樂,或者聽音樂的體驗遠低於同類應用,使用者大機率不會願意在上面去社交的;同理,如果嗶哩嗶哩上沒有最新鮮的番劇、電影等等內容資源提供,使用者也是很難在上面進行社交的。

    所以,第一點,之所以這兩個應用上會有大量的死忠粉,是因為這兩個應用的核心流程都給使用者提供了很好的體驗,最基礎的需求得到了滿足。

    在最基礎的需求滿足了以後,如何讓使用者願意在應用內活躍並且能形成不被對手輕易超越的優勢呢,只是滿足最基礎的需求,出現資源更豐富的競品,使用者很容易遷移去其他平臺,但是如果形成了良好的社群氛圍,使用者對社群投入了感情,遷移成本自然就會增高。

    我們來看一下網易雲音樂的定位,音樂社群,嗶哩嗶哩的定位,二次元文化社群,這兩個平臺的定位中都有社群,這是兩款社群產品,那麼一個好的社群產品有哪些特點呢?

    先來說下什麼是網際網路社群,個人理解,網際網路社群是基於內容的社交場所,這裡面有兩個關鍵詞,內容,社交;內容可能是音樂(網易雲音樂),可能是劇集(嗶哩嗶哩),也有可能是優質的問題和回答內容(知乎);社交,使用者間的互動、內容生產者與使用者的互動(點贊、評論、轉發等等),形成了社交。

    而作為社群,最重要點是調性,是氛圍。只有營造了一個符合目標使用者特性的環境(雲音樂:偏文藝的音樂愛好者;B站:二次元愛好者),供其交流互動,使用者才願意在社群裡面玩耍。這也是為什麼網易雲音樂能產生這麼多優質的評論,嗶哩嗶哩能產生這麼多經典的彈幕,都是因為社群的調性與氛圍,能夠吸引使用者去交流互動。

    所以,第二點,之所以這兩個應用上會有大量的死忠粉,是因為這兩個平臺基於內容的社群調性和氛圍符合其使用者特性。

    所以,第三點,這兩個應用的模式符合梅特卡夫定律,易於形成規模效應,帶來較大的使用者基數,自然會出現數量較多的粉絲。

  • 4 # 杭州單身俱樂部

    首先糾正一點,並不存在絕對的死忠粉,如果你的產品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你所謂的死忠粉也會慢慢離去。

    為什麼嗶哩嗶哩和網易雲音樂有大量的忠實粉絲?分兩點解答:

    嗶哩嗶哩和網易雲音樂都有著很濃重的社群屬性;

    你以為嗶哩嗶哩只是一個簡單的影片網站,其實它是一家影片彈幕網站;你以為網易雲音樂只是一個簡單的影片播放器,其實它是一款專注於發現與分享的音樂產品,依託專業音樂人、DJ、好友推薦及社交功能,為使用者打造全新的音樂生活。無論嗶哩嗶哩的彈幕還是網易雲音樂的發現與分享,他們都有著濃厚的社群屬性。

    在嗶哩嗶哩中,你看劇不會孤單,觀劇過程中你可以釋出彈幕,評論經典有趣的話,彈友還會評論你。尤其是你在B站看恐怖片時,你發一句:你們多發點彈幕,一個人我害怕?這時善良的彈友就像說好的一樣,彈幕突然多了起來,你就說你感動不?而網易雲音樂中,很多聽過這首歌的都會發表評論。以至於現在網易雲音樂的使用者,聽音樂和看評論同樣重要了。

    網際網路時代一切變得觸手可及,但是人與人之間真實的距離卻越來越遠。網民遊走於網路世界是孤獨的,存在大大降低。因為社交屬性,你看電影聽音樂變得不再孤單,存在感需求得到補充。

    現在社交功能,已經被其他同類型產品所採用,影片網站比如愛奇藝騰訊影片等,音樂播放器比如QQ音樂,蝦米音樂等。

    嗶哩嗶哩和網易雲音樂更尊重使用者;

    彈窗廣告,貼片廣告,買了會員還是有廣告,幹過這類事的影片網站很多吧?就不一一點名了!輕則30秒廣告,重則90秒,更甚180秒時長。但在嗶哩嗶哩裡,你遇到過這些情況呢?不僅如此,嗶哩嗶哩還是時尚流行文化的發源地,網路很多經典語錄很多都是出自本站,要想玩時尚要想知道現在年輕人流行什麼那就上本站。

    對於網易雲音樂,他們運營的人員更別盡責,我有幾次在評論裡發表疑問,沒想到都得到了官方回覆!當然,無廣告也是他的特色!不點名了,有些音樂播放器是不是給花彈窗廣告還讓我安裝某些軟體!介面乾淨,尊敬使用者,我看好網易雲音樂。同時,它做的個性化推薦也特別棒,每天的每日歌曲推薦,幾乎裡面都是我喜歡聽的。比如最近我在聽該應用內的抖音歌單,而第二天就給我推薦了相同型別的歌曲,很貼心!

  • 5 # 音影熱評MV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

    嗶哩嗶哩裡面有好多在其它影片軟體裡面看不到的動漫,動畫,同時它裡面還有好多點評,如手機,電腦影評等等。同時在嗶哩嗶哩看影片或者電影的時候它不會偶然跳出廣告,同時這樣不會給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還有就是嗶哩嗶哩裡面還有好多教程影片,比如:影片學習,CAD教程等等(這是我最喜歡的)。而網易雲音樂作為一個主攻音樂的軟體,它每天音樂更新量大,同時會根據我們個人的聽歌型別不同,給聽歌者推薦自己喜歡的歌,但是在它裡面也可以看一些比較好的音樂MV,娛樂影片等等。

  • 6 # 等待162471053

    尊重使用者,用心做優質音樂產品,沒有流氓廣告推送,沒有霸道強制安裝其它遊戲軟體,使用者反饋都有人回覆。不像其它網站那樣你喜歡的歌,要開通ⅤlP,付費才能下載。

    QQ音樂是捆綁全民K歌。但沒有嗶哩嗶哩和網易雲音樂自由。

  • 7 # 以圖觀世界

    提供了歸屬感,沒有人不喜歡自己的家,這兩個應用使用者都是由於共同愛好聚集在一起的人,很有家人的感覺,從“小破站”和“雲村”這兩個愛稱就可以看出。

    說到底,(在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永遠是人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計帳本月尾都要做本月累計及本年累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