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物之理道之極
-
2 # 使用者73351189947
我們先研究一下電子是不是隨機出現在原子核周圍。
若電子是隨機出現在原子核周圍,根據質能守恆定律,電子的生和滅導致了單一小系統內的質能不守恆。
而這個要麼說明電子可繼續可分,要麼說明電子具有軌跡連續的在運動。在或者說明質能守恆定律是錯誤的,也就是愛老的經典質能關係轉換式是錯誤的。
那我們再說量子糾纏。一個粒子的自旋開始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姑且假設是人為賜予了粒子的能量使其自旋而不是粒子的質能轉換。那麼,另外一個粒子的自旋能量從哪裡得到?難道說明能量可以憑空產生?還是說兩個量子之間可以隔空傳遞能量?
好了,現在的問題出現了,電子繞原子核隨機運動和量子糾纏中自旋的能量從哪裡得到?
所以,量子如果真的可以糾纏,那麼將可以說明能量可以憑空產生,這樣就把愛老試圖解釋一切的質能轉換式打破了。或者說明一個系統內兩個量子間可以隔空傳遞能量,也就是量子的自旋,波動,溫度狀態可以由量子自主傳遞給其他量子。這樣的話我能把它稱作生命的意識起源麼?但是,這個系統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什麼?是什麼條件觸發了量子糾纏?是什麼促進了系統內量子能量的生和滅?
對於電子運動的問題,我偏向於支援電子繞原子核連續運動,並且隨著溫度的變化而呈現波動態。
而對於量子糾纏,我本人十分希望它的存在,因為這樣可以打破無法隔空順時傳遞能量的神話。
-
3 # 人擇原理
說來好笑,量子糾纏是愛因斯坦發現的, ´1935年,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在美國《物理評論》上發表了論文:《物理實在的量子力學描述能否認為是完備的》(EPR佯謬),原本,愛因斯坦想以此來證明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是錯誤的,結果,不僅反證了不確定性原理的正確性,而且,發展了量子力學,發現了量子“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當相距遙遠(如銀河系兩端)的兩糾纏著的粒子,改變其中一粒子的狀態,另一粒子瞬間也做出狀態改變,體現出魔法般的非定域性。
量子糾纏現象直到現在還無法解釋其本質到底是什麼,但“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確存在。量子糾纏現象無法證明存在更高維度空間,但的確為研究高維空間提供了素材。因為,量子糾纏現象在三維空間很難解釋和理解,但如果升至高維空間,將很好理解。
就如上圖所示,三維物體在二維表面的投影,當圓柱體改變方向時,在二維面上的投影也同時改變,假設二維面上有智慧生物存在,他們將感到不可思議,無法理解其聯絡。這個模型也同樣適合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現象。
值得提醒的是,這還只是人們的猜測,需要以後更多的對空間維度的研究。其實,存在高維越來越覺得可能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對引力本質的解釋----時空曲率的結果,本身就暗示可能存在高維時空,當前熱門的超弦理論甚至是假設在11維時空中的。
-
4 # 踏浪而來UFO
原創思想,我覺得量子糾纏,好象是電磁場中存在著的正極對應著負極而作出的反應性,因為宇宙是宏觀有著宏觀的正負極場的對應性而反應的,而微觀就有微觀的正負極場的對應性而反應的了。亦即宇宙就是由一正一負或一正一反而不斷的重複,而又不同的重複或是相似性的重複而作出相應性的反應的,而又可以既為正又為負的正反兩方面的反應性的。所以量子糾纏的不確定因素,就是相應性的,這好象是世界上沒有一片樹葉是相同的道理一樣的。而這個稍為的有一點的不同,就是宇宙的微妙性作用了,而這個稍為有一點的不同,就是宇宙場的引數了,就是萬物變化的引數了,就是有著時間性的引數等等各種各樣的變化性了,而這些變化性就是場的相通性一體性了。但至於量子糾纏現象是否存在於更高維度的問題,我認為是會存在的,而只不過時間上的快與慢的相差問題了。但不知是不是這樣的認為呢?而就交給下面的磚家繼續的討論吧!
回覆列表
首先再次再次宣告量子力學上的糾纏只是一個狀態,並不能證明光速是可以超越的。
另外糾纏指得是在兩個系統中每個系統必須在同一時間有兩種以上的狀態可能。才會出現糾纏現象。具體先看一下下面的內容。
在量子力學中態疊加原理指出。一個系統的新狀態可以由丙種或兩種以上的塊態構成,新的狀態同時具有構成新狀態的各種狀態的屬性。我們現在假設假設A和B是一個粒子,的兩種不同的屬性。 例如兩個不同的位置(這裡我們可以理解為A是粒子在北京B是粒子在上海),那麼疊加態A+B會同時具有狀態A和狀態B的特徵。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一個時刻觀察該粒子的位置,就會發現該粒子處於A和B兩種位置的機率都不為零(也就是說粒子可能在北京也可能在上海),但絕不可能處於A和B以外的位置。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個實驗。在雙縫實驗中實驗裝置令粒子具有了一種特定的疊加態:粒子穿過狹縫A時處於狀態A,穿過狹縫B時處於狀態B。該疊加態是-粒予穿過狹縫A”和“粒子穿過狹縫B,的結合。記A+B。兩道狹縫被捆綁在一起.於是在測量粒子位置時,會發現有兩種機率非零的可能性。假如我們要觀察粒子穿過實驗裝置的過程。那麼它有50%的可能性穿過狹縫A,同時有50%的可能性穿過狹縫B.假如我們不觀察粒子穿過實驗裝置的過程.而只觀察它最終落在感光屏上的形態,疊加態就會始終存在,就是說。粒子穿過兩道狹縫,抵達感光屏時,它跟自個兒發生了干涉。(這裡解釋一下我們用一個光子做雙縫實驗也會得到干涉條紋。) 疊加態是量子力學最大的奧秘。態疊加原理中包含了量子糾纏的觀念。何謂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是態疊加原理在一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子系統構成的複合系統中的體現。這裡的子系統就是一個粒子。我們來看看兩個粒子發生糾纏是怎麼一回事。
假設粒子1處於A和C兩種狀態之一,A和C代表兩種相牴觸(不可並存)的狀態:比如說兩個不同的位置。 同時粒子2可能處於B和D兩種狀態之一B和D同樣代表兩種相矛盾的屬性,如兩個不同的位置。狀態AB稱為生成態。
當整個系統處於狀態AB時,我們知道粒子1處於狀態A,而粒子2處於B狀態。類似地.整個系統若處於狀態CD.則粒子1處於狀態C,粒子2處於狀態D現在我們來考慮AB+CD的狀態。這種狀態是整個雙粒子體系中藉助態疊加原理得到的,態疊加原理使該體系可以處於這樣一種複合狀態,AB+CD的狀態即為糾纏態。生成態AB(CD亦同)賦予粒子1和粒子2確定的屬性(比如說.粒子1處於位置A粒子2處於位置B),而糾纏態則不然,因為糾纏態是一種疊加態。糾纏態只能說明粒子1和粒子2有相關聯的機率.也就是說,假如我們對兩個粒子進行觀測的話,若粒子1處於狀態A.則粒子2必定處於狀態B:同理,若粒子1處於狀態C則粒子2處於狀態D。大體的意思就是:當粒子1和粒子2發生糾纏時.我們無法撇開一方來孤立地描述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儘管當兩個粒子處於生成態AB或CD時我們可以說出其中某個粒子的狀態,但是如果它們是處於疊加態必AB+CD.我們就不能孤立地觀測到其中一方的狀態.正是由於兩種生成態的疊加,才產生了糾纏態。
在學習量子力學中,我們必須拋棄常規的物理觀以一個嶄新的物理角度看待這麼科學。另糾纏態越複雜,換句話也就是生成態越多,那麼越難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