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歲孩子喜歡說“去死”,要不要教育他?還是等他長大了再教育效果更好?
2
回覆列表
  • 1 # 大話精神

    一個兩三歲的孩子經常說“打死你、你是笨蛋、你腦子進水了”之類的話,家長心裡一定非常緊張,年齡這麼小就會說髒話了,長大以後該怎麼辦?就會很著急地去糾正孩子,不許這樣說了,再說就要打你了。

    這個年齡的孩子正處於學習語言的階段,對語言的模仿和學習都是探索。孩子在周圍環境中偶爾聽到好奇的語言和髒話,有時就會好奇地去嘗試說出來。孩子說“打死你”,實際並不會打死任何東西。孩子這樣說只是表達自己的感受, 生氣或抗拒。

    只要周圍的成年人冷靜的對待, 不去迴應,也就是不去加強, 孩子慢慢就不會說了。孩子說了一兩句不合適的話,不必感到緊張, 也不用馬上去責罵孩子, 忽略淡化就可以。 如果對孩子說髒話反應過於強烈,反而會引起孩子的興趣, 孩子可能會透過說髒話引起家長的注意。當然, 父母需要以身作則禮貌用語,孩子自然就會學到適當的語言規則。

  • 2 # 帶你裝13248

    家裡人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我覺得孩子罵人是個非要改正的習慣,我們做家長的要給孩子做一個榜樣,現在不糾正這個習慣孩子長大後到了社會上都會吃大虧的。

  • 3 # 鄭山鄭

    教育是必須要教育的

    但我也會同時考慮,ta是怎麼習得這些髒話的。

    千萬不要輕視孩子的模仿能力。

  • 4 # 小斌老師

    你好,我是幼兒園教師小斌。

    三歲之前都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候他們透過大量的模仿來學習語言。

    所以,髒話肯定來源於身邊的環境,讓寶寶學習到了新鮮的詞語,他十分感興趣。為什麼孩子特別喜歡說髒話呢?因為成人的反應通常會感到吃驚、制止等等,總之,成人的反應會刺激寶寶的興趣,讓寶寶覺得說這樣的話會更加有意思。孩子其實並不太理解實際意義的。

    所以,掌握了這個道理。家長就要儘量避免強化。當寶寶說出這樣的詞語時,家長要非常冷漠,不理他,冷處理。這樣一來,沒有實時的迴應,孩子會逐漸失去說這些話的興趣了。如果,孩子4歲左右,有這種習慣,家長可以淡定的告訴孩子:我不喜歡聽你說這個。然後不理孩子就可以了。所以,要避免有過激的反應刺激孩子就可以了。

  • 5 # 發狂小靦腆

    孩子的自我意識的建立以及行動能力的提升,2歲以後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到底該如何跟2歲的寶寶相處呢?

    好奇心強的2歲寶寶,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凡事都想自己解決,由於經驗不足,不僅常常把事情搞砸了,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多麻煩,因此常常被形容為“terrible two”。

    當寶寶不聽話時,你會怎麼辦?叫停?最後通牒?這些招數你是不是已經使用過多次了?結果也很容易讓人猜中,大多以失敗告終。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應該查出導致父母和寶寶之間尷尬局面的那些“致燃物質”,然後尋找一種能有效緩解父母和寶寶之間僵持局面和激烈矛盾的方法。

    方法一:故事教育

    “和小孩子講道理,他能聽得懂嗎?”許多父母也許會質疑,但是千萬別小看孩子的能力!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與他對話,效果通常不錯。你不妨也試一試,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嘗試和孩子正向溝通,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二:一致性的教育模式

    如果孩子已經入托了,父母多與學校的老師溝通也是很必要的。父母可以將孩子在家裡的情況記錄下來,然後將記錄帶到學校和老師一起討論,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儘量一致的教育模式,這樣才不會使得孩子無所適從,同時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也比較容易把握,易於引導。

    方法三:堅持原則

    “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吧!省得他哭鬧不止,弄得大家精神崩潰!”不少父母在孩子耍脾氣時,會採取妥協、滿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極的解決方式,以求能迅速地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如此反而會讓孩子更加任性。所以父母應該擁有正確的教養觀念:疼愛孩子,但不要溺愛孩子,在孩子淘氣時要堅持原則。當孩子吵鬧時,要用他可以理解的話語告訴他,那樣做是不對的。如果孩子一再堅持,比方說他哭著鬧著非得要去麥當勞用餐,那是鬼靈精怪的他在試探你的忍耐底線,只要一次賴皮成功,下次可能他就會如法炮製。建議你不妨事先和孩子說清楚:今天的行程有那些?有沒有麥當勞?這樣才不會讓孩子予取予求。

  • 6 # 滿熊閱讀

    現代兒童心理學奠基人蒙泰索力認為,3到6歲是孩子性格成型的黃金期,也是性格修正的黃金期。

    換而言之,3到6歲的孩子就像一塊柔軟的橡皮泥一樣,要想把他們塑造成什麼樣的人就看現在,過了這個時期,在想改變一個人性格就已十分困難。

    因此,趁著孩子還小趕緊將這一陋習糾正過來吧!

    關於孩子說髒話,我們必須先了解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有這樣的不良習慣。常見的原因有:

    1、模仿

    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印在孩子的記憶裡,長年累月下來很有可能會變成自己的東西。而由於年幼的孩子往往沒有是非觀念,別人說一句罵人的話,他覺得很好玩,也跟著罵人,這是孩子說髒話的一種普通心理。

    除了家長的言行舉止,電視、電影、網路等媒介經常也會影響孩子。在不經意間,孩子就會模仿電視裡那些大人說著“他媽的”、“笨蛋”、“臭狗屎”等詞語,並且覺得很有趣。

    2、引起他人注意

    孩子3歲左右,就開始進入一個“語言敏感期”,坐電梯時我就親耳聽到鄰居家的孩子,脫口而出:“我懵逼了。”我極力抑制自己的驚訝,權當自己沒聽到。

    這時的他們已經get到了這些語言的驚人作用。比起一般的詞彙,這些話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更能激發聽者的強烈反應,進而讓他們產生“自己好厲害”的錯覺。

    3、用詞不當

    由於孩子年齡小,不知道某些詞語是帶有侮辱的字眼,也不知道不經意的一句話會給別人帶來傷害。

    4、發洩情緒

    孩子也一樣,知道用語言來發洩自身不滿的情緒。他們發現說髒話似乎是最容易的一種發洩方式。這時候,他們是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的,因為他們就是要透過髒話來表達情緒。

    我認為要改變孩子說髒話的習慣,最主要的還是家長以身作則

    1)不要說髒話。想要孩子不說髒話,首先父母要反思以下平時自己是否就有說髒話的習慣。如果自己的行為習慣不好,要求孩子改正,這真的很困難。

    2)不要隨意評價別人。有些父母喜歡當著孩子的面說這個人不好,那個人很壞。孩子很容易將大人的話聽進去,下次很有可能當著別人的面就直接說對方的不是。

    另外,還可以藉助繪本引導孩子懂禮貌

    有時候家長太直白的說教孩子可能不太容易接受。那麼,不妨藉助一些繪本故事書,讓孩子從故事裡明白待人接物有禮貌的重要性。

    繪本推薦

    《我們來說“請”吧》

    內容簡介

    如果你真的很想要一個餅乾

    真的很想要

    千萬不要立刻伸手

    最好先問問大人

    然後請對他們說“請”!

    有很多很多情況你最好說:“請”

    ........

    “請”這個詞以外還有:”打擾以下!“的意思

    讓我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 7 # 安貝適育兒

    這段話,讓想起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的影片。

    影片裡一位媽媽竟然將自己3歲兒子的頭使勁地往馬桶裡按,並按下了沖水按鍵。而她的兒子則使勁的掙扎,帶著哭腔使勁的吼著“不、不”。但這位母親並未停止自己對於孩子的可怕懲罰。

    據悉這位媽媽表示自己的兒子頑劣不堪,經常說髒話,於是她便決定嚇唬兒子“要將他的頭衝進馬桶”。

    雖然這位媽媽並不是真的把孩子的頭衝進馬桶,但是我個人是不贊成她的做法。

    她的做法無疑是給孩子們樹立了一個錯誤的榜樣,這不僅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更給孩子的自尊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無論任何時候,我們作為父母的都應該給與孩子足夠的尊重和愛。

    那麼,孩子說髒話,我們應不應該教呢?

    應該的,但是應要採取合適的方式去引導孩子,例如:

    1、言傳身教

    你一定聽過類似的話: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些無不說明,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

    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孩子好的語音習慣,如:回家後主動問候長輩和其他家人,出門時要告別,家人間溝通態度謙和等。

    2、營造良好的環境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喜歡模仿大人、電視人物的行為,即使不明白某個動作的意義,也會覺得模仿起來很好玩。

    很多孩子講髒話僅僅是出於模仿來的好奇,並不是要攻擊別人或者惹別人生氣。

    因此,我們父母從孩子的髒話開始,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為什麼罵人、說髒話?如果追因溯源後,發現他是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那麼就該讓他遠離不良環境。

    為孩子營造一個沒有髒話的環境,也可以讓孩子跟著懂禮貌的孩子一起玩耍,逐漸讓孩子不再去說髒話。

    3、教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

    當孩子說髒話時,父母應該做的,是告訴孩子怎樣正確表達,而不是簡單的訓斥或懲罰。

    比如,孩子很憤怒說出髒話了,告訴孩子可以直接表達:“我很不高興,請你不要這樣做了!”

    當孩子自覺使用禮貌時,父母及時透過讚美和鼓勵孩子,提高孩子使用禮貌用語的積極性。

  • 8 # 探園姐姐

    孩子開始說髒話怎麼辦?請重點留意這些管教方法!——探園APP

    當孩子嘴裡蹦出髒字時,很多的父母會感到緊張,生怕孩子從此學壞。其實,由於受周圍環境的不良影響,加上孩子喜歡模仿的天性,“說髒話”的現象並不少見

    1、平和接受髒話

    孩子本身其實對髒話的性質一無所知,是父母的反應讓孩子錯誤地認為說髒話能夠獲得大人的關注

    這時應採用暫時的冷漠不理睬他,以不高興的臉色,嚴厲的語調等來對待。

    找幼兒園、早教機構 拿起手機上探園app~!園長、家長、老師的貼心好幫手

    2、身教言傳

    大人不經意的髒話,會讓孩子敏銳地捕捉到“關鍵詞”而津津樂道地加以使用,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喜歡模仿大人,所以家長們要注意給孩子一個清潔的語言環境

    找幼兒園、早教機構 拿起手機上探園app~!園長、家長、老師的貼心好幫手

    3、適度懲罰

    對屢教不改的孩子,家長可採取適當的懲罰措施,剝奪他某些權利,如取消例行散步或不讓他看愛看的動畫片等

    4、教會孩子宣洩情緒

    如果孩子說髒話、粗話是因為發洩不滿,我們就要隨時教給孩子表達情緒的正確方式

    可以告訴他如何表達心中的不滿,如告訴對方“你沒道理”、“我想你不對”等,甚至生氣不理對方也行

    教育學家認為,4歲是孩子說髒話的興奮期,到孩子上學年齡會自行結束。所以家長們不用過分擔心,適度引導就好

    家長在家可以經常播放,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一步步遠離髒話

  • 9 # 教育秀秀看

    首先,剛才我們的菲菲老師也說過了,兩歲左右是孩子的自我意識萌發的階段,他會覺得自己很厲害,無所不能,如果兩歲之前的孩子的語言積累也到了一定程度的話,到了兩歲之後,會達到一個語言的爆發期。這一階段,孩子會喜歡說話不停的,反覆的重複一個詞,或者讀一頁書等等。同時也喜歡模仿和重複別人的話。

    因此,家長先不用過份的焦慮,孩子在這一階段反覆的說某個詞語是正常的現象,其實孩子對死這個詞語還不懂其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只是單純的重複和模仿而已。其次,由於語言能力的逐漸發展,孩子會出現延遲模仿這樣的行為,孩子會把他聽到的或者看到的音訊或者影象存入他的大腦,一段時間,在某一個特定的環境裡,就會把之前存到大腦中的音訊或影象模仿出來,這就是延遲模仿。所以孩子口中的去死可能是延遲模仿大人的語言習慣。因此,我這裡給您一些家庭教育的策略,這方面的幾點建議吧。

    首先,當孩子再說去死的時候,我們家長不必情緒激動,可以採取忽略的方式對待孩子這類的語言。那麼孩子發現,透過說這種語言無法引起家長的注意,慢慢的就會淡化了這種行為。過一段時間也許就不說了。

    第二,家長在這一階段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注意自己的言辭與行為。如果家長有一些諸如去死等著口頭語,要儘量避免說。防止兩歲的寶貝出現延遲模仿語言的行為。

    第三,要保持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睦和諧,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儘量要不吵架,不動粗,要用正面積極的語言進行交流,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寶貝的語言積累。同時,和諧的家庭氛圍也會讓孩子性格更加積極和Sunny。第四點,是要注意孩子情緒的疏導,當孩子有情緒時,家族可以和孩子應用黃金八部法進行溝通,瞭解孩子真實的內心感受,共情孩子,鼓勵他用正向積極的行為去解決問題。

    同時這個階段要多帶孩子去大自然中做運動,去接觸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小夥伴一起玩耍。那麼對孩子發洩積壓的情緒,形成積極Sunny的性格會有很大的幫助。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10 # 三元色服裝

    兩歲的孩子說髒話,應該馬上教育,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不要等到長大再教育,如果到那時再教育,有可能已經成為了孩子的習慣、口頭禪,動不動就說。

    兩歲的孩子,通常還不能判斷一件事的對錯,他們的行為習慣大多都是模仿的家長,家長通常在家的一些說話方式、內容,做事習慣風格,都會被孩子記住學了去,家長在家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不要動不動的就罵髒話或者脾氣暴躁,這對孩子以後的性格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一些家長不太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談話內容。其實,大人談論的許多話題,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尤其對有心思的孩子影響更大。

    1、不講別人的壞話。

    2、不談論別人的隱私。

    3、不說孩子理解不了的事。

    家長在孩子面前的談話千萬不可無所顧忌,這是關係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家長的不適當價值觀不可避免地會透過生活中的言行表現出來,其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有些家長擔任領導職務,以權謀私,吃拿卡要,榮譽錢物從不放過。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不勞而獲、養尊處優的不良品質。

    2、有些家長經商做生意,有以劣充優、缺斤少兩、見利忘義等行為,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領悟其中的“訣竅”,認為規矩守法、老實是賺不了大錢的。

    3、不少家庭的收入提高較快,家長的錢包鼓了,開始大把大把地花錢。孩子的吃、穿、用上了檔次,零花錢也沒有了限制。這些家庭的孩子很難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習慣,還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這些家長在無意中對孩子進行的物質第一、金錢第一的教育,必然會對孩子樹立勤儉節約、勞動致富、助人為樂、忠誠老實的價值觀念造成巨大的障礙。願我們的孩子在健康純淨的氛圍中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城中村改造需要徵地審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