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卓然堂

    帶板最初始於春秋時期北方草原民族,東漢傳入中原,兩晉盛行,至北周時開始有雕刻圖案的玉帶。隋沿用北周制,多為十三銙玉帶。唐代開始,從質地和數量方面對帶板的使用做出了明確界定。唐高祖李淵始定腰帶之制: [自天子以至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者許用玉帶]。唐《通典》明確規定: [文武官三品以上,金玉帶,十二銙;四品,金帶,十一銙;五品,金帶,十銙...]。金玉帶並非普通土豪有錢就可以隨便戴的,官職品位也一定要夠檔次。玉帶板一直沿用到明代,形制基本沿唐制而無大變,僅玉雕工具有時代特徵。

    有名的何家村窖藏中出土各種玉帶板共十副,包括瑪瑙及雜色玉帶。1998年陝西長安縣竇皦墓出土金筐寶鈿真珠裝蹀躞帶一副。蹀躞帶源於北方民族的胡服,部分帶板有孔或環,是用來佩戴刀劍、算囊、刀礫等日常用品,流行於北周至唐初。唐初規定官吏蹀躞帶掛物七種,謂“蹀躞七事”。盛唐之後掛物漸少,中晚唐則僅見帶板而無蹀躞帶。

    據《太平廣記》記載,中唐時長安城中的玉帶可以買賣,每副玉帶價值三千貫,相當於當時長安城裡的十五個小宅院。這裡未特別提及金玉寶鈿真珠裝蹀躞帶,按照其複雜的製作流程及費時費工的金炸珠及寶石珍珠鑲嵌工藝,費用應遠高於普通玉帶。中國傳統上對富翁常用"腰纏萬貫"來形容,可能就是指腰佩金鑲玉帶板。如若佩戴單純玉帶,也只能腰纏三千貫而已。俗話說"有錢難買金鑲玉","黃金有價玉無價",金玉寶鈿真珠裝蹀躞帶以上等羊脂玉製成,以金炸珠與真珠寶石裝飾,在當時可能就是天價。竇皦玉帶集盛唐巔峰期爐火純青的金銀細工及琢玉工藝於一身,其文物價值及珍稀程度自不待言。

    前幾年在紐約的一個拍賣會上,驚現一套唐代金玉寶鈿真珠裝蹀躞帶,品相完美無缺, 可與國內博物館藏的竇皦蹀躞帶媲美。

    這套唐代金鑲玉蹀躞帶共十三銙,連同蹀躞頭及帶扣共十五件。玉帶板以和田羊脂玉為梁框,板面由兩層黃金板構成,上層較薄,以金絲揑絲形成花卉圖案,鑲嵌珍珠及紅、藍、綠、黑四色寶石,以極細的金炸珠為地。底背為較厚的金板,兩層黃金板之間夾有五層織物,其殘存的各層纖維束在放大鏡下清晰可辨。金板與玉梁以金鉚釘固定。兩件蹀躞頭大小不等,一端各雕鏤空花卉,另一端為方形,以金合頁相連,開合自如。由於歲月久遠,大部分珍珠寶石尚儲存完好,但光澤略暗,放大鏡下可見個別脫落的粟米似的金炸珠顆粒散落。整副帶板金、玉、珍珠、寶石交相輝映,光彩照人。以下為這套蹀躞帶的照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店車店票和汽貿票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