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朝和清朝同樣是八股文,但是為什麼明朝能出現王明陽,張居正,唐甄,唐伯虎,徐霞客,黃宗羲,李贄,顧炎武,王夫之,唐甄,王守仁,徐光啟,萬戶這樣的思想家他們有的是心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改革家科學家,資本家有的甚至直接大膽的批提出“凡帝王者皆賊也”這樣的主張,明朝的八股文和清朝的有什麼不同嗎?
5
回覆列表
  • 1 # 營三千

    八股文只是一種寫作規範,而科舉考試作為全國性的以招募政治人才為目的的考試,怎麼可能完全沒有規範?如果沒有規範,談何公平?所以這個東西本身算是中性的,有利有弊,不是說八股文就如何罪大惡極了,更不能把“摧殘思想”的黑鍋只丟給八股文背。

    就算明朝不考八股文,考寫詩,那麼,一定也會有寫詩的嚴格規範,否則,就根本做不到最基本的公平了。實際上唐朝和清朝都是考試考寫詩的,你可能會說,哇,寫詩,肯定比較考驗創造性,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不過恰恰相反,試帖詩的規範也非常嚴格。對於題目、用韻、用字、思想內涵等,都有限定,甚至有“題目之字,須在首次兩聯點出”這種無聊的規定,相比而言,我覺得八股文啊也就是差不多的水平,一個格式規範而已。

    明代的考試,考八股文,但並不是只考八股文,也會考策論等其他形式的文章。雖然由於種種原因,八股文的位遠高於其他格式,但是,明朝的舉子們絕不可能只盯著八股寫。作為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八股文還是有效果的,雖然不能說能透過寫八股上位的都是絕頂天才,也不能說八股寫不好的都沒有本事,但是,八股還是比較好的發揮了篩子的功能。一個能在這種複雜嚴謹的文體中發揮出創作才能,寫出好文的人,絕不會是等閒之輩。有的人就是能在這種東西里寫出文學性思想性,不服不行……

    而且八股文只是選拔人才,而不是培養人才。經過了科舉的進士們,還會獲得明朝政府的重點培養。透過科舉篩出來的人,還要再考試,考上庶吉士的進翰林院,呆個幾年,天天接觸各種檔案,考不進翰林院的還可以“進士觀政”,看看人家老油條是怎麼做的。哪怕你真的不行,就在京城各個衙門燻個幾年,至少處理一般政務也可以了,更何況那些位本來就天賦異稟的,從科舉裡殺出來,接觸到明朝的政治環境,自然是如魚得水。人才就是透過這種方式磨出來的。

    當然,部分思想家的考試成績並不好,不過人家那是直接放棄八股文,不在上面浪費時間,當然也不會有“被八股摧殘”的情況存在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喬丹和皮蓬與科比和詹姆斯的組合進行二對二對抗,哪個組合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