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桃之老妖

    肉類沒有禁忌,其他的好像也不忌諱。只是三十晚上到初三晚上這段時間,不允許掃地,不讓大聲說話,家裡供奉祖先,怕吵到。

  • 2 # 艾悅之洲

    一般情況下,大年初一頭一天,仍然要吃餃子。因為餃子在北方習俗裡是一道非常重要的食品。

    “誰家過年還不吃一頓餃子呀”,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吃餃子具有一定的儀式感,過年這樣重要的日子當然要吃餃子。

    我家每年初一都要吃餃子,肉餡兒的,並沒有禁肉限制。

    也有人選擇在這一天斷食,意味著這一年都是茹素。其他禁忌一般都是不讓掃地,不讓倒垃圾,也不讓出嫁的女兒回孃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多事也都在慢慢改變。過去的禁忌也都是為了博個好彩頭而已。

  • 3 # 煙入職

    謝謝邀請!過年是中國古老傳統文化風俗,過年要吃餃子,過去再窮也要買些肉包餃子。穿新衣服。記得小時候大年初一早上醒來新衣服就在被子上蓋著穿上新衣服媽媽把餃子就煮好了外面大人還放鞭炮。不讓大聲說話說各路神仙和祖宗都來了。不許倒垃圾說那是財。到晚上才能倒掉。不能動剪子,針和刀具不能打碎鍋碗瓢盆。不吉利那樣。不準倒尿桶。也是到晚上才可以倒掉,很有趣的。

  • 4 # 叫我小飛同學

    生在南方,我們大年初一的習俗有好些,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我們當地的一些習俗。當然很多都是老一輩傳下來的,至於真實不真實我們都圖個喜氣,會盡量的遵守這些風俗習慣!

    第一,大年初一不準吃藥,說是一年到頭都會不順,所有大人們都在給孩子們講大年初一不要吃藥。

    第二,大年初一不動車。這一條很多家庭都會記著,初一是不開車的,而且新的一年頭一次動車都是要放鞭炮的。

    第三,大年初一不花錢,老人們常常會和孩子們講,初一出去不要花錢,不然這一年都賺不到錢,反而散錢。

    第四,初一不許吵架,所有初一不管遇到大小事就有那句:大過年的。凡事就迎刃而解,大家也就不計較,笑呵呵的就過去了!

    第五,初一不許白天睡覺,話說農村人過年白天睡覺,這一年的田埂就不穩,容易倒塌。

    第六,初二的時候有叫出嫁的女兒回家的習俗,一般都是在家的哥哥弟弟去叫嫁出去的姐姐妹妹回家來過年,一家人團團圓圓,闔家歡樂!

    第七,初三有祭祖的習俗。乘著過年家人都在,初三會準備一桌飯菜,全家老少會到祖先的墳上祭奠先祖,祈禱祖先保佑全家老少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健健康康的!

    好了,這些基本就是我們這邊的風俗習慣了,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有些或許有些迷信色彩,不過華人最隆重的春節,所有人都圖個吉祥,都希望新的一年裡家庭和睦,身體健康,事業順利,所以,終歸是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 5 # 使用者曉英

    我的家鄉是上海,自幼生於此,長於此,可能是一個開放城市,初一沒有特別禁忌,因為大年夜睡得很晚,第二天大家睡得很沉,只有母親早早起來,包湯糰,早年,上海湯圓是很大的,象孩子拳頭那麼大,是紅豆沙,鮮肉羅卜餡的,另外還有紅棗,桂元,蓮子湯,年年如此!但每年初一晨起,我們枕頭下均有紅包,這是最渴望!但有最大規定,要先開口,向長輩問好,祝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否則長輩要不開心的,這個習慣至今儲存,現在生活好了,每天都在過年,但少了年味,少了物以希為貴的吩望,到是旅遊代替了假期,既過年在外,也不存在年節的禁忌!

    很想望以前新年,媽媽給我們縫新衣,新鞋,個個花團錦縴,親友們互賀新春,吃著土雞土鴨,名式乾果……這樣歲月回不來了,物是人非,我們也老了!

  • 6 # 花捲的貓舍

    我是蘇北宿遷的,我們那裡還是有一些有趣的風俗的。

    我們那邊其實過年要從大年三十之前就開始了,之前還有個小年叫“祭灶”

    這“祭灶”是祈禱灶老爺的,是臘月二十四號。“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等為過年做鋪墊。

    1.大年三十叫“年晚”,這一天就是吃團圓飯,雞鴨魚肉什麼都要有、最主要是要有肉圓,要團團圓圓。還要吃糕,我們那裡常吃的就是阜寧大糕。 

    2、我們那裡大年初一不能理頭髮,有一個說法是“初一剪頭窮舅舅”。就是初一剪頭髮的話舅舅會窮一輩子。。。

    3、除夕之夜睡覺前,一定要在鍋裡放些糕之類的東西,就是不能空鍋,寓意新年富足。4、除夕夜要把家裡打掃乾淨,因為第二天的正月初一是不許掃地的,免得把才氣趕跑5、除夕夜睡覺前,要把壓歲錢放在孩子口袋裡,寓意孩子新年平安。還要在床頭放一塊糕,初一醒來後每人吃一口,寓意新年步步高昇。

    6、初一早上同樣要早點起身,把家裡的大門完全開啟,以迎接財神進家。一般不能潑水,免得把財氣潑出去;也不能使用剪刀,免得把財氣剪掉。

    7、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餃子還有湯圓,會挑幾個在裡面放個一塊錢硬幣,吃到的那個人一年都會有好運,會發財。

    8、初一還會有跳財神、說喜話的、到你家門口,你要給他們點錢,也相當於圖個吉利吧。

    9、大年初五是小年,也是破五紀念日,是趕走五窮的日子。五窮就是五鬼,指的是“文窮、智窮、學窮、命窮、交窮”,這天不能走親戚,為了不把外禍引進家來。這一天鞭炮要從內向外放,垃圾要從裡向外掃,圖個家中乾淨。

    其他的就是和大家一樣的,貼春聯、放鞭炮之類的。

  • 7 # 伊伊思凡

    我們這裡的風俗是大年三十晚上不能掃地,老人們說掃地會把財氣給掃沒了,要等初一早上起來再掃地。

    還有就是家裡直系親屬過世的過年不能去拜年,要年前去拜年。

    大年三十閨女不能回媽家過年,要初二才能回孃家。

    不過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不讓放鞭炮了,自從爺爺奶奶過世之後家人也都不在一個城市,很少會聚到一起了,我們這也沒有廟會什麼的。現在過年一般我們都會去旅行

  • 8 # 小肉君菇

    我老家鹽城的,我們那兒年三十兒要吃肥溜腸,也就是豬大腸,因為老人說吃了肥溜腸大年初一萬一不小心說了不該說的話也沒事兒,因為都隨著肥溜腸將不好的話統統溜一邊兒去啦!

    還有我們年三十的晚上要在枕頭下面壓上大紅包,還有用紅紙包著開口糕(就是雲片糕),第二天醒來不能立刻開口說話,必須吃了開口糕才能說話。吃完開口糕之後第一件事兒就是起床到父母屋去說吉祥話,互道祝福。

    還有個傳統,由於各地鞭炮限放了也就沒有了。那就是我們在三十晚上要放閉門鞭,放了閉門鞭之後就不能出門啦,第二天早上出門前由家中的男丁放開門鞭,預示著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還有個說法,不放鞭炮的話就是“悶聲發大財”。

    總之有很多有意思的過年習俗。即使有些傳統的形式慢慢被替代了,但希望我們能口口相傳,將這些有意思的過年傳統習俗說給孩子們聽!

  • 9 # 雲捲雲舒花開花謝伊愛

    江西萬年。老古話 大年初一不能說不吉利的話 小孩說漏嘴了 大人要趕緊補救。大年初一不動刀剪之類。大年三十做好菜 熱熱就行。我婆家大年初一不同處有倆:廢水用桶裝好,不外流,意財不外流,不倒垃圾。等二天再倒。女人大年初一不幹活,男人上灶臺。我公公大年初一早上負責煮餃子,婆婆指揮。這個好,舉雙手贊成!

  • 10 # 還末小凡

    大年初一到時沒有,不過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們哪裡每家每戶都會把自家的路燈開著,開一個通宵,以前我還小,不知道,就常常關掉,但是婆婆又會馬上開著。從我們村進來開始就會看見全是燈光,一直到山上,零零散散的,在黑夜裡閃閃發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有保質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