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周大成從唐山市一家科研單位退休了,看皮影戲成了他最大的業餘愛好。在一次看戲的時候他萌發了開辦公司賣皮影道具的念頭,可他這個皮影迷自己壓根不會做皮影。要想開公司,就得請會做皮影人的師傅。靠著多年來跟皮影劇團的關係,他打聽到在唐山郊區農村有一位身懷祖傳絕技的盧師傅。第二天,他就找到了盧師傅居住的那個村莊,敲開了盧師傅的家門。
周大成:“態度很冷淡,對我們愛搭不理的,他說我這兒沒有。我說你這不正刻著的嗎?他說我自己刻著玩兒呢,不想給。”
盧福增:“不願意,是不願意那樣,有點保守似的。出山我現在也有人請過,不就那麼回事嗎。在家我也弄個一兩千的。”
周大成:“他為什麼是這種態度呢?當時我是很生氣。”
雖然很生氣,周大成卻必須耐住性子,因為如果請不著老藝人,做皮影生意的夢想就只能是一場空。他開始琢磨起了老藝人的心理。
周大成:“因為我本身是個經營者,用他們的話說,是個做買賣的。總以為是要掙他的錢,有一種牴觸。對,他就有一種逆反心理,好像要騙他。如果你要是不好好跟他接觸,跟他建立一種感情讓他相信你,讓他理解你,如果不這樣跟他溝通的話,那麼很難跟他達到,一種比較愉快的合作。”
過了幾天,周大成又來到了盧師傅家。這一次,他趕上盧家遇到了一件為難事。
周大成:“當時我記得他有一個老兒子要考學。”
盧福增的妻子:“那時正沒錢了,手頭上就剩兩千元錢,交不上學費,學費一交七千多元。”
盧福增:“他把我的那些影人全買下了,當時就給錢,學費就解決了,從那時就對他有了好感。”
周大成對盧家的雪中送炭,使盧師傅一家感動不已,盧師傅最終下定決心到周大成的公司來為他製作皮影。第一批驢皮皮影做出來後,正逢當年的唐山陶瓷博覽會召開,周大成就把這些皮影帶到博覽會上投石問路。
周大成:“那次就是其中有一個德國的客商,他在咱們攤位前邊駐足了很長時間,他拿著那個皮影反覆玩。”
老外的駐足令周大成很驚喜。那年的博覽會啟發了周大成,既然人們因為喜歡皮影戲而喜歡皮影道具,何不把道具做成工藝品,讓他們購買收藏呢?
回來後,周大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盧師傅刻的皮影用精美的相框和卡紙裝裱成富有裝飾性的皮影工藝品。為保證皮影的透亮,在用料上他選用上好的驢皮。周大成將每幅定價在300元左右,比裝裱前提高了十倍。周大成就這樣賣起了這種皮影工藝品,成為唐山市第一位將皮影做成工藝品的人。
不過在周大成眼中,他的皮影決不僅僅是一件普通的商品,而是寶貴的民間藝術,所以在賣皮影時,他經常不遺餘力地為顧客講解皮影的歷史典故和相關知識。
周大成:“相傳在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有一個愛妃,長得跟這個似的非常漂亮,他特別喜歡。突然得病了,治療不及時,死了。這個李夫人去世以後,李少光給她做了一個人像,跟李夫人一樣,栩栩如生,好像又活了,漢武帝的病咔嚓一下就好了。”
顧客:“現在還有這麼痴情的人嗎?”
顧客:“咋沒有?我呀!”
周大成:“小影人大舞臺演繹人生五味,五分臉一隻眼笑看人間百態。五分臉一隻眼是什麼東西你知道嗎?如是十分臉就是整個的,五分臉就是半拉,是影人就是一隻眼。都是一隻眼。”
深厚的文化內涵,使現場的顧客對周大成的皮影工藝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顧客:“你挑中的這個是準備買回去嗎?對,是買回去作什麼用?我家裡剛剛裝修了房子,我覺得這皮影人比較美觀也比較漂亮,掛在家裡既美觀又提高家裡的藝術品位。”
顧客:“一共有300多件。”
顧客:“這次開辦一個洽談會,為了給洽談會上的會員送禮品,它這是一種唐山的特色。”
近幾年,隨著一些人對傳統文化的挖掘,皮影的魅力重新煥發出來。唐山人創新出來的皮影舞還被邀請到全國各地演出。而此時,周大成的顧客們卻紛紛反映他的皮影形式缺少變化。周大成有意勸盧師傅從陝西皮影、四川皮影等別的流派借鑑一些樣式增加品種。然而盧師傅卻不這麼想。
盧福增:“我跟你說,真正比我好的影人可以說沒有。”
盧師傅固執地不願創新,這使得周大成的皮影在品種上比較單一,顧客在最初的新鮮勁過後,來的次數就少了。這段時間,周大成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個願意跟他共同探討創新的女藝人,這個女藝人是半路出家學刻皮影的。
周大成:“根據市場的需要,還有客戶提的意見,過去我們往往就是把一個頭茬放在那兒鑲起來,它比較呆板。現在想設計整身人物,帶有一個劇情,一個小故事。”
這個女藝人受傳統的侷限小,兩個人商量起來也比較容易溝通。
張師傅:“我的手藝不是祖傳的。把老影人的樣子照新的改革改革,跟別人的不一樣,不願跟別人一樣,不說出風頭吧,也得出點新樣子,別人一看,說是唐山做的。”
張師傅:“他不會畫,他們祖傳的都不會畫,都是老樣子描下來,總是那一套。”
張師傅善於將生活中看到的東西轉化成皮影,這一點,是別的老藝人比不了的。
她刻出的皮影正是周大成所想要的創意。這以後,他們之間形成了很好的合作關係。
周大成:“它跟傳統的戲劇人物,和當前的美術結合在一起,容易被現在的人們所接受。這個組合這個畫面就動起來了,活起來了,這是皮影的錢。”
周大成:“簡辦,也沒告訴我,這喜酒還是要喝啊?”
張師傅:“中,給你補上。”
周大成和張師傅共同設計的白蛇傳、牛郎織女、楊家將等一批人們喜聞樂見的劇情皮影,改變了以往單個人物的樣式,正好和盧師傅的傳統皮影相互彌補而顯得豐富。
新的作品出來後,很多人並不知道,周大成就為這批新式皮影想出了一個新的宣傳辦法。他利用六一兒童節把皮影劇團請到公園給大家表演,促銷自己的產品。
演員甲:“八戒奉命去巡山,半路睡覺竟偷安。”
演員乙:“我這兒點事你都說出去了。”
演員甲:“他用假話把人騙。”
演員乙:“沒有沒有。”
演員甲:“裝模作樣。”
演員乙:“沒有,沒有,師傅啊師傅。”
演員丙:“再敢撒謊定不輕饒。”
演員乙:“是是是。”
現場的表演勾起了人們的購買慾。
顧客:“她就是喜歡,她也喜歡看這皮影戲,小的時候她就看,她問媽媽這是什麼呀?我說這是唐山的特色,戲曲也是唐山的一種文化吧,我感覺她挺喜歡就給她買了。”
不過,請皮影劇團表演周大成可是沒花過一分錢。
演員:“我們是免費,因為這個皮影戲,你看,這兒有銷售的,我們是義務表演的,那麼對於我們劇團來說呢他透過買這皮影人產生了興趣,我要看皮影動起來是什麼樣子呢,我覺得目的都是一樣的。”
用這種雙贏的促銷方式,周大成的皮影很快出了名,除了唐山本地,還遠銷到了北京、西安等大城市。銷量大了,周大成順勢擴大了規模,如今,他公司的藝人已發展到20多人。
從皮影戲迷到皮影商人,轉眼間十年都快過去了。有人說周大成精明,有人說周大成厚道。他自己倒覺得,做生意其實就是做人,只有誠心幫別人,別人才會幫自己,戲裡的人情世故早已滲透到他經商的為人處事中。
周大成:“從皮影裡我體會出那句話,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咱們唐山皮影不是說嗎?一口道盡千年事,雙手對舞百萬兵。”
1995年,周大成從唐山市一家科研單位退休了,看皮影戲成了他最大的業餘愛好。在一次看戲的時候他萌發了開辦公司賣皮影道具的念頭,可他這個皮影迷自己壓根不會做皮影。要想開公司,就得請會做皮影人的師傅。靠著多年來跟皮影劇團的關係,他打聽到在唐山郊區農村有一位身懷祖傳絕技的盧師傅。第二天,他就找到了盧師傅居住的那個村莊,敲開了盧師傅的家門。
周大成:“態度很冷淡,對我們愛搭不理的,他說我這兒沒有。我說你這不正刻著的嗎?他說我自己刻著玩兒呢,不想給。”
盧福增:“不願意,是不願意那樣,有點保守似的。出山我現在也有人請過,不就那麼回事嗎。在家我也弄個一兩千的。”
周大成:“他為什麼是這種態度呢?當時我是很生氣。”
雖然很生氣,周大成卻必須耐住性子,因為如果請不著老藝人,做皮影生意的夢想就只能是一場空。他開始琢磨起了老藝人的心理。
周大成:“因為我本身是個經營者,用他們的話說,是個做買賣的。總以為是要掙他的錢,有一種牴觸。對,他就有一種逆反心理,好像要騙他。如果你要是不好好跟他接觸,跟他建立一種感情讓他相信你,讓他理解你,如果不這樣跟他溝通的話,那麼很難跟他達到,一種比較愉快的合作。”
過了幾天,周大成又來到了盧師傅家。這一次,他趕上盧家遇到了一件為難事。
周大成:“當時我記得他有一個老兒子要考學。”
盧福增的妻子:“那時正沒錢了,手頭上就剩兩千元錢,交不上學費,學費一交七千多元。”
盧福增:“他把我的那些影人全買下了,當時就給錢,學費就解決了,從那時就對他有了好感。”
周大成對盧家的雪中送炭,使盧師傅一家感動不已,盧師傅最終下定決心到周大成的公司來為他製作皮影。第一批驢皮皮影做出來後,正逢當年的唐山陶瓷博覽會召開,周大成就把這些皮影帶到博覽會上投石問路。
周大成:“那次就是其中有一個德國的客商,他在咱們攤位前邊駐足了很長時間,他拿著那個皮影反覆玩。”
老外的駐足令周大成很驚喜。那年的博覽會啟發了周大成,既然人們因為喜歡皮影戲而喜歡皮影道具,何不把道具做成工藝品,讓他們購買收藏呢?
回來後,周大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盧師傅刻的皮影用精美的相框和卡紙裝裱成富有裝飾性的皮影工藝品。為保證皮影的透亮,在用料上他選用上好的驢皮。周大成將每幅定價在300元左右,比裝裱前提高了十倍。周大成就這樣賣起了這種皮影工藝品,成為唐山市第一位將皮影做成工藝品的人。
不過在周大成眼中,他的皮影決不僅僅是一件普通的商品,而是寶貴的民間藝術,所以在賣皮影時,他經常不遺餘力地為顧客講解皮影的歷史典故和相關知識。
周大成:“相傳在漢武帝的時候,漢武帝有一個愛妃,長得跟這個似的非常漂亮,他特別喜歡。突然得病了,治療不及時,死了。這個李夫人去世以後,李少光給她做了一個人像,跟李夫人一樣,栩栩如生,好像又活了,漢武帝的病咔嚓一下就好了。”
顧客:“現在還有這麼痴情的人嗎?”
顧客:“咋沒有?我呀!”
周大成:“小影人大舞臺演繹人生五味,五分臉一隻眼笑看人間百態。五分臉一隻眼是什麼東西你知道嗎?如是十分臉就是整個的,五分臉就是半拉,是影人就是一隻眼。都是一隻眼。”
深厚的文化內涵,使現場的顧客對周大成的皮影工藝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顧客:“你挑中的這個是準備買回去嗎?對,是買回去作什麼用?我家裡剛剛裝修了房子,我覺得這皮影人比較美觀也比較漂亮,掛在家裡既美觀又提高家裡的藝術品位。”
顧客:“一共有300多件。”
顧客:“這次開辦一個洽談會,為了給洽談會上的會員送禮品,它這是一種唐山的特色。”
近幾年,隨著一些人對傳統文化的挖掘,皮影的魅力重新煥發出來。唐山人創新出來的皮影舞還被邀請到全國各地演出。而此時,周大成的顧客們卻紛紛反映他的皮影形式缺少變化。周大成有意勸盧師傅從陝西皮影、四川皮影等別的流派借鑑一些樣式增加品種。然而盧師傅卻不這麼想。
盧福增:“我跟你說,真正比我好的影人可以說沒有。”
盧師傅固執地不願創新,這使得周大成的皮影在品種上比較單一,顧客在最初的新鮮勁過後,來的次數就少了。這段時間,周大成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個願意跟他共同探討創新的女藝人,這個女藝人是半路出家學刻皮影的。
周大成:“根據市場的需要,還有客戶提的意見,過去我們往往就是把一個頭茬放在那兒鑲起來,它比較呆板。現在想設計整身人物,帶有一個劇情,一個小故事。”
這個女藝人受傳統的侷限小,兩個人商量起來也比較容易溝通。
張師傅:“我的手藝不是祖傳的。把老影人的樣子照新的改革改革,跟別人的不一樣,不願跟別人一樣,不說出風頭吧,也得出點新樣子,別人一看,說是唐山做的。”
張師傅:“他不會畫,他們祖傳的都不會畫,都是老樣子描下來,總是那一套。”
張師傅善於將生活中看到的東西轉化成皮影,這一點,是別的老藝人比不了的。
她刻出的皮影正是周大成所想要的創意。這以後,他們之間形成了很好的合作關係。
周大成:“它跟傳統的戲劇人物,和當前的美術結合在一起,容易被現在的人們所接受。這個組合這個畫面就動起來了,活起來了,這是皮影的錢。”
周大成:“簡辦,也沒告訴我,這喜酒還是要喝啊?”
張師傅:“中,給你補上。”
周大成和張師傅共同設計的白蛇傳、牛郎織女、楊家將等一批人們喜聞樂見的劇情皮影,改變了以往單個人物的樣式,正好和盧師傅的傳統皮影相互彌補而顯得豐富。
新的作品出來後,很多人並不知道,周大成就為這批新式皮影想出了一個新的宣傳辦法。他利用六一兒童節把皮影劇團請到公園給大家表演,促銷自己的產品。
演員甲:“八戒奉命去巡山,半路睡覺竟偷安。”
演員乙:“我這兒點事你都說出去了。”
演員甲:“他用假話把人騙。”
演員乙:“沒有沒有。”
演員甲:“裝模作樣。”
演員乙:“沒有,沒有,師傅啊師傅。”
演員丙:“再敢撒謊定不輕饒。”
演員乙:“是是是。”
現場的表演勾起了人們的購買慾。
顧客:“她就是喜歡,她也喜歡看這皮影戲,小的時候她就看,她問媽媽這是什麼呀?我說這是唐山的特色,戲曲也是唐山的一種文化吧,我感覺她挺喜歡就給她買了。”
不過,請皮影劇團表演周大成可是沒花過一分錢。
演員:“我們是免費,因為這個皮影戲,你看,這兒有銷售的,我們是義務表演的,那麼對於我們劇團來說呢他透過買這皮影人產生了興趣,我要看皮影動起來是什麼樣子呢,我覺得目的都是一樣的。”
用這種雙贏的促銷方式,周大成的皮影很快出了名,除了唐山本地,還遠銷到了北京、西安等大城市。銷量大了,周大成順勢擴大了規模,如今,他公司的藝人已發展到20多人。
從皮影戲迷到皮影商人,轉眼間十年都快過去了。有人說周大成精明,有人說周大成厚道。他自己倒覺得,做生意其實就是做人,只有誠心幫別人,別人才會幫自己,戲裡的人情世故早已滲透到他經商的為人處事中。
周大成:“從皮影裡我體會出那句話,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咱們唐山皮影不是說嗎?一口道盡千年事,雙手對舞百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