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91955236311

    崔鶯鶯  

    《西廂記》不過是一落難書生遇見貴族千金的老套故事,但王實甫的處理方式實在與眾不同。鶯鶯想愛而不敢愛,不敢愛卻不由得不愛;她內心的強烈要求逐步壓倒、戰勝外部的壓抑、傳統的禁錮和心理的樊籠的全過程的描寫實在精彩。一個既有外在的凝重,又有內在的激情的相國千金的形象就深深的進入讀者的視野裡。  

    鶯鶯作為相國家的小姐,出身高貴,身世顯赫,她“針指女工,詩詞歌賦,無不通曉”,深受封建禮教文化的薰染是必然的。她的家庭出身要求她一切行動都必須合乎規矩禮法。當其父病殂後,家族勢力下降,十九歲的鶯鶯本就是一個冰雪聰明的人,她一定深諳人情冷暖,知道人世炎涼,所以自己也會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大家閨秀的風範,以安慰孤苦伶仃的老母親。她和張生的愛情在老夫人賴婚前都是秘密進行,“發乎情,止於禮”,所以當老夫人賴婚時她只能暗地裡垂淚、埋怨,儘管她很不滿這個現狀。所以她才會有鬧簡、賴簡的反覆多變,“假心假性”。崔鶯鶯和張生長亭送別,她明知老夫人的許諾未必可靠,但仍懷著一絲希望,希望張生取得功名後回來完婚,使他們的婚姻儘量“合法”地達到目的。她這個寧肯犧牲自己來保全家庭和寺廟的善良女子所表現出的非凡魄力和勇氣,也正是埋藏在其溫馴矜持外表下的魄力和勇氣才使她和張生的愛情得以產生、發展以至最後的共效于飛。  

    一登場,“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脫離了母親的視線範圍的鶯鶯是一個傷時感春的少女。“閒愁萬種”中有對韶華虛度的感傷,“無語怨東風”中有對許婚表兄的不滿。所以,即使重孝在身,當她遇到翩翩少年郎時還能“只將花笑拈”,臨別時竟然“回顧覷末下”。按禮教規定,她不應該有表現愛情的行為,甚至連這個念頭也不能有。但是當她在佛殿上邂逅“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的張生,便一見鍾情,全然不顧母親給她選擇的門當戶對的婚姻,陷入深深的相思之中,開始埋怨“老夫人拘繫得緊”,討厭“紅娘影兒般不離身”,苦於和張生“難親近”而“情思不快,茶飯不進”。孫飛虎兵圍普救寺,張生仗義相救,白馬解圍,為兩人的相愛找到一個出口,給兩人的婚姻提供一個外在的合理性--父母之命。老夫人言而無信,賴婚後,鶯鶯在追求自主愛情的道路上既要和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進行鬥爭,更要同自己的禮教觀念進行鬥爭,因為她深受封建禮教的影響,搖擺不定、彷徨猶豫,因此“酬簡”再“鬧簡”又“賴簡”。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於不顧一切,衝破禮教大防與張生私自結合了。這裡,崔張的戀愛障礙排除了,但與老夫人的矛盾仍梗在兩人中間,使兩人不能名正言順地結合。   如果說《賴婚》後鶯鶯是為爭取自由戀愛而鬥爭,那麼《拷紅》後鶯鶯則是為爭取張生不變的愛情而鬥爭了。在老夫人以“三代不招白衣女婿”為由逼張生上京應試張生表現出對功名的熱望和自信時,她卻對此毫不感興趣,把張生得字認為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一再叮嚀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來”,在她看來,與張生“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因害怕張生始亂終棄,她試探張生:“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她傾吐心聲:“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則怕你停妻於娶妻。你休要一春魚雁無訊息!我這裡青鸞有信頻須寄,你休要金榜無名誓不歸。”她叮囑張生:“此一節君須記,若見了異鄉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真可謂情真意切,句句說在了點子上。離別後,兩人魚雁往來,鶯鶯給張生寄去了汗衫、裹肚、襪兒,其目的都在是叮嚀張生:“是舊休忘舊。”她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保衛那日益遠去的愛情之火,使它不致在張生心中熄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喊麥用電容麥合適還是動圈麥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