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反者,道之動?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就是順自然之道,不必人為設定某個方向或某種標準。一設立標準就有對待,有對待就容易引導人們趨利避害,破壞了事物本來的矛盾特性,事物也因之走向一個極端。更為可怕的是人們會有意識地去以設定的方向(利)去弄虛做假沽名釣譽,由此而紛爭四起,所以不尚賢也是其中之一。

    王陽明處明之亂世,人心不再淳樸,當然無法使用老子的指導,於是反動之,乾脆以利誘之以理曉之以情動之,光榮榜大體就是這樣的載體。亂中求治,撥亂反正,總是以正能量為好,因為原來的亂可能正是無為放任的惡果!

    一無為一有為都是為了一個治世,時勢使然而道之不同也。當然,我們會說老子虛無而王陽明致用,但若從終極來說應該是互用互參的,偏於一端都可能自有其弊。

  • 2 # xmlyhcs

    “大道廢,有仁義”,就是說大道廢了才要標榜仁義,使之回到道的狀態下,“不尚賢,使民不爭”也是同理,尋求的是在道的狀態下之自然世界,反過來若尚賢則民必爭,就看這個爭為何物了,往往爭什麼預示卻什麼,或者說想提倡什麼,比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目的在於攻堅克難,尚的是賞銀金錢;金榜題名目的在於選用人才,後面跟的是前程似錦、高官得祿,尚的是人前顯貴。不論如何都是在激發出人性中的慾望,依人性去做符合天道規律的事就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而唯心不切實際去做尚賢的事,常常適得其反,比如年年下指標評先,不論政績如何都得評出來,當選的得獎金還可帶家屬遊歷療養,結果回來活你幹,派活找先進,穩定團結還得下力氣維護一段時間,得不償失。總的來說,利用尚賢、激發慾望是發展的一種手段,好與壞就看所具備的智慧了。

  • 3 # 沽上路人

    首先要明白道德經並不是政治和管理類的文章,其次爭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那麼應不應該爭是統治群體和社會民眾對社會形態的生活意願的選擇。

    人類社會特徵:

    1.是有文化、有組織的系統。是由人群透過一定的文化模式組織起來的。

    2.生產活動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基礎,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進行生產。

    3.任何特定的歷史時期,都是人類共同生活的最大社會群體。

    4.具體社會有明確的區域界限,存在於一定空間範圍之內。

    5.有連續性和非連續性。任何一個具體社會都是從前人繼承下來的一份遺產,同時又和周圍的社會發生橫向聯絡,具有自己的特點。

    6.有一套自我調節的機制,是一個具有主動性、創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機體”,能夠主動地調整自身與環境的關係,創造適合自身生存與發展的條件。

    從人類社會特徵可以看出,區域性和特定群體必然造成差異化,有差異化就存在競爭,外部競爭帶動了內部競爭。所以說爭並不是施政,而且社會進步過程中的自然選擇。統治思路只不過是順應了這個必然方式罷了。

  • 4 # 映月池上

    個人愚見,兩者本不該為一類之談,老子主張“無為”,順應規律,人人能夠自省,“無為”也是分情況而用的,或者說它是有代價的,也是有範圍的。可能老子所講的也是理想狀態下,或者是在能“無為”的範圍內。

    王陽明是在以現實為基礎上,以他當時所處的“範圍”,不適用“無為”。因時代背景、時勢所致,可能民不聊生,人心雜亂,私慾甚多,若不建立良好的處世規則,競爭關係,那無疑會亂成一鍋粥。

    以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例,他為何在當時不實施“無為”的思想,是“無為”不好呢,還是他不懂《道德經》,最後為何會鞠躬盡瘁,操勞過度而死。當時本就是亂世,人心惶惶。就蜀國而言,也沒有良好的制度體系,也就是沒有好的規律規則供他延續管理,人人都處在人道之爭中,矇蔽在人道中體悟不了天道,談何感受自然規律,順應自然。

    說的比較籠統,題主如若想弄清楚個究竟,提議先從“無為”入手,瞭解“無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也就解決了這個疑惑(我說的無為也是結合他人解析,純屬個人理解,還望見諒)。

  • 5 # 夕魄騰輝

    有句話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一個方面講的是善戰之人能應機得勢不戰而屈人之兵。另一個方面是說當國泰民安時,英雄也好,聖賢也好統統無用武之地。非是不用,而是用之不顯其能,用之不彰其功。用老子的一句話說“治大國若烹小鮮”。講的是個火候,能力高的得心應手。好像也沒幹多大事業,就這麼平平常常的就把事兒給辦了。

    治國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為,並不是指以無為治天下,而是有為以至於無為。國家有事你無為個什麼?有事兒能出來料理的不算本事,能讓國家一直太平無事的才算本事。有病能看好那是能人,沒病的時候能預防著不讓你得病那就是聖人了。所以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一種手段,並不是說無為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而是無為無不為。以有為之身而行無為之事。有為是手段,無為是目的。這樣解有偏差,但也只能這樣了,我要說“為尚不可得何況無為”,那就費不盡的唇舌了。道理上也只能先分作兩段講。其它的以後再探討。

    下面再說這個“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就是老子提倡的無為思想,非不尚賢,在統治者而言不是不崇尚賢能,而是不崇尚有為的功業。提倡什麼?用現在的話講,願作革命的螺絲釘,放到哪裡哪裡亮。人人做好本職工作,自然就天下太平了。不提倡像秦國那樣你砍幾個人的頭就做多大的官兒。人人能做好手邊的事就行了,別等事兒出來了再補窟窿。

    盼著有事兒建功立業的就是盼著不太平啊。老百姓不就圖吃口安穩飯嘛。當權者如果為了自己的功業,胡作非為,那影響就大了,不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了,歷史上好多例子。尚賢是為了什麼?春秋戰國時期哪個國君不尚賢?不還是為了建功立業,管仲,樂毅,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等哪個不是賢能?可老百姓得到了什麼?這裡有一個重要問題,“使民不爭”,並不是民見尚賢而爭,而是民本不想爭,是被那些所謂的賢能裹挾著去爭,這就是統治者“尚賢”的結果。這裡也等於給統治者提個醒,什麼賢能功業老百姓不關心,統治者的一舉一動對老百姓都有巨大的影響,千萬別拉老百姓為自己的野心陪葬。再回頭看“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一定要小心啊,弄不好就糊了,這個火候的把握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

    以下的“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等等都是對統治者而言,要統治者收斂自己的野心和慾望,並不是是對老百姓說的啊,等於當權者的作為領導著社會風氣。並不是不讓老百姓做生意,不發展經濟,不讓老百姓吃喝玩樂啊,要這麼理解,可冤枉死老子了。等於是當權者要以身作則,是教化,而不是要求。

    下面再說王陽明的光榮榜的問題,這和“不尚賢”不是一個層次的問題。榜樣不是尚賢,是為了教化,為了樹立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可別理解錯了,這和針對統治者的“尚賢”有本質的區別。榜樣是給老百姓看的,“尚賢”是對統治者的野心而言。可別把它們往一塊兒扯。

  • 6 # 目西

    要讀懂“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我們不能斷章取義式的閱讀,而應該從全文來看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慾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全文如上我先不翻譯,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經濟學上“理性人假設”,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是利己的趨利避害的!他們會優先選擇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比如說,做好事兒讓他們獲得收益1,最壞事兒讓他們獲得收益3,而做壞事兒得到的懲罰只是—1,那麼結果就是他們統統去做壞事兒。

    現在我們類比一下“不上賢,使民不爭”這句話,所謂上賢,基本上應該指的是已經超出了賢者應該得到的收益。這種理解方式,王弼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唯能是任,尚也曷為?唯用是施,貴之何為?”翻譯過來就是這些賢已經獲得了需要的收益,為什麼還要上他們呢?上他們的行為會給這些人帶來超額收益,因此引起他們的爭鬥,也就是說“貴貨過用,貪者競趣,穿窬探篋,沒命而盜。”

    難道這種事情沒有例項嘛?有的!

    如某某富商大賈,在經濟領域已經獲得了收益,然而依然會演變成大家的爸爸,成為大家追捧的物件,這種對富商大賈的上,就是造成現在很多人焦慮的一種原因。

    僅僅是富商大賈嘛?明星不也是嗎?下圖就是太上明星了。

    難道明星就夠了嗎?還不夠,主播、電競也跟著來,曾經我有一位同學說,他弟弟初中畢業想要做主播賺大錢!這難道不是太上主播了嗎?

    這時我們就要問了,被上的這些人超額收益是哪裡來的?

    一個東西要被上其後必有推手,或是國家, 或是資本,而在當下則是資本過多,那麼國家和資本分配給這些被上人的收益,又是那裡來的呢?答案就是“不賢者”不就是你我嗎?上某一種東西的結果,就是“楚王好細腰”造成大家趨之若鶩。

    所以現在讓我們統一起來看整句話是什麼意思

    不要讓賢者取得超額收益,不要讓物品取得超額收益,不要讓人們能夠取得超額的收益,他們就不會去爭奪,所以聖人治理國家。不讓人們有過剩的慾望,讓他們能吃得飽,不要讓他們有過剩的目標,讓他們健康。讓他們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讓那些計謀多的人不敢妄為,天下就太平了。

    所以以老子為代表講究自然的道家,並不會要求強行把人們變成笨蛋,因為這不自然!

    所謂“不上賢”就是“壎有餘”,從而回歸自然。而王陽明的“光榮榜”則是“補不足”讓賢者“正名”

    這種做法對現實有沒有意義呢?我覺得有的,讓不自然的迴歸自然,讓沒有等到應有收益的正名。這已是最低標準。正如張居正所說的“使不肖者有所忌憚(不上),使賢者有所依歸(正名)”

  • 7 # 古今中外奇人異事

    首先說明的是,老子的《道德經》,流傳二千多年,註釋、解讀者多如牛毛,多是從自己的角度或維度,去理解聖人之言。尤其是漢代獨尊儒家之後,歷代儒家學者們或褒或貶道家老祖之言,不是斷章取義,就是望文生義,或者用儒家觀念去理解道德經文。至現代,更有學者說老子是愚民政策的倡導者,是厚黑學、陰謀論的老祖宗。這些就是無法從整體上理解傳承道家精髓的根源。

    而如何準確領會理解《道德經》,在這裡三言兩語也無法言說,姑且不表。

    迴歸本文”尚賢“”求賢“之類的話題,說白了就是”精英政治“的利與弊。

    把歷史翻開,這個話題爭論不休,為何?精英治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人的智力天賦總有差別,精英、賢者高居在上,底層者在下,慢慢社會階層分化,因經濟狀況不同,後天受教育環境不一,下層永無翻身之日。階層日趨固化,社會矛盾聚集。而金字塔的社會結構,看似穩定,一旦遇上天災人禍或外患之類,底層人民奮起反抗,產生巨大的社會震盪,或改朝換代,或戰火綿綿,民不聊生。

    老子是從天道去推理人道,美醜、是非、賢愚之類,是人為的對立標準,事實上它們是不斷變化、轉換、關聯的。如果非要從這個角度或立場來說,沒有適用於任何時期任何狀況下的絕對真理。亂世或遇上重大災害或外來威脅時,自然是需要賢者帶領,領袖指引,走出困境,所謂國亂思良將。而和平時期,自然是需要平等,減少社會矛盾,不尚賢來維持穩定。

  • 8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你可能匆忙,把儒、道兩家的教育思想混淆了。簡析幾句,供參考。

    【1,老子此句的意思】

    老子的“道”思想是遠離矛盾、超越對立的,是中性的,故以“道”思想教育人時,也是中立的,須避開兩極。“賢與不賢、爭與不爭”都是矛盾的兩極態,所以都不能提倡,都不能作為教育人的內容。“不尚、不爭”都是趨向“中”、常在“中”的意思,所以不要把老子的話理解為“同意矛盾的哪一邊”,因為老子所言根本就無矛盾性,都是中性的含義。

    【2,王某的意思】

    普通人都是矇昧狀態,其心如蠻荒之地,其行如瞎子摸路,教導他們學聖作賢,需要循序漸進,逐漸提高和轉變他們,趨向於領悟聖理。為何不能一上來就說“應該無求、無爭、無慾、無我”的真理?是因為說了也沒人信!如同小孩上學,要從一年級上到大學,步步增加難度,最後成才,若一上來就講大學知識,他聽不懂,也就退心了,不能成才。同理,王某的“光榮榜”教育法也是初級方法,是小學教法,是對初級學人講的,不代表他最好、最高的根本教法(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待受教者提高到一定層次,再教以高階內容。對王的階段性儒家教法,要看全面和長久,不要只看一時的眼前。

    【3,老子和王某言語的區別】

    老子語側重指“世界觀”,王某語側重指“方法論”,不宜混淆。深究起來,是因為老子在借講“人”,其實在講“道”,即表面講育人,背後講道------道的本性常是“中”,沒有矛盾性,所以育人也要引導人領悟“道”的中性,以此解決一切問題。王某在講育人要因材施教,因為人天生資質不同,不能用同一個法教所有人,必須靈活,“光榮榜”法是教法的一種,但不論用什麼方法,育人的終點是同一個,萬法是歸一的。

    總之,老子講的是“道家的終極育人法”,王某講的是“儒家的方便育人法”,是不同教育階段對不同人的教法,但本質上,王的方法是包含在老子方法裡的,二者在根本上沒有差別。至於說“王某是聖人”,就言過其實了。

  • 9 # 滄海橫流幾千年

    老子所說的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要求,不要過分的對其他人宣傳自己的賢能,做人要在內心要求自己,故低調體現了儒家的柔而不弱的思想,是超過初級價值觀的一種昇華,王陽明做為當時的統治階級的一份子需要的是向公眾宣化賢能思想,是普世教育的初級價值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一段感恩老師的話,大約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