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強說影視
-
2 # 海外影視007
書名。相傳為元施耐庵或明初羅貫中作。敘述宋末大盜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嘯聚山東梁山泊,後被政府招安的故事。為白話章回小說,有百回本,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回本,世所通行七十回本,系經清初金聖嘆批改者。此外有徵四寇,系擷取百十五回本下半而成者;水滸後傳為清初南潯陳忱著,述宋江服毒,李俊至暹羅立國等事;與百回本忠義水滸傳銜接。又有蕩寇志,系清俞萬春撰,與七十回本水滸銜接,文字亦力摹水滸,但敘諸人皆以不幸而終,多憑臆造。
《水滸傳》在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地直接地描寫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描寫了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鬥爭,展示了宏偉壯麗、波瀾壯闊的鬥爭生活場面。小說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統治階級的罪惡,寫出了“官逼民反”、“亂由上作”的歷史真實,揭示出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在於殘酷的封建壓迫和剝削,肯定和歌頌了農民革命鬥爭的正義性。小說描寫從高俅到鄭屠之流上上下下各色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由他們組成了一個黑暗統治網,給勞動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農民革命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產生的。小說塑造了李逵、魯智深、武松、林沖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歌頌農民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表現了他們的優秀品質、英雄氣概、鬥爭意志和偉大力量。《水滸傳》描寫了一支農民起義隊伍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分散而匯合、由盲目行動而變為有明確的行動綱領,以及最後受招安、徹底失敗的全過程。這是一部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農民革命鬥爭的興亡史。《水滸傳》在真實地反映農民革命鬥爭生活的過程中,也形象生動地概括了一些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的經驗,尤其是農民革命戰爭戰略戰術的運用和鬥爭策略方面的經驗。《水滸傳》中關於招安的描寫,反映了比較複雜的社會歷史內容。農民階級“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是歷史形成的思想侷限。作為統治階級思想的忠君觀念也對《水滸傳》的作者產生影響。書中“趙官家”作為漢族政權的象徵,顯然同小說成書過程中民族鬥爭的歷史背景有關。統治階級對農民起義實行的招安政策,無疑也對招安的描寫產生影響。因而招安的描寫,既反映了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社
會
這是關於內容的,比較簡短,如果你想寫作文的話,就加多一點詞彙,補充一點內容就行了!
這段也不錯,我最贊:
《水滸傳》寫的是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1前後)宋江等聚眾起義的故事.事在《宋史》和宋人筆記裡有多種記載,雖不一致,但都說到力量強大,威脅朝廷,在民間影響深廣.南宋人龔聖與說:"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說書中也有宋江等人的故事.到宋,元年間,話本,雜劇廣泛演說,有些存留到現在,如話本《大宋宣和遺事》和元人雜劇.施耐庵把宋元以來史書,傳說,話本和雜劇等"水滸"故事加以彙集,選擇,加工,創作而寫成《水滸傳》.它以梁泊起義敘寫了農民反封建鬥爭發生,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以深刻的思想,廣泛的內容,傑出的藝術譜出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英雄史詩,革命悲劇,反映出沒落衰敗的封建社會深重的剝削和殘酷的壓迫激化著階級矛盾,反動統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廣大人民的反抗鬥爭.
-
3 # wg9999
水滸傳大意是,一群人,主動或被逼,聚集水泊,打家劫舍,聲勢漸大,朝廷剿滅,收效甚微,於是採用“以匪制匪”的策略,詔安這幫匪徒,去打其他匪徒,最後毒死剩下的匪徒。
-
4 # 逆天司機
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
5 # 追夢赤子心1829
讀《水滸傳》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水滸‘’除了這是一個書名之外,整本書從開始到結束,再也沒有出現過“水滸”這兩個字了。我們都知道,讀者一看書名就知道作者寫的是什麼要表達什麼,比如什麼英雄傳,什麼演義等等。
那麼,“水滸”到底啥意思呢?我們華人寫文章有一種慣用手法叫“用典”,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直白含蓄地表達有關內容和思想。有一個解釋,滸——淮河溢位的小水。郭璞注:“皆大水溢位,別為小水之名。水滸的原意,王化之外,化外之地。
知道了“水滸”的這個典故,再來看《水滸傳》,是不是就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眾好漢由於不能在正常的社會中生活,沒有了活路,被逼上了梁山,落草為寇,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便成了他們的安身之地,他們終於有了一個家。知道作者意味深長,用心良苦了吧!
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當時統治階級驕奢淫逸,貪官惡吏橫徵暴斂,匪徒四起,盜賊白日不避於人,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老百姓流離失所,從上至下道德盡喪。深受忠孝仁義等儒家思想影響的施耐庵,對貪官惡吏深惡痛絕,對市井底層的人性迷失痛心疾首。
《水滸傳》體現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這一必然規律,但並不是為了歌頌農民起義敢於造反、敢於反抗的精神。施耐庵也沒有把這些人當英雄豪傑來描繪,他最主要還是在揭露各階層的醜陋人性,從皇帝,各級官僚小吏,商賈妓女,市井百姓,土匪盜賊等等都囊括在小說裡。
像一部心經,小說裡描繪的108將,與其說108將各有性格特徵,還不如說他們就是100多種最具代表性的人性的體現,108將是被壓住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沒有被放出來恐怕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了,既然投胎來到了人間,那當然要經受人間的一番劫難。他們的出身,經歷,所受的教育等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殊途同歸,被逼上梁山。
在小說中不僅對統治階級進行了批判,對這些底層人群的醜陋人性也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可以說是各打五十大板。作者更傾向於“忠孝仁義”的民族文化,以構建君賢臣忠,百姓有孝義信三綱五常的社會。
《水滸傳》魯智深最後坐化前頌: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瑣。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這好像是一種人生頓悟。
回覆列表
2、《水滸傳》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杆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這部小說最閃光的思想在於:它將封建統治者視為“盜賊草寇”的起義農民給予充分肯定,並深刻揭示了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這樣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橫行霸道、昏庸無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銳的階級矛盾逐漸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