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想家飛貓Tahiti

    四個月的寶寶其實理論上是可以開始新增米糊的,但是個人認為6個月再新增輔食比較好。其實一歲以內母乳或奶粉才是最適合寶寶的糧食,如果說有些原因需要提早新增輔食也建議您到寶寶四個月之後再加,而且新增一定要慢慢,控制新增量,觀察寶寶的狀況,一旦有消化不良等狀況,建議就將新增輔食的時間延後。

  • 2 # 咖啡萍777

    不建議吃,最好是滿5-6個月再新增。

    我家大寶那時候滿4個月,看有些人說可以添蛋黃了,於是給他吃了一點,真的只是一點,但小寶寶的腸胃太敏感,那麼一點點也受不了,吃了就有點消化不良了,後面就沒敢給他吃,一直到滿6個月了才添。二寶就根據大寶的經驗直到將近6個月了才添輔食,沒有出現什麼不良反應。

    當然孩子之間也是有個體差異的,你如果想試試就先少量,看看沒反應再增加,不能看孩子愛吃就給,剛開始要控制好量。

  • 3 # 育兒教子

    0~4個月寶寶,母乳是最理想的食品。建議最好不要那麼快吃米糊,一般,3個月左右的時候可新增一些蛋黃,4個月之後才可新增米粉,所以,不要過早新增輔食。

    不過,如果寶寶是奶粉餵養,那就可以是將新增米糊、果汁等輔食了。

    如果是吃母乳,那此階段還是要繼續堅持母乳餵養。另外,其他的餵養事項也要注意。

    一、母乳餵養的寶寶仍應每隔4~5小時餵奶1次,每天共喂6次;

    二、用牛奶餵養的寶寶的奶量,每次也要保持在120毫升左右,即使吃得再多的寶寶,全天的總奶量也不要超過1400毫升。

    三、每個寶寶因胃口、體重等的差異,食入量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做父母的,不僅要注意奶量的多少,而且還要注意奶的質量。

    四、寶寶吃媽媽的奶,就必須保證營養的攝入量,否則,奶中營養不豐富,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生長髮育。

    五、這一階段寶寶的輔食要是以果汁、菜水為主,每次1~2匙,每天1~2次。食用魚肝油每次2滴,每天3次;鈣片每次1~2片,每天2~3次。

    此外,3-4個月的寶寶如果吃不飽,可以加嬰兒米粉,每100毫升奶中加3~5克即可,放在奶中一起熬好。

  • 4 # 海寶160332740

    四個月不到的寶寶不建議新增輔食,寶寶太小了腸胃功能發育還不完善,過早新增輔食只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長期下來還會傷害寶寶的脾胃,從而引起內熱、抵抗力低下,嚴重還會引起寶寶營養不良,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輔食的新增建議在寶寶七八個月的時候,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寶寶第一口輔食應是高鐵米粉,新增順序也應該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從泥狀開始新增再到後來的顆粒和塊狀。四個月的寶寶還是應該吃母乳,如果母乳不足或者是在其他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應該是喝配方奶粉,不建議過早的給寶寶新增任何輔食。

  • 5 # 巫姨管健康

    寶寶四個月還沒到,可不可以吃米糊?答案是肯定的!元貞貞以中醫營養學來回復你:

    首先,我們要了解米糊——這個米就是指的五穀,因為無谷是補充精最好的東西。為什麼呢?因為五穀轉化成精所消耗的能量最少!身體是先將精轉化成脂肪膏肓,再把膏肓轉化成身體所需的精髓;

    再則,你要知道——我們寶寶的脾胃是弱的,小米五行屬土,是溫性的,是入脾胃最適宜的五穀。可以首選用來做米糊(你可別指望隨便買來衝調的米糊)如若不會?可以關注元貞貞的作品,有詳細的講解;

    上圖是兩種小米,你要留意——右面大點的是糯小米沒有左邊的香小米適合呢!

    當然,寶寶的這個月齡最適宜的是母乳。如若,母乳不夠的情況下可新增牛奶!牛奶會補養寶寶的脾胃,它是一種給純陽之體的小孩兒喝的東西;

    此外——我們給寶寶吃啥,喝啥?都一定要取決寶寶自身的本能,如果他(她)抗拒,就不要硬來;

    最後的叮嚀——在新增任何寶寶沒有食用過的食材時,一定要注意逐量新增,且還要觀察寶寶的大小便,做好記錄,切不可盲目的!

    我是中藥房調劑元貞貞,酷愛專研《黃帝內經》——可以根據髒像(五臟表現出來的外部特徵),知道人是生理或病理階段,用飲食來調養生活,為想要健康的夥伴提供幫助!

    關注元貞貞,一起過活!平安,合十。

  • 6 # 大頭兒子的麻麻1

    寶寶四個月,腸胃還沒有完全發育好,更需要的是流質食物。最好是母乳餵養。

    輔食的新增,一方面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豐富寶寶的飲食。但對於脾胃虛弱的寶寶,建議可以到6個月左右,在逐漸新增輔食,而且不要一下子太多,要慢慢新增。

    可以先從蔬菜湯開始,比如胡蘿蔔,青菜等,做成湯,然後再考慮排骨湯魚湯之類的蛋白質補充。

    總之,輔食的新增遵循寶寶的營養規則,不要強行進行。

  • 7 # 心連心好月嫂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是人生中眾多重要第一次之一。對於新媽媽來說,會有點摸不著頭腦,甚至還有點緊張?什麼時候開始吃,吃什麼,怎麼吃?吃之前注意啥,不愛吃又該怎麼辦?讓我們來逐一瞭解。

    一、什麼時候新增輔食?

    1、新增輔食,4個月or6個月?

    小嬰兒唾液腺分泌相對的少,4個月才開始逐漸增加,5-6個月分泌量增多。唾液具有消化和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同時唾液還有消化酶,主要是澱粉酶分泌增加,能對食物進行初步的消化作用。根據孩子生理發育的特點在4個月前是不能早新增輔食的。

    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為滿足其不斷髮展的營養需要,母乳餵養寶寶可在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

    奶粉餵養的寶寶可以在4個月後開始嘗試輔食,以增加營養獲得。

    當然,每個孩子發育是有差異的。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完全具備新增輔食的條件就可以添加了。但是最早不能早於4個月,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

    2、寶寶可以新增輔食的時機

    當寶寶進入可以新增輔食的月齡後,並逐漸出現了下面的行為,那就可以嘗試新增輔食了。

    ☀對大人吃飯感興趣;

    ☀餵奶形成規律,餵奶間隔大約4小時,每日餵奶5次左右;

    ☀唾液分泌量顯著增加;

    ☀頻繁出現孩子咬奶頭或奶嘴現象;

    ☀母乳餵養每天8~10次、人工餵養的孩子奶量超過1000毫升仍顯飢餓;

    ☀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低體重兒達到6公斤,給足奶量體重仍不長;

    ☀少許幫助可以坐起來;

    二、寶寶第一口輔食吃什麼最好?

    1、米粉or蛋黃?

    蛋黃雖含豐富的鐵,但其中所含鐵多為三價鐵,不易被吸收。而且蛋中的成份“類卵黏蛋白”是誘發嬰兒過敏反應的重要因素,會增加寶寶過敏的風險,所以不建議將蛋黃作為初試的輔食。

    寶寶出生時隨母體帶來的鐵儲備在6個月時就已用光,為了補鐵防止貧血,寶寶第一口輔食首選強化鐵的鐵米粉,即不易過敏,還能補充鐵。同時可配合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助於鐵吸收。

    2、米粉or麥粉?

    嬰兒的敏感性很強,麥粉中的麥麩及麥的內在成分易造成嬰兒過敏及伴有疹子的不適,而米粉中就沒有這種成分。所以在穀類選擇新增時就常以米粉為首選,待嬰兒適應米粉後,可以再逐漸逐量新增麥粉,以減少過敏的發生可能。

    3、粥油、骨頭湯麵?

    因為6個月的寶寶應吃糊狀食品,而粥油還是液體食品,營養濃度不夠,寶寶為容量又小,吃一點就飽了但是營養卻完全不夠。所以專家表示,粥油不適合作為輔食新增的首選,

    骨頭湯煮麵,因為骨頭湯營養非常有限,僅是肉的十分之一,作為6個月寶寶首要新增輔食也不合適,更適合7—9個月的寶寶。

    4、配方米粉or自制米粉?

    很多家長都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認為自家煮的五穀糊糊更加天然,比嬰兒配方米粉更好。這種想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配方米粉加入嬰兒所需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一過程被稱為營養強化。合格的嬰兒米粉均衡強化鈣、鐵、鋅等20多種營養素。

    嬰兒消化系統尚不完善,胃容量較小,雖然成長所需營養較多,卻無法攝入過多數量,因此要求營養密度更高的輔食幫忙。

    而營養配方米粉與家庭自制米粥相比更勝一籌,其優勢就在“配方”二字,屬於營養密度高的適合寶寶生理特點的輔食。有了這些營養強化配方,即使寶寶無法攝入各式各樣的食物,卻仍然可以獲得全面的營養。

    結論:綜上所述,強化鐵的米粉,是寶寶最好的第一口輔食。

    三、米粉怎麼吃才正確?

    最初新增米粉,每天應該吃多少?

    第一勺以對寶寶腸胃沒有任何負擔的米粉開始。第一天只給寶寶喂一兩勺,之後觀察寶寶的情況;

    第二天、第三天可以增加至兩三勺,慢慢增加;

    4-5天時,可以在米粉裡增加蔬菜泥,習慣之後可以增加蔬菜的種類。

    第一次吃一定要適可而止,第一次吃兩三勺即可。就算寶寶愛吃,想多吃也要慎重,不能給寶寶太多,以免寶寶消化不好。

    四、喂寶寶第一口輔食,這些你要了解!

    1、喂輔食前幾天先用勺子餵奶

    在正式給寶寶喂輔食前,媽媽可以嘗試用勺子給寶寶餵母乳或配方奶,讓寶寶開始習慣用勺餵養。一直給寶寶吃奶瓶的話,等到要吃輔食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對勺子產生抵抗。

      

    一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不會閉嘴,所以流質會從嘴旁溢位來,這時媽媽可以用勺子幫助把它們喂到寶寶嘴裡去。反覆幾次後,寶寶就能慢慢閉上嘴把流質吞嚥下去了。

    所以媽媽一定要給寶寶提前練習的機會。

    2、習慣輔食後,可將流質變為糊狀

    1個月之後,寶寶就能很熟練地吃輔食了,等到一頓能吃10小勺的時候,可以每天喂兩頓,並把以水分為主的流質食物轉變為減少水分的糊狀食物。

    3、寶寶不願吃怎麼辦?

    喂輔食時,寶寶轉過頭,或抓著勺子不放,或者哭起來,該怎麼辦?

    不要勉強寶寶,可以再過一兩週再嘗試。或者換其他人來試喂寶寶,有時換個人來喂就能成功哦。要讓寶寶以快樂的心情接受新生事物才是最重要的。

    媽媽也要放輕鬆,以“很好吃”、“真乖”來哄寶寶吃下去,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

    4、製作別留較大顆粒

    寶寶剛開始吃輔食,還不習慣吞嚥固體,有一點固體食物就無法下嚥,不要讓寶寶吃任何可能會噎著他的食物。

    在烹飪時,由於大人的粗心,很容易遺留下一兩顆較大固體,寶寶吃到後無法吞嚥引起嘔吐。大人在製作時一定要細心。或者可以購買專門的嬰兒輔食產品,其軟爛度媽媽們可以放心。

    5、添新食物要一種一種加

    每次只嘗試一種新食物,才能判別寶寶對哪種食物會過敏(如嘔吐、起疹甚至腹瀉)。

    6、新增米粉後大便乾燥怎辦?

    可以讓寶寶多補充水分,或者調整米粉與水的比例讓米粉更稀薄些,也可以在米粉中新增蘋果泥、香蕉泥幫助寶寶消化。

    7、寶寶1歲以內,奶仍是主食,輔食只是補充食品。

    嬰兒輔食又稱斷奶食品,其含義並不僅僅指寶寶斷奶時所用的食品,而是指從單一的乳汁餵養到完全“斷奶”這一階段時間內所新增的“過渡”食品。

    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然後是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及B族維生素等。而嬰兒在生長階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質,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質不但質量不好,而且含量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髮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替乳類餵養,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症。

    因此,一歲以內,寶寶的主食還是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輔食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

  • 8 # 辣眼睛的大腦斧

    寶寶四個月能吃米糊嗎

    還有個別嬰兒由於太早新增米糊,引起中間代謝紊亂,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這種嬰兒易煩躁,夜間愛哭鬧,到了白天又疲勞而睡,打破正常車活規律,更加影響母子休息。因此,我們認為剛出生的新生兒不宜食用米糊,最好在6個月以後新增才合適。

    給寶寶新增輔食有什麼禁忌

    1、應用小勺子為寶寶新增輔食,而不是使用奶瓶:寶寶在新增輔食初期,一般都以米糊為主。雖然糊狀也是流質食物,但是用奶瓶給寶寶喂輔食會令寶寶錯過了寶貴的鍛鍊機會,而且奶瓶也不容易清洗乾淨,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媽媽們切忌不要用奶瓶給寶寶喂輔食。

    2、新增輔食不可過量:由於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未發育完全,給寶寶新增輔食過量,會造成寶寶的腸胃負擔,引起寶寶的腸胃功能消化紊亂,反而得不償失。在給寶寶喂輔食時,要用小勺一口一口慢慢的餵給寶寶,待寶寶拒絕你後,說明他已經吃飽或不想吃了,就可以暫停了。

    寶寶四個月能吃米糊嗎?由上面文章瞭解可知,新增米糊建議到六個月的時候再新增。新增過早,寶寶不消化,會影響到腸胃的健康。給寶寶新增輔食時要注意有一些禁忌要了解,比如:不要用奶瓶新增輔食,若是使用奶瓶可能會錯過寶寶鍛鍊的機會。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並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課程都完全免費,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 9 # 活蹦亂跳小松噓

    當寶寶在長到四個月的時候,有的寶媽就急不可耐的想要去新增輔食,而首先的輔食就米糊糊了,那麼此時的寶寶能吃這個輔食嗎?會不會吸收消化不了呢?針

    四個月寶寶可以吃米糊嗎

    小兒出生吃母乳或牛乳,至出生後4個月時如果還是隻吃母乳食品已不能滿足小兒的營養需要 ,必須新增輔助食品,如蛋黃、米糊、菜泥、水果泥、魚泥等等,有些家長太著急,輔食加得太快,今天加一種,明天又加一種,看小兒愛吃就一下子喂很多,結果造成消化不良。還有些家長老是怕孩子不吸收,總是不敢新增,結果造成孩子營養缺乏,比如缺鐵性貧血。

    寶寶吃米糊如何選擇

    1、米粉只是輔食,不應當稱為主食

    寶寶處於快速生長階段,最需要的營養仍是蛋白質,而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質含量較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髮育的全部需要,因此嬰兒在1歲以內還是應該以配方奶粉或者母乳為主。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替乳類餵養,可能會出現蛋白質缺乏。

    2、自制米粉需注意營養單一問題

    自制米粉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讓父母更加放心,但是,自制米粉成分及口味均較單一,營養成份不夠全面且寶寶容易厭倦。因此,家長仍需要適當購買市售米粉來滿足寶寶需要。

    3、米粉與奶粉最好不要混合衝調

    首先,兩者的衝調時候所需要的水溫、濃度以及衝調方法都有所不同,若是一起調配不僅可能造成調製錯誤,而且一起食用的話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不利於營養的消化、吸收。

    4、米粉中最好不要加糖

    市場上很多米粉都有新增蔗糖,有些家長為了讓寶寶多吃,另外又新增蔗糖,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米粉本身屬於碳水化合物,含糖量已經不少,如果再加糖可能會導致熱量過高、營養過剩,造成寶寶肥胖,且容易影響寶寶體內糖代謝。

    可以這麼說,如果在四個月的時候,可以嘗試給寶寶新增輔食,可以選擇吃米糊糊,因為這個時候寶寶需要的營養很高了,所以吃這個東西還是有好處的,但在新增的時候一定要少量多餐,不能一次餵食太多,這樣很容易就會消化不良的!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並且最重要的目前所有課程都完全免費,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 10 # 小落9318

    很多爸比和媽咪都對嬰兒照料束手無策,真可謂是空著急,但又不知道如何是好。特別是對於嬰兒飲食方面,很多人以為米糊是嬰兒最有營養的食物。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展開真相調查庭,看看究竟多大的嬰兒可以吃米糊。米糊真的是孩子舌尖上的最好嗎?

    要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得要先了解一下孩子澱粉酶的“發家史”。澱粉酶有什麼作用呢?顧名思義,澱粉酶就是消化澱粉的酶類。也就是說,只有活性澱粉酶存在的情況下,人體才可以消化米糊、大米、米粉、粥等等澱粉類食物。而澱粉酶這種東西,並非打小存在於孩子體內的,而是直到嬰兒4個月左右才會分泌的。

    說到這裡,小編應該也不用“畫出牆”了吧!沒錯,直到嬰兒4個月以上,吃米糊才會顯得有那麼一點意義,而對於4個月齡前的寶貝來說,米糊,只不過就是雞肋,甚至有可能會帶來過敏。有調查顯示,一些農村地區的嬰兒在4個月或不到4個月就開始吃米糊,所以腹瀉發生非常普遍,還有一些孩子出現了消化道感染。另外,如果輔食新增太早會使母乳吸收量相對減少,而母乳的營養是最好的,這樣替代的結果得不償失。

    而哪怕是四個月左右的寶貝,也不應該將米糊當為第一主食。有很多家長覺得米糊很有營養。但是很遺憾的告訴你,單純的米糊一種經過精細製作的食品,除了提供熱量以外,其他營養成分是極少的。很多人覺得,吃了米糊的小孩長得壯,原因也在此。長得壯,不等於長得健康。根據世衛組織推薦嬰兒滿六個月新增輔食;根據歐美兒科專業組織推薦可於生後4-6個月內開始新增;但最好在母乳餵養期間新增,因嬰兒而易,滿4-6個月為輔食嘗試階段。此期間新增輔食,遇到消化、過敏問題,及時暫停。初期輔食以嬰兒營養米粉為宜,蛋黃不易新增過早,可等到8個月後再新增。

    哪怕是新增米糊後,小嬰兒還是需要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作為主食。米糊,不過是輔食的一種,為孩子提供的營養很有限,各位爸爸媽媽得要謹記這一點哦!

    給寶寶新增米糊的時候,需要注意這幾點:

    從少量開始:1-2勺開始,如果孩子沒有過敏的話,可以慢慢增量;

    從稀質開始:剛開始的時候,要多水少米粉,以便於嬰兒消化。

    從單一品種開始:不宜在米粉當中新增其他肉類和蔬菜,以免影響嬰兒的消化功能。

    一旦孩子出現腹瀉、便秘、哭鬧等情況,就要停止新增米糊。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各種收費不斷。(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話:人不風流只為貧,是真的嗎?希望大家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