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玄門易道
-
2 # 會哭的罌粟花
端午節的由來,與古楚國的一位詩人屈原有關。剛剛好,詩人屈原投河自盡的地方——汨羅江,正是我老家的一條河流。
據歷史記載,屈原因不滿當時的國君楚懷王的無端猜忌和疏遠,有感世事之艱,懷才不遇,於古歷五月初五日這天,在汨羅江抱石投江而死,後人為了紀念他,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節。
有關屈原投河自盡後的一些故事,也慢慢演變成了一些特別的風俗習慣。
譬如,包粽子,劃龍船,就是屈原投江後,兩岸的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朔江而上,打撈屈原的屍首,但又擔心河裡的魚蝦破壞,於是家家戶戶包粽子投入江中,祈求魚蝦吃好喝足,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大家卯足了勁,朝前劃,只為早點找到屈原的遺體。
屈原屍首打撈起來後,為了防止蚊蟲叮咬,又用艾草燻走蚊蟲,演變成現在家家戶戶掛艾草。
我的家鄉,岳陽汨羅市,每年一度的“國際龍舟節”吸引了來自全世界各個地方的龍舟高手,在此競渡,以此來紀念屈原。
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屈原那種憂國憂民的思想,至今仍然發揮著教育國民的積極意義。
另外還會在端午節,回孃家,喝雄黃酒,佩香囊,系五色線,點雄黃酒,放風箏等風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這句話,永遠激勵著我們中華兒女,積極進取,努力拼搏,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
3 # 書至簡
包粽子
摘艾草
戴香包
配花繩
最快樂的是小孩子,衣服前後佩戴各式各樣的香包,脖子手腕腳腕分別佩戴至少由三股顏色不同的線搓成的“花繩”,早上一睜眼,各個門上都掛著一撮艾草,淡淡的艾草香,還有媽媽鞋子上的泥土味,頭髮上的露珠,都成了小孩子們感覺最親切的畫面
中午,一盆粽子上桌,旁邊配一碗涼涼紅糖水或者蜂蜜水,抹在粽子上,或者把粽子完全開啟,分成一塊塊放進紅糖水的碗,涼涼的,甜甜的,不管是一個人呆在廚房吃,還是一家人一起吃……都是甜蜜蜜的感覺,因為有媽媽的味道
-
4 # 洪蘿蔔888
本人是福建的,閩南人!我們老家端午節就是包粽子,然後拿去拜拜,粽子有分很多種口味,有鹼粽,粘白糖或者蜂蜜吃的,還有所謂的“燒肉粽”,就是裡面有香菇,蝦仁,蛋黃,五花肉什麼的,依個人口味而定!好懷念老媽包的粽子,想想要流口水了!
-
5 # zx0123456789
甘肅隴南的端午習俗:
①手腕寄頭繩(織毛衣的彩色頭繩);
②吃豬蹄(豬手或豬腳都一樣);
④看地方戲(類似京劇或川/閩劇)
-
6 # 林海阿三
一,首先呢,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就是與許多地方相同的吃粽子。我們吃的粽子主要有買的和自己包的。買的就不說了,我們自己包的主要是把大米蒸熟,在裡面放上糖以及甜棗等東西,然後用買的專用葉子包好蒸熟,就可以吃了。味道還不得錯哦。
二,我們端午的第二個習俗就是吃甜醅。甜醅就是先把麥子煮熟,然後在裡面放上酒麴,發酵一段時間,等到甜了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直接可以吃,還可以和在水裡吃。不僅好吃,而且濃香四溢,還可以滋補身體,起到美顏的作用哦。
三,第三個習俗還是吃,那就是吃涼粉了。這個涼粉主要是用蕎麵做成的,先要將面熬成糊狀,再冷卻下來,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要切成條狀或塊狀,再加進去醋湯,放上辣椒,鹽。入口即化,美味十足,擋也擋不住。
四,第四個習俗就是戴花繩。主要是買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線,然後擰成一股,戴在人的脖子裡,手腕上,腳腕上。這樣做的目的據說是為了防蟲。因為蟲子見了這種繩子會走開。這種繩子一般從五月五戴到六月六。這種習俗主要還是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
五,第五個習俗就是戴荷包。這個習俗的寓意和花繩一樣,都是為了辟邪驅蟲。我們戴的荷包主要是自己做的,有各種各樣的形狀,生肖,動物的最多,顏色也多種多樣,十分好看,裡面一般裝的是棉花。整體十分漂亮。
以上五種習俗就是我們家鄉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了,都寓意透露著吉祥平安的願望,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這就是我們的端午節習俗了,不知道大家的端午節都是什麼樣的呢?
回覆列表
首先吃粽子 ,也就是為了表示紀念屈原。其二吃煮蒜頭 喝雄黃酒 防五毒蟲,還要吃鹹鴨蛋 這主要是端午時節比較毒熱 而鴨蛋具有滋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