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常容
-
2 # 路衛兵
我認為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興復漢室,完成劉備的遺命。這個他在《出師表》中說得很清楚,我覺得是肺腑之言,沒必要懷疑和揣測。此外他不顧國力的堅持,或許還有維持自己以及蜀漢高層信心的考量。
諸葛亮的忠君思想很強,劉備對他有知遇之恩,臨終又有囑託,興復漢室已經成為他的一種責任和目標,成為深植於骨髓的理想和信念——這也是他與劉備自《草廬對》之後的思想高度統一。如此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執意北伐了,因為那是他的承諾,是他不忘初心的精神支撐和生命律動。
諸葛亮北伐確實給蜀漢人民帶來了災難,老百姓不但稅賦、兵役繁重,最後連吃飯都成了問題,諸葛亮多年的治蜀成果也消失殆盡。為了自己的承諾,為了向賞識自己的人報恩而犧牲百姓利益,在道義上是不足取的。然而要忠君就很難做到為民,只能寄希望於北伐成功的皆大歡喜。
此外我覺得諸葛亮北伐還有維持自己和蜀漢高層信心的考量。如果把蜀漢比作一支股票的話,也是剛剛上市的創業板,業績和市盈率諸葛亮再清楚不過。那些董事們——也就是蜀國高層也都清楚,他們距離光復中原的績優藍籌還差之甚遠。蜀漢要想增添活力就要維持利好,而北伐就是一個提振人心的增長點。
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說諸葛亮北伐是“以攻為守”,也就是武術中所謂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這話有一定道理,但應該不是諸葛亮的初衷。進攻誠然可以攪和曹魏,但蜀漢也有巨大消耗。而且這樣做還有被反咬一口的危險,諸葛亮三次北伐之後曹魏就組織了一次勢頭兇猛的大規模反擊,當時曹真、司馬懿、郭淮等人都有參加,只是因為天氣原因蜀國才躲過一劫。可以肯定,諸葛亮不北伐曹魏不會這麼快伐蜀,畢竟曹魏也需要提氣。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說,“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似乎可做以攻代守的解釋。其實遲早會亡不能成為主動送死的理由,東吳以守為主支撐的時間反而更長。我認為這只是諸葛亮堅持北伐的理論支撐,是在為自己的意志背書。
我的觀點,諸葛亮不是以攻代守,就是真想打贏。這個從他戰前充分的準備就能看出來——最後兩次還發明並使用了“木牛流馬”,絕不只是意思意思。但他也沒想一口吞掉曹魏——畢竟已經失了荊州這個重要支撐,而是想蠶食,能佔一點是一點。若能佔得隴右——也就是諸葛亮數次北伐的目標地,就有了挺進中原的根據地,往下走會容易一些。只可惜這個小目標也無法實現。
回覆列表
今天我從邪惡的角度去分析諸葛亮北伐的動機。或許會被人招致反感,但是我覺得歷史畢竟是多角度去解讀。因為我從正面去解讀去清葛亮已經寫了30多篇了,所以現在從負面的角度去分析一下看看能得出什麼效果。
一,為了兵權諸葛亮在第三年的時候平定南中,搶得了很多的金銀財寶,所以第五年的時候上了著名的出師表,這個時候諸葛亮是春風得意,並不是病逝五丈原的那種情況 ,還得了一個兒子後繼有人。領兵打仗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把軍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
所以他安排自己最喜歡最信任的人馬謖當前鋒,本來這個情況應該是魏延或者吳壹等人當的。必須牢牢的把軍隊掌控在自己人手裡,馬謖死掉,他火線提拔姜維,姜維投降蜀漢之後,寸功未立27歲就被封了侯,就因為諸葛亮認為他是涼州上士。
二,削弱南中反抗力量這個事情要從最後譙周勸降說起,譙周曾經談到當時蜀漢對付南中的政策,就是不斷的抽掉他們的兵員去北伐,所以我們可以反推,當時諸葛亮肯定不斷的徵調南中的壯丁去北伐,這樣的話他們的反抗力量就弱很多了,一舉兩得。諸葛亮死後,南中又反叛更加說明這種可能性的存在。
三,打擊朝中不和諧聲音。劉備死的時候不但自己死了,把蜀漢的經濟搞垮了,而且帶走了大批的蜀漢精英,因為他們也都掛掉了。所以不得不重新啟用一批蜀漢的土著,比如像譙周之類,但是他們對劉備集團報有很大的恩怨。他們也是反對北伐的中堅力量,從另一種程度來說也是不斷的在抽取益州的反抗力量,為什麼這麼說呢?劉禪投降的時候跟他去的就卻正一個人,從這裡可以看得出,益州的土著對他們只是表面臣服。這一切諸葛亮心裡是一清二楚。
四。那麼有沒有恢復漢室的意思?任何人都清楚蜀漢是不可能統一全國的,但是諸葛亮還是一意孤行,這一個又是為了什麼呢?恢復漢室僅僅只是一個幌子,明眼人都是很清楚的,相反我們現在的人反而覺得這個好像是正確的。
他攻擊魏國,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跟姜維一樣就是為自己建功立業,為自己增加權威性。因為不找點事情做做,怎麼讓別人認為自己能幹呢?
好了,邪惡的分析到此結束。想了解正面分析的可以看一下我的文章。當然上面這些都是猜測。歷史就是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