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然風57778401306
-
2 # 銀羽飄然鳳翔鸞
答案是不籤不行,當時清康熙正在準備進攻葛爾丹,必須要向沙皇俄國妥協,此時沙俄的軍力十分的強大,在沙皇彼得一世的強大統治力下,北歐三國被處處壓制,而且彼得大帝還把波羅的海打通並且遷都到聖彼得堡,那個時候的沙俄也是世界上的強國之一,如果有沙俄的介入康熙想戰勝葛爾丹將難上加難。
再說說被割的哪些土地,對於清而言,當然是要整個蒙古比這點地划算多。而俄國也迫於北歐方面的壓力所以決定答應康熙簽署所謂的公平條約,而簽署條約的就是索額圖。
當年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不平等的割地條款,損失了中國領土100多萬平方公里,不然的話,中國現有的領土是1000多萬平方公里。
《瑗琿條約》和《尼布楚條約》都是清政府跟沙俄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在中學生歷史課本上已經學習過。當時的大清帝國用茶葉和瓷器,從西方國家那裡賺得了雪花花的白銀和奇珍異寶。後來英國用大量的鴉片輸入中國,連本帶利賺回了他們所有的錢,鴉片還毒害了華人,反鴉片戰爭從禁菸運動開始的,引來了眾多的帝國主義列強用洋槍洋炮對付使用冷兵的華人。清王朝的統治內憂外患已經是搖搖入墜,簽訂不平等的條約和戰爭賠款,喪失國土丟掉錢財能保個大清國的平安,免於戰爭,這是滋喜老佛爺的緩兵之計。其實大清帝國一點也不太平,總是被人欺負,侵略者得寸進尺,尋找各種藉口侵佔國土,損害華人的利益,八國聯軍攻陷皇城,火燒圓明圓,滋喜狼狽逃離北平,躲到承德避暑山莊避難。再後來,是日寇大舉入侵中國,這都是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惹下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