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朵朵說世界

    我的家鄉是東北瀋陽,除了我們這裡,最喜歡聽的就是天津話,感覺特別像說相聲,很有意思,特別是炊事班的故事裡面連長的話。。。是嘛是?嘛不是?貧什麼貧??

  • 2 # 呀呀7108

    我,祖籍是河南新鄉獲嘉縣人,爺爺奶奶舉家搬遷到了平頂山。我呢是在黃龍灘出生,在丹江口生活過,因為建葛洲壩水電站我在宜昌長大、工作,早已聽慣了宜昌話。

  • 3 # 瘦胖紙

    大家猜方言:清導起來,挾個哄掛喳子,穿個鞋瓜拉子,跟幾個定物們去喝馬虎,路上還絆爬吃一家火,革老拜子殼類疼類不能行,到了喝馬虎類地方我要了兩碗,喝啄喝啄碗類有個蠅子,狼哎,這一些子給我幹月類給啥昂,抓住老闆佛幾句 恁這賣個吊馬虎子還內不乾淨類,啊雜的給啥啦,陣不佔閒哎,老闆眼憋虎憋虎類,到摸老沒要錢. 回到家一看家類扁嘴子沒了,一拍大腿慌類都去找,咋找也找不啄,我一看院子類揚窩嘴子開了,鬥知道跑出去了,去家後逛一大圈子也沒找啄,我鬥喊,誰楷俺家類扁嘴子啦,趕緊給俺撒回來,再不撒回來我豆捲了昂! 另外我比較喜歡聽粵語,雖然聽不懂!其實我想說上面這段話用粵語怎麼講!有沒有賜教點!

  • 4 # 西夏伊品堂

    我的家鄉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一個西北很有歷史底蘊的城市。我們這的方言屬於蘭銀官話銀吳片,比起全國的各地方言顯得很普通,但是也有自己的特點。

    日鬼完三

    撒板子

    代裡代該

    克里麻擦

    大家猜猜這幾個我們方言裡的詞語,是什麼意思嗎?用你們家鄉的方言怎麼說?

  • 5 # 小王說說說

    我的家鄉在陝西,屬於標準的陝西方言,而我之前在安徽呆過一段時間,現在定居重慶,應該說,最愛聽得,還是江浙滬的方言。為何?

    我覺得,江浙滬的方言中,尤其是從女孩的口中說出,確實非常好聽。

    我曾經問過一個男老鄉,我說,你聽江浙滬女孩講話,是什麼感覺?

    他說,額,這個還不好講了,如果她們正常說,確實不想插嘴,想聽她們說完,如果她們說情話的話,估計他早都繳械投降了。

    唉,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方言竟然有如此大的殺傷力,只可惜,在哪裡呆了10年,依然不會說當地方言,要不然,我也會很厲害。

  • 6 # AllenChan

    本人家鄉市湖南永州市人士,中國擁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擁有者世界第三大國土面積、56個名族的文明古國。這些歷史因素衍生了中國天南地北各有特色的本土文化。特別以南方的省份最為突出。就像我們湖南基本每一個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語言,向我們市的每一個縣都有不一樣的方言。所以才會有在外漂泊久了只有鄉音才是最好聽的。 其實除了本地湖南方言的話我個人比較喜歡廣府嶺南文化的‘粵語’為什麼這麼說呢可能小時候有在廣東佛山這邊讀了幾年書也切身體會過廣府“粵語”文化,在加上我小時候比較喜歡看港片的電影。所以‘粵語’是我除了自己的鄉音之外最能接受的方言。

  • 7 # 開心果93869

    我來自瀋陽。我是滿族人。除了滿語和東北官話令我倍感親切以外,吳語也讓我覺得十分悅耳動聽。吳儂軟語帶給人一種江南的小橋流水的畫面感。與東北的粗獷豪放形成對比。兩者各具風格、獨一無二。

  • 8 # 神秘的東方之音

    本人安徽阜陽的,這裡的方言土語很多也很有特色。比如說天黑了,這裡說成:天血了,說來客了,這裡說成:來切了,如:天黑了,黑了黑了來個客,阜陽人說成:天血了,血了血了來個切;說大鼓書的人,文革時期說書前都得背毛主席語錄,開頭時說:說書不說書,上前背語錄。這段開場白阜陽人這樣說:f0福不f0福,上前背語錄;另農村人家來客飯菜招待上,主食上餾饅頭熬點稀粥,付食上炒個肉絲或肉片,再燒個小雞頓粉條,如果這段話在阜陽就說成這樣:主食上餾饅頭熬點稀粥,說成餾蒸饃燒米茶,付食上說成這樣:熬肉,小雞纏細粉;再如喝水念成喝(匪),蔥念成(傾),蒜念成(炫),臨泉念成(輪船),夸人有本事有能耐稱為過勁,誰要是普通話說得好些就說這人撇的,連油花都沒有了;俊男靚女愛打扮就說:乾燒包腳底板都不連地了。還有潁上阜南黃崗一帶的人把使用說成噻,如你那什麼東西借俺噻噻,把可不可以說成可管,徵求意見時把同意不同意說成管或不管,如此等等不已而足。阜陽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淮河中游的黃淮大平原上,地勢平坦沃野千里,是國家規劃的重要商品糧基地,一向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又是人口過千萬的地級三線城市,交通縱橫路網如織,京九、鄭合等多條高普鐵路穿越阜陽,所以形成了豐富多彩意境厚重的阜陽地域方言特色,彰顯了中國悠久歷史文化底蘊。比較喜歡河南、湖北的方言特色,如河南這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好多成語典故習俗方言出自於河南,如河南一箇中字表達了包羅永珍,文化底蘊豐富的內容。湖北乃古代荊楚大地,人傑地靈語彙方言浩若煙海,而且優美柔和,十分動聽耐聽受用如開玩笑時的罵人話:咯老子、咯八媽日的等,都十分形象概況了湖北方言的特點。

  • 9 # 使用者4140000067

    我們在太行山上,抗日的大後方。有炎帝嘗百草,女媧補天,後異射日,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王莽趕劉秀,天下都城隍的神化傳說,是神化的故鄉。長治方言雖不於普通化好聽,還是鄉愁鄉音好。

  • 10 # 漪貴妃0033

    除了家鄉話外,最愛聽的還是普通話。別的地方的方言聽不懂啊,乾著急,誰如果說了普通話,誰就是考慮了我的感受,是好人!哈哈!

    那年在四川,到街上找飯店,一個巷子裡有好幾個飯店門牌上都寫著:抄手十塊!我好奇抄手是什麼東東,不知道辣不辣,我能不能吃?我問一個40多歲的服務員,她說:抄手就是抄手撒,你肯定愛吃滴撒,來吃,來吃撒!我問辣不辣?什麼做的?她說你管吃,來吃撒!

    一口純正的四川話,聲音很是洪亮,尖利。我卻沒聽懂到底啥是抄手。後來我還是打電話給在四川呆過很長時間的一位親戚問了問,她告訴我抄手就是餛飩,我才曉得,原來這就是抄手,你看,那個服務員要是說普通話多好。

    不是說四川方言不好聽,而是對於外地人來說太不方便了,就說普通話就好,你的熱情我能感覺到,很感謝,但是再加上普通話,就更完美了。

  • 11 # 知足常樂18815236

    福建武夷山,每個鎮說活的音調都不同,一個地區根本就聽不懂。整個福建更是無法勾通了!不知道怎麼會這樣子,上個村子和下個村子說話都有差異,根本沒有統一的語音,現在很多人就乾脆把本地話給丟了,都講普通話。在校生沒有講本地話的。

  • 12 # 廉隅132

    我出生在重慶市區,但老家是江蘇寶應,從小在南京長大,現在在上海定居。我會說重慶話,南京話,上海話,唯獨不會說寶應話。我認為,重慶話和上海話都好聽。重慶話屬於北方語系中的四川方言,有樂感,有韻律,語調上揚,重慶話比成都話稍稍硬一點。上海話屬於吳語系,綿軟而悅耳,由於受外來語的影響,現在的上海話已經比較通俗易懂了,上海話比蘇州話硬一點,比寧波話軟一點。南京話屬於北方語系中的江淮方言,通俗易懂,但不好聽。

  • 13 # 1腳踏車第一

    我家鄉是河南的,沒錯就是被黑的厲害的河南,河南其實感覺畢竟壞人全世界都有吧?河南也有,但是隻是佔一小部分,河南作為一個沒落許多的省份雖然有很多很厲害的古代歷史,比如1河南禹縣:(夏,陽翟)、

    2河南淇縣:(商,朝歌)、(春秋衛,沫)

    3河南商丘:(商,北亳)、(商,南亳)、(春秋宋,商丘)、(北宋,應天府)

    4河南偃師:(商,西亳)

    5河南安陽:(商,殷)、(北朝東魏,鄴)、(北朝北齊,鄴)

    6河南洛陽:(西周,雒邑)、(東周,雒邑)、(東漢,雒陽)、(三國魏,洛陽)、(西晉,洛陽)、(北朝北魏,洛陽)、(隋,洛陽)、(唐,洛陽)、(五代唐,洛陽)、(北宋,河南府)

    7河南淮陽:(春秋陳,陳)

    9。河南上蔡:(春秋蔡,上蔡 )

    8河南新鄭:(春秋鄭,新鄭)、(戰國韓,新鄭)

    9河南開封:(戰國魏,大梁)、(五代梁,開封)、(五代晉,開封)、(五代漢,開封)、(五代周,開封)、(北宋,開封)、(金,開封府)這些是一部分河南當過不管大小國家的國都的城市。河南其實真心不容易特別是學生,當然還有江蘇,山西等等,其實河南學生不容易不光是人多,主要是教育資源被抽調了,比如廈門大學與河南大學就像是美蘇與納粹德國的關係,就是有了納粹德國,美蘇發展更加好了那種,當然還有很多例子。

    ⊙∀⊙!可能有點跑題了,哎,我本來不是說方言的嗎?方言洛陽這邊的老洛陽方言我感覺是河南最為好聽的,說話比普通話較輕一些,多帶兒化音,比如漿麵條兒,兒向上挑一下,外省的我感覺粵語和閩南話比較好聽一些,雖然也不懂但是感覺挺好聽的,這兩個語言我就不介紹了,畢竟不熟悉,主要還是靠歌曲和電影來認知的,比如陪我妹妹看的小豬佩奇過大年粵語版感覺挺好聽的,粵語歌和閩南語歌具體也就不說了,感覺挺好聽的,

  • 14 # V淘氣森林

    家鄉在西安,西安方言的特點是沒有一和三聲(音標),二和四聲(音標)為基準發音。口音發聲較重,有天降雄師,神兵利器之感。除了鄉音,最喜歡聽河南洛陽的方言,女子口音靈動,男子口音舒暢,如流水行雲送春來。

  • 15 # 使用者2856056411285

    回答:我的家鄉是山東萊州東山下的一個小鄉村,雖然很貧窮,但卻給我留下了童年永遠抹不去的美好記憶,從我記事起,家鄉的地方話我就牢記在心,雖然從小離開家鄉幾十年了,時常想起家鄉的地方方言仍久久不忘、回味無窮……。大連算是我的第二故鄉,所以說除家鄉話外,大連的地方方言就是我最愛聽了:有個相聲演員叫陳寒柏,可以說把大連話表演的淋漓盡致……。大連‘’人‘’說是大連‘’銀‘’,‘’真爽‘’說成‘’血受‘’,‘’自然‘’說成‘’自嚴‘’……大連雖處東北南端卻沒有東北話的特點,又夾雜一些山東口音,有人說大連話自成一體,叫‘’海蠣子‘’味更為貼切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人如何在獨居時有效地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