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陌上花常開839
-
2 # 陪娃學習的寶媽
攀比心理也有好壞之分,比如攀比的是學習成績,這是可取的,但如果攀比物質條件,這就是不好的了。想必您說的應該是不好的方面。
可能現在很多人的思想是金錢至上,導致天真的孩子們也受到影響,他們覺得有錢是值得炫耀的,沒錢是悲哀的,令人抬不起頭的。
現在的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都知道攀比,比誰家買房了,誰家買車了,誰穿的好不好,等等,條件好的笑話條件不好的,條件不好的默默自卑。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小學生,放學出來就說:
“某某沒有買書是因為他家沒有錢。”
“我們家也買車了!”
“我們家又買房子了!”
聽到這些話我真的感到心酸,無奈,孩子們怎麼就有了這些思想了呢?這個問題,作為家長和學校是不是應該反思呢?我認為尤其是家長最需要反思,畢竟學校的環境是比較單純的,這種攀比思想多半是由學生帶到學校來的。還有個特別頑劣的學生,竟然在課堂上與同學說他們家有的是錢!他成績差到倒數第一他都不覺得慚愧,他們家有錢他覺得自己特別有面子,腰桿特別直,誰管都不服,大家說說這孩子的思想哪裡來的?遇到這樣的孩子真是頭疼。
所以作為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談及有關金錢權利的話題,條件好的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以此炫耀,條件欠佳的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悲哀,要身體力行,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念。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才是值得驕傲的,什麼才是值得攀比的,不要過分滿足孩子的物質追求。正確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避免金錢至上的思想,一旦出現金錢至上的思想苗頭就要及時的糾正過來。
在學校,老師要經常講解正確的價值觀,尤其是針對小學生,這方面內容要時刻提點。多在學習方面給孩子激勵或者獎勵,讓孩子懂得什麼才是值得驕傲的。
總之,教育孩子需要家長和學校一起努力,最最重要的當屬家長,所以家長要身體力行,正確引導孩子。
希望我們的孩子都純真。
-
3 # 小石子裡面有水
孩子的攀比心理是一種正常的反應,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不一樣。產生比對比較的心理也實屬正常,但比對之後產生心理落差,或者影響心理發展,就不好啦!因此,家長的正確引導非常關鍵。
一是要營造和諧溫暖的家庭環境。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孩子的心靈受到親情的滋潤。攀比心裡不會再這樣的孩子身上停留太久,就會被家庭愛的溫暖移除出去,所以有一個好的家風,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一個懂禮,知禮,尊老愛幼家庭中成長出來的孩子,不會產生攀比之心。
二是樹立榜樣,潛移默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父母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對孩子本身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習慣就會成長與斯,行成於斯,攀比之心,也不會在這樣的孩子身上成長。
三是比德行修養比學業水平,不比物質追求。父母從小就要在孩子,道德修養,學業水平上下功夫,多給孩子這方面的鼓勵!也可以用身邊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道德修養才是人存世的關鍵,拋棄只追求物質享受的想法。孩子獨立人格,培養他們自立自強的性格,對孩子一生成長都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溫馨的家庭,一對好的父母,一個好的追求,這樣成長出來的孩子,一定是一個好孩子。
-
4 # 小的們
簡而言之,儘量滿足,正確引導。攀比不一定是壞事。小孩子有了攀比的心理,說明孩子萌生了自己的需求,可能在家長的眼裡,這樣的需求往往是不好的,其實未必。理由如下:
1、有攀比,才有新認識
小孩子之間有攀比很正常,對穿著,對使用物、對食物都會進行比較。這也是小孩子之間相處很純真的表現,任何孩子都很難避免的。當看到別的孩子有更好的玩具、有漂亮的衣服、更好的零時,那說明孩子對食物的好壞有了基本的判定,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2、有攀比,才能有進步
有了攀比,孩子才會知道有差距。這種差距雖然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但這也側面折射的家長父母的問題,為什麼父母給不起這樣的東西。讓自己的孩子產生心理落差。這一方面是激勵孩子,同時更是激勵自己父母。一味教育孩子不要有攀比的心理,這更是抑制孩子的天性,更不利於孩子成長。
3、有攀比,才能更融洽
小孩子之間相處,對小朋友的新玩具、零時產生興趣,這種合理的攀比心理。其實更能促進孩子之間的友誼。如果雙方的父母都是教子有方的話,那麼肯定會讓孩子相互共享,這不就更能促進孩子的友誼嗎?
其實,孩子的攀比心理是很正常的,關鍵是看父母,父母並不該一味的抑制這種心理,而是要善於引導孩子正確的認識這種心理。比如說:
1、激勵和獎勵的方式,消除攀比心理
與孩子約定好,當孩子有什麼樣的需求時,大膽的提出來,在父母能有滿足的前提下,採取激勵和獎勵的方式。比如讓孩子做家務換取報酬,以孩子的考試成績為標準給予,教導孩子做好事的方式,教導孩子讀書背課文的方式等等方式換取相應的東西。這樣既能滿足孩子攀比的心理,也是告訴孩子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更是促進培養孩子各方面素質的好方法。
2、鼓勵的方式,消除攀比心理
當孩子很羨慕同學的新款衣服或者電子玩具的時候,那麼藉此機會,引導孩子瞭解很多這方面的知識。比如基本穿著審美,衣服品牌、電子玩具、電子產品的基本知識等等,這樣既能消除攀比又能提升孩子的見識。
總而言之,攀比不是壞事,考驗的是父母的引導。孩子的培養要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一味的打罵,這樣反而為促生孩子的自卑感。更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5 # 王爺4375
謝邀!孩子的攀比心理是天生的。我女兒讀小學一年級時,就對我說:“下次到學校第一個來班上接我”。我問為什麼?她說其他家長沒下課就在教室外等候。在班上同學聊天,經常有“你爸爸是幹什麼的”,回答有做老師、醫生、鋁合金、警察、司機、廚師等,那個家長做警察的孩子臉上特別有光彩。家長面對孩子攀比要正確引導,不能太遷就孩子,也不能管得太嚴。過於遷就會導致孩子不知道感恩,曾經有報道家長辛苦把孩子送進一線城市的重點大學,兒子平時從不回家看望父母,每次寫信給家長就是各種理由要錢。為了籌錢家長賣血賣房子,若干年後,兒子帶女朋友回家,家長已不在人世了。窮養男孩富養女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教男孩學會生存的本領,培養有血性的男兒去和他人競爭。女孩子愛漂亮,梳一個好看的髮型,穿一身得體的衣服,對培養女孩子的自信心有幫助。對買蘋果手機,上學要用小車接送等要求,家長要斷然拒絕。另外家長自己以身作則,愛慕虛榮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顯露。當孩子會用腦思考問題時,攀比心理已不是問題了。
-
6 # 使用者52027123209周圍
孩子,我今天想把你們召集在一起,想講幾句話,我呢,現在也老了。也不比以前,雖然說我們老倆口苦做了一生。但是也沒幹個什麼大事,我自己也感到愧疚。
而別人家和我們歲數差不多的,為孩子奔得條條是道。而我呢沒有辦法。因為我只有這點能力。沒有辦法。也讓你們受苦了。
在以前我跟你爸結婚的時候,也是沒有什麼家業。只有起早貪黑的做。我們呢也快走完了快大半生。
今天,我想把我和你爸級磊的這幾個錢拿出來,而這錢也是從一塊二塊漫漫地把這個小錢,又把它換成大一點的錢存放起來。雖然說錢不多,但是這也是我們從牙齒縫裡節藥出來的。就交給你。
-
7 # 逍遙心驛站
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從來都是應該以家長為主,以學校為輔,而孩子也最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尤其是小孩子,長大之後,卻也能潛移默化中影響。
至於具體解決你的問題,我可以給你以下建議:
1、其實你所描述的這個問題,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孩子所處的環境,如有時間和機會,你可以給孩子改變一種環境,即便是週末也好,比如帶她去一些貧困的地方,你自己可以多少資助那些困難的孩子,另一方面讓自己的孩子有一種很深刻的體驗。2、此外,或許是因為孩子平常受到了一些別的影響,比如某些學校整個風氣的影響,那麼這一點就要從你的家庭教育來說了,能否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這才是教育孩子的關鍵。3、至於教育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關鍵要看自己的孩子適合哪一種。比如放養式等,跟自己的孩子交朋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最後,祝你一切順利!如有其它問題,還可以再問我。
-
8 # 源小米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小孩子的攀比現象也就出來了。
我有一同事去小學接孩子放學,他兒子就不讓她騎電動車來學校,因為他們班的孩子家長都是開車來接的。還有我認識一個小女孩不願意穿媽媽挑的衣服,嫌棄土氣,說她們班女生穿的打底褲顯得腿瘦。還有同學比誰的衣服是品牌,誰今天去哪個品牌店消費了等等。
作為老師在課堂上也會注意引導學生不要把注意力放到比吃穿上,要比就比成績,那作為家長要怎麼辦呢?
一對孩子的無理要求不要去滿足,特別是超過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要求,堅決不要滿足。比如孩子背了一個幾十塊錢的書包,她想要一個幾百塊錢的書包,家長不要給她買,而是讓她做家務去積攢,比如掃一次地五毛錢,刷一次碗一塊錢,讓她付出勞動,才能知道錢是來之不易的,在勞動過程中可能就改變了主意。
二家長不要有攀比心理,經常有媽媽喜歡和別的女人比老公比孩子,比誰保養的更好,有時在家無意間談論也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三家長要有正確的消費觀念,不做超出能力的事件,比如有媽媽喜歡買衣服,攢很長時間就為了買一件衣服,這給孩子也是一種錯誤的引導。能掙一千就按一千的水平消費,能掙一萬就按一萬的水平消費,哪怕想買一個好東西犒賞一下自己,也要給孩子說明原因。
四讓孩子知道自己家裡的經濟條件。比如每月開工資後,可以和孩子說一下,這個月家裡的錢怎麼花,上月花的明細是什麼,讓孩子知道每一分錢都是有用處的。
四不讓孩子攀比,但不能過分節約。比如孩子的衣服小了,不合適了,就應該給她買新的,褲子短了,不能說當九分褲再穿兩天,孩子老是穿不合身的衣服容易自卑,應該滿足的一定要滿足,這個要有根據情況來定。
不攀比不代表要摳門,要節衣縮食,給孩子的可以不是最好的,但一定要乾淨整齊,大方得體,要給孩子一定的零用錢讓她自由地支配,可以鼓勵孩子記會記帳,這樣家長能知道孩子把錢花到哪裡去了。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9 # 玉堂行佛人
攀比,是指不顧自己的具體情況和客觀條件,盲目與高標準相比。這當然是不可取的。在當今社會,存在著競爭激烈、貧富懸殊、以及某些方面事實上的不平等現象,孩子耳濡目染,如果加上有好勝的天性,很容易產生攀比心理。作為家長如何做呢?本人認為,首先,家長要率先垂範,身教言傳。家長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來說,是無聲的力量,是心中的榜樣。家長自己沒有攀比心理,只是努力做好自己,做好工作,不計較名利地位,不把個人得失掛在嘴邊。而且能根據自身條件,努力把家庭經營好,把生活搞得豐富多彩,讓孩子有幸福感,滿足感。這就從根本上消除了孩子的攀比心理。其次,家長帶著孩子去做公益活動,去關愛弱勢群體。比如去貧困農村、山區觀察體驗生活,去兒童福利院去慰問孤苦孩子,去關愛殘疾和智障兒童,把"壓歲錢"、零花錢省下來去幫助貧窮孩子讀書等,這樣,既培養了孩子的慈善心,又能有效幫助孩子克服盲目攀比心理,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生活。再次,家長給小孩子也要講些大道理。可以透過社會上有些人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反面典型案例,深入淺出地給孩子分析"金錢至上"、私慾膨脹的危害,講清"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指出在物質上盲目攀比的嚴重性與危害性。這樣的教育,既生動具體,又能給孩子在腦海裡打上深深的烙印。此外,要主動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交友、愛好等,在有不良苗頭露頭時就能及時抓住,促其反省改正。
-
10 # 透心靈
孩子的問題是家長的問題,孩子的言行舉止從哪學來的?家鄉老是拿孩子和其他家孩子比,孩子能不攀比不?比輸就會被你媽嫌棄。比贏了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孩子不聽你怎麼說,只看你怎麼做。
-
11 # 思悟心蕾面對孩子的攀比心理,家長應該這麼做比較好?
這樣的問題與生俱來,有一點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觸。人為一口氣,佛為一炷香。攀比心理是眾人皆有並且不是主觀上就可以摒棄的。
攀比心理是需要進行有必要的引導和駕馭,這裡面的引導和駕馭主要講究的是度、量、衡。
首先,攀比有度,就是在不影響和危機他人的有效範圍內進行攀比心理的掌控。這個度需要父母進行日常對子女的教導所運用的第一步。這是把攀比控制在道德的範疇之內,這樣教匯出的孩子才能知書達理、以禮待人。
其次,攀比有量,就是在攀比的過程中,避免出現攀比時失去自我的節制。這個量就是在攀比之後還能友好相處,不會打破友誼的鐐銬而變的敵我相視。這樣的教導會使得孩子成長過程中懂得自我的節制,不會做那些落井下石的齷齪事。
最後,攀比有衡,就是在攀比的過程中要懂得始終保持清晰的頭腦,不會做那些莽撞失儀的事情。這樣的教導會使得孩子在與人處事時懂得把握平衡,不會為之間的友誼新增沒必要的麻煩。
總之,攀比並沒有過錯,錯就錯在不知道如何度量衡。其實在《弟子規》和《三字經》等等都有類似的如何教導言論,這些書都是非常坦誠和質樸的闡述瞭如何做人做事,之所以這些書成為教育孩子的兒童讀物,就在於孩子有一顆質樸誠實的心還未被社會所感染。
回覆列表
1.告訴孩子,家庭和家庭不一樣,別人家的富裕是別人家努力的結果,可以羨慕別人,更應該努力成為那樣的人,如果總想與別人攀比,家裡又不具有那樣實為,自己心裡不平衡,家長負擔也很重。
2.要引導孩子,別人與我比家庭,我與別人比成績,我與別人比進步,家裡能給孩子的愛並不等於物質。
3.多與孩子們交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覺到,雖然家裡不富裕,但充滿愛,就不會羨慕別人,總想和別人攀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