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大留學秋武老師

    今天也和國內學生通話,今天談到“為什麼看論文做先行研究的時候很難去精準進行總結自己的觀點?”,有沒有什麼辦法?

    其實,這裡除了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理由,更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思維無法突破某種臨界點”-思維瓶頸。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的問題,如何短期內突破,那就是“突破既成認知的極限”,白話講就是吧那些“以為知道”的東西進行再次“審視”

    比如,論文中常見的單詞-交流communication,讀論文的時候這種常見的重複率多的單詞大家很容易忽略,因為“知道”,但如果問你什麼是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其本質含義是什麼?你會如何回答?就是互相交流彼此的想法?或透過知覚・感情・思考來互相傳達,交流想法?還有什麼?曾經問過學生(已考上東大),回答說:就是透過交流,傳達己見說服對方!我問學生,那麼你對交流和交涉是一樣理解?…

    實際上,我嘗試過不少這種“似懂不懂”的概念,包括問自己,發現我們都有不少這種“盲點”或“盲區”,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存在的“問題”,日程生活中並不會成為太大問題,但在學術研究裡,如果自身的認知裡越多類似這種“盲點““盲區”就說明我們碰到思維瓶頸的機率就會越多。

    教別人的過程是最有效的自我審視的機會,因為哪裡被學生戳問自己的“痛點”,那裡就是自己的“知識瓶頸”,但如果油嘴滑舌逃避,或者支支吾吾塘塞過去,是永遠無法突破自己實現持續成長,更不用談昇華了,只會停留在某種極限的框架內轉來轉去。只有誠懇承認自身缺陷的必然性,認真查詢,縱深理解,努力做到多個知識點的融會貫通,才能實現和積累每一次小突破。

    我們看到,聽到某種“事”或“物”的時候,腦子裡會自然“蹦出”很多“想法”,但這種想法大多時候是“斷片”的,所以,看似腦子裡蹦出來一大堆“東西”,卻很難整合起來,一個個按前後順序,邏輯順序等串聯起來,精準定位和看破核心問題,往往流於表面東西。如果我們大膽去承認我們自身缺陷的“必然性”,誠懇.刻意去發現自己思維中的“青澀”部分,重新審視和深究,自然會有步步提升,做得好也能夠讓自己爬上另一個次元高度。

    所以,回到起點,先行研究中遇到瓶頸,絕不可“煩躁”,反而要停下來,重新去查你在一篇論文中覺得感興趣,覺得對你有用,有共鳴的部分,一個字一個字重新思考!著急絕對於事無補,有了一定的想法,趕緊記錄,整理下來,和你的導師聯絡,一起探討,一起交流,傳達己見,聽取建議,增進對彼此觀點的理解,重複交流互動中抓捕異議中的共同點和共鳴處,直到可以精準定位關鍵單詞,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研究課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頸動脈處有斑塊,需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