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mzya3336

    梁實秋先生學貫中西,博古通今,但真正使他在普通讀者中間享有盛名的,還是他的散文創作。他的散文風格經歷了從浪漫到古典再到浪漫的演變過程,但是最能代表其散文藝術成就和主要特色的還是以《雅舍小品》為代表的、古典主義文學觀指導下的散文創作。由於家庭出身與後天的所受的教育,中國傳統儒家士大夫的氣質和英國的紳士風度在他身上互相交融,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貴族氣質。這種氣質使他選擇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義,形成了自己的古典主義文學觀。受他本人的文化貴族氣質和古典主義文學觀的直接影響,他的散文創作實踐呈現出從容優雅、理性節制的總體藝術特色,具體體現為“追求人生的藝術化”與“幽默與感情的節制”兩點。從文學創作的主體來說,梁實秋認為文學是天才的創造。梁實秋一再說,“一切的文明,都是極少數天才的獨創”,“文藝是少數天才的獨創”,“大多數人就沒有文藝,文藝就不是大多數的”。並且在梁實秋看來,不但創作的主體只能是極少數的天才,就是鑑賞文學也是極少數天才人物的專利,“最高的藝術只能少數人能瞭解,藝術自有許多的等級,所以藝術的鑑賞亦有很多的等級。”對於一般民眾的文藝要求的滿足,梁實秋給他們安排了說書、唱戲、通俗文學作品等藝術,因為他們的知識只能理解這樣的作品,他們也只對這樣的藝術感興趣,至於偉大的藝術作品,像莎士比亞的戲劇,歌德的《浮士德》,那自然只有偉大的藝術家們才能欣賞、體會。梁實秋看到了不同的藝術主體對藝術有不同的要求,這無疑是正確的。但,梁實秋的錯誤在於誇大了天才等英雄人物的作用,完全忽視了廣大人民群眾在藝術創作和接受中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瓜迪奧拉的足球是否真的在傷害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