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85397968495

    1、是原材料問題

      (1)原材料選擇不當或發錯料。應該用高碳鋼或中碳鋼製造的零件而錯用成低碳鋼;應該用合金工具鋼製造的零件錯用成普通高碳鋼。

      (2)原材料顯微組織不均勻。如碳化物偏析或聚集現象,鐵素體成大塊狀分佈,出現石墨碳,嚴重的魏氏組織或帶狀組織等。

      2、加熱工藝問題

      (1)淬火加熱溫度偏低,保溫時間不足也是淬火後硬度不足的原因。如亞共析鋼,當加熱溫度在AC3與AC1之間時,則因鐵素體未全部溶於奧氏體,淬火後不能得到均勻一致的馬氏體而影響工件硬度。金相分析時可見未溶鐵素體.

      (2)淬火加熱溫度過高,保溫時間過長。對於工具鋼,當鋼的加熱溫度過高時,大量碳化物溶於奧氏體,大大地增加了奧氏體的穩定程度,使馬氏體開始轉變點降低,因而淬火後工件中保留大量殘餘奧氏體,使淬火後工件的硬度下降。金相分析時,可見未溶的碳化物稀少,殘餘奧氏體量明顯多。

      (3)淬火加熱時,工件表面脫碳,使表面硬度不足。金相分析時,表面有鐵素體及低碳馬氏體。當磨去表面脫碳層後,硬度便達到要求。工件在一般箱式爐中未加保護或保護不良的情況下加熱,或者在脫氧不良的鹽浴爐中加熱,都會產生氧化脫碳現象。

      3、冷卻工藝問題

      (1)淬火介質選擇不當。例如:應該採用淬火或淬鹼的工件採用油冷,則會因為冷卻能力不夠,冷卻速度太慢,在冷卻過程中奧氏體將發生珠光體組織轉變,而得不到馬氏體,致使工件的硬度值偏低。

      (2)淬火介質過於陳舊,淬火用油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碳黑及殘渣使粘度上升,造成冷卻能力下降,使油老化。油在淬火過程中不斷髮生氧化、聚合、熱分解、汽化等過程,導致油的變質,此外,油內水分的增加,也促進了油老化變質成乳化狀態,至使工件在淬火時,達不到要求。此時,透過更新油或過濾處理原來的陳油,使淬火硬度達到標準。

      (3)淬火介質溫度過高,容易出現軟點。如大批零件連續淬火時,而淬火介質又沒有迴圈冷卻系統,則淬火介質溫度就會升高,冷卻能力下降,而造成淬不硬的現象。

      (4)冷卻時間控制不當,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①雙液淬火時,零件在水中停留時間過短,或從水中取出後,在空氣中停留時間過長再轉入油中冷卻。因工件本身還有較高的溫度,發生自身回火的現象,而導致硬度偏低。②分級淬火時,在分級冷卻介質中停留時間過長,發生貝氏體轉變,因而硬度不足。

      (5)冷卻過程中,操作不當也會產生軟點。工件在淬火介質中沒有適當移動,致使區域性地區形成蒸汽膜,降低了冷卻速度,得不到均勻一致的馬氏體組織,使工件區域性硬度偏低。

      (6)除了上述幾點原因外,有時操作者大意,回火溫度偏高或工件表面有氧化皮、鏽斑等汙物,使區域性冷卻不足,也會產生硬度不足的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妻子有男閨蜜會影響夫妻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