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正永生
-
2 # 落葉穩又輕
寵溺的孩子很脆弱、很蠻橫,對孩子的成長不好,讓他知道是非,懂得錯了就要受懲罰,對了就該表揚,敬畏長輩和規矩。
-
3 # 護眼世家
看到這個案例很痛心,想起了我堂哥的故事,小時候我哥長的就很清秀,現在看他四五歲時候的照片,比很多小童模還好看的那種程度。然後我叔叔嬸嬸就特別寵他,明明家裡已經有了挖掘機汽車,出門看到差不多的玩具就非要再買,不買就倒地大哭。通常他們就會給買回家,我奶經常說他父母,現在要什麼就給什麼,等長大了要你們的頭也砍下來給他嗎?說的是有點殘酷,但是老人言你不服不行,現在想想幾乎驗證了我奶的話。
小學的時候他就表現出了一種大哥大的風範,不知道跟什麼人還是電視裡學到了一些痞痞的氣質。經常問我有沒有人欺負我之類的,然後簇擁一幫小孩去搗亂。初中學習就很差了,還在學校拜了把子,跟兩個不良同學結成了什麼兄弟,看上去都兇兇的。氣質也整個變化了,眉眼看上去有些煞氣,因為奶奶的去世我們也不常聯絡。後來高中輟學,我叔叔長了很嚴重的病,他都不怎麼回家看他爸爸,還去投資了洗浴中心,把家裡的房子都賠進去了,現在一家人租房子住,我不知道我叔叔嬸嬸他們後悔沒有,可以說沒有一點回報對於父母,倒是後來有了兩個孩子,千萬不要再重蹈覆轍了,我嬸嬸對孫子現在很嚴厲,我估計是吃了我哥的虧,溺愛出來的孩子真可怕啊。
1.永遠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和感恩別人的好。
2.長大後三觀基本會不正,特別是老一輩隔代教育溺愛中成長的孩子。
3.孩子從小習慣了以我為中心,不論做什麼事,都會先考慮自己的利益,時間長了,就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
4.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內心是極度敏感和脆弱的,因為他們的父母怕孩子:含在口裡化了,捧在手裡摔了。
在家裡就是個小皇帝、父母長期的庇護下,孩子的自尊心會超強,但內心深處一點打擊也受不了。
5.被寵大的孩子與同齡孩子相比,獨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相差一大截。在外讀書或工作,他們連自己正常的生活都無法處理。因為他們習慣了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
慣子如殺子、如果你現在還溺愛孩子,請及時糾正吧,嚴格才是大愛!
-
4 # 小伍的美食光
今天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哀慟”。為這個孩子“哀慟”,也為這個奶奶“哀慟”,更為當今的社會家庭中存在類似普遍問題而“哀慟”。這個問題中所發生的家庭“教育”問題,是當今社會家庭“教育”中的集中縮影。可能您會說,這個事件屬於特例,是極特殊發生的事情。雖然現在的孩子比起上一代的孩子難管多了,但還不至於發生此類問題。但我要告訴您,不要掉以輕心,因為孩子身上的任何一件小事只要放大十倍,再看,都是大事。現在可能孩子還小,不會發生什麼事,但孩子會長大,孩子身上的問題也會隨之長大。今天未發生的事情,未必將來不會發生,想想每年有多少高中、大學的學生因為一點點的不如意就草率的結束了生命……
我常說看問題要“透過表象看本質”。這件事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孩子在慾望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在還不理解“死”是什麼概念的情況下,以威脅長輩達成自己願望為目的而無知的結束了生命。這裡面是誰的過錯?僅僅一個“寵”字就能涵蓋整個事件的問題嗎?我覺得這個問題遠沒有那麼簡單,不僅不簡單反而是錯綜複雜的。這裡面存在著社會問題,家庭成員關係問題,家庭教育等等諸多問題。
首先,第一個是孩子的“慾望”問題,為什麼孩子慾望一時得不到滿足就做出如此過激行為呢?他“慾望”又從何而來?孩子從生下來就有如此之大的慾望嗎?據我所知,孩子生下來是有“慾望”,但那是人類最初級,最基本的“慾望”——“生存欲”。最初孩子不知道別的“慾望”,他們只要能吃飽,就很滿足了。但隨著孩子透過“哭”就換來自己想要的,久而久之,孩子的“慾望”越來越大。在“慾望”不斷擴大的同時,發現自己的“哭”能夠控制大人們的情緒和行為。而此時的大人們完全沒有意識到因孩子“哭”受轄制的妥協,正在為將來孩子“以命相抵”的後果埋下了伏筆。
說了孩子的“慾望”的形成,不得不說說促使孩子“慾望”快速增長的加速劑——“愛”。我們可能覺得“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是人類的本能反應。是的,這本沒錯。但是,我們現在的“愛”往往都超越了本能“愛”的界限,主要成了大人們“自私”情感發洩的產物,這類人群尤為凸顯的代表人物是“隔輩人”,父母身上也普遍存在。這種“愛”不是以從孩子需求的角度出發,而是,以大人們不對孩子釋放“愛”自己就難受的角度出發,看著孩子吃就高興,給孩子花錢就舒服……孩子真的需要這些嗎?不重要,只要大人“愛”完了就舒服了就行了。但大人們可否知道,正是自己“自私”的愛使孩子們的“慾望”就這樣一點一點的被大人自己親手“培養”長大呢?
在我們大人向孩子們示“愛”的時候,我們又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一個很嚴重但幾乎都被大家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家庭成員關係的問題——“輩分錯位”。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長者為大,長者為尊,是我們小時候沒人說,但在整個家庭氛圍裡就能體會的“潛規則”。我記得小時候,我和媽媽去姥爺家看望姥爺,媽媽給姥爺買了他愛吃的“大燒雞”(我小時候也特別愛吃)。當時我們吃飯是分大桌和小桌的,我和媽媽是在小桌吃飯。姥爺燙好了酒,開啟媽媽買來的“大燒雞”,我當時口水都流下來了,望著姥爺,心裡期盼著姥爺會賞我一塊。還好,那天姥爺心情挺好,真的扯下了一個大雞腿給了我,我連聲說“謝謝姥爺”。我現在都記得那時候的雞腿可“香”了。其實,老幼尊卑一直是中華兒女傳承的美德。但是,到了社會發達的今天,人們似乎再也想不起我們應該原本有的“模樣”。我們現在能看到的畫面常常是孩子坐在“首席”的位置上,不論走到哪,都“老奴才們”在身邊端茶遞水,揹包打傘……無微不至的“伺候”著這位“爺”或“公主”。我們的這些“老奴才們”早已忘了自己的身份,他們只認為這是“愛”。他們早忘記了自己是“誰”。而我們的孩子們也真的覺得自己就是童畫故事裡的“王子”“公主”。這發生的一切都是本應該發生的。因為,他們從生下來每一天都是這麼過的……
家庭倫理次序的錯位,在當今社會,真的是很嚴重的問題,這不僅是孩子們僅僅“安逸享樂”的問題,而是它會給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造成心理、社會關係認知、價值觀……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影響將會影響他們一輩子。
那說到這,我們開頭的問題,整個事件,到底是誰的責任呢?誰又是受害者呢?想必大家也應該有所瞭解了。那究其原因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作為家長大人,該如何正確“管教”孩子,不讓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呢?我們覺得我們首先最基本要做到“兩個正向認識”和“兩個歸正”。
第一個認識,是我們應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有與孩子共成長的“認識”。孩子在襁褓中,父母給與“吃喝拉撒”全方位的照顧,是必須的責任。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生理,心理,能力上會發生本能的變化,我們作為家長必須要有要清醒的認識。不能總以“孩子還小”為由,給自己釋放“愛”找藉口。前一段時間網上常流行一句話交“有一種冷,叫媽覺得冷。”如果,你覺得孩子連最基本的“冷”“暖”“餓”“飽”,不知道的話。我建議您需要做的是把孩子送到醫院給腦部做全面檢查。否則的話,請你相信他的“能力”。
第二個認識,是家庭位成員中分次序的的正確認識。我們必須按照“老幼尊卑”的次序,“各歸其位”。我們會發現其實天地萬物的自然規律發展,都是有他的“次序”的。當我們按照“人意”去改變它時,我們可能臨時得到了一些“收穫”,可事實上我們要承擔的“後果”,要比那點“收穫”大得多。如果我們的次序亂了,請您不要說,孩子“不聽您的話”。也不要說孩子“一身的毛病”。也不要在他“不尊重您”敢明目張膽的“懟”您,“耍”您,“嚷”您的時候,認為這是“孩子的問題”或者是“時代的問題”。請您深刻反思一下,您為什麼就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變成了“二等公民”
“管教”孩子真的是在我們生活中的點滴裡,我們常常認為對孩子的“管教”的含義,就是給孩子講道理來歸正孩子,其實,不是,管教的真正含義的第一步是“管住我們自己,才能教出正確的孩子。”
-
5 # 大山深處有人家
看到這樣的事,感覺非常痛心。
現在的孩子都是小太陽,家裡的小皇帝,要星星不敢給月亮,要月亮就恨不得能飛到天上摘下來送給孩子,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總是說他還是個孩子,還小呢長大就好了,對孩子特別溺愛,孩子的心靈就像溫室的花朵一般,經受不起一絲風吹雨打。
這樣的孩子養尊處優隨心所欲,更分不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諸漸形成以我為大,目無尊長的性格,並且在學校,謊話連篇總愛無緣無故欺負別的同學。
當孩子養成這種性格的時候,許多家長們還都不以為然,自己的孩子欺負別人時,家長不管教甚至還沾沾自喜,心想反正自己孩子也沒吃虧,縱容孩子的一切缺點,當被欺負方家長提出意見時,他們還理直氣壯,反過來指責別人說;你大人太壞了,居然和我家孩子計較,打你家小孩怎麼了,孩子打人太正常了,幹嘛大驚小怪;遇上這樣的家長真是讓人無語。
這樣溺愛出的孩子心理特別不成熟,不管在學校還是家庭,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無理取鬧愛走極端,這時家長們後悔也晚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給孩子穿一身盔甲,就是孩子做錯事了,該批評就批評,首先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孩子承認錯誤了,可以教育。
如果平常慣的不成樣的孩子,堅決不承認錯誤,真的可以用小小的懲罰來讓他認識自己錯誤,懲罰並不是虐待自己孩子,而是讓他內心裡意識到自己錯了,必須要改正。也是鍛鍊心理耐受度,適應疼的能力,養成鋼鐵般的意志。
以後走入社會後,遇到挫折遇到坎坷,有堅強心理素質和承受打擊的毅力。
回覆列表
謝你邀請。我認為苦果都是自己釀製的,孩子寵慣是孩子的毛病?要星星不給月亮,是孩子生來固有的?今天孩子想要3塊錢的糖奶奶不買,孩子跳樓怨誰?天下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這一哀嚎提醒了你們,孩子要從小教育艱苦樸實,不要嬌慣他們。嬌慣的孩子早晚是累贅、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