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生領界

    因人而異

    曾 雪(Iris Zeng)

    法學碩士

    “七巧板”兒童生命發展專案講師

  • 2 # 心理諮詢師王旭亮

    諮詢師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做筆記,雖然是一種個人化的東西,但實際這個做法是錯誤的,這是一種不專業的表現。諮詢完成以後,每個諮詢師必須寫諮詢記錄,這是正常現象。而在諮詢中,諮詢師必須時刻關注到,來訪者的一言一行以及心理諮詢中的非語言現象。因為有時候諮詢是低頭寫字做筆記的那一剎那,也許你就錯過了一個理解你的來訪者很好的機會。諮詢中,來訪者會表達很多東西,這些東西不一定都是真實的,但是情緒的或者情感的表達才是真實的。 來訪者講了一個事情,事情大部分的情況下是對來訪者立場上有利的,但如果來訪者意識到他講的這個事情有所隱瞞,可能他的表情上就會有有其他的情感浮現出來。如果諮詢師剛好錯過了這一幕,想要再次去觸碰他的時候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另外,諮詢師在諮詢房間中現場做筆記,也會給來訪者帶來諸多不利的因素,一方面,來訪者,會有一種秘密被記錄下來的感覺,所以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隱瞞很多想要表達出來的事情,另外一方面,來訪者會感覺諮詢師在諮詢中沒有足夠的盡情的理解來訪者本身。

    諮詢中,一切都要以來訪者為中心,讓來訪者盡情地表達,諮詢師的干預越少越好。

    主體間心理治療認為,諮詢師和來訪者在諮詢房間中共同構築一個“場”在此雙方的影響是相互的,來訪者所說的話受到諮詢師的呼應,諮詢師的所有行為都會被來訪者,解讀為對此話的迴應。

    因此,諮詢師在諮詢房間裡,不要做任何與諮詢無關的事情。只要靜心去理解和聆聽來訪者就可以了。

    我再補充一些,心理治療的設定,各個流派有所不同,但是目前主流的仍然是以精神分析流派為主的,如果參加過主流的精神分析培訓,如中德,中美,中英等等,老師都會推薦你們去看一本書,叫《長程心理動力學心理治療基礎讀本》,這本書的第十章,督導的運用中明確的寫著督導材料的獲取,對於諮詢關係的干擾。

    一,錄影帶: 能夠捕捉到非語言交流,但來訪者會感受到侵入和不安全,從而隱藏內心的諸多資訊,而且諮詢師也會變得特別正式。

    二,錄音帶,錄音筆,侵入較少,但來訪者仍然會有侵入感和拘束性,同時喪失了非語言的交流。

    第三,詳細記錄的筆記,目前是督導獲取材料的最多的方式,但是,當場記錄會干擾對來訪者共情性的投入以及對治療中的細微移情呈現的觀察,治療時必須和來訪者在一起,並對體驗在治療關係情境下產生的情感狀態保持開放。

    因此,治療後做筆記,會記錄下更有用的資訊。資訊不僅僅是來訪者向你傾訴的一些問題或關鍵,還要包括諮詢師對此的反移情。

    很多不太清楚心理諮詢原則與設定的來訪者很多時候是沒有能力去反對諮詢師所提的要求的所以並不是來訪者沒有反對,諮詢師的行為就沒有對諮詢造成干擾。

    諮詢師的主要工作目標就是儘量不去幹擾來訪者的所有心理狀態。

    多說一點督導材料,督導材料與諮詢記錄是不同的督導材料是需要給督導師去看的需要儘量客觀的還原治療室中所發生的一切甚至於包括諮詢師本身的反移情。材料的獲取需要得到來訪者的同意,諮詢師是不會為“一剪梅”的來訪者去做督導的,所以通常需要做督導的來訪者大多是經歷了十個小時左右的長城心理治療出現了阻抗,反覆,有的是對治療師理想化的破滅,出現了對治療師的攻擊,表達治療效果的不理想,憤怒等情緒,這個時候治療師才會去找督導師去,看來訪者目前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而到了此階段,一般而言,來訪者與治療師是建立了一定程度上的治療關係或者治療聯盟的,來訪者是能夠對治療師有一定的信任感,才可能同意治療師去找督導師,曾經在我參與的心理諮詢公司中有心理諮詢師僅僅做了兩次,就要求來訪者做錄音以便督導,來訪者當時是同意了,但是在做了四次之後脫落了來訪者專門到心理諮詢公司將他的錄音要求拿走。後來在客服的回訪中得知來訪者認為錄音特別的不安全,感覺心底的秘密有可能被諮詢師以外的公司的人知道。所以轉而去了別的心理公司。從此以後,那個心理諮詢公司再也沒有出現過現場錄音錄影等問題。

    最後,作為一個從業的心理諮詢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驗師,如果在你諮詢的過程中,你的體驗師當著你的面做筆記,你自己心裡會如何看待?是不是也會像那個充滿不安全的來訪者一樣?諮詢的早期階段,來訪者對諮詢師是充滿了理想化的,這個時候諮詢師做什麼都是對的。也許在這個時候你再諮詢房間中當場做筆記,來訪者也會認為是對他的一種尊重,重視,但是心理諮詢必然會經歷對於諮詢師理想化破滅的階段,在那個階段,諮詢師的所有行為在來訪者看來都是不正確的,來訪者會很容易的在這個階段放大他心中的不安全感,也許會更容易的脫落,也許會更瘋狂的攻擊諮詢師,這個時候來訪者認為,你當場做筆記,就是對他的一種忽視,認為你沒有盡心的關注到他的所有情緒和情感問題,諮詢師又該如何?

    所以,諮詢師在諮詢房間內當場做筆記,我認為是一種非常不專業的行為。

  • 3 # 焦點鹿的媽媽力

    我在諮詢時會帶筆和寫字板。

    第一次諮詢時,我會說明自己帶筆和寫字板的原因,徵求個案意見。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介意。

    如果個案有不舒服,我就不帶。因為我帶不是因為我記不住。

    諮詢過程中,我只記關鍵詞,就是個案做的好的點,和個案看重的點,以及個案困擾的點。寫的非常少,並不需要專門低頭筆記。

    有時候,並不需要記錄,我會故意要求個案停一下,嘴上邊重複個案的話,邊寫那句話,目的是要把這句話反映給個案聽,讓TA聽到,而且知道,那是TA自己說的,便於很自然的引發TA的思考。

    記下關鍵詞,便於我諮詢結束時做反饋。

    有時會給個案看TA有多厲害,做到了這麼多,比只說出來更有鼓勵效果。

    我詢問過個案,對我記錄的看法,TA們覺得,我對TA們說的話很重視,感到被尊重。

    我在1879上課時,老師給看的影片中,有的大師也會記錄。

    所以,諮詢中是否記錄沒有對錯之分,就看諮詢師如何利用。

  • 4 # 昱見成長

    關於心理諮詢師是否帶筆本做筆記,不同的流派和個人工作風格,會有不同。諮詢的過程裡,是指向於實現諮詢目標,同時要時刻以來訪者為中心。所以,無論你的諮詢師是否做記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記錄以及不記錄,都是她/他在表達對來訪者的重視,尊重☀

    我曾採訪過一些諮詢師,問他們是否做記錄,以及他們當時的心態。收到這樣的回答:一、當我做記錄時,我儘可能記住來訪者反覆提到的問題,重複的詞,這些部分一定對他們有很重要的意義,記錄之後,我可以和督導師認真地討論,我們在這些點上可以如何支援來訪者。二、我沒有做記錄,因為我想要營造一個對來訪者全然關注和陪伴的環境,不想因為記錄而打斷他/她的陳述和情緒流動,同時我會用腦用心去記住來訪者提到的關鍵事件,在諮詢結束我會憑記憶快速詳細做個案記錄。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同時想對所有來訪者朋友溫馨建議:如果你希望或者不希望諮詢師在諮詢過程裡做記錄,一定要坦誠地和諮詢師表達,並且一起探討:你的要求背後,呈現的怎樣的情緒或者模式,背後的深層次動力是什麼。也許這部分,正是諮詢中有價值的部分,也是最能支援到來訪者的部分。☀❤

  • 5 # 源姐談心

    來訪者不只一個,寫筆記有利於來訪者下次來訪時諮詢師不會遺忘。

    有的諮詢師可能隨時記,有的可能諮詢後記。根據個人習慣定。

  • 6 # 學靜說

    這與諮詢師的個人特點有關。我的習慣是諮詢過程中不做筆記,因為我本人是TA為主的諮詢師,這一流派中有許多非常直觀的圖示,如果有必要,我會直接畫給來訪者看。通常情況下,筆記我會在諮詢結束時進行簡單記錄。諮詢時不做筆記有幾個優點:第一,可以全情給予來訪者關注。第二,可以更全面的收集來訪者非言語資訊。第三,真正體現諮詢是在“此時此地”。希望對你有用。

  • 7 # 人生心助力psy

    諮詢過程中是否做筆記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權衡:

    首先,為了營造安全和信任的氛圍,應當首先考慮來訪者的感受。有的來訪者不介意諮詢師做筆記,但實際諮詢中,有不少來訪者是不希望自己所說的話被記錄下來的。心理諮詢倫理要求諮詢師若要對諮詢過程進行錄影或是錄音,必須首先徵得來訪者的同意,同理,如果來訪者不同意諮詢師記筆記,諮詢師還是應當尊重來訪者的要求。

    其次,在徵得來訪者的同意之後,諮詢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或者是特殊情況下的要求,來決定是不是做筆記。重點是不能因為忙於做筆記,而影響到與來訪者的交流和溝通。讓來訪者暫停等待,或者是因為低頭做筆記,而沒有捕捉到來訪者的非言語資訊等等,都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的事情。

  • 8 # 142號渡老師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做筆記沒有對錯之分,是否做筆記,要看你的行為有無干擾到來訪者,有無記錄到有協助診斷價值的關鍵詞。

    一般情況下,在諮詢的過程中,來訪者由於情緒,心境等的影響提供的資訊雜亂,諮詢師要善於捕捉有價值的資訊,簡單歸納來訪的語言,用以澄清問題,這時候這樣的記錄不會干擾來訪者的敘述,對心理問題的診斷有幫;而過多的記錄會干擾對來訪者的觀察,也已引起來訪者的顧慮,所以心理諮詢過程中筆記記錄要遵循價值原則與適度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感覺高鐵上的餐貴還是飛機場的餐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