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iss張小豆
-
2 # 心夥伴
針對觀點相悖進行反駁,這是自我保護
的對外展現。所有人都有想要反駁別人,並且證明自己才是對的的心理,因為這可以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證明自己別對方強。反駁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帶著情緒的攻擊他人就非常不正確。
一個人面對他人的質疑,然後決定反駁對方,而他的反駁是否中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非整合能力更強,他們言論往往一針見血,而且並不會傷害到對方,不過非整合能力較弱的人會瘋狂的攻擊別人,因為他們並不瞭解對方做的到底對不對,但固執的認為自己是對的,這種人的知識面廣度往往不夠。
關於非整合能力,這是心理學上對於認知未知的概念,非整合三個字的含義是,自己當前的認知能力無法認識的東西,如果一個人的非整合能力越強,那麼他們就能接受更多知識,同時瞭解的越多,才越覺得自己無知,這樣的人往往會保持謙遜。而那些狂妄自大的往往才是真正無知的人,這些人的非整合能力非常弱,他們無法瞭解的東西太多,另外覺得那些東西瞭解起來太複雜,索性就封閉了自己的心靈世界,然後慢慢變得愚昧無知起來。
如果把每個人能瞭解的東西比如成一個圈,那麼當非整合能力弱的人接觸到圈子以外的東西,他們通常不會嘗試接納理解它,反而會情緒非常激動的攻擊對方,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可理解的。
-
3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劉玲,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現任成都博思颶風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培訓總監,擅長結合中西方心理學做溝通,情緒,婚戀方面及個人成長的培訓及諮詢。
從心理學的角度,人們攻擊觀點不同的人,無非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想要不斷證明自己是對的人,心理上多少都有些自卑;希望透過壓迫和打壓別人,來得到一個自我優越感的證據,所以只要遇到跟自己觀點不同的人,就會自動開啟攻擊模式,說到底是內心不自信的表現,也迫切需要不斷的透過外界的認可和認同,證明自己的強大和自信,卻反而漏了自己自卑的底牌,但凡你看見那些正在進入鬥雞模式的人,就能瞭解此人內心的真實狀態,所以又何必與這樣的人一較高下呢?除非你也是需要這樣“一戰成名”的人。
另外喜歡攻擊別人的人,也是迫切需要別人“看見”自己的人,這是一種“求關注”的心態,大多數人可能不喜歡做一個刺蝟式的人物,因為攻擊意味著會遭遇更多的挑戰和反感,一般人都會抱有一種“和為貴”的心態,但這個群體卻以攻擊別人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記住他們,不管人們對他們是愛還是恨,反正大多數人被攻擊後一定會有比較激烈的情緒,這就是他們要的效果,如果你能做到淡定面對這樣的挑釁,才是碾壓他們的正確方式。
真正強大的人,是可以做到“和而不同”,既能尊重和接受別人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也能保有自己的獨特見解,要做到這樣開闊的心胸,就需要一直保持開放和好奇的心態,才能讓自己真正的成長強大。
-
4 # 為愛堅強490
不知道,我也是這樣的人,找不到好的辦法,也許是太瞭解自己,只想遠離人群,我覺得只有遠離人群,養點寵物也許會好一點,可是自己的能力創造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人比別人更累!
-
5 # 銀川—鳴心理
人攻擊觀點不同的人,這種行為是由習得或行為而形成,攻擊行為不僅可以透過反應的結果進行學習,也可以透過榜樣的示範進行學習。攻擊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習得的。
班杜拉認為,人類的攻擊性行為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學習得來的,最重要的是學習機制是觀察學習,個體透過觀察他人的攻擊性行為,而懂得了攻擊性行為是怎麼發生和完成的,目前攻擊性行為的形態主要來自於家庭成員對個體的強化、人們所處等級文化的影響,以及大眾傳播媒介所提供的榜樣模仿。除了觀察學習之外,個體也可以透過自身的經驗,形成攻擊行為。
激其攻擊行為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幾類:
討厭的教唆者,即當個體的身體遭受攻擊,言語侮辱,生活條件變化和行為目標受阻時,可以呈現出攻擊行為;
正面效果的引誘,當人們預想到自己的行為將產生正面、有利的結果時,可能呈現出攻擊行為;
楷模的教唆者,即個體看到過他人,表現出攻擊行為,則比沒有看到此類行為時,更可能呈現出攻擊行為;
教導的教唆者,即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個體接受法定權威的指導,而可能呈現出攻擊行為;
妄想的教唆者,即當個體不能有效的認識現實生活情景而是被幻覺的力量所操縱時,可能表現出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一旦被某個或某些上述因素所激起,則在一定的條件下,可對個體的攻擊行為進行持續強化,如正面的報酬和獎賞,或者負面的懲罰和處分,以及替代性強化。
替代性強化是觀察學習的一種結果,如果個體觀察到別人的某種行為得到了獎賞,他也會學習這種行為;如果他觀察到的別人的某種行為受到了懲罰,就會剋制這種行為。
從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中,我們得到的答案是:人之所以攻擊觀點不同的人(或其它攻擊行為),是由模仿學習、觀察學習,透過反應的結果以及榜樣的示範而習得的。
-
6 # 鵜鶘心理
或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渴望被尊重、被認同的,所以一旦遇見一位和自己觀點相左的人,就無形中感受到一種不被尊重、不被認同的焦慮,甚至還有一種自身會受到威脅的恐懼,而為了擺脫這層焦慮、這刻恐懼,只能拿起“武器”,透過攻擊來戰勝自己的壞情緒。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當我們與父母、老師、領導觀點不同的時候,父母們總是會擺出一副“老子的模樣”,孩子就應該聽大人話;老師們也會以傳道受業解惑的師者自居,代表著一份權威,不容置疑;領導們則更擅長倚老賣老,“我們摸爬滾打那會兒,你們這些小職員都還沒出道呢”。他們作為我們的長輩也好、作為導師也罷,如果發現我們和他們的觀點不一致,他們會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我們應有的尊重,而他們的立場又特別需要從我們身上獲得那份尊重!只是他們誤以為聽他們話的就是尊重,不聽他們話的就是忤逆。那對著忤逆他們的人群,就是逼著老子們來做做這些小的們的規矩哦。他們正是透過這種“做規矩”,試圖來戰勝自己因所謂的不受尊重和不被認同而產生的擔憂感和恐懼感,這似乎是人的一種本能,透過攻擊野獸來戰勝對野獸的恐懼。
還有一種情況也很明顯,就是當妻子和丈夫的觀點不一致時,他們會因此感受到一種不被對方認同、不被對方讚賞的擔憂感和焦慮感,甚至有些還會上升到TA是不是不再喜歡我、不再愛我呢?而為了擺脫這糟糕的感受,夫妻之間的戰爭必然會打響,“今天我們一定得把這個事情說說清楚,到底應該聽誰的?”或許只有透過這種較量和博弈,才能讓自己感覺好受一些,而這一切的源頭其實只不過是“牙膏使用起來,先擠哪一頭而已”……
回覆列表
人們都希望獲得認同,這時人類的天性,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希望在生活中找到歸屬和同類,因此我們渴望找到認同我們理解我們的人,當我們在公共場合發表意見時,我們期待的是別人的認同和支援,而當我們獲得了相反的反饋是,我們有時就會產生一種反抗性的反應,來應對自己的不適感,這種不適感是用來解決自己對於他人認知的差異。當我們發現別人有不同的意見,我們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可,因此不同意見者與你就成為了競爭關係,你們都在爭取同一群聽眾的支援和認可,因此反駁對方,甚至駁倒他就成了你獲取比爾呢認可重要的動作,只有他失敗了,你才能讓其他人成為你的支援著,這時,人們就會開始他們的攻擊和對抗,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個過程都不怎麼愉快,即便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來進行的事情,由於種種原因,人們會在攻擊別人的同時,感受到內心的各種掙扎,畢竟你在攻擊的觀點有時不一定是你所反對的,有時或許還是你觀點的一部分,但由於為了獲得別人的支援,和歸屬感的滿足,你就會不由自主的做出這樣的反應,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情,那就是當你們為了重要事情做決策進行討論的時候,儘量要避免這種為了保護自己觀點價值的討論,保證探討雙方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方案,而不是其他什麼因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資訊結果的有效性。因此,人儘量不要攻擊別人的觀點,求同存異才是問題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