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京媽說

    生活中,經常有女性懷二胎就是因為“意外”,本來以為還在哺乳期不會懷孕,因而掉以輕心不採取避孕措施,結果:懷上了!

    女人哺乳期會不會懷孕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因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可能!

    接下來就來詳細的分析分析,為什麼哺乳期內會懷孕、需要注意些什麼?

    1.先來說說,產後多久來月經?因人而異!

    關於產後 “恢復月經” 這事兒,其實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媽媽可能滿月後不久就來大姨媽,但也有的媽媽可能在給寶寶堅持母乳餵養的這段時間內一直都不來。

    相比來說,除了 和個人體質有關外,和餵養方式也有一定關係

    奶粉餵養的媽媽:由於卵巢功能恢復較快,可以在產後1-2個月恢復月經,也就恢復排卵;

    母乳餵養的媽媽:受到激素水平影響,可能在產後6個月,甚至是整個哺乳期都不會恢復月經,也不會受孕。

    但是,京媽要提醒產後媽媽們的是:哺乳期不來月經不等於就是安全期,凡是無絕對,哺乳期也會有懷孕的可能。

    2.哺乳期媽媽,沒來月經是怎麼發生懷孕的呢?

    女性正常的月經週期是28-30天,這其間要經歷三個時期,分別是:月經期、子宮內膜增生期和排卵期。

    在月經期: 子宮內膜發生剝脫、出血,於是形成月經;在增生期: 子宮內膜重新增厚到一定程度;在排卵期: 如果卵子沒有被精子結合,就會排出體外。

    這是個迴圈往復的月經過程,一般 排卵期為下次月經前的14天左右

    在產後4-6個月左右一般哺乳期女性會逐漸恢復月經,而且在月經來潮的前14天,會正常排卵(也就是說排卵發生在月經來臨之前)。

    那麼,就有這種很巧的情況發生,剛好要恢復月經了,會先發生排卵,但是產後媽媽在同房時並沒有採取避孕措施,那就有可能懷上了到了該恢復月經的日子沒有來,其實這時就是因為 “再次懷孕” 了。

    ▶ 3.哺乳期的媽媽不能盲目使用 “哺乳期避孕法”

    通過前面的分析,產後媽媽們應該就看明白了,因為你自己也並不清楚 “到底什麼時候來月經”?因而,如果你暫時還不想要二寶,不建議盲目使用 “哺乳期避孕法”。

    若是非要使用這種避孕方法,建議同時滿足是三個條件:

    母乳餵養 + 產後六個月之內 + 沒有來月經。

    PS:

    懷孕機制非常複雜,即使是這3個條件都滿足,依然有懷孕的可能,所以,最保險的方法還是 用正確的方法有效的避孕

    如果哺乳期女性遲遲不來月經,也要考慮到懷孕的可能,要及時做經尿HCG檢查或去醫院進行經血HCG檢查。

    ▶ 4.哺乳期女性出現這些情況,則提示可能再次懷孕了!

    哺乳期女性再次懷孕,受到月經復潮的影響,往往不容易察覺,但如果出現了下面這些情況,則提示可能再次受孕了,一定不能大意。

    ① 月經停止

    如果女性在哺乳期已經恢復月經,但是突然停止,雖然可能是受到了哺乳期影響,月經不規律,但也要考慮到懷孕的可能,要及時進行檢測。

    ② 飲食習慣發生改變

    如果懷孕,受到系孕激素的影響,口味可能突然間發生變化,比如吃很多平時不愛吃的食物,或者是和之前的飲食習慣不一樣了,這時也要注意。

    很多女性在哺乳期間為了保證母乳,會吃的比較多,胃口比較好;但如果突然有看見什麼都不想吃,甚至噁心嘔吐,頭暈乏力,經常覺得疲勞,嗜睡 等,也提示可能是再次懷孕了。

    ④ 母乳減少

    這是哺乳期懷孕最明顯的症狀。

    乳汁的分泌是受到體內泌乳素的影響,而懷孕後,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急劇上升,就會影響泌乳素的釋放,導致乳汁減少。

    如果哺乳期媽媽發現母乳突然減少了,如寶寶總是吃不飽、用吸奶器吸奶奶量也明顯減少,並且產後很長時間沒來月經了,也要考慮到懷孕的可能性。

    ⑤ 其他

    除此之外,哺乳期懷孕,還可能有 乳房脹痛、乳暈變黑、面板粗糙 等表現,這些表現均是體內的激素水平異常的體現。

    ▶ 5.哺乳期再次懷孕該怎麼辦?

    既然已經懷上了,那就夫妻倆好好商量商量,綜合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要這個寶寶。

    ① 看倆人的意願,是否想要二胎

    比如正好有要二胎的打算,或者不排斥要二胎,家庭經濟、帶孩子壓力、女性身體狀況等,各方面條件都允許,那就要上寶寶。

    ② 看一胎的分娩方式及產後媽媽的身體狀況

    如果第一胎是順產,在一年之後,子宮條件完全恢復後,可以繼續妊娠。

    如果第一胎是剖宮產,因為手術對子宮的傷害較大,一般建議產後2-3年在考慮再次妊娠。

    因而,當產後媽媽懷疑自己再次懷孕時,要 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並向醫生說明哺乳受孕的情況,方便醫生預估胎兒的情況,給出合理建議。 一般順產的媽媽是可以留著寶寶,剖腹產的媽媽不建議這個時候再次妊娠。

    【寫在最後】:

    對於大多數產後媽媽來說,哺乳期受孕往往是毫無準備的,不僅會打破現有的正常生活,影響到對大寶的照顧,更會讓產後媽媽覺得手足無措。

    因此,對於暫時還不想要二寶的夫妻來說,同房時一定要注意採取有效避孕措施,不能掉以輕心或不當回事兒。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

  • 2 # 一月愛八月

    哺乳期不等於安全期,哺乳期懷孕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沒想好要二胎的朋友,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先講個身邊的故事:

    她第一胎是順產,出月子後就和老公同房了,以為不會懷孕,所以沒有做任何避孕措施,結果就懷孕了。而且她根本不知道懷孕了,因為哺乳期大多數女性都不會來月經嘛,她也從來沒有想過會懷孕,一直到哺乳期七八個月左右的時候,她感覺肚子有東西在動,以為生病了,於是去醫院檢查,結果懷孕已經6個多月了。

    這個媽媽再三猶豫,心想兩種選擇都傷害大,乾脆就把孩子生下來吧!所以兩個孩子年齡相差不到11個月,一個年初生一個年尾生。

    答案是肯定會懷孕的,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做好避孕措施。沒有想要要生孩子準備的時候,都建議大家做好避孕措施,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

  • 3 # 孩子的逗趣時刻

    會!就算安全期也沒有百分百的安全!如果不想懷孕還是該做好避孕措施,不要抱僥倖的心理!懷上又流產對女人的傷害極大,為了負責任!還是謹慎小心為上!

  • 4 # 喵喵咪hello

    有很多媽媽在產後以為自己在餵奶,沒有來月經就不會懷孕。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首先,如果在產後是純母乳餵養的情況下,多數人會在產後的4-6個月就有月經來潮。如果是母乳混合牛奶餵養的這種情況下,來月經的時間可能還會往前提。但是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在來月經之前,很多人已經有了正常的排卵。所以就算是在哺乳期,也是要做好避孕措施。在哺乳期,推薦的避孕方式是工具避孕,比如避孕套或者是宮內的節育器。相對來說,如果是順產的媽媽宮內節育器在產後42天進行常規的身體檢查時,如果醫生判斷身體已經恢復良好的情況下,就可以放置宮內節育器。口服避孕藥一般不推薦餵母乳階段的媽媽去選用,因為口服避孕藥可能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和乳汁的質量

  • 5 # longsuixin

    以前有個同學,她和她弟弟,才差一年整。也就是說。她生下來,不到三四個月,她媽媽就懷孕了。

    那個時候,應該沒斷奶。

  • 6 # 忘三七90

    我朋友就是在哺乳期懷上二胎,對身體恢復有影響,具體還是得根據醫生的醫囑再結合自身身體素質來。這樣才能利於自己身體健康。

  • 7 # 黎常在

    很多人以為哺乳期就是安全期,其實是錯誤的想法,哺乳期催乳素水平較高,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排卵,但是不來月經不代表沒排卵,注意,哺乳期只是“不易懷孕”,生育能力在會降低,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生育能力。 若想確保自己在哺乳期不會懷孕,同房時要採取避孕措施。 哺乳期的避孕原則是安全有效、不抑制乳汁分泌、不影響乳兒發育。哺乳期避孕不可忽視,避孕方法首選安全套。 注意哺乳期避孕不要服用避孕藥,口服避孕藥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製而成。但是,避孕藥的一些成分會抑制乳汁的分泌,使新媽分泌的乳汁不夠,從而影響寶寶營養的攝取。 而且這種藥物隨乳汁進入寶寶體內後,會對寶寶的生長髮育造成不利的影響。如果作為補救的避孕方法使用,應考慮停止哺乳3天左右,待藥物完全代謝後方可哺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剖腹產遇上大夏天坐月子,傷口如何護理呢?怎樣預防刀口增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