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菲侃娛樂
-
2 # 娛樂楊少
它無疑是最近最受關注的新片。
霸佔豆瓣口碑榜前三,熱度高居不下。
華裔女導演,華裔主演。
時隔十六年,再度驚豔影壇——
《校園情聖》
The half of it
本片的導演伍思薇,對絕大多數的國內觀眾來說,都不會太熟悉。
相比之下,她在好萊塢更有影響力。
16年前,她自編自導的電影長片《面子》,在影壇佔據了一席之地。
影片聚焦了一個美國華裔家庭中的倫理困境。
一邊是48歲的母親懷孕,一邊是女兒的同性取向。
為了面子,雙方的心結難以開啟,代際矛盾碰撞衝突。
當時,《面子》被稱為「女版《喜宴》」。
導演伍思薇甚至被認為有望成為「李安接班人」。
作為華語圈少數公開出櫃的女性導演,她對LGBT群體的刻畫有著一種極為細膩的真實感。
不是通過強烈的戲劇性凸顯,而是剋制地平鋪在生活細節之中。
此次時隔長達16年的新作《真心半解》也是同樣。
裡面也再次涉及了同性愛情元素。
有觀眾如此描述影片的感覺:
「像是夏天傍晚穿過香樟樹的暖風。」
兩個字,舒服。
故事簡單來說,是一段多重關係的三角戀。
女主阿莉出生於中國,幼時便隨父母到美國定居。
13歲時遭遇母親去世,此後便和父親相依為命。
她的性格也和父親一樣穩重、寡言。
父親的扮演者鄒兆龍,當年的武打巨星,如今飾演其溫柔的父親來,也毫無違和感;
母親儘管只以照片形式一閃而過。
但還是能清晰辨認出,正是16年前在《面子》裡合作過的陳沖。
而飾演女主的利婭·劉易斯,則是一位出生在上海的孤兒。
後來被一對美國夫婦領養長大。
她所飾演的阿莉,性格內向,略顯自卑。
但因善於讀書且文筆一流,長期承包了同學們的論文作品,以賺點小錢,貼補家用。
某天的上學路上,直男憨憨保羅攔住了她。
請求她幫忙代寫一封追求女神愛斯特的情書。
原本想拒絕的阿莉,為了能繳上家裡已經欠了三個月的電費,勉強答應了下來。
信中,她引用了電影《柏林蒼穹下》的一句臺詞:
「我渴望愛意激起我心底的漣漪,那會讓我意亂情迷,良久體驗不到快樂,渴望被愛,渴望去愛。」
沒想到,女神愛斯特不僅回了信,還直接指出了「抄襲」出處。
這也激起了阿莉的鬥志。
往來的信件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
阿莉雖然沒有戀愛的實戰經驗,但她懂得如何正確撩撥一顆文藝女青年的心。
引發好奇,投其所好。
以近乎較量的方式,讓對方感覺到你與她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能夠有共同話題,互相理解和交流。
愛斯特雖然看上去是個「花瓶」。
乖巧聽話,跟學校裡最有名的「萬人迷男孩」談戀愛。
但實際上,這裡面有很多來自家庭方面的無奈因素。
真實的她,熱愛讀書、欣賞藝術,只是平時為了合群,而不得不藏起真實的自己。
在那一封封奇怪的情書裡面,她找到了情緒出口。
這般「情書槍手」的故事,其實並不新鮮。
最經典的古早版本,便是《大鼻子情聖》。
男主角因為對自己外貌的自卑而不敢對心上人表達愛意,只好以幫另一位追求者代寫情書,來默默傳遞。
這個故事原型曾被無數次改編,但大多沒有脫離兩男一女的框架。
被追求的「心上人」在知曉真相後,往往都是選擇更心意相通的「大鼻子情聖」;
夾在中間的「帥氣男配」則淪為扁平的功能性角色。
而《真心半解》最大膽的一筆,就是將「大鼻子情聖」改為女性。
整個三角關係的複雜程度便立馬翻倍。
「帥氣男配」憨憨保羅,最初愛上的是女神愛斯特。
但在與阿莉的長期相處中,被她的善良和真誠所打動,一回頭才發現,自己真正所愛的是陪在身邊的那一個。
但「情聖」阿莉打從一開始愛的就是愛斯特。
她偷偷關注她時候的曖昧眼神;
正面相撞,被對方叫出名字時又驚喜又緊張的模樣。
呼之欲出的心動根本藏不住。
這也是為什麼她一開始會拒絕幫憨憨保羅寫情書。
她說信是最私密的東西。
她怕的是,會不小心暴露出自己的真情。
影片中非常有意思的一幕,是阿莉與愛斯特的隔空塗鴉互動。
這一行為來自於她們共同認知的繪畫理念——
「大膽的一筆」
一旦畫好一副畫後,再添一筆上去,要麼是更優秀,要麼是對整幅畫的徹底摧毀。
所以這樣的一筆,需要很大勇氣。
也只有兩個靈魂相近的人,才能互相啟發對方畫出最大膽的一筆。
共同繪出一幅彼此欣賞的完整畫作。
影片後半段,在教堂裡,當「無腦萬人迷」強迫愛斯特接受婚約時,阿莉終於袒露了心聲:
「愛不是恆久忍耐,不是恩慈和謙卑,愛混亂又複雜。」
「愛是用於靠近,然後失敗,不斷嘗試」
「愛是甘願毀掉自己的好畫,只求換得擁有偉大作品的機會」
這「異教徒」的行為,無疑是阿莉生命裡大膽的那一筆。
而得知真相的愛斯特,先給了保羅一巴掌,又大膽撕毀了不靠譜男友的婚約,以示對長期隱忍偽裝的反抗。
這是被激發出的,獨屬於愛斯特的一筆。
兩人互相成全。
但卻並沒有明確的接受或拒絕。
如阿莉的獨白所言:
「這並不是一個得償所願的愛情故事。」
也許表面上,這像是個「他愛她愛她」的狗血故事。
但對於情感的描摹,影片很剋制溫柔。
這裡所涉及的友情、愛情,模稜兩可的情,都是極其純粹的。
電影開頭就引用了《會飲篇》中柏拉圖對靈魂伴侶的闡釋:
「曾經,人類有四隻手、四條腿、一個頭、兩張臉。
當時人很快樂,很圓滿,以至於諸神害怕人類過於美滿而不需再敬拜神。
於是將人一分為二,讓分裂的我們再在世上痛苦地遊蕩,永生渴望我們另一半的靈魂。」
在柏拉圖純粹的「愛」裡,是不分性別的。
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都可以成為彼此最契合的另一半。
也因此,在很多酷兒電影中,都會引用到他的這番話。
《搖滾芭比》
而《真心半解》的三角關係其實也是對這段話的展現。
「愛就是渴望並追求自己的圓滿。」
除此之外,片中還多次提到法國哲學家薩特和他的戲劇《禁閉》。
並引出「他人即地獄」這一觀點。
它原本講述的,是三個鬼魂在地獄中互相攻擊與折磨,最後關係扭曲,從而彼此發生誤解和傷害,造成巨大困擾、不得安寧的局面。
當然,片中三人的關係,如若因互相誤解,必定走向崩裂。
但好在阿莉、保羅與愛斯特包容又理解了彼此。
阿莉去外地上大學,離開之前,勇敢地用一吻了卻心意。
留下一句「幾年後見」。
她們彼此都沒有準備好,但未來的一切誰又說得清呢?
阿莉曾嘲笑演過電影裡追著火車跑男主角,「誰能跑得過火車,老套,白痴」。
保羅說,可女主角看起來很難過。
阿莉繼續嘲,「那她也是白痴」。
但在阿莉走的那天,保羅還是跟著火車跑了。
而阿莉,卻也像那個女主角,流起了眼淚。
一邊流淚一邊還是罵。
不知道到底在說誰更傻。
關於愛情,伍導這樣說:
愛是努力去尋找另一半靈魂伴侶,變的完整,愛是不斷試錯,勇敢靠近。
對愛的渴望與自我的表達,是成長過程中最無法言說的部分。
重要的不是誰與誰在一起。
而是在對愛的探索中,認識自己,瞭解自己。
願我們都能夠在不被定義的愛裡,追尋真正的永恆。
回覆列表
拍得真的真的很好劇情是有夠狗血的 回過頭一想覺得挺生硬 三個人之間這樣的故事在現實中實在是太不可能發生了 可是看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 全片的內容傳遞很含蓄 但是主角對白卻很直白 很有衝擊力的一部 人設很吸引人 大家都是小年輕藏在面具背後懵懵懂懂的第一次 這樣的愛純粹真實也很有風格最近的很多作品都喜歡對愛下定義 人總是在審美疲勞中生厭 但能夠讓我接受的對於愛的定義都會久久地打動我。 s*x education裡說“love is not about grand gestures,or the moon and stars. It"s just dumb luck. ” 但又說“I know one of them is gonna climb up on a moon for you”實在讓我心悅誠服。 有一個男孩在一個早上發來“愛情不是陰陽怪氣 愛情不是故作姿態” 使我立刻淪陷。 這一次看the half of it也有相似的感覺 楚說“Love is messy,horrible,selfish and bold. Love is willing to ruin your good painting, for the chance at a great one. ”大有魂牽夢縈失去理智又不破不立的意思,實在是浪漫的不像話。也有一些我覺得挺突然的引用 乍現的對於什麼話的理解 挺青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