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粒baby媽媽
-
2 # 雨果晴天
說實話自從做了媽媽,這個問題我就經常在思考了,如何做父母,怎樣做個孩子喜歡的父母呢?
孩子從出生到一天天長大,從咿呀學語到有自己的主見,從爬到走,隨著他一天天長大,直到有一天,你選的衣服孩子不喜歡了,天氣冷的時候你好意提醒孩子穿厚點,換來的不是謝謝,而是一句我知道的,媽媽,我長大了,你才意識到孩子長大了,不再是對你言聽計從百依百順,而是有自己想法的了。
再有一天,你看孩子們開心的玩著說著鬧著,你想參與進去的時候,孩子們說的你聽不懂,你說的孩子們覺得老土,你意識到自己和孩子有了代溝。
想想都可怕,自己生的孩子,心卻在離自己越來越遠,所以我覺得身為父母,除了溫和耐心對待孩子,更重要的是平等對待,不站在成人的視角看待孩子成長中遇到的任何問題,感同身受引導和幫助孩子,最好培養點共同興趣,以便隨時都能和孩子能說上話,能知道孩子內心想法,不會讓孩子覺得不被理解而痛苦。
-
3 # 法與罰
做父母不難,如果做個好父母,或者說如何做一個孩子喜歡同時又能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良好教育的父母真的有點難,也還真的不容易(這裡說的教育不是單指學習成績的好與不好,而是指全面的各種應具備的教育)首先講一下如何能成為孩子喜歡的父母,第一,和孩子相處時要用孩子的心與之相處交流,例如:在孩子學習方面,應與孩子同時進行學習(孩子看孩子的書,寫作業,而父母則於孩子在一起看自己喜歡看的書),當孩子碰到不解的問題時,父母應該耐心細緻的和孩子一起探討,直到孩孑完全理解為止,第二,父母和孩子玩耍時要有一顆童心,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不要用訓斥的口吻說孩子,也不要對孩子講大道理,應該釆用孩子與孩子之間交流的方式,使其認識到錯誤並加以改正。其二有關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在這方面父母應做到不溺愛,不護短,有錯必糾,堅持原則,孩子之間發生任何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培養和養成孩子解決問題的獨立性,父母只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供孩子參考。如果父母們都能做到這幾點,那麼熊孩子的數量將會大大的減少,孩子長大後成為啃老族的現象也可能消失。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
4 # 始終142942699
父母自己的人品和修養好,特別是心地善良、三觀都正、以身作則、性情溫和。
建議看看以下講座:
1、臺灣曾仕強教授的24集《家庭教育》(愛奇藝影片)
2、臺灣蔡禮旭老師的40集《細講弟子規》等講座。
-
5 # 霞霞影視集中營
怎麼去做好父母?這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這也是生活中的一門課程。
1.陪伴。如果有條件,最好自己帶小孩。不要一出生就丟給父母。如果實在不行,也要帶到一歲半。要不以後小孩什麼事都是奶奶,跟你這個親媽沒關係。
2.不自私。從小孩懂事開始,不管做什麼事,她有什麼東西一定叫她記得分享,她分給你的東西你要接受她的,要不下次她就不會再給你。因為他知道給你了也不要,她就不會再給你了。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3.獨立。家裡有些小事情可以讓她自己去參與。別捨不得。比如收拾玩具啊,幫你拿東西啊,都可以
教育小孩要需要耐心。其實很多父母做父母之前都想得好好的,怎麼去教育小孩。但有時候真的很難做得到。比如有時候小孩做錯事,你很大聲的吼他,長期這樣小孩就會膽小,不自信。作為父母明知道是不應該,但有時候真的控制不了。
-
6 # 碧波盪漾6101696516
這道題應該是:如何做好父母?或者你喜歡什麼樣的父母?
如何做好父母,我認為好父母應該是:
1.在日常生活中關心愛護孩子,督促孩子學習,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2.教導孩子有禮貌、尊重長輩;小朋友之間團結友愛,互相關心幫助。
3.兄弟姐妹團結互持互愛,多顧及彼此的感受。
4.從小培養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獨立能力完成事情。
5.培養孩子有愛心,有一顆感恩之心。
對老人、弱智殘障人群有慈悲之心,有同情之心。對兄弟姐妹有親情,對父母長輩有感恩之心。
珍惜大人別人的勞動成果,不要認為是理所當然。
6.疼惜孩子寵愛孩子,這是每對父母家人的人之常情,也可以理解。
但是為了孩子將來一生平順,少走彎路,還是請家長們在疼惜的同時,不要忘了還是要從小教育好孩子做人的道理,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獨立做事的能力,萬一遇到什麼緊急情況,才能夠自己解決問題,也要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只有家長在身邊、在平常的生活中督促孩子,孩子才能夠健康成長。
家長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地教導好自己的孩子,因為孩子是國家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孩子好,家長們才好!國家的棟樑!
我就是希望有這樣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督促我和姐姐,讓我們更優秀,讓我們更有能力使這個家庭興旺發達,使這個家庭更好!
時刻教導我們姐妹仔團結友愛,阿妹尊重、信任、關心、愛護阿姐。阿姐關心愛護阿妹,姐姐能夠在家庭中起著孝敬父母、贍養照顧父母的帶頭作用,而不是自私自利。
如果我有這樣的家長,那麼今天我們應該是一個患難見真情的家庭,應該是一個興旺發達的家庭。
我是多麼羨慕那些有文化有知識有道德,明事理的長輩,能夠時刻教導子女,兄弟姐妹團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美滿的場景!
-
7 # 華仔品電影
我就是一個父親,我喜歡用自己來影響孩子,就像我當時沒事玩玩吉他,小孩子就喜歡吉他,我喜歡看書,小孩子就喜歡看書,教育裡面有個講法,學校裡教的東西只佔孩子的10%,而父母的影響佔90%,這個資料很多人看到應該是很驚訝的,你沒發現很多人的小孩,都和父親或是母親有著相同的個性嗎?愛好,興趣,很多孩子的才藝都受父母的影響,而不是學校,我從來不逼他學什麼東西,在叫他學東西的時候會告訴他,你不是給我學的,你是給你自己學的,你如果要學我才給你報名,而不是家長的淫威之下他去學,這樣他也學不好,你想想自己小的時候,你如果對一個事物不感興趣,你爸媽逼你有用嗎?什麼事都要和孩子溝通,要不以後孩子青春期肯定叛逆,中國有句古話我特別贊成,慣子於殺子,你看很多新聞裡講的一些孩子打父母的報道,就是家長的教育有問題。
-
8 # 程小Yao
經常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不願理人,是不是青春期都這樣,已經不和大人交流了。有時候說不了幾句話,就頂嘴,不耐煩,把自己關起來。很多家長對此表示無計可施,很無奈。
其實仔細想一想,在孩子小的時候,每天圍繞著父母轉,問東問西,沒有片刻安寧的時候,家長是什麼態度呢?之所以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少感受到來自家庭中情感的交流和關心。有調查報告顯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很少和孩子聊天,溝通,交流。
更多時候,孩子犯錯誤或者成績不好時,家長只批評訓斥,而缺少了幫助孩子分析原因,解決問題的環節。而久而久之的批評和訓斥,讓孩子從內疚變為不耐煩,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慢慢間父母和孩子之間由於缺乏交流變得關係緊張,距離越來越遠。
其實,只要父母願意,孩子完全可以成為你無所不談的朋友。孩子很小的時候處處需要依賴家長,這時候,你需要作為一個好的聆聽者,去聽孩子說出他的需求,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任。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你還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不要否定孩子,說孩子不好,並且和他的小夥伴去對比,這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增加孩子的挫敗感。希望孩子增加哪方面的特點,可以給他找一個榜樣,比如故事書或者動畫片中的人物角色,定義一個具體的形象,激發孩子去努力。
2 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父母要敢於放手,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讓孩子去學會獨立,走自己的路。讓他去體會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痛苦,父母正確的引導孩子,逐步走向自信和獨立。
3 耐心的陪伴。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是不能回放的電視劇,作為父母,要給予孩子陪伴。這個過程很長,需要付出耐心和時間。如果家長在陪伴中沒有耐心,情緒激動,經常埋怨和責怪孩子,孩子不但不會幫你當成朋友,還會對父母產生敵意,甚至逃避父母。
4 正確面對孩子犯錯。 人無完人,作為成人,也難免犯錯,何況孩子。在面對孩子犯錯,家長要找出其中原因,不要是非不分,過早定下結論,對孩子橫加指責,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讓孩子關閉心門,拒絕和你溝通。
5 善於發現孩子的進步。對於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家長給予肯定,都會給予孩子無限的自信。如果在給予肯定和表揚的基礎上,在引導孩子去糾正一些小錯誤,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6 成為孩子的朋友。和孩子對話,放棄家長的權威。不要用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和孩子平等相處,尊重孩子,更容易走進孩子的世界,孩子也願意對你敞開心扉。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陪伴孩子需要付出耐心,細心,真心呵護孩子成長。
回覆列表
1 不專制,平等對待孩子。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探討問題,解決問題。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也不是你用來完成自己夢想的,他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
2 不刻板,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樂於接受新生事物。陪孩子一起成長,始終和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共同語言。
3 不干涉,不以家長身份過多幹涉孩子的思想,學習,生活。學會適時放手,不要等孩子結婚了,還沒斷奶。
4 不指責,對孩子的錯誤不要過度指責。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孩子遇到問題時,如果向你尋求幫助,這時候要和他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不斷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