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遙望燕園
-
2 # 歲寒楊勉仁
在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之中有如此記載: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此事是在史記之中記載的,那麼應該假不了。
韓信為什麼不選擇轉身走,而非要鑽胯下。因為韓信當時只有兩種選擇。有個無賴攔著韓信,說道:要不你殺死我;要不從我胯下鑽過去。你們想啊,韓信如果轉身了,會發生什麼?我猜那個無賴會追上韓信,不讓他走,再之後,無非就是韓信跟他當街打一架,或者韓信拿劍刺死他。
韓信此人做人跟他用兵一樣,三個特點,第一個,先謀而後定,沒有把握的事不做;第二個,果斷。你說如果當時韓信轉身了或者拿劍刺死他,絕對會引起無窮的後續事件,這在韓信看來是得不償失的。第三,韓信用兵詭詐,常人遇到這事無非就是轉身,然後跟那個無賴糾結,可是韓信就偏偏做常人不做的。鑽過去。
史書留美名的都非常人啊,那個無賴估計也不會想到,他跟上韓信在史上留下了比較重的一筆。
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一個被眾人看不起甚至是討厭的人,在找到了自己的領域之後便如龍入大海,虎出深山,似一把利劍刺穿蒼穹。
借這個話題也說說,千萬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行不行,一個人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因為不管你是誰,你說了都不算。
-
3 # 千古名將英雄夢
秦朝末年,彼時祖龍的車駕仍在四處巡遊,陳勝吳廣等人也還在鄉下耕田,劉邦項羽也都在乖乖的做著大秦帝國的黔首,而在煙雨秀麗的淮陰古城,乾淨交錯的石板古街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神情落寞形容枯槁的高大男子,背了把劍,負著手四處遊逛,有人跟他說話,他也不理,有人當面嘲笑他,他也充耳不聞,什麼叫做行屍走肉,這就叫行屍走肉。
此人的名字,叫韓信。他剛在好友、南昌亭長家裡蹭飯不成,餓的不行,所以只好四處流浪。
英雄困頓,一至於此矣。無處蹭飯的韓信,就這樣在淮陰街頭流浪了數天,數天來,他無衣無食,飢寒交迫,卻又拉不下面子向人乞討,他就這樣故作清高的閒逛著,面對前路茫茫,找不到心的方向。
淮陰不但沒有人可憐他,反而更加討厭他了。你無業遊民、混吃混喝、垃圾爛貨跟我們都沒關係,但你是爛貨居然跑到大街上招搖過市,主動惹人厭,破壞市容市貌,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最可惡的是,這個爛貨面黃肌瘦、蓬頭垢面,又穿的破破爛爛,如乞丐一般,卻居然背了把代表貴族身份的長劍,天天在街上目空一切的擺酷!想來這市集上多少有錢人都沒資格佩劍,而這個連肚子都混不飽的爛貨居然還好意思佩劍,瞎裝時尚人士?叔可忍嬸不可忍?
終於,有位“屠中少年”站了出來,做了件大家很想做卻不好意思做的事兒,狠狠的修理了這個“爛貨”一回。
圖:淮陰市碑,當年韓信受封為“淮陰侯”時所立,後原碑年久失修蝕損,今碑為明萬曆年間重建
這位混社會的屠戶叫什麼名字,史書沒有記載,但很顯然他是淮陰一帶有名的豪傑,韓信日後也承認了這一點,稱他為“壯士”,可見他也並非一個尋常之輩,很有可能是淮陰黑社會“教父”級別的人物(即便如此,作為庶民,他也是沒資格配劍的)
史書記載,該“壯士”侮辱韓信的行為非常過分,過分到一個稍有羞恥心的男人都會忍不住拔劍而起的地步。他說:“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意思是說:你不要以為你長的高高大大,還帶了把破劍,就可以來裝貴族了,告訴你如今大秦沒有貴族了,你現在就是個窩囊廢!你如果不怕死,就拔劍砍我,如果不敢,就從我褲襠下鑽過去!
圖:今江蘇淮安胯下橋古蹟,若干年前,橫跨於文渠水上,後來渠水幾經變遷, 該處已無橋可尋了。
淮陰街頭,立刻圍上了一大幫看熱鬧的看客,中國的大眾自古以來最愛圍觀,無論是殺頭、車禍、打架,甚至是夫妻吵嘴,都能引起華人極大的興趣。
那“黑社會”還在喊,看樣子非常起勁:“砍我啊,砍我啊,你來砍我啊膽小鬼!”
而圍觀的人群之中,竟無一人出來抱不平施援手。看來韓信當真是個天煞孤星孤傲到了極點,淮陰雖大,韓信卻看不起任何一人,當然也沒有任何一人看得起韓信。他們就像兩個世界的物種,無論相處多少年,都完全無法理解對方,不如去做看客。
所以,韓信沒有憤怒,沒有求饒,也沒有讓大家評評理,他只是靜靜的看著那個黑社會,看了很久。
——士可殺不可辱!拔劍,跟他決鬥,就算戰死,也不能從他胯下爬過去,那樣跟一隻狗有什麼區別。
——不行,我已經餓了好幾天了,劍都使不動,如何與人交鋒,我會死在他手裡的。
——但是我不怕死啊,我這樣活著,貧賤不堪,飢寒交迫,窮困潦倒,孤苦伶仃,沒房沒車,沒存款沒事業,沒親人沒朋友,雖有雄圖大志,卻看不到一點希望,還不如死了算了!
——不,我不能死,我要活下去,就算無法好好活,至少也要努力活,我要活,我要活,活不下去,也要死得慢一點。況且如今雖然沒有貴族了,但我自己不能放棄,身為一個貴族,既不能隨便放棄自己的佩劍,也不隨便拔劍殺人。放棄佩劍是為無禮,隨便殺人是為無名,無禮無名,何以為人?徒逞匹夫之勇,又有何益?
——可是我真的要從他那臭烘烘的褲襠下爬過去嗎?一個貴族,怎麼能鑽褲襠呢?那跟狗有什麼區別,何況就算是狗,也是會咬人的,難道我連狗都不如嗎?
——哈哈,我太看的起我自己了,我現在這個樣子,不就是連狗都不如嗎?我這連狗都不如的處境,能好好的呼吸著就足夠了,至於那些所謂的面子與羞恥,說出來不是很可笑嗎?
想到這兒,韓信落寞的笑了,他笑著彎下高大的身軀,像條哈巴狗一樣,從那少年的兩腿間爬了過去,鬨笑聲瞬間炸開,韓信抬起頭,看到了一張張笑得東倒西歪的臉。這些看客們今天看了一場好戲,茶餘飯後又增添了不少談資,這是他們庸碌的生命中難得的樂趣,沒有這些,平淡無味的一生該怎麼度過好喲!
——笑吧笑吧,你笑我的人生,我笑他的人生,他笑你的人生,人生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他究竟是東西還是不是東西?重要?不重要?反正吧,人生,就是時常被別人笑,偶爾笑笑別人,遲早會駕輕就熟的一樣東西。人生,就是一場大笑話罷了。
韓信於是開始莫名其妙的放聲大笑,他低下了頭,繼續爬著,從看客中旁若無人的爬了出去,有好事者開始踢他的屁股,他也不管,他就是這麼爬著,一直爬到街尾才站起身來,拍拍膝蓋,頭也不回的走了。也不知那街邊的人群之中,有沒有他暗戀已久的姑娘呢?
世人皆論:韓信能忍胯下之辱,乃大丈夫能屈能伸,是大智大勇的表現;蘇東坡也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然而,在我看來,韓信也就是在絕境下的自暴自棄罷了。世人做出這個結論,是從韓信後面的發跡來往前推他的想法,這是非常不客觀的,完全是“以成敗論英雄”的主觀論調。我們單從當時來看,韓信雖有大志,卻看不到一丁點兒成功的希望,壓根就沒有成為“大丈夫”的可能,又何來“能屈能伸”呢?
一個人受的打擊若太大,就會變得消沉,若是消沉得太久,無論多堅強的人也會變得軟弱,勇氣也必定會消失——韓信甘受胯下之辱,原因就是這麼簡單。有時候我們不要把問題想的太複雜了,真相往往是很簡單的,故作複雜的所謂真相,其實往往都是假象。當然,韓信能在極度消沉之後心氣猶存,遇機暴起,這也才是人生的美妙之處:沒到最後一刻,永遠不知道會有多精彩。
圖:今江蘇淮安韓信塑像
其實,韓信的這次可恥遭遇,不正是象徵著六國沒落貴族的可悲末路嗎?而韓信寧願鑽胯也要堅守的佩劍,不正是象徵著這些沒落貴族們,在大秦帝國恐怖的國家機器、以及歷史無情的車輪碾壓之下,已被踐踏如殘陽餘暉一般的榮光與尊嚴嗎?
-
4 # 楊朱學派
韓信忍胯下之辱是真實的。他當時也想轉身就走。但是走不掉。
當時對方給他了三個選擇:一是殺掉韓信。二是韓信把對方殺掉。三是從對方胯下鑽過去。
韓信鑽過去並非他度量多大。只因他是個慫包。他如果真有種,還有第四種選擇:把對方打一頓,打的起不來,就可以走了。
我對韓信的總結是,推塔可以,PK不行。
如果換成渾身是膽的趙子龍,一定把這個地痞以及他的幾個小弟打的屁滾尿流。然後,讓這個地痞從自己胯下鑽過去。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韓信出生於公元前231年,他受“胯下之辱”的時候,歷史上雖然沒有記下具體時間,不過大約應該是十幾歲或者二十來歲的時候。
(壯士韓信)
因為那淮陰屠夫在侮辱他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若雖長大”,就是說韓信已經長得很高大,顯然是成年了。施捨飯給他吃的漂母也說了一句“大丈夫不能自食”,漂母把他稱為“大丈夫”,顯然說明他已經成年。
如果他是二十來歲,那恰好是秦始皇死掉胡亥繼位的前後(秦始皇死於公元前210年)。這個時間段,拿陳勝的話來說:“天下苦秦久矣。”也就是說,有識之士都知道秦朝進入了最後的瘋狂時期,有人“揭竿起義”,那幾乎是一定的。只是看這個“揭竿起義”在哪一個點爆發。
我為什麼說大家都在等待著“揭竿起義”呢?我們從陳勝吳廣一呼百應就可以看出,其實很多人早就已經做好了造反的準備,等在那裡了。
韓信讀了一肚皮的書(至少讀了一肚皮的兵書),他對當時的天下大勢是很清楚的,知道大家都在準備造反。不過,韓信這個人,他可能一直對承頭當老大興趣不濃,他只想功成名就,封侯當王。
(胯下之辱)
我為什麼說韓信當老大的心思不強烈呢?有兩點證明:一是韓信在後來手握重兵的情況下,卻並不自己做大,而是去要求劉邦封他為齊王。也就是說,他在最好的機會上都沒有做大,可見他從來沒想做大。二是他對待淮陰屠夫那幫潑皮的態度。如果他想做大,他就應該把那幫潑皮團結在他周圍,就像劉邦當年團結了一幫潑皮一樣。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和他們保持距離,可見,他始終沒有做老大的心思。
韓信沒想過做老大,那他想做什麼呢?就是找一個明主來賞識自己。韓信其實一直在找明主,去投奔項羽,項羽不賞識他,又去投奔劉邦。劉邦不賞識他,他又想走。(連我們都為他著急,難道他不可以自己扯起部隊幹事嗎?)
要找到明主賞識,自然要做一些特別的扯眼球的事情。情願乞食不幹事卻佩一把寶劍,就是扯眼球的事情,而從淮陰屠夫胯下鑽過去,更是一件扯眼球的事情。試想,一個長得高大英武,身佩寶劍的人,居然從別人胯下鑽過去,還不扯眼球嗎?
扯眼球會產生兩種效果,在一般沒見識的人看來,這個孔武有力的人是膽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但在有見識的人看來,這個人非同凡響。
(大丈夫韓信)
為什麼說他非同凡響呢?因為他能“忍”,是絕對的“大丈夫”,大丈夫能屈能伸。當年黃石公為什麼要反覆羞辱張良,才把兵書傳授於他,就是看他有沒有能“忍”的功夫。所以,這個“忍”字非常重要。
“忍”不是一直忍,是“小忍”,不為小事生氣,把命留著幹大事,“小不忍則亂大謀”。有識之士,當然明白韓信是在“小忍”,當然會欣賞他。
所以,韓信就這麼鑽過去了。
-
6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韓信選擇忍辱負重的胯下之辱是有不得己的苦衷的。
韓信從小有理想有抱負,而且飽讀兵書,鍾煉本領。然而,由於他過早就父母雙亡,他居天定所,過著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苦難生活,每天靠鉤魚和漂母的接濟填飽肚子。
也正是因為有這種創傷和非人生活的磨礪,讓他明白生活的不易,活著的艱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韓信在街頭遭遇當地混混的敲詐很正常,他無依無靠、流浪街頭,還整天帶著一把劍,別人看他不順眼,於是故意為難他。混混頭子更是囂張地提出了兩選一的做法:要麼和他們決鬥,要麼從胯下鑽過去。
韓信毅然選擇了鑽。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受辱到極點的做法?原因很簡單,韓信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他夢想將來有一天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做一番功成名就的事來。而"不屑"和小混混爭一時之氣。試想想,如果和他們決鬥,傷了別人徒增禍患,傷了自己更是得不償失。
同時,他扭頭便走也是行不通的,那樣混混每天還是要找他的,他能有好日子過?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事實證明,韓信的胯下之辱沒有白費,日後竟逆襲成大將軍,封爵封侯,功成名就。
-
7 # 江北陸遜
因為他所謀者大。
關於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已經有人羅列了很多了,我也就沒必要重複。
其實我就想問提問者幾個問題:
一、你有沒有遠大理想?不說韓信這樣的王侯將相的嚇死人的夢想,就是買房買車財務自由這樣的理想呢?
二、拈不拈得清輕重?
拈得清輕重,這個很重要。乾死這個無賴很容易,拔出劍往前一送就OK了。
後果呢?
肯定會被抓起來,根據秦律,殺人者死。咔嚓,沒了。
為這麼個無賴,微不足道的街頭混混,丟掉自己的性命,丟掉自己的夢想,丟掉自己的遠大前程,您是真拎得清。
“”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史記-魯仲連傳》值得細細品味。
人的生命是有價值的,價值幾何由你自己決定。
你把自己定位成哪個檔次的人,也決定了你的格局。如果劉邦沒有見到秦始皇概嘆:“大丈夫當如是也”,那他這輩子也許就是個混混頭;如果韓信當時拔出了這把劍,他一輩子最多也就是個小混混了。
人,交友要夠檔次的;同樣,對手,也需要夠檔次的。
韓信的對手是章邯、夏說、陳餘、田橫、龍且,是項羽,是劉邦,是天下。
朋友,決定了你的層次;對手,更決定了你的層次。
因為,他不配
這個時候的韓信,眼神是落寞的
-
8 # 遙望燕園
你以為韓信中了淮陰少年的語言陷阱,思維被少年的「二選一」框死了,你覺得韓信好笨啊,明明有第三條路第四條可以選,為什麼韓信就是那麼不爭氣,偏偏不走,偏偏要在「二選一」中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實際上,以韓信後來在戰場上的表現來看,從來都是他給別人下套,從來都是他框住別人的思維,哪輪得上別人框住他呢?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韓信仔細打量淮陰少年的瞬間,當是已在腦海中過電影一般想過兩個選項之外的多種選擇了。
深思熟慮以後,韓信認為,比起其他選項,「鑽過去」是最佳選擇。
其實,「轉身便走」是最容易想到的選項,也是很多人在遇到類似事件中的第一反應,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躲一躲,既儲存了顏面,又保全了自己。
可是,如果你仔細地進行推演,發現躲並不是最經濟的選項,反而有可能是最麻煩的選項。
你就想吧,一個人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但偏偏要在你身上找樂子,你躲得過去嗎?你躲得了初一,躲得了十五嗎?你躲得了和尚躲得了廟嗎?
你總不希望,日後的生活中,他就想一個蒼蠅似的的,每天都圍著你轉,看你躲躲藏藏的樣子大笑不止吧?你不想看到他那副噁心的嘴臉每天都出現在你的身邊吧?
韓信也不想的,韓信的時間很寶貴,寶貴到不願意拿出來掙口飯吃,自然更不願意拿出來跟蒼蠅周旋了。
當時,韓信仔仔細細地打量了少年,為什麼要打量呢?韓信要從少年的表情和動作中判斷少年的真實意圖。
當他確信,眼前的好年只是來找樂子的,只想見到自己怯懦一面的時候,韓信就胸有成竹了,韓信就是要表演給少年看,滿足少年淺薄的思維定勢。
韓信成為大將軍後,也經常這麼對付敵軍,讓敵軍以為自己沒本事、膽怯,從而對自己掉以輕心,入自己的圈套,陳餘、龍且、項羽,都是當時的豪傑,結果無一例外地,都被韓信用同樣的方式算計,為什麼?
因為在韓信的心中,他們跟家鄉那個少年,沒有區別,都是思維的矮子,都註定要被自己算計,被算計後還會沾沾自喜。
沾沾自喜的陳餘、龍且、項羽,都死在了戰場上。
沾沾自喜的淮陰少年雖然躲過了滅秦之戰躲過了楚漢之爭,但還是沒躲過韓信的報復。韓信用加官進爵的方式報復了淮陰少年,賞淮陰少年根本當不起的「壯士」稱號。
淮陰少年只得在韓信軍中戰戰兢兢地當差,用自己曾經對韓信的侮辱來為韓信換來美好的名譽。
參考資料:《史記·淮陰侯世家》、《史記·項羽本紀》。
-
9 # 歲寒楊勉仁
在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之中有如此記載: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此事是在史記之中記載的,那麼應該假不了。
韓信為什麼不選擇轉身走,而非要鑽胯下。因為韓信當時只有兩種選擇。有個無賴攔著韓信,說道:要不你殺死我;要不從我胯下鑽過去。你們想啊,韓信如果轉身了,會發生什麼?我猜那個無賴會追上韓信,不讓他走,再之後,無非就是韓信跟他當街打一架,或者韓信拿劍刺死他。
韓信此人做人跟他用兵一樣,三個特點,第一個,先謀而後定,沒有把握的事不做;第二個,果斷。你說如果當時韓信轉身了或者拿劍刺死他,絕對會引起無窮的後續事件,這在韓信看來是得不償失的。第三,韓信用兵詭詐,常人遇到這事無非就是轉身,然後跟那個無賴糾結,可是韓信就偏偏做常人不做的。鑽過去。
史書留美名的都非常人啊,那個無賴估計也不會想到,他跟上韓信在史上留下了比較重的一筆。
一個默默無聞的人,一個被眾人看不起甚至是討厭的人,在找到了自己的領域之後便如龍入大海,虎出深山,似一把利劍刺穿蒼穹。
借這個話題也說說,千萬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行不行,一個人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因為不管你是誰,你說了都不算。
-
10 # 千古名將英雄夢
秦朝末年,彼時祖龍的車駕仍在四處巡遊,陳勝吳廣等人也還在鄉下耕田,劉邦項羽也都在乖乖的做著大秦帝國的黔首,而在煙雨秀麗的淮陰古城,乾淨交錯的石板古街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神情落寞形容枯槁的高大男子,背了把劍,負著手四處遊逛,有人跟他說話,他也不理,有人當面嘲笑他,他也充耳不聞,什麼叫做行屍走肉,這就叫行屍走肉。
此人的名字,叫韓信。他剛在好友、南昌亭長家裡蹭飯不成,餓的不行,所以只好四處流浪。
英雄困頓,一至於此矣。無處蹭飯的韓信,就這樣在淮陰街頭流浪了數天,數天來,他無衣無食,飢寒交迫,卻又拉不下面子向人乞討,他就這樣故作清高的閒逛著,面對前路茫茫,找不到心的方向。
淮陰不但沒有人可憐他,反而更加討厭他了。你無業遊民、混吃混喝、垃圾爛貨跟我們都沒關係,但你是爛貨居然跑到大街上招搖過市,主動惹人厭,破壞市容市貌,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最可惡的是,這個爛貨面黃肌瘦、蓬頭垢面,又穿的破破爛爛,如乞丐一般,卻居然背了把代表貴族身份的長劍,天天在街上目空一切的擺酷!想來這市集上多少有錢人都沒資格佩劍,而這個連肚子都混不飽的爛貨居然還好意思佩劍,瞎裝時尚人士?叔可忍嬸不可忍?
終於,有位“屠中少年”站了出來,做了件大家很想做卻不好意思做的事兒,狠狠的修理了這個“爛貨”一回。
圖:淮陰市碑,當年韓信受封為“淮陰侯”時所立,後原碑年久失修蝕損,今碑為明萬曆年間重建
這位混社會的屠戶叫什麼名字,史書沒有記載,但很顯然他是淮陰一帶有名的豪傑,韓信日後也承認了這一點,稱他為“壯士”,可見他也並非一個尋常之輩,很有可能是淮陰黑社會“教父”級別的人物(即便如此,作為庶民,他也是沒資格配劍的)
史書記載,該“壯士”侮辱韓信的行為非常過分,過分到一個稍有羞恥心的男人都會忍不住拔劍而起的地步。他說:“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意思是說:你不要以為你長的高高大大,還帶了把破劍,就可以來裝貴族了,告訴你如今大秦沒有貴族了,你現在就是個窩囊廢!你如果不怕死,就拔劍砍我,如果不敢,就從我褲襠下鑽過去!
圖:今江蘇淮安胯下橋古蹟,若干年前,橫跨於文渠水上,後來渠水幾經變遷, 該處已無橋可尋了。
淮陰街頭,立刻圍上了一大幫看熱鬧的看客,中國的大眾自古以來最愛圍觀,無論是殺頭、車禍、打架,甚至是夫妻吵嘴,都能引起華人極大的興趣。
那“黑社會”還在喊,看樣子非常起勁:“砍我啊,砍我啊,你來砍我啊膽小鬼!”
而圍觀的人群之中,竟無一人出來抱不平施援手。看來韓信當真是個天煞孤星孤傲到了極點,淮陰雖大,韓信卻看不起任何一人,當然也沒有任何一人看得起韓信。他們就像兩個世界的物種,無論相處多少年,都完全無法理解對方,不如去做看客。
所以,韓信沒有憤怒,沒有求饒,也沒有讓大家評評理,他只是靜靜的看著那個黑社會,看了很久。
——士可殺不可辱!拔劍,跟他決鬥,就算戰死,也不能從他胯下爬過去,那樣跟一隻狗有什麼區別。
——不行,我已經餓了好幾天了,劍都使不動,如何與人交鋒,我會死在他手裡的。
——但是我不怕死啊,我這樣活著,貧賤不堪,飢寒交迫,窮困潦倒,孤苦伶仃,沒房沒車,沒存款沒事業,沒親人沒朋友,雖有雄圖大志,卻看不到一點希望,還不如死了算了!
——不,我不能死,我要活下去,就算無法好好活,至少也要努力活,我要活,我要活,活不下去,也要死得慢一點。況且如今雖然沒有貴族了,但我自己不能放棄,身為一個貴族,既不能隨便放棄自己的佩劍,也不隨便拔劍殺人。放棄佩劍是為無禮,隨便殺人是為無名,無禮無名,何以為人?徒逞匹夫之勇,又有何益?
——可是我真的要從他那臭烘烘的褲襠下爬過去嗎?一個貴族,怎麼能鑽褲襠呢?那跟狗有什麼區別,何況就算是狗,也是會咬人的,難道我連狗都不如嗎?
——哈哈,我太看的起我自己了,我現在這個樣子,不就是連狗都不如嗎?我這連狗都不如的處境,能好好的呼吸著就足夠了,至於那些所謂的面子與羞恥,說出來不是很可笑嗎?
想到這兒,韓信落寞的笑了,他笑著彎下高大的身軀,像條哈巴狗一樣,從那少年的兩腿間爬了過去,鬨笑聲瞬間炸開,韓信抬起頭,看到了一張張笑得東倒西歪的臉。這些看客們今天看了一場好戲,茶餘飯後又增添了不少談資,這是他們庸碌的生命中難得的樂趣,沒有這些,平淡無味的一生該怎麼度過好喲!
——笑吧笑吧,你笑我的人生,我笑他的人生,他笑你的人生,人生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他究竟是東西還是不是東西?重要?不重要?反正吧,人生,就是時常被別人笑,偶爾笑笑別人,遲早會駕輕就熟的一樣東西。人生,就是一場大笑話罷了。
韓信於是開始莫名其妙的放聲大笑,他低下了頭,繼續爬著,從看客中旁若無人的爬了出去,有好事者開始踢他的屁股,他也不管,他就是這麼爬著,一直爬到街尾才站起身來,拍拍膝蓋,頭也不回的走了。也不知那街邊的人群之中,有沒有他暗戀已久的姑娘呢?
世人皆論:韓信能忍胯下之辱,乃大丈夫能屈能伸,是大智大勇的表現;蘇東坡也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然而,在我看來,韓信也就是在絕境下的自暴自棄罷了。世人做出這個結論,是從韓信後面的發跡來往前推他的想法,這是非常不客觀的,完全是“以成敗論英雄”的主觀論調。我們單從當時來看,韓信雖有大志,卻看不到一丁點兒成功的希望,壓根就沒有成為“大丈夫”的可能,又何來“能屈能伸”呢?
一個人受的打擊若太大,就會變得消沉,若是消沉得太久,無論多堅強的人也會變得軟弱,勇氣也必定會消失——韓信甘受胯下之辱,原因就是這麼簡單。有時候我們不要把問題想的太複雜了,真相往往是很簡單的,故作複雜的所謂真相,其實往往都是假象。當然,韓信能在極度消沉之後心氣猶存,遇機暴起,這也才是人生的美妙之處:沒到最後一刻,永遠不知道會有多精彩。
圖:今江蘇淮安韓信塑像
其實,韓信的這次可恥遭遇,不正是象徵著六國沒落貴族的可悲末路嗎?而韓信寧願鑽胯也要堅守的佩劍,不正是象徵著這些沒落貴族們,在大秦帝國恐怖的國家機器、以及歷史無情的車輪碾壓之下,已被踐踏如殘陽餘暉一般的榮光與尊嚴嗎?
-
11 # 楊朱學派
韓信忍胯下之辱是真實的。他當時也想轉身就走。但是走不掉。
當時對方給他了三個選擇:一是殺掉韓信。二是韓信把對方殺掉。三是從對方胯下鑽過去。
韓信鑽過去並非他度量多大。只因他是個慫包。他如果真有種,還有第四種選擇:把對方打一頓,打的起不來,就可以走了。
我對韓信的總結是,推塔可以,PK不行。
如果換成渾身是膽的趙子龍,一定把這個地痞以及他的幾個小弟打的屁滾尿流。然後,讓這個地痞從自己胯下鑽過去。
-
1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韓信出生於公元前231年,他受“胯下之辱”的時候,歷史上雖然沒有記下具體時間,不過大約應該是十幾歲或者二十來歲的時候。
(壯士韓信)
因為那淮陰屠夫在侮辱他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若雖長大”,就是說韓信已經長得很高大,顯然是成年了。施捨飯給他吃的漂母也說了一句“大丈夫不能自食”,漂母把他稱為“大丈夫”,顯然說明他已經成年。
如果他是二十來歲,那恰好是秦始皇死掉胡亥繼位的前後(秦始皇死於公元前210年)。這個時間段,拿陳勝的話來說:“天下苦秦久矣。”也就是說,有識之士都知道秦朝進入了最後的瘋狂時期,有人“揭竿起義”,那幾乎是一定的。只是看這個“揭竿起義”在哪一個點爆發。
我為什麼說大家都在等待著“揭竿起義”呢?我們從陳勝吳廣一呼百應就可以看出,其實很多人早就已經做好了造反的準備,等在那裡了。
韓信讀了一肚皮的書(至少讀了一肚皮的兵書),他對當時的天下大勢是很清楚的,知道大家都在準備造反。不過,韓信這個人,他可能一直對承頭當老大興趣不濃,他只想功成名就,封侯當王。
(胯下之辱)
我為什麼說韓信當老大的心思不強烈呢?有兩點證明:一是韓信在後來手握重兵的情況下,卻並不自己做大,而是去要求劉邦封他為齊王。也就是說,他在最好的機會上都沒有做大,可見他從來沒想做大。二是他對待淮陰屠夫那幫潑皮的態度。如果他想做大,他就應該把那幫潑皮團結在他周圍,就像劉邦當年團結了一幫潑皮一樣。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和他們保持距離,可見,他始終沒有做老大的心思。
韓信沒想過做老大,那他想做什麼呢?就是找一個明主來賞識自己。韓信其實一直在找明主,去投奔項羽,項羽不賞識他,又去投奔劉邦。劉邦不賞識他,他又想走。(連我們都為他著急,難道他不可以自己扯起部隊幹事嗎?)
要找到明主賞識,自然要做一些特別的扯眼球的事情。情願乞食不幹事卻佩一把寶劍,就是扯眼球的事情,而從淮陰屠夫胯下鑽過去,更是一件扯眼球的事情。試想,一個長得高大英武,身佩寶劍的人,居然從別人胯下鑽過去,還不扯眼球嗎?
扯眼球會產生兩種效果,在一般沒見識的人看來,這個孔武有力的人是膽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但在有見識的人看來,這個人非同凡響。
(大丈夫韓信)
為什麼說他非同凡響呢?因為他能“忍”,是絕對的“大丈夫”,大丈夫能屈能伸。當年黃石公為什麼要反覆羞辱張良,才把兵書傳授於他,就是看他有沒有能“忍”的功夫。所以,這個“忍”字非常重要。
“忍”不是一直忍,是“小忍”,不為小事生氣,把命留著幹大事,“小不忍則亂大謀”。有識之士,當然明白韓信是在“小忍”,當然會欣賞他。
所以,韓信就這麼鑽過去了。
-
13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韓信選擇忍辱負重的胯下之辱是有不得己的苦衷的。
韓信從小有理想有抱負,而且飽讀兵書,鍾煉本領。然而,由於他過早就父母雙亡,他居天定所,過著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苦難生活,每天靠鉤魚和漂母的接濟填飽肚子。
也正是因為有這種創傷和非人生活的磨礪,讓他明白生活的不易,活著的艱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韓信在街頭遭遇當地混混的敲詐很正常,他無依無靠、流浪街頭,還整天帶著一把劍,別人看他不順眼,於是故意為難他。混混頭子更是囂張地提出了兩選一的做法:要麼和他們決鬥,要麼從胯下鑽過去。
韓信毅然選擇了鑽。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受辱到極點的做法?原因很簡單,韓信有遠大理想和抱負,他夢想將來有一天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做一番功成名就的事來。而"不屑"和小混混爭一時之氣。試想想,如果和他們決鬥,傷了別人徒增禍患,傷了自己更是得不償失。
同時,他扭頭便走也是行不通的,那樣混混每天還是要找他的,他能有好日子過?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事實證明,韓信的胯下之辱沒有白費,日後竟逆襲成大將軍,封爵封侯,功成名就。
-
14 # 江北陸遜
因為他所謀者大。
關於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已經有人羅列了很多了,我也就沒必要重複。
其實我就想問提問者幾個問題:
一、你有沒有遠大理想?不說韓信這樣的王侯將相的嚇死人的夢想,就是買房買車財務自由這樣的理想呢?
二、拈不拈得清輕重?
拈得清輕重,這個很重要。乾死這個無賴很容易,拔出劍往前一送就OK了。
後果呢?
肯定會被抓起來,根據秦律,殺人者死。咔嚓,沒了。
為這麼個無賴,微不足道的街頭混混,丟掉自己的性命,丟掉自己的夢想,丟掉自己的遠大前程,您是真拎得清。
“”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史記-魯仲連傳》值得細細品味。
人的生命是有價值的,價值幾何由你自己決定。
你把自己定位成哪個檔次的人,也決定了你的格局。如果劉邦沒有見到秦始皇概嘆:“大丈夫當如是也”,那他這輩子也許就是個混混頭;如果韓信當時拔出了這把劍,他一輩子最多也就是個小混混了。
人,交友要夠檔次的;同樣,對手,也需要夠檔次的。
韓信的對手是章邯、夏說、陳餘、田橫、龍且,是項羽,是劉邦,是天下。
朋友,決定了你的層次;對手,更決定了你的層次。
因為,他不配
這個時候的韓信,眼神是落寞的
回覆列表
你以為韓信中了淮陰少年的語言陷阱,思維被少年的「二選一」框死了,你覺得韓信好笨啊,明明有第三條路第四條可以選,為什麼韓信就是那麼不爭氣,偏偏不走,偏偏要在「二選一」中做一個艱難的決定。
實際上,以韓信後來在戰場上的表現來看,從來都是他給別人下套,從來都是他框住別人的思維,哪輪得上別人框住他呢?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韓信仔細打量淮陰少年的瞬間,當是已在腦海中過電影一般想過兩個選項之外的多種選擇了。
深思熟慮以後,韓信認為,比起其他選項,「鑽過去」是最佳選擇。
其實,「轉身便走」是最容易想到的選項,也是很多人在遇到類似事件中的第一反應,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躲一躲,既儲存了顏面,又保全了自己。
可是,如果你仔細地進行推演,發現躲並不是最經濟的選項,反而有可能是最麻煩的選項。
你就想吧,一個人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但偏偏要在你身上找樂子,你躲得過去嗎?你躲得了初一,躲得了十五嗎?你躲得了和尚躲得了廟嗎?
你總不希望,日後的生活中,他就想一個蒼蠅似的的,每天都圍著你轉,看你躲躲藏藏的樣子大笑不止吧?你不想看到他那副噁心的嘴臉每天都出現在你的身邊吧?
韓信也不想的,韓信的時間很寶貴,寶貴到不願意拿出來掙口飯吃,自然更不願意拿出來跟蒼蠅周旋了。
當時,韓信仔仔細細地打量了少年,為什麼要打量呢?韓信要從少年的表情和動作中判斷少年的真實意圖。
當他確信,眼前的好年只是來找樂子的,只想見到自己怯懦一面的時候,韓信就胸有成竹了,韓信就是要表演給少年看,滿足少年淺薄的思維定勢。
韓信成為大將軍後,也經常這麼對付敵軍,讓敵軍以為自己沒本事、膽怯,從而對自己掉以輕心,入自己的圈套,陳餘、龍且、項羽,都是當時的豪傑,結果無一例外地,都被韓信用同樣的方式算計,為什麼?
因為在韓信的心中,他們跟家鄉那個少年,沒有區別,都是思維的矮子,都註定要被自己算計,被算計後還會沾沾自喜。
沾沾自喜的陳餘、龍且、項羽,都死在了戰場上。
沾沾自喜的淮陰少年雖然躲過了滅秦之戰躲過了楚漢之爭,但還是沒躲過韓信的報復。韓信用加官進爵的方式報復了淮陰少年,賞淮陰少年根本當不起的「壯士」稱號。
淮陰少年只得在韓信軍中戰戰兢兢地當差,用自己曾經對韓信的侮辱來為韓信換來美好的名譽。
參考資料:《史記·淮陰侯世家》、《史記·項羽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