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迴江南star
-
2 # 山色歸讀
烏鴉和狐狸都是小時候語文課本里寓言故中的常見角色。比如“烏鴉喝水”,烏鴉口渴了,但是看著細口瓶裡裝著的不多的水,自己的嘴巴又沒辦法伸進去喝,於是銜來很多小石子扔進瓶底,這樣瓶中的水面升高了,烏鴉就可以不費力地在接近瓶口的位置喝到瓶中的水,真夠聰明的!
烏鴉還會反哺,傳說烏鴉這在母烏鴉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小烏鴉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餵給母烏鴉,從不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我們人類都要學習的"烏鴉反哺"。
狐狸呢?自然也不笨!它一向是狡猾的代名詞,比如說狡猾的人是“老狐狸”。很顯然,只有足夠的心智、聰明的動物才有狡猾的資格。狐狸坑害山羊綿羊、兔子狗類以及體型比它大的公牛、大象的故事就不勝列舉了。甚至百獸之王的“老虎獅子”都能被其利用、玩弄於鼓掌之間,不是有“狐假虎威”的故事嗎?自身能力和力量一般的狐狸不知不覺地利用了老虎,很輕鬆地就“震住”森林王國裡的動物們。
當然狐狸也有聰明過頭的地方,比如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我們人類就很輕鬆地看出狐狸這種自我安慰、精神勝利法式的伎倆!
那麼烏鴉和狐狸到底誰更聰明呢?它們其實較量過!烏鴉勞神費力地找到一大塊肉,剛銜著肉站在樹杈上想享受自己勞動的成果,這是從樹下經過的狐狸看見了,垂涎欲滴。於是狐狸抬頭對烏鴉說:“烏鴉你的羽毛真漂亮!聽說你的歌喉更動人!能唱一首歌給我聽聽嗎?”
烏鴉全身漆黑,一般人看見就喪氣,更不願意聽“烏鴉嘴”!狐狸真會說瞎話,不過高興異常的烏鴉沒想這麼多,張嘴就唱:“呱——”,沒來第第二聲肉就掉下來,狐狸撲上去接住要著地的肉片,津津有味地吃下去!
第一回合狐狸完勝烏鴉。小小烏鴉永遠記住烏鴉家族的奇恥大辱,提防奉承話和可能隱藏著陰謀詭計,但是依然秉承家族寧說人們不喜歡聽的哪怕不吉利的實話(“烏鴉嘴”),也不說假話的傳統。
一次,烏鴉狐狸又在森林裡相遇了,烏鴉在樹上唧唧喳喳地警告狐狸:“你不要吃糖衣裹著的炮彈,那是捏人給你專門設計的東西,外表是吃的,裡面有雷管,會炸死你的!”
狐狸想著,這一定是烏鴉為了報復我編造的騙人的鬼話,我才不上當呢!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謹慎從事!狐狸想還是先讓烏鴉嚐嚐,試一試是不是糖衣炮彈再說,於是對烏鴉說:“你敢吃這玩意兒嗎?”
烏鴉說:“我當然可以!”烏鴉輕輕地啄著糖衣炮彈表面的美味食物,因為沒有多大的壓力,雷管沒有爆炸。狐狸卻站在旁邊直流口水,心想:“一定是烏鴉騙我,讓自己獨享其成,這該死的烏鴉。”狐狸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突然撲上去,狠狠地咬住雷管,只聽一聲爆響,狐狸被炸得粉身碎骨。
看來,完全摒棄、無視道德的聰明,有時候反而是愚蠢至極!
-
3 # 易家巷
烏鴉和狐狸兩位″同志"到底哪個更聰明一些?是問牠各自的思維和智商那位"同志"更要高於一籌。
小鳥和老狐都是受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下自由生長的由法律嚴禁捕捉殺的動物,這點上人們一定要注重到,這麼熱的天,如去捕獲,一定會關進大牢,實為不化算。
《鳥鴉和麻雀》是部解放前三四十年代電影,作品的作者和編導把萬惡舊社會比作鳥鴉,鳥鴉全身一片黑,影射當時的社會市井雀民與鳥鴉的矛盾和反抗。
狐狸,自古一般形容一個男性人奸滑叫老狐狸,而長得妖嬈的有點水性揚花的″美眉"叫作狐狸精。
可以講只要是個人,狐狸與人是著不可分割的關聯,無論與這"狐狸"二字同志,可都在社會交往中比較出人頭地。什麼聊素《聊齋》女仙,還是《孽債》離婚男。
烏鴉除了形容舊社會烏黑,也對人們這張嘴,當然也保括我,一時興起,滿口糊言,旁人會講:這老棺材長著烏鴉嘴,說話一點不著邊,專得罪人。
烏鴉這麼熱的天,看到一上部破缺礦泉水瓶底部有半節水,嘴鉤不到水,會口含石頭沉入水瓶裡,牠懂得阿基米德水的浮力,這是我五十年代在語文課本書上得到一條真理,人在一生碰到什么困難都可動動腦筋去克服,只有實際操作,自力更生,生命之源水會有的,麵包會有的,腳踏車子,房子,…應有盡有,而不能光長著一張老鴉嘴,什麼君子動口懶去不行動作為。
人需要點狐狸聰明。但什麼狐假威虎,狐群狗黨這黑惡社會村霸,結黨營私形為不可去學,一不小心加入,專幹壞事,也就再奸滑,狡滑的狐群狗覺都逃不過人民眼睛和法律判刑。
老鴉和老狐狸,在人們視野中,狐狸只在動物園看得到,現南昌由於環境保護做到好,城鄉柳喑花明,樟桂翠綠,小鴉小鳥到處可見,一片生氣盎然自然界美觀。
小鴉有反哺之為,又為專啄害蟲,有時吃不到東西,或天炎口渴會想方設法吃點水,而老狐只會翻牆鑽洞偷雞,使之民憤,該吃的老鼠不去捉捕,害得各村委,居委會工作人員不定時發放老鼠藥。
憑以上這點,我個人投向小鴉比狐狸要聰明一票,不過狐狸外套皮倒討人喜歡的喲,可是這與聰明不聰明不相關。
-
4 # 神宇海川
1、烏鴉和狐狸之間,要問其聰明程度的話,我覺得還是狐狸最最聰明瞭,狐狸能夠吃到飛鳥,能夠在惡劣環境下生活的很好,而烏鴉呢,只能吃一些腐食,小蟲之類的食物了,而且沒聽說惡劣環境之下會有烏鴉的,所以,所以聽說過北極狐,卻沒有聽過北極鴉的傳聞;
2、但反過來看這個問題的話,會奇怪的發現,烏鴉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大,而且烏鴉幾乎沒有什麼天敵,儘管狐狸的聰明狡猾,可是狐狸的生存環境卻是大大不同了,狐狸不但面臨著人類和食肉動物的威脅,而且還面臨著瀕臨滅絕的危險了;
終上所述;傻有傻傻的福氣,聰明有聰明的誤區,不可小視身邊任何事和物,才能夠在時代變遷的今天生生生不息;
-
5 # 咔嚓匠人
烏鴉有食物,有本事,卻經不住恭維。狐狸獲得了食物,卻落下了不光彩的印象,小時候看這個文章,覺的就是那個聰明的問題,現在才知道,這是上帝視覺的問題,才覺的那些編課本的前輩們真的很了不起,社會的問題其實不是現在的問題,從古到今都在不停的上演的問題,只不過是換換演員而已,那麼狐狸和烏鴉誰最聰明呢,他倆都不聰明,聰明的是從上帝視角看他倆的那個人吧。因為烏鴉並不知道它受了騙,狐狸也不會認為它在騙烏鴉。
-
6 # 孟珍
謝謝邀請。狐狸和烏鴉兩個相比較,哪個更聰明一些,我認為,當然是狐狸更聰明一些了。動物不是人,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只有一種慾望,那就是生存。大家都在為了生存而想辦法,為了生存而努力。至於兇狠狡猾之類的名詞本來不是它們的原意,那都是人們給它們安上的。在它們那裡,沒有道德,沒有善惡,沒有佛性魔性。在它們那裡,兇狠和勇猛,狡猾和聰明智慧是一樣的。說到聰明,當然是智計過人,一個小小的狐狸,在那麼多兇猛的食肉動物的陸地上生存,靠的就是聰明智慧。比如我們常說的狐假虎威,就是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借用老虎的力量來保護自己,我們人類很多的寓言故事多有對狐狸的描寫,都是源自人們對狐狸的觀察,把狐狸的行為擬人化處理,也是人們想從狐狸身上學到些什麼東西,或者以狐狸為鏡悟出些什麼道理。至於把它的聰明智慧界定為狡猾。也只是因為狐狸的一切行為都是為自己的,其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跟人的狡猾行為相彷彿。在狐狸和烏鴉這則寓言故事中,其實一開始狐狸是處於弱勢的地位。首先不佔有資源,肉在烏鴉嘴裡。其次烏鴉在樹上又會飛,狐狸既夠不著又趕不上。想得到烏鴉嘴裡的肉只好用智計。首先它觀察到烏鴉是靠嘴掌控食物的,而嘴又是有說話功能的,而同一張嘴只能幹一樣事,只要說話就必須開口,就會失去對食物的控制。於是就開始百般地讚美,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想方設法誘使烏鴉開口,最後終於達到目的,使其失去對食物的控制。自己順理成章地得到食物。那種觀察,那種分析,那種智計確實顯得有些狡猾,不過這些狡猾中無不透著聰明智慧。烏鴉也是聰明的,那只是為了襯托狐狸的狡猾。襯托狐狸的聰明。與狐狸相比,烏鴉再怎麼聰明,都還是差了一截。
-
7 # 老王農村人實話實說
烏鴉和狐狸應該是騎虎相當,不分上下,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現實社會中不難看出有時候形容一個油嘴滑舌的人總是那樣說道,你這個烏鴉嘴,能說會道,亂說西天,嘴裡卻吐不出一顆象牙,還有當人感到不合理境遇時總會聯想到天下烏鴉一般黑,這些雖然不能體現出烏鴉聰明,但現實是這種歪理邪說也要頭腦不笨才能道來,再說狐狸,在現實社會中有時形容一個不文明,不道德,並背叛親朋好友的人通常都稱之為你這個狐狸精,還有那些老是巴上不巴下專拍馬屁之徒總是用狐狸來概括此人的狡猾,所以說烏鴉嘴是能說會道的那種,狐狸是狡辯多變的那種,因此我認為聰明與愚蠢在烏鴉與狐狸之間都有存在,說烏鴉不聰明,可烏鴉嘴會叫,講狐狸不聰明,可狐狸狡猾,講烏鴉聰明,可狐狸比烏鴉更狡猾,講狐狸聰明,可烏鴉嘴會叫它還會飛,以上回答不是絕對正確,僅供娛樂,有不周之處敬請諒解!謝謝!
-
8 # 驍勇34
分怎麼看!
狐狸常常奸詐而著稱,並且極具靈性。特別是那雙眼睛,詭異而深不可測,與它對視時,常有不寒而粟的感覺,籤於此,民間才有了狐狸精的傳說。它的警惕性和隱蔽性也高,能洞悉自身周圍的危險,所以,很難覓其行蹤。
不過被人工繁殖,或被抓後就“英雄氣短”了,也不會逃生了。聽說殺它的時候,它雖然會感覺到死亡的來臨,眼睛也會死死盯著殺它的人,但露出一道寒光之後,還是默默地、慢慢地承受了死亡,還會看著被一點點兒剝掉的皮。
烏鴉和狐狸不一樣,自由空間大,更頗具靈性。
它深知集體力量的強大,常常緊密團結在一起,令其它食鳥種類望而怯步。
它深知人們對它色彩的忌諱,所以把自己“越描越黑”。
它深知邪惡能讓人類避而遠之,所以經常光顧墳地,與鬼魂對話。
它深知自己的叫聲能讓人害怕,所以它在你頭頂不停頓的“哇、哇、哇”。
它深知“菜市口”是古代殺人的地方,所以它在菜市口老樹上盤旋、棲息,悠閒自得。
它不會像狐狸那樣“任人宰割”,它會狂妄的在人類面前耀武揚威。
它聰明絕項,知道人類把自己定性為邪惡的化身,不敢觸碰。
所以敢擠身於人類的生活領地,在“垃圾”中分一杯羨羹。
這麼看,烏鴉聰明,因為只要活的安心才叫聰明……
-
9 # 自然風57778401306
烏鴉和狐狸,是人們熟悉的兩個動物名星,它們到底誰聰明,孤狸自古以來是一種傳說,沒有誰見過狐狸有什麼特殊表現吧,故事來之它的長相,好看的皮毛,搞笑的狐臉,本性也是多疑狡猾好動,一些強加給它的故事原本是人們用它來說事,什麼狡猾的老狐狸,露出了狐狸尾巴,是指某某人跟狐狸一樣狡猾,狐仙,狐狸精,《雪山飛狐》的武打小說還拍成了電視劇,可見狐狸的名氣遠遠超過了烏鴉,簡直是動物界的大名星。烏鴉呢?天下烏鴉一般黑,它就是黑,連爪子也黑,黑鳥嘴黑眼珠,奇醜的黑,它的叫聲也不好聽,又偏愛叫,烏鴉嘴也是讓人討厭的。烏鴉沒有一點好,可是烏鴉卻表現得很聰明,據說它的記性也很好,小學課本有烏鴉喝水的故事,烏鴉還會用棒子掏蟲子,等等,其實烏鴉要比狐狸聰明,狐狸是外表,烏鴉有心計,這兩個動物能扯在一起,人們的談資多了一道開胃小菜。
-
10 # 裸猿的故事
狐狸在中外都是聰明動物的代表,在中國有狐假虎威的成語,在西方也同樣有許多關於狐狸的民間傳說,並已經進入文化範疇,如動畫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再次強化了狐狸很聰明這樣流行的說法。而烏鴉雖然有一個烏鴉喝水的寓言故事,但當真的人可不多。但是,透過科學研究,動物行為學家們發現烏鴉不可思議的聰明,至於狐狸,也許它們同樣聰明,但相關研究不多。
圖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如何定義動物智力但是,在科學研究上,如何定義動物的聰明程度,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在歷史上有許多反覆,從最初的傳聞軼事到嚴謹的實驗室研究再到伴隨著我們對大腦瞭解得越來越多之後的認知革命爆發,如今科學家相信動物哪怕是從前人們認為跟本沒有智力的動物,如蝸牛這樣的軟體動物,也同樣存在著一定的智力。動物智力乃至人類的智力如今都被統一定義為,為了實現特定的目的,動物進行的獲取,儲存,檢索和並內部處理資訊的能力。
我們已知的烏鴉到底有多聰明的事實,注意這些都不是軼事傳聞,而都是紮實的科學研究。烏鴉可以推斷因果關係
烏鴉喝水烏鴉真的懂得石頭能讓水位上升而泡沫不行,並且還能正確估算費力的大小,它們優先選擇費力小的事。而它們甚至能透過U型管測試。它們的成功率與七歲孩子完成同樣任務的成功率相似。
烏鴉會記仇並能將其傳遞給其它烏鴉,是的,烏鴉是一種社會動物,它們彼此間能傳遞資訊。
烏鴉會給死烏鴉舉行“葬禮”2015年,烏鴉研究員凱莉斯威夫特(Kaeli Swift)試圖在眾多研究中試圖找出所謂烏鴉葬禮到底是怎麼回事,她在“ 動物行為 ”雜誌上發表的結論是,這種類似葬禮的姓氏,能幫助烏鴉瞭解死烏鴉是怎麼死的,從而幫助它們瞭解危險。比如觀察到死於槍彈之下的烏鴉,會讓這些烏鴉飛得更高,以躲避那些拿槍的人。
烏鴉能推斷別的烏鴉的精神狀態
這是2016年初發表的一項研究,烏鴉也擁有一種可以被稱為心理理論的東西,它們既能認知到自己內部的精神狀態,也能推斷其他烏鴉所具有的精神狀態。這其實應該是社會動物彼此間相處的基礎,但此前我們並不知道,烏鴉究竟能做到何種程度。
烏鴉在藏匿食物時,會特別在意是否有別的烏鴉在窺視它的行為
烏鴉的這項能力還能被特別的強化到不需要看見別的烏鴉就能做出一定的推斷,比如,科學家先讓烏鴉使用窺視孔,看到房間裡的人類隱藏食物。然後,它們就能正確找到隱藏的食物。這不稀奇,稀奇的是,當它們藏匿食物時,它們會特別注意牆上的窺視孔是開啟還是關閉狀態,如果是開啟狀態,它們在藏匿食物時會玩些花招,以迷惑潛在的偷窺者。對此,研究烏鴉的科學家在他們的論文中如此描述: “烏鴉可以從自己的經驗中推斷出別的烏鴉也能使用窺視孔作為偷窺者,並對此進行預測可聽見的競爭者可能會看到他們的快取。因此,我們認為他們代表"看"的方式不能簡化為跟蹤注視線索。“
烏鴉可以解決複雜的,多步驟的謎題
這個多達八步的謎題,用短棍子長棍子石頭等組合最終吃到食物的八步測試,是BBC Two節目邀請研究烏鴉的科學家向大眾說明烏鴉到底有多聰明的一個讓人讚歎的一個演示實驗。這個實驗涉及八個彼此獨立的步驟,它們必須以唯一的特定順序進行操作,才能最終獲取到食物。而野外的烏鴉,透過簡單的試錯後,很快就找到了正確步驟,其正確率近乎於一個十歲的孩子解決同樣問題。
烏鴉可以製作工具
2015年,研究烏鴉的科學家宣佈,透過使用特地開發的極其微小的可安裝在烏鴉尾羽上的間諜相機,他們拍攝到了野外烏鴉製作工具的首個影片證據。它們就像黑猩猩一樣,能製造具有合適形狀的樹枝,如一個帶有彎鉤形狀的樹枝,然後把蟲子從狹縫中鉤出來。這一幕讓人震驚,因為它們不再需要透過演化出特殊的喙就能從狹縫中獲得食物。這是研究員Jolyon Troscianko發現的,值得佩服,畢竟觀察此類影片,實在是個相當枯燥累人的活計。
烏鴉使用社會排斥來懲罰自私的同伴
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只有當烏鴉彼此合作才能獲得食物的一個測試,兩隻烏鴉分別在兩頭拉繩子,就能將兩塊小乳酪拉出來,每隻烏鴉一個。但這兩個乳酪會出現在一隻烏鴉身邊,如果自私的傢伙把兩個乳酪都吃了,那麼它的臨時搭檔下一次將拒絕再和它配合。研究員Jorg Massen表示: “此前,這類排斥行為,只在人類和黑猩猩中發現過,在其它動物中,這是首次發現。”
烏鴉可以學會自我控制,如果有更好的獎勵
在一個2014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第一步先確定烏鴉最喜歡的食物。比如葡萄,麵包,香腸,油炸食物和其他食物。接下來,研究人員依次給以不同的食物,如果烏鴉等待,他們就有機會得到更喜歡的食物,或者更多的同類食物。研究人員發現,烏鴉更看重食物的品質而不是數量,它們甚至可以為此等上十分鐘,直到研究人員將食物替換成它們最喜歡的。
烏鴉可以計劃未來,並物色他們需要的物品
如果烏鴉認識到某些物品有幫助獲得食物的工具價值,在給它們提供食物和工具時,多達九成的烏鴉會選擇工具,而不是現成的食物。
烏鴉記得那些對他們好的人
烏鴉使用“手勢”進行交流烏鴉沒有手,但它們能用喙撿拾物品的方式進行某些資訊交流。這是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的Simone Pika和維也納大學的Thomas Bugnyar共同發現的。他們記錄了38對烏鴉之間的互動行為。研究發現,這類交流行為,主要針對異性,至於其意義現在還不是非常明確。
烏鴉喜歡玩,顯得相當作死
最後,烏鴉喜歡玩,非常喜歡,這一點常常讓它們成為非常煩人的動物。
回覆列表
烏鴉和狐狸到底哪個更聰明一些?我們先來看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有一天,一隻烏鴉找到了一塊肉,正站在樹枝上休息。一隻狐狸來到樹下,看到烏鴉嘴裡又肥又嫩的大肉片,頓時口水直流。它眼珠一轉說:“烏鴉大姐,早上好”,烏鴉沒作聲。“你的孩子好嗎?”狐狸又說。烏鴉還是沒說話。狐狸想了想說:“你太漂亮了,如果你的歌聲像你的羽毛一樣美麗,那你就是鳥中之鳳”。烏鴉聽了美滋滋的,剛一開口,“哇”的一聲,肉從天而降,剛好落到狐狸的嘴裡。狐狸叼起肉,一溜煙跑了。
烏鴉被騙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是虛榮心給自己帶了的奇恥大辱。從此它白手起家,早出晚歸,辛辛苦苦幹出了一番事業,成了遠近聞名的富戶。擁有家財萬貫,過起了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創業的過程中還發生過一個小故事,至今被傳為美談。證明了烏鴉的聰明,那就是烏鴉喝水的故事。
烏鴉在創業的歲月裡,常常早出晚歸,風餐露宿。在一個夏天的中午,烏鴉談完一筆生意正往家趕,它忽然覺得口渴的厲害,正好它發現地上有一個瓶子,瓶子裡有半瓶水,它欣喜若狂,馬上飛到瓶子旁邊。可惜的是瓶口太細,水太少,烏鴉喝不到水。這可難不住聰明的烏鴉,它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很快它把旁邊的一堆小石子一顆顆叼進了瓶子裡,水慢慢升起來,等水升到瓶口,烏鴉就美美地喝起來。
說到這裡烏鴉和狐狸哪個更聰明,大家應該很清楚了。真正的聰明是踏踏實實地辦好事情,而不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耍心計設騙局,最後落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