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博茗宮

    建盞的製作過程對胎土含鐵量、含砂量的高低,拉胚的松實薄厚,上釉濃淡厚薄皆有特殊的設計。所以用建盞喝茶,可以長時間保溫蓄熱提高茶湯的鹼性,使茶水的口感更佳,更可激發和提升茶的香氣,使品茗軟滑甘甜順口的效果達到極致。

  • 2 # 吾日叄省

    謝邀!我是在年初瘋狂的迷戀建盞的,2012年開始喝茶,置辦了一套不錯的茶具,後來慢慢入坑,從鈞瓷到哥窯都有購買,只到今年年初遇見建盞,雖然我至今也沒有學會點茶的整個流程,但是在收藏建盞的路上,真的是一言難盡,遇上一隻好盞,從開始下手,到最後得到拿在手裡,其中的那種期待,那種沉甸甸的感覺,泡一壺好茶,用滿心期待的盞,品一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手裡的每一隻盞,都是有緣才能得到的,也有很多好盞與我失之交臂,正因為這樣才更加珍惜手中的這些盞,這不就是舍與得嗎??

  • 3 # 懂茶帝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建盞因宋代鬥茶之風的盛行應運而出。建盞所燒瓷為黑瓷,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產於建州建安縣而得名。

    建盞與點茶

    建盞本身的設計,無疑是為了適應點茶法而生。它分為敞口、撇口、斂口和束囗四大類,傳世以及出土最多的是束口碗。

    束口碗口沿以下1~1.5釐米左右向內束成一圈淺顯的凹槽,便於點茶時掌握茶湯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湯外溢,俗稱“注水線”。

    建盞的胎體厚重、釉面花紋變幻莫測以及對茶湯的保持溫性好,適應鬥茶需求,一時成為皇族、士大夫、文人墨客追捧的點茶珍品。

    建盞種類

    陶瓷界目前把建盞的釉面花紋種類大致分為六類:烏金(紺黑)、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和雜色釉。

    其中,烏金、兔毫佔宋朝早期建盞的大多數,油滴和曜變皆為日本舶來語,中國古代文獻未見記載。

    01烏金

    這是建窯較典型的釉色。

    烏金釉有的表面烏黑如漆;有的則黑中泛青,即所謂的“青黑”;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醬黑色;成熟時期的烏金釉釉層普遍較厚,“色黑而滋潤”,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現出莊重素雅之美。

    02兔毫

    黃庭堅的“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寫的便是建盞中的兔毫,兔毫是建窯最典型且產量最大的產品,以至人們常常習慣以“兔毫盞”作為建盞的代名詞。

    兔毫盞有金兔毫、銀兔毫、藍兔毫,因其釉面紋理絲絲柔長如兔毫而得名。

    03油滴

    油滴是僅次於曜變的建盞珍品,燒製難度極大。

    所謂“油滴”,是指在烏黑的底釉上散佈著無數具有金黃色或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斑點,故又有“金油滴”、“銀油滴”之分。這種斑點多為圓形,大者直徑為三、四毫米;小者僅一毫米,甚至細如針尖,形如沸騰的油滴散落而成。

    04鷓鴣斑

    鷓鴣斑是建窯產品中較為名貴的產品。"鷓鴣斑"即指釉面呈獻出類似於鷓鴣鳥胸部散綴正圓白點的形狀。

    它形成是浮萍機理,釉面斑點是由許多小斑點拼合而成。小斑點像浮萍在釉面上漂游,隨機而遇靠在一起,組合成許多形狀不一的大斑點,斑點內的結晶物質沒有連成一體,是分散的,所以有肉眼可見的溝紋。

    05曜變

    “曜變”是指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著許多不規則的圓點,也就是耀斑,曜斑廣佈於建盞的內壁,並隨所視方向的移動而變化,垂直觀察時呈藍色,斜看時閃金光,彷彿置身於浩蕩宇宙之中,周圍是無數璀璨的繁星。

    變斑建盞燒成的偶然性居多,千萬分之一的機率,目前僅存的三件曜變斑建盞分別珍藏在日本靜嘉堂文庫、藤田美術館和龍光院,被日本視為國寶。

    06雜色釉

    雜色釉是由建窯黑釉“窯變”所致,釉面紋理變化多端,除上述五大類釉面紋理之外,還有一些雜色釉面,如柿紅色、赤紅色、灰白釉、芝麻花、結晶冰花紋、龜裂紋、醬釉(醬綠釉、醬黑釉、醬黃釉)等。

    建盞的製作工藝難度在於“燒”,不同於景德鎮青花是畫者的藝術。燒製建盞,是對溫度的掌控,在土與火的交融過程中,變化隨時都在發生。稍不留意則全軍覆沒,從如今建窯遺址碎片成山中可見難度之大。

    建窯與點茶法一樣,盛於兩宋,衰於元。建窯隨著元代中後期景德鎮五彩瓷的登場,趨於衰落而漸漸停燒。但建盞釉彩以其特殊的絢美,永遠定格在歷史,並隨著如今我們對中國藝術的重視,建盞也將再起輝煌。

    參考資料:

    《宋代點茶與建盞》,邱月微 採編,《茶》2013年109期。

  • 4 # 老鄧說盞

    網路上能複製貼上的我就不說了,大家自己可以去檢視。作為一名建陽本土的80後建盞燒製匠人(現在停燒,正在售賣百家盞),我想我對建盞還是有點心得的吧!近兩年建盞大火,離不開國家政策扶持以及燒盞匠人付出的心血。身為建陽人,特別是燒製建盞匠人,還是感到挺自豪的!

    言歸正傳,如題所問(本人學歷不高,文筆有限,可能有些地方表達不清晰,多多包涵)。

    建盞多彩斑斕的釉面,千變萬化的紋路以及如今火熱的龍窯柴燒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不確定性,極具觀賞性,正所謂好茶配好盞,用漂亮的建盞喝茶心也會更好點吧

    再說建盞改善水質,建盞採用的是建陽本地含鐵量高達6%-8%的胎土以及原礦釉+草木灰調製成的釉水,釉水在高達1300℃高溫下緩慢的流動,析出的晶體,胎土產生的微小氣孔,正是軟化水質的關鍵,喝茶口感好,甚至喝啤酒,碳酸飲料都能迅速的化解氣泡。

  • 5 # 叔俗數數

    我只能說,用建盞喝茶主要就是為了逼格!其他的根本沒啥用!

    譬如,你拿一隻誨甕的喝茶,普通人覺得這杯子挺好看的啊,你敢跟他說多少錢買的嗎?說了他也不會信。要是不巧,你最好的朋友說這茶杯挺好看的,送我吧,這可怎麼辦?但是,如果你遇到一個拿李達的玩家,人家覺得,這麼垃圾的盞也就配擺在你這裡喝茶。

    我為什麼不說價格呢?因為這裡面水分太大了。我只能告訴各位,用建盞喝茶真的沒啥用,水不會變軟(順便普及一下,同水同鋁開水壺,用電磁爐跟用明火燒開的水口感不一樣。我個人覺得,用100塊以內的陶瓷水壺放在明火小灶上煮開,同水質下口感最好,但是也沒差多少,真沒必要去追求!)

    最後,希望大家迷途知返。建盞,說透了,就是賣個落款!比如,A大師放在Z家的龍窯燒製,同一位置,同一缽,同一釉水,A大師落款的賣999,Z家落款的賣99。說了這麼些,也給賣盞的留面子了,如果詆譭我,我不介意更具體的爆底價,反正我又不在這行混

  • 6 # 靜慮茶堂

    建盞是因鬥茶而出現的一種器皿,中國宋代“鬥茶”之風盛行,所用器皿就是建盞。

    因為它的獨有性和唯一性造就了用盞之人都自我感覺不凡,好顯擺。

    建盞喝茶的好處

    一、養眼:當建盞的波紋與茶水相遇,在光的折射下變幻出各種光怪迷離的神奇顏色。

    二、養生:建盞屬於鐵胎,胎釉中含有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等化學成分,能夠改善水質,達到活水、軟水的功效。

    三、保溫:建盞特殊的束口造型,加上胎體較厚,使得杯中的茶水溫度散發較慢。

    四、靜心:靜是一種意境,好茶配好盞,三五好友品茶賞盞,甚是愜意。

  • 7 # 一枝研學

    我不得不說,茶是一種飲品。遠遠到不了溝通天地的地步。

    建盞作為近幾年的爆款產品,其實有著深刻的邏輯。

    首先是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使得人們對紋飾的需求感降低,需要素雅,簡潔的產品。

    其次,普洱茶的消費日益增長。建盞作為重釉色的代表,最適合的就是黑茶飲用。而且前些年爆炒的酸性體質的概念,使得大家對普洱響者雲集。

    第三,國禮的爆炒。作為G20國禮,藉著這樣的東風,使得G20國禮得到大家的認可。

    第四,人們對同質化產品的厭惡,使得需求一款產品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

    第五,日本的侘寂美學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現在人們對素雅的要求。

    以上,其實是有彼到此的推論,但是從根本上說,就是營銷導致了這一局面。

    畢竟,建盞最實用的做法是點茶,福建稱為“茶百戲”而已,素人那到建盞,不僅影響茶湯的觀色,其賞玩性也相較景德鎮的影青、德化白、汝瓷甚至鈞瓷都不如。

    僅僅是人云亦云罷了。

    唯一的可取處就是,釉水中含有鐵元素,能夠有效的軟化水質。但是真實效果如何,還有待驗證。

    個人感覺,其效甚微。

    茶,就是飲品,絕對到不了溝通天地的地步。茶具僅器物爾,絕對到不了格物致知的地步

  • 8 # 建盞之路

    說說我自己的體驗吧,首先我們得了解建盞的文化,才能體會到裡面的樂趣。如果沒有了解他,沒有儲備一定的知識,那用什麼喝茶都一樣。

    建盞會成為一種茶器,主要由於點茶這個工藝。

    汝 官 哥 鈞 定,都是有名的窯口,然而宋代流行點茶文化,在這個文化背景下,建盞的特性就決定了他的地位。 “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這裡其實就說明了建盞最適合點茶。首先點茶出來的湯乳,白色是最好的,和黑色的茶盞能夠互相輝映,點茶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建盞的厚胎屬性使其保溫效果比較好,再加上建盞紋路自然幻化的釉面,著實讓人著迷,因此,建盞在那個年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現在能夠靜下心來,去體驗宋代天人合一的境界,我想應該是很難了。但是,建盞釉面無窮的變化是很值得把玩欣賞的。

    喝茶的時候去欣賞釉面斑紋的特點,發掘隱藏在裡面的變化,去感受燒製過程中這種變化的產生,你會發現這實在是太神奇了,不由得會著迷,愛上他,從此無法自拔的地步。就是這種燒製過程窯內難以琢磨的變化,使用過程釉面的探索和變化過程,就已經會讓人著了魔似的,更讓你想去了解他背後的歷史文化和燒製技藝原理。

    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在直播平臺興起,入坑的盞友數不勝數,市場魚目混珠,在此也提醒盞友們,先了解再入坑。

    僅僅表達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ad2和3怎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