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給你哈

    “匹夫”指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出自於《左傳·昭公六年》、《韓非子·有度》

    匹夫,讀音:[pǐ fū]

    近義詞:百姓

    反義詞:勇士,英雄,壯士,豪傑,梟雄

    造句:

    1、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華人都要關心和參與國事,以負責任的態度來提出意見和看法。

    2、常言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匹夫匹婦,各有品德。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養。

    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千百年來華人共同的信念。

    5、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個國家的繁榮要依靠公民的意識。

    詳解:

    1.、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①《左傳·昭公六年》:“匹夫為善,民猶則之,況國君乎?”

    ②《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④唐 劉德仁 《長門怨》詩:“早知雨露翻相誤,只插荊釵嫁匹夫。”

    ⑤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子魚能為我代言,乞念先君一脈,願留性命,長為匹夫死且不朽。”

    ⑥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若國朝之制,滿漢平等,漢人有才者,匹夫可以為宰相。”

    2、獨夫,多指有勇無謀的人,含輕蔑意味。

    ①《孟子·梁惠王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②宋 蘇軾 《留侯論》:“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

    ④清 昭槤《嘯亭雜錄·書光顯寺戰事》:“餘素以豪傑待王,今乃知王直匹夫耳!”

    3、指平常的人。

    ①《晉書·劉隗傳》:“夫嫡妻長子皆杖居廬,故 周景王 有三年之喪,既除而宴,《春秋》猶譏,況龕匹夫,暮宴朝祥,慢服之愆,宜肅喪紀之禮。請免龕官,削侯爵。”

    ②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記》:“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4、詈詞。猶言傢伙,東西。常用來指斥無知無識的人。多見於早期白話。

    ①元劉時中 《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堪笑這沒見識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頑劣江湖伴侶。”

    ②《古今小說·臨安裡錢婆留髮跡》:“匹夫,造言欺我,合當斬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最靠譜的POS機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