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南史

    元朝只經歷了九十八年的歷史就滅亡了,元朝會迅速滅亡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一、內部爭鬥不休,皇帝更換頻繁

    堅固的壁壘往往都是先由內部破裂,隨後才被外部力量攻破,元朝屢屢禍起蕭牆,都是由於成吉思汗所設立的制度有關。

    我們都知道,成吉思汗一路征戰,一路被他征服,蒙古軍隊掠奪來的土地人為地分割給他的兒子們,這就使得他的兒子們各個都是一方諸侯,成吉思汗的採取的分封制度,早在春秋戰國就已經證明是一套弊大於利的制度,這樣的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受封之人,各行其事,往往不聽招呼,很容易助長分封地主人的野心,從而上演相征伐吞併的事情,從而形成幾個強力諸侯,整個局面就是一個字——亂。

    最先開始的就是忽必烈與他的弟弟們爭奪汗位,導致蒙古分為兩大陣營,隨即分成四個汗國,四個汗國又相互之間又因為疆域問題相互攻伐,打得熱火朝天,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內耗之中,完全沒有學習歷來王朝新建所採取的休養生息的政策,以至於後來被敵人各個擊破。

    特別是入主中原的元朝, 忽必烈駕崩之後的元朝中期,皇室內政局動盪,1295-1368短短的七十餘年間,元朝就更換了10個皇帝,如此頻繁的帝王更迭,對一個統一的大國來說是一種災難,而且是巨大的。

    元朝的皇帝當中,除了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之外,其餘都真是一個不如一個,除了會享受,治國理政什麼都不會,皇帝昏聵無能,直接就會導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了,剩下的大家都知道,只能是自己拯救自己了,忽必烈一死,整個帝國大廈都開始在晃動,且幅度一個比一個大,期間出現一箇中興的能臣脫脫帖木兒,但是最終的結果是脫脫帖木兒被遠竄邊疆,最後被賜死,這樣的大廈能不倒嗎?

    二、統治者窮兵黷武,征戰不休

    地盤大多好呀,確實,地盤大的感覺能滿足人那顆容易膨脹的心,這樣的心態豈小國小家的人能體會到的。大元帝國太太了,入主中原的元加上其他四個汗國,總面積2500萬多平方公里,僅忽必烈直接統治的元朝就有1500萬多平方公里,如此大的地盤,需要人守護,得養多少軍隊。

    百姓都去當兵了,誰又來耕地種田呢,龐大的軍隊後勤和軍費從哪裡出呢?只能加重百姓的賦稅,本來就窮得叮噹響的老百姓,哪裡還有餘糧交官家。

    縱觀整個元朝,沒有戰爭記錄的是22年,而且還是穿插整個元朝國詐,沒有發生戰爭的時間最長都沒超過三年。僅1280年統一中原之後,有記錄的元朝戰爭就已達近200多場。

    元朝入主中原之後,並沒有像其他初立朝代那樣施行“休養生息”政策,更於1280-1284年間,對日本、安南、緬甸征戰,另外耗費大量精力對付國內此起彼伏的“抗元復宋”起義, 在其後的幾十年間,全國各地幾乎每一年都有起義,加上元朝內部的各種內訌爭鬥,元朝似乎專為戰爭而存在,可謂是不折不扣的“戰爭機器”,不是在打戰,就是在打戰的路上,可戰爭打的就是錢和糧,又不肯休養生息,連年征戰,百姓困苦不堪,導致起義事件越來越多,陷入惡性迴圈,有起義就有鎮壓,有鎮壓就要打戰,打戰又要錢糧。

    元帝國依託“戰爭”而存在,實力強大,更因“戰爭”而亡。

    三、民族歧視導致民族矛盾激化

    對於民間的治理,元朝雖有法典《元典章》流傳於世,但其中的法只有漢人需要遵守,蒙古人、色目人遵從本身風俗即可。

    《元通鑑》中記載了這麼一則案例:元武宗至大元年,有一番僧強買漢人商販的柴火,商販上告官府,當時的留守李壁詢問案情事,番僧率眾衝入公堂,將李壁打的頭破血流,結果番僧全被元武宗赦免。

    到了元朝末年,更是禁止漢人、南人、高麗人持有軍器,省院高官只使用蒙古人和色目人,當時的宰相巴延還曾秘密請求誅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

    有鑑於此,經過幾十年的民族矛盾激化,加上常年征戰,徵發民夫強行收稅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最終的結果就是元末民不聊生,大面積爆發農民起義,最終被明太祖朱元璋驅逐中原,回到漠北,隨後也被朱元璋派遣的藍玉大將將其所滅。

  • 2 # 薩沙

    大家知道什麼叫做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也就是,我如果爛命一條,一無所有,我就不會怕失去什麼。

    因為我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就剩一條命而已。

    而人如果什麼都沒有,其實命也就不值錢了。

    為什麼泰國農村有窮人出賣自己的命,只要富人給錢就可以將他打死?

    這是因為這些人的命不值錢。

    所以,一些小混混小流氓,為了搶幾塊錢甚至幾包香菸,就可以動刀子。

    相反,如果你是個富豪的兒子,生下來就有幾十億家產。

    試問,你會在街上隨便同人打架動刀子嗎?

    元朝軍隊之前之所以厲害,說通俗點就是當時這些蒙古人是光腳的,他們的命不值錢,所以他們才會四處拼命,刀口上混飯吃。

    然而,元朝成立以後,首先蒙古貴族立即驕奢淫逸,錢、女人、權力都有了,生活安逸,每天吃喝玩樂就行了。

    試問,你再讓他們去拼命,他們可能去拼嗎?

    又不傻。

    再說普通蒙古人,也都分給了土地。

    除了極少最底層的蒙古人以外,大部分蒙古人可以透過和漢人一樣的農耕實現溫飽甚至小康生活。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去打仗呢?

    古代冷兵器戰爭,殺人一千自損八百。不要打仗,就算張苞騎馬不慎摔下來跌破了頭,也會因為破傷風死了。打仗誰都知道是極為危險的。

    既然種地可以輕鬆生活,幹嘛去打仗呢?

    誰不怕死啊?

    這就是蒙古人戰鬥力急劇下滑的原因。

    相反,當時漢人卻成為第三等和第四等的人,比奴隸好不到哪裡去。

    就連大明皇帝朱元璋一家,也幾乎在饑荒中死光光。

    擺明了,此時漢人就是光腳的,命不值錢了。

    反正橫豎也是死,不如同蒙古人幹一下,多活一天是一天。

    所以,烏合之眾的紅巾軍能夠打垮蒙古軍,就是這個道理了。

  • 3 # 水木快快刀

    元朝興亡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蒙古人得華夏太過機巧,是弱勢民族的歷史偏得。

    蒙古軍隊以及後來的元朝軍隊逐漸沒落,導致元朝滅亡,元順帝北逃,是有其內外歷史原因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元朝蒙古貴族墨守草原陳規,不重視農耕,大肆圈佔華夏耕地,導致元朝農業基礎薄弱,國家經濟發展滯後甚至倒退。

    2.蒙古貴族不思進取,腐化墮落,蒙古人憑藉優越感,不事稼穡,不善工匠,幾十年後整個蒙古族戰鬥力持續下降,元軍士氣頹廢,貪圖享樂,不復當年鬥志。

    3.蒙古統治者人為將全華人劃分為四個等級,加劇了民族間矛盾。統治者橫徵暴斂,最終導致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

    朱元璋的紅巾軍逐步統一各農民起義軍,對元朝形成巨大的威脅,並最終攻佔大都。

    4.蒙古軍隊以騎兵為主,但不能說是所向披靡,騎兵擅長短距離突襲作戰,長途奔襲,需要強大的後勤保障,在對峙戰中,騎兵並不具有明顯優勢。當漢民族從南宋末年弱勢扭轉過來的時候,蒙古騎兵也就沒有招架之力了。

    5.蒙古汗國之間不團結。由於元世祖忽必烈蒙古大汗位得不到窩闊臺、察合臺、伊利汗國、金帳汗國各蒙古汗國的擁護,互相之間齟齬日深,在元朝受到攻擊時,沒有其他汗國的援助。元順帝只能北遁,建立北元苟延殘喘。

  • 4 # 謝金澎

    蒙元帝國的崛起,是在面臨生存危機的情況下。當時的蒙古族遭到金人奴役與屠殺,為了生存而奮起反抗,在鐵木真的帶領下,萬眾一心,常年征戰,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快速遊擊攻擊戰術,橫掃草原,鋒芒無匹。

    成吉思汗領導的蒙古大軍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透過不斷的持續征戰,戰鬥經驗越來越豐富,戰鬥技巧越來高明,戰鬥能力越來越強悍,最後鍛造出一支在同時期全球無敵的強大騎兵部隊。

    但是這麼強大的帝國軍隊為什麼立國一百多年就失去了戰鬥力,而土崩瓦解,最後煙消雲散呢?

    首先,成吉思汗在軍事上的天賦並沒有體現在政治上,他在打下地盤後,沒有長遠的統一治理考慮,而是急不可待的分封給了他的兒子們,導致了他離世後,兒子們出現了割據、對立、分裂的局面。名義上蒙元帝國橫跨歐亞,實際上有效統治面積侷限在東亞部分地區。各分封出去的汗國不但不會在關鍵時刻伸以援手,還因為利益爭奪而互相廝殺。

    第二、跟金人一樣,蒙元定都北京後,就被漢文化中的享樂主義感染,那些曾經精於騎射的將士們開始享受勝利果實,混跡於煙花柳巷之中,沉浸於提籠架鳥之樂,武功廢弛、騎射生疏。金人因此滅國,後來的清朝也是因此滅國。

    第三、蒙元帝國的行政統治方法簡單粗暴,基本上照搬馬上打天下那一套,對已經是自己子民的非蒙古人進行瘋狂的掠奪、剝削和鎮壓,導致民心不穩,反抗不斷,從未實現過真正的穩定、深入統治。整個蒙元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只有忽必烈時期有過一些民族融合的舉措,其餘皆是粗暴的用馬刀施政,將國民分為三六九等。

    綜上所述,蒙元精兵的快速瓦解,一是沉浸於享樂主義,失去了軍魂;二是分封割據導致了內部分裂;三是統治無效民心從未擁護團結,所謂強大帝國成了一小撮特殊利益者的帝國,而絕大多數都是持續的反對者。

  • 5 # 顫動的丹田

    當漠北西域諸王承認元成宗為天下共主之時,元朝的理論疆域,包括中國、伊利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及高麗、東南亞、海外諸島等三千萬平方公里的地方,那個時代蒙古人所迸發出的擴張、競爭、進取精神,確實值得神往。

    可惜的是,民族壓迫從一開始就決定了蒙古統治者太多的精力,都關注在享樂以及防止“漢化”上面。遼闊草原造就蒙古統治者本質上那種質樸野蠻的原始基因,使得他們暴風驟雨般的創造出一個偌大基本面;來得易丟得快,拿得起放得下的爽快性格,相反有時又僅僅為了一點兒“閒氣”而陷入你死我活的豪無意義內耗。受十四世紀前期氣候的週期性影響,天災不斷帶來的是從無休止的暴亂,最起先草原的沙漠化、乾旱化天災把馬上蠻族推向東方與歐洲的耕地,而後來佔領區的持續性災害,又使得這些成吉思汗的曾曾孫們,這一次將搶掠的目標對準了自己的親族,沒完沒了的刀光血影既使龐大疆域遍處廢墟,殺得帝國基本秩序蕩然無存,最要命的是將維持各個汗國的一點點兒同族情份完完全全被仇恨所代替。

    讀史至此,常常不禁掩卷慨嘆,前些年,被無數華人趨之若鶩的《狼圖騰》,歌頌宣揚的所謂“狼性”,真乃是一種貨真價實、如假包換害死人沒商量的民族性格啊!

  • 6 # 妖氣歷史

    國家不像國家,軍隊就那熊樣。

    1206年,一個叫成吉思汗男人統一狩獵遊牧為主部落,建立大蒙古國。這個男人挎著馬拿著馬刀帶領自己子民砍翻西遼、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權。

    成吉思汗死後1260年子孫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大汗做膩了想做做中原王朝皇帝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都燕京,稱大都。

    忽必烈做皇帝的時候國家總體來說還算太平,他死後子孫們就不安生了,為了皇位互相傷害打破頭皮。

    從忽必烈定國號元98年,元政權總共出了11個皇帝,而且大部分皇帝都是非正常繼位,皇帝龍椅還沒有捂熱就皇權貴族篡位奪權,新上任的皇帝繼位不到十年又不明不白駕崩了。

    政權頻繁更替帶來極其惡劣後果,國家政策很難延續,現任皇帝推翻前任皇帝所有政策,損害國家經濟讓很多底層老百姓深受其害。

    另外,皇帝在龍椅上如坐針氈不知道啥時候小命不保,哪有發展經濟的空兒,還不抓緊時間享受生活。變著花樣橫徵暴斂搜刮民財,老百姓實在過不下去了揭竿而起。

    一個叫朱元璋的乞丐屌絲逆襲過關斬將打敗所有對手統一南方勢力,率領軍隊北伐。

    這時候的元朝軍隊不復從前已經腐化,不再有父輩悍勇吃苦耐勞,生活環境極為優渥,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忘乎所以。長期沒有戰爭威脅,軍備鬆弛,軍隊疏於訓練。

    遇到朱元璋北伐軍隊一觸即潰,夾著尾巴灰溜溜逃到草原,最終被朱元璋率領大軍徹底消滅。

    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元朝滅亡。

    所向披靡元朝軍隊毀於失控的國家,皇權貴族內鬥不斷,國已不像國。沒有國家支援,哪怕是曾經世界最強大的軍隊也會被磨滅。

  • 7 # 小小說書人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蒙古軍隊多為騎兵,打仗驍勇,馳聘沙場,能征善戰,然而他們始終是遊牧民族,生活習慣跟中原大不相同,加之管理方式也有問題,把全部蒙古族人打散,每個蒙古人管理一批漢人,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由這個蒙古人說了算,這就造成了有些人生活的很滋潤,有些生活的很艱難。時間久了,這些過得很艱難的人肯定就會產生別樣的想法。

    加之法律有很大問題。由於每個百姓都是蒙古人的私人財產,即使百姓犯了重罪,也不會被打殺,因為這是他們私人財產,會給他們創造很多利益,更有甚者,有些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可以用錢擺平。時間一久,自然是民怨四起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激起了百姓的怒火,滅亡是遲早的事。

    當然,元朝之所以滅亡這麼快最關鍵的原因還是由於內鬥,兩個派系的爭鬥是加速元朝滅亡的主要原因,兩個派系因在關於國家日後走向的問題發生的爭議,從剛開始的爭論不休延伸到最後的兵戎相見,從而給農民起義的朱元璋創造了機會,結束了元朝的統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數乘小數怎麼換成分數?